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5714发布日期:2020-05-20 01:3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平张防伪标签、卷筒防伪标签、不干胶防伪标签、315防伪标签、是指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签标的物表面或标签标的物包装,及防伪标签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签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签的灵魂,防伪是对那些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所采取的防止措施。

纹理防伪是以包装材料本身固有的斑纹记号为防伪识别标记的一种防伪技术,自然界的斑纹总是千差万别的,如指纹、木纹、石纹、斑马纹、冰纹、干裂的地面等纹理都是随机的、唯一的、不可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基于这一原理,选用纹理清晰的包装材料制成防伪标签。

现有技术中的纹理防伪标签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标签在运输或转移过程中,纹理被破坏,导致后期无法验证,降低了验证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标签,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圈、挡圈和覆盖层,在标签运输途中,对纹理物料起到保护效果,比如受到物体刮蹭,也只会与覆盖层接触,使纹理物料不会受到影响而导致后期无法验证,使纹理物料的保持清晰的纹理路径,从而大大提升了后期的验证的成功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顶部设有顶部覆盖油纸,所述标签本体底部设有底部覆盖油纸;

所述标签本体包括第一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底部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圈内侧固定设有纹理物料承载层,所述纹理物料承载层顶部设有纹理物料,所述纹理物料顶部设有压紧膜,所述压紧膜底部固定设于第二固定圈顶部,所述第一固定圈内侧固定设有挡圈,所述挡圈内侧放置有覆盖层,所述第二固定圈底部固定设有不干胶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纹理物料承载层包括第一承载层本体和第二承载层本体,所述第一承载层本体底部粘接有连接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层本体设于第二承载层本体内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圈粘接于第二承载层本体底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层本体通过连接圈与第二承载层本体粘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不干胶层包括第一不干胶本体和第二不干胶本体,所述第一不干胶本体粘接于第一承载层本体底部,所述第二不干胶本体粘接于第二承载层本体底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覆盖油纸粘接于第一固定圈顶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不干胶层固定设于纹理物料承载层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圈、挡圈和覆盖层,在标签运输途中,对纹理物料起到保护效果,比如受到物体刮蹭,也只会与覆盖层接触,使纹理物料不会受到影响而导致后期无法验证,使纹理物料的保持清晰的纹理路径,从而大大提升了后期的验证的成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提升验证成功率的进步;

2、通过揭开第一不干胶本体时,由于第一不干胶本体和第二不干胶本体本身是分离状态,使第二不干胶本体依旧粘贴在货物上,从而使第一不干胶本体拉动第二承载层本体分离,第一承载层本体则依旧通过第二不干胶本体粘接在货物上,从而使第一承载层本体和第二承载层本体脱离连接圈的粘接而相互分离,进而使纹理物料不在保持初始状态,避免了后期被撕下重贴造假,与现有技术相比,有防止造假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覆盖油纸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标签本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承载层本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部分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承载层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标签本体、2顶部覆盖油纸、3底部覆盖油纸、4第一固定圈、5第二固定圈、6纹理物料承载层、7纹理物料、8压紧膜、9挡圈、10覆盖层、11不干胶层、12第一承载层本体、13第二承载层本体、14连接圈、15第一不干胶本体、16第二不干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附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标签,包括标签本体1,所述标签本体1顶部设有顶部覆盖油纸2,所述标签本体1底部设有底部覆盖油纸3;

所述标签本体1包括第一固定圈4,所述第一固定圈4底部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圈5,所述第二固定圈5内侧固定设有纹理物料承载层6,所述纹理物料承载层6顶部设有纹理物料7,所述纹理物料7顶部设有压紧膜8,所述压紧膜8底部固定设于第二固定圈5顶部,所述第一固定圈4内侧固定设有挡圈9,所述挡圈9内侧放置有覆盖层10,所述第二固定圈5底部固定设有不干胶层11。

所述纹理物料承载层6包括第一承载层本体12和第二承载层本体13,所述第一承载层本体12底部粘接有连接圈14;

所述顶部覆盖油纸2粘接于第一固定圈4顶部;

所述不干胶层11固定设于纹理物料承载层6底部。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将底部覆盖油纸3撕下之后,将标签本体1与顶部覆盖油纸2粘贴在货物上,进行验证时,将顶部覆盖油纸2撕下,并取下覆盖层10,从而可以看到压紧膜8内侧的纹理物料7进行验证,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圈4、挡圈9和覆盖层10,在标签运输途中,对纹理物料7起到保护效果,比如受到物体刮蹭,也只会与覆盖层10接触,使纹理物料7不会受到影响而导致后期无法验证,使纹理物料7的保持清晰的纹理路径,从而大大提升了后期的验证的成功率,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纹理物料7受损而无法验证的问题。

如附图4-附图6所示,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标签,还包括纹理物料承载层6,所述第一承载层本体12设于第二承载层本体13内侧;

所述连接圈14粘接于第二承载层本体13底部;

所述第一承载层本体12通过连接圈14与第二承载层本体13粘接;

所述不干胶层11包括第一不干胶本体15和第二不干胶本体16,所述第一不干胶本体15粘接于第一承载层本体12底部,所述第二不干胶本体16粘接于第二承载层本体13底部。

实施方式具体为:将第一承载层本体12与第二承载层本体13通过连接圈14粘接组合成纹理物料承载层6,不干胶层11也分为第一不干胶本体15和第二不干胶本体16分别粘贴与第一承载层本体12和第二承载层本体13上,当揭开第一不干胶本体15时,由于第一不干胶本体15和第二不干胶本体16本身是分离状态,使第二不干胶本体16依旧粘贴在货物上,从而使第一不干胶本体15拉动第二承载层本体13分离,第一承载层本体12则依旧通过第二不干胶本体16粘接在货物上,从而使第一承载层本体12和第二承载层本体13脱离连接圈14的粘接而相互分离,进而使纹理物料7不在保持初始状态,避免了后期被撕下重贴造假,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后期被撕下重贴造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6,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圈4、挡圈9和覆盖层10,在标签运输途中,对纹理物料7起到保护效果,比如受到物体刮蹭,也只会与覆盖层10接触,使纹理物料7不会受到影响而导致后期无法验证,使纹理物料7的保持清晰的纹理路径,从而大大提升了后期的验证的成功率;

参照说明书附图4-附图6,通过揭开第一不干胶本体15时,由于第一不干胶本体15和第二不干胶本体16本身是分离状态,使第二不干胶本体16依旧粘贴在货物上,从而使第一不干胶本体15拉动第二承载层本体13分离,第一承载层本体12则依旧通过第二不干胶本体16粘接在货物上,从而使第一承载层本体12和第二承载层本体13脱离连接圈14的粘接而相互分离,进而使纹理物料7不在保持初始状态,避免了后期被撕下重贴造假。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