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LED电视背光驱动时序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4440发布日期:2020-09-15 19:20阅读:883来源:国知局
用于控制LED电视背光驱动时序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lightemittingdiode)背光驱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led电视背光驱动时序的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审美观念的转变,各种智能家电已进入千家万户。led电视作为音视频媒体,仍然被列入智能家电首位。led电视的发光源(led背光)为led灯珠串。硬件电路工作者通过不同的电路架构使灯珠串两端达到灯珠串的驱动电压,使灯珠发光。

led背光驱动一般受ic(integratedcircuit)芯片控制,ic控制信号一般由bl-on(背光开关控制信号)和dim(背光脉冲调控信号)组成,来自主板。bl-on为背光驱动信号,dim为背光调光信号。对于led电视而言,ps-on信号(电源控制信号)不可或缺。对于输入功率≤75w的电视而言,无pfc(powerfactorcorrection)电路,ps-on信号仅控制待机、开机;对于输入功率≥75w的电视而言,有pfc电路,ps-on信号不仅需要控制待机、开机,而且还要控制pfc电路。ps-on信号为高电平时,pfc电路工作,ps-on信号为低电平时,pfc电路不工作。对于输入功率≥75w的电视而言,如果pfc电路不工作,在ac输入低压(100vac),bl-on和dim置于高电平而驱动led背光时,led背光部分会出现ocp(overcurrentprotection)误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led电视背光驱动时序的电路,实现了在特定的驱动时序下才能正常开启led背光,避免了因为信号驱动时序问题而出现的ocp误保护导致led背光不能正常工作,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给用户带来了积极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用于控制led电视背光驱动时序的电路,包括背光信号控制电路单元、电源信号控制电路单元、供电控制电路单元以及驱动控制芯片,所述背光信号控制电路单元与电源信号控制电路单元连接,供电控制电路单元与背光信号控制电路单元连接,驱动控制芯片与供电控制电路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是,为了优化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单元,所述电源信号控制电路单元包括电源信号端、电阻一、电阻二、电阻三、电容一以及pnp三极管,所述电阻一的一端与电源信号端连接,电阻一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与电阻三的一端连接,电阻三的另一端与背光信号控制电路单元连接,电阻一的另一端还与电阻二的一端连接,电阻二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集电极共同接地,电阻一的另一端还与电容一的一端连接,电容一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集电极共同接地。

进一步的是,为了优化背光开关控制电路单元,所述背光信号控制电路单元包括背光信号端、电阻四、电阻五、电阻六、电容二以及mos管,所述电阻四的一端与背光信号端连接,电阻四的另一端与电阻五的一端连接,电阻五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栅极连接,mos管的源极接地,漏极与供电控制电路单元连接,电阻四的另一端还与电源信号控制电路单元的电阻三连接,电阻五的另一端还与电阻六的一端连接,电阻六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源极共同接地,电阻五的另一端还与电容二的一端连接,电容二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源极共同接地。

进一步的是,为了优化供电控制电路单元,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单元包括供电端、电阻七、电阻八、电阻九、电容三、电容四以及pnp三极管,所述电阻七的一端与背光信号控制电路单元mos管的漏极连接,电阻七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供电端连接,集电极与电阻九的一端连接,电阻九的另一端与驱动控制芯片的vcc引脚连接,电阻七的另一端还与电阻八的一端连接,电阻八的另一端与供电端连接,电阻九的另一端还与电容三的正极连接,电容三的负极接地,电阻九的另一端还与电容四的一端连接,电容四的另一端与电容三的负极共同接地,驱动控制芯片的gnd引脚与电容三的负极共同接地。

进一步的是,为了减少对信号的干扰,所述mos管为dmn601k贴片mos管。

进一步的是,为了提高电路的稳定性,所述驱动控制芯片为pf7001芯片。

进一步的是,为了降低功耗,所述pnp三极管为mmbt4403贴片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在特定的驱动时序下才能正常开启led背光,避免了因为信号驱动时序问题而出现的误保护导致led背光不能正常开启,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给用户带来了积极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附图中,ps-on为电源信号端,bl-on为背光信号端,dim为背光脉冲调控信号端,power为供电端,r1为电阻一,r2为电阻二,r3为电阻三,r4为电阻四,r5为电阻五,r6为电阻六,r7为电阻七,r8为电阻八,r9为电阻九,r10位电阻十,c1为电容一,c2为电容二,c3为电容三,c4为电容四,q1为pnp三极管,q2为n沟道mos管,q3为pnp三极管,u1-pf7001为驱动控制芯片,1为pf7001的en引脚,2为pf7001的dim引脚,3为pf7001的gm引脚,4为pf7001的fb引脚,5为pf7001的set引脚,6为pf7001的ovb引脚,7为pf7001的rt引脚,8为pf7001的cs引脚,9为pf7001的gnd引脚,10为pf7001的vmos引脚,11为pf7001的vcc引脚,12为pf7001的vbjt引脚,13为pf7001的vadj引脚,14为pf7001的slp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用于控制led电视背光驱动时序的电路,其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包括背光信号控制电路单元、电源信号控制电路单元、供电控制电路单元以及驱动控制芯片,所述背光信号控制电路单元与电源信号控制电路单元连接,供电控制电路单元与背光信号控制电路单元连接,驱动控制芯片与供电控制电路单元连接。

电源信号控制电路单元包括电源信号端、电阻一、电阻二、电阻三、电容一以及pnp三极管,所述电阻一的一端与电源信号端连接,电阻一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与电阻三的一端连接,电阻三的另一端与背光信号控制电路单元连接,电阻一的另一端还与电阻二的一端连接,电阻二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集电极共同接地,电阻一的另一端还与电容一的一端连接,电容一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集电极共同接地。

背光信号控制电路单元包括背光信号端、电阻四、电阻五、电阻六、电容二以及mos管,所述电阻四的一端与背光信号端连接,电阻四的另一端与电阻五的一端连接,电阻五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栅极连接,mos管的源极接地,漏极与供电控制电路单元连接,电阻四的另一端还与电源信号控制电路单元的电阻三连接,电阻五的另一端还与电阻六的一端连接,电阻六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源极共同接地,电阻五的另一端还与电容二的一端连接,电容二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源极共同接地。

供电控制电路单元包括供电端、电阻七、电阻八、电阻九、电容三、电容四以及pnp三极管,所述电阻七的一端与背光信号控制电路单元mos管的漏极连接,电阻七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供电端连接,集电极与电阻九的一端连接,电阻九的另一端与驱动控制芯片的vcc引脚连接,电阻七的另一端还与电阻八的一端连接,电阻八的另一端与供电端连接,电阻九的另一端还与电容三的正极连接,电容三的负极接地,电阻九的另一端还与电容四的一端连接,电容四的另一端与电容三的负极共同接地,驱动控制芯片的gnd引脚与电容三的负极共同接地。

上述mos管为dmn601k贴片mos管,能够减少对信号的干扰。

驱动控制芯片为pf7001,能够提高电路稳定性。

上述pnp三极管为mmbt4403贴片三极管,能够降低功率。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包括电源信号端ps-on、背光信号端bl-on、供电端power、背光脉冲调控信号端dim、电阻一r1、电阻二r2、电阻三r3、电阻四r4、电阻五r5、电阻六r6、电阻七r7、电阻八r8、电阻九r9、电阻十r10、pnp三极管q1、n沟道mos管q2、pnp三极管q3、电容一c1、电容二c2、电容三c3、电容四c4以及驱动控制芯片pf7001。所述电阻一r1的一端与电源信号端ps-on连接,电阻一r1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与电阻三r3的一端连接,电阻一r1的另一端还与电阻二r2的一端连接,电阻二r2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1集电极共同接地,电阻一r1的另一端还与电容一c1的一端连接,电容一c1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1集电极共同接地,电阻三r3的另一端与电阻四r4的一端连接,电阻四r4的另一端与背光信号控制端bl-on连接,电阻四r4的一端还与电阻五r5的一端连接,电阻五r5的另一端与n沟道mos管q2的栅极连接,n沟道mos管q2的源极接地,漏极与电阻七r7的一端连接,电阻五r5的另一端还与电阻六r6的一端连接,电阻六r6的另一端与n沟道mos管q2的源极共同接地,电阻五r5的另一端还与电容二c2的一端连接,电容二c2的另一端与n沟道mos管q2的源极共同接地,电阻七r7的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供电端连接,集电极与电阻九r9的一端连接,电阻九r9的另一端与驱动控制芯片pf7001的vcc引脚连接,电阻七r7的另一端还与电阻八r8的一端连接,电阻八r8的另一端与供电电压端power连接,电阻九r9的另一端还与电容三c3的正极连接,电容三c3的负极接地,电阻九r9的另一端还与电容四r4的一端连接,电容四r4的另一端与电容三c3的负极共同接地,驱动控制芯片pf7001的gnd引脚与电容三c3的负极共同接地,背光脉冲调控信号端dim与电阻十r10的一端连接,电阻十r10的另一端与驱动控制芯片pf7001的dim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r1采用的是3.6千欧的电阻,r2采用的是3.9千欧的电阻,r3采用的是150欧的电阻,r4采用的是1.5千欧的电阻,r5采用的是100欧的电阻,r6采用的是7.5千欧的电阻,r7采用的是22千欧的电阻,精度±1%,r8采用的是10千欧的电阻,r9采用的是10欧的电阻,r10采用的是100欧的电阻,c1采用的是100nf的电容,c2采用的是100nf25v的电容,c3采用的是22uf50v的有极电容,c4采用的是100nf25v的电容,q1pnp三极管采用的是mmbt4403,q2n沟道mos管采用的是dmn601k,q3pnp三极管采用的是mmbt4403,u1驱动控制芯片采用的是pf7001,供电端提供12v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只有当ps-on为高电平,bl-on为高电平时,q1截止,q2导通,q2导通之后,q3的基极被拉低,因此q3能够导通,q3导通之后,供电电压才能为驱动控制芯片提供电源,dim输入高电平信号,驱动控制芯片才能驱动背光正常开启,避免了因为信号驱动时序的问题而出现的ocp误保护,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给用户带来了积极地体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