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5882发布日期:2020-09-29 09:3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数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



背景技术:

led数码管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组成“8”字型的器件,引线已在内部连接完成,只需引出它们的各个笔划和公共电极即可,数码管实际上是由七个发光管组成8字形构成的,加上小数点就是8个,这些段分别由字母a、b、c、d、e、f、g和dp来表示,但现有的led数码管都采用开关进行控制,导致其智能化程度不高,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具备可手机控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led数码管都采用开关进行控制,导致其智能化程度不高,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包括外壳和led数码管本体,所述外壳内腔背面的左下端固定连接有4g通信模块,外壳内腔背面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且外壳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板,所述外壳内腔左侧的下端、外壳内腔的底部、制冷板的上表面以及外壳内腔右侧的下端通过无机纳米复合粘结剂连接有第一导热板,所述外壳的正表面、外壳外表面的右侧以及外壳的背面通过无机纳米复合粘结剂连接有第二导热板,且第二导热板的内侧与第一导热板的末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四周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的内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4g通信模块包括4g网关和远程移动终端,且远程移动终端为接入4g网络的智能手机。

优选的,所述外壳左侧的中端通过导线活动连接有plc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卡接有盖板,且盖板内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透光镜。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腔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的内表面以及led数码管本体内表面的外侧均开设有螺孔,同时螺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紧固螺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外壳内腔背面的左下端固定连接了4g通信模块,人们可通过智能手机对本led数码管进行控制,有效提高了本led数码管的智能化程度,解决了现有的led数码管都采用开关进行控制,导致其智能化程度不高,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外壳内腔背面的右下端固定连接了温度传感器,可对外壳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在外壳内的温度高于最高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自动接通制冷板的电源,制冷板开始工作,并将低温传递到第一导热板上,第一导热板再将温度传递到第二导热板上,从而实现对外壳内部进行自动散热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本led数码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第一安装板、3螺孔、4制冷板、5第一导热板、64g通信模块、7安装孔、8plc控制器、9盖板、10第二安装板、11透光镜、12led数码管本体、13紧固螺丝、14第二导热板、15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包括外壳1和led数码管本体12,外壳1内腔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0,且第二安装板10的内表面以及led数码管本体12内表面的外侧均开设有螺孔3,同时螺孔3的内腔螺纹连接有紧固螺丝13,方便人们对led数码管本体12的安装与拆卸,外壳1内腔背面的左下端固定连接有4g通信模块6,人们可通过智能手机对本led数码管进行控制,有效提高了本led数码管的智能化程度,解决了现有的led数码管都采用开关进行控制,导致其智能化程度不高,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4g通信模块6包括4g网关和远程移动终端,且远程移动终端为接入4g网络的智能手机,外壳1内腔背面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5,可对外壳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在外壳1内的温度高于最高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15自动接通制冷板4的电源,制冷板4开始工作,并将低温传递到第一导热板5上,第一导热板5再将温度传递到第二导热板14上,从而实现对外壳1内部进行自动散热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本led数码管的使用寿命,温度传感器15的型号为hd-pt100,且外壳1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板4,制冷板4的型号为fcp-18180,外壳1内腔左侧的下端、外壳1内腔的底部、制冷板4的上表面以及外壳1内腔右侧的下端通过无机纳米复合粘结剂连接有第一导热板5,外壳1的正表面、外壳1外表面的右侧以及外壳1的背面通过无机纳米复合粘结剂连接有第二导热板14,且第二导热板14的内侧与第一导热板5的末端连接,第二导热板14和第一导热板5均为导热硅胶板,外壳1的顶部卡接有盖板9,且盖板9内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透光镜11,外壳1左侧的中端通过导线活动连接有plc控制器8,外壳1四周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且第一安装板2的内表面开设有安装孔7。

使用时,在外壳1内腔背面的左下端固定连接了4g通信模块6,人们可通过智能手机对本led数码管进行控制,有效提高了本led数码管的智能化程度,解决了现有的led数码管都采用开关进行控制,导致其智能化程度不高,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在外壳1内腔背面的右下端固定连接了温度传感器15,可对外壳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在外壳1内的温度高于最高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15自动接通制冷板4的电源,制冷板4开始工作,并将低温传递到第一导热板5上,第一导热板5再将温度传递到第二导热板14上,从而实现对外壳1内部进行自动散热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本led数码管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该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在外壳1内腔背面的左下端固定连接了4g通信模块6,人们可通过智能手机对本led数码管进行控制,有效提高了本led数码管的智能化程度,解决了现有的led数码管都采用开关进行控制,导致其智能化程度不高,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包括外壳(1)和led数码管本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腔背面的左下端固定连接有4g通信模块(6),外壳(1)内腔背面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5),且外壳(1)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板(4),所述外壳(1)内腔左侧的下端、外壳(1)内腔的底部、制冷板(4)的上表面以及外壳(1)内腔右侧的下端通过无机纳米复合粘结剂连接有第一导热板(5),所述外壳(1)的正表面、外壳(1)外表面的右侧以及外壳(1)的背面通过无机纳米复合粘结剂连接有第二导热板(14),且第二导热板(14)的内侧与第一导热板(5)的末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四周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且第一安装板(2)的内表面开设有安装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4g通信模块(6)包括4g网关和远程移动终端,且远程移动终端为接入4g网络的智能手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左侧的中端通过导线活动连接有plc控制器(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卡接有盖板(9),且盖板(9)内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透光镜(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腔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0),且第二安装板(10)的内表面以及led数码管本体(12)内表面的外侧均开设有螺孔(3),同时螺孔(3)的内腔螺纹连接有紧固螺丝(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LED数码管,包括外壳和LED数码管本体,所述外壳内腔背面的左下端固定连接有4G通信模块,外壳内腔背面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且外壳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板,所述外壳内腔左侧的下端、外壳内腔的底部、制冷板的上表面以及外壳内腔右侧的下端通过无机纳米复合粘结剂连接有第一导热板。本实用新型在外壳内腔背面的左下端固定连接了4G通信模块,人们可通过智能手机对本LED数码管进行控制,有效提高了本LED数码管的智能化程度,解决了现有的LED数码管都采用开关进行控制,导致其智能化程度不高,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惠滨
技术研发日:2020.04.10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