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2097发布日期:2021-02-26 22:4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槽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更加方便的卡槽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卡k士又名磁性硬胶套,包括pvc塑料外壳,上表面全面覆盖硬性透明塑料膜,背面粘贴软磁片。卡k士内部可以从上边或者侧边插入a4/a3等标准规格的纸张,用以记录指标信息,生产管理计划等,然后依靠背面的磁贴吸附在磁性白板上进行可视化管理。
[0003]
现有技术中的卡k士在使用时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0004]
1)纸片从侧边插入,插入过程较为困难,插入纸片时需要将卡k士从磁性白板上取下来,然后一只手撑开卡k士的上下两面,另一只手将纸张插入其中,整个过程会花费到至少2分钟,一个1000人的企业,因为控制计划一般每天更换,可能对于很多企业频次更高,每天要进行这种插入纸片的行为2000次甚至更多,平均花费大约4000分钟,也就是66.7小时。结合目前企业每小时人工费60元左右,一个500人的企业在这个卡k士上平均要浪费4000元,目前中国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在使用这种卡k士。
[0005]
2)卡k士的侧面两边及底部边框较窄,只有5mm左右,所以需要在上表面采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防止纸张脱落。但这样就导致控制计划表,或者指标跟踪表插入之后,要想填写跟踪数据,就需要执行问题1)描述的纸张取出,然后找桌面填写,然后再插回去的过程,这将会导制问题1)描述的浪费近乎三倍的增长。
[0006]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卡k士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更加方便的卡槽结构。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槽结构,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压框,所述压框包括第一压边部、第二压边部、及第三压边部,所述第一压边部和第二压边部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三压边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压边部的下端和第二压边部的下端固接,所述第一压边部的上端和第二压边部的上端之间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压边部和底板之间具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压边部和底板之间具有第二限位槽。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边部的上端设有朝向第二压边部延伸的第一延伸压条,所述第二压边部的上端设有朝向第一压边部延伸的第二延伸压条,所述第一延伸压条和第二延伸压条之间设有所述开口。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三压边部与底板之间具有第三限位槽。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边部包括与底板相平行的第一压片和与第一压片的一侧边固接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第一压片和底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凸台与底板固接,所述第一压片、第一凸台、及底板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槽。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边部包括与底板相平行的第二压片和与第二压片的一侧边固
接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位于第二压片和底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凸台与底板固接,所述第二压片、第二凸台、及底板形成所述第二限位槽。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压框为一体式结构。
[0014]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一侧面与所述压框固接,所述底板的另一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磁片的安装槽。
[0015]
优选地,所述底板和压框的材质为塑料。
[0016]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槽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人手拿捏纸片等物品,并使纸片产生中部拱起的形变,且将纸片的左右两边部放置在压框中部的镂空处,并使纸片的左右两边部的上端位于开口中,人手松开纸片,纸片恢复形变、并向左右两侧展开,直至纸片的左边部进入第一限位槽中,右边部进入第二限位槽中,同时第三压边部将纸片的下边部抵住,从而实现将纸片装入本卡槽结构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纸片插入两侧面间的间隙方式,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卡槽结构的特点而采用上述装入纸片的方式,操作更加简单,成功率更高,所需的时间更少,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纸片取下填写数据后再插回的方式,在将纸片装入本卡槽结构后,可直接在纸片上填写数据,更加方便,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卡槽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卡槽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卡槽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压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号说明
[0023]1ꢀꢀꢀꢀꢀꢀꢀꢀꢀꢀꢀꢀꢀꢀꢀꢀꢀꢀꢀꢀꢀꢀꢀ
底板
[0024]
101
ꢀꢀꢀꢀꢀꢀꢀꢀꢀꢀꢀꢀꢀꢀꢀꢀꢀꢀꢀꢀꢀ
安装槽
[0025]2ꢀꢀꢀꢀꢀꢀꢀꢀꢀꢀꢀꢀꢀꢀꢀꢀꢀꢀꢀꢀꢀꢀꢀ
压框
[0026]
201
ꢀꢀꢀꢀꢀꢀꢀꢀꢀꢀꢀꢀꢀꢀꢀꢀꢀꢀꢀꢀꢀ
开口
[0027]
202
ꢀꢀꢀꢀꢀꢀꢀꢀꢀꢀꢀꢀꢀꢀꢀꢀꢀꢀꢀꢀꢀ
第一限位槽
[0028]
203
ꢀꢀꢀꢀꢀꢀꢀꢀꢀꢀꢀꢀꢀꢀꢀꢀꢀꢀꢀꢀꢀ
第二限位槽
[0029]
204
ꢀꢀꢀꢀꢀꢀꢀꢀꢀꢀꢀꢀꢀꢀꢀꢀꢀꢀꢀꢀꢀ
第三限位槽
[0030]
210
ꢀꢀꢀꢀꢀꢀꢀꢀꢀꢀꢀꢀꢀꢀꢀꢀꢀꢀꢀꢀꢀ
第一压边部
[0031]
211
ꢀꢀꢀꢀꢀꢀꢀꢀꢀꢀꢀꢀꢀꢀꢀꢀꢀꢀꢀꢀꢀ
第一压片
[0032]
212
ꢀꢀꢀꢀꢀꢀꢀꢀꢀꢀꢀꢀꢀꢀꢀꢀꢀꢀꢀꢀꢀ
第一凸台
[0033]
220
ꢀꢀꢀꢀꢀꢀꢀꢀꢀꢀꢀꢀꢀꢀꢀꢀꢀꢀꢀꢀꢀ
第二压边部
[0034]
221
ꢀꢀꢀꢀꢀꢀꢀꢀꢀꢀꢀꢀꢀꢀꢀꢀꢀꢀꢀꢀꢀ
第二压片
[0035]
222
ꢀꢀꢀꢀꢀꢀꢀꢀꢀꢀꢀꢀꢀꢀꢀꢀꢀꢀꢀꢀꢀ
第二凸台
[0036]
230
ꢀꢀꢀꢀꢀꢀꢀꢀꢀꢀꢀꢀꢀꢀꢀꢀꢀꢀꢀꢀꢀ
第三压边部
[0037]
240
ꢀꢀꢀꢀꢀꢀꢀꢀꢀꢀꢀꢀꢀꢀꢀꢀꢀꢀꢀꢀꢀ
第一延伸压条
[0038]
250
ꢀꢀꢀꢀꢀꢀꢀꢀꢀꢀꢀꢀꢀꢀꢀꢀꢀꢀꢀꢀꢀ
第二延伸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40]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4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槽结构,用于记录有数据的纸片的固定,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的压框2,压框2包括第一压边部210、第二压边部220、及第三压边部230,第一压边部210和第二压边部220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且第三压边部23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压边部210的下端和第二压边部220的下端固接,第一压边部210的上端和第二压边部220的上端之间设有开口201,第一压边部210和底板1之间具有第一限位槽202,第二压边部220和底板1之间具有第二限位槽203。
[004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人手拿捏纸片等物品,并使纸片产生中部拱起的形变,且将纸片的左右两边部放置在压框2中部的镂空处,并使纸片的左右两边部的上端位于开口201中,人手松开纸片,纸片恢复形变、并向左右两侧展开,直至纸片的左边部进入第一限位槽202中,右边部进入第二限位槽203中,同时第三压边部230将纸片的下边部抵住,从而实现将纸片装入本卡槽结构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纸片插入两侧面间的间隙方式,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卡槽结构的特点而采用上述装入纸片的方式,操作更加简单,成功率更高,所需的时间更少,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纸片取下填写数据后再插回的方式,在将纸片装入本卡槽结构后,可直接在纸片上填写数据,更加方便,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0043]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方便地将纸片从开口201处放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压边部210的上端设有朝向第二压边部220延伸的第一延伸压条240,第二压边部220的上端设有朝向第一压边部210延伸的第二延伸压条250,第一延伸压条240和第二延伸压条250之间设有开口201。在纸片的放入过程中,纸片的左边部先进入第一延伸压条240与底板1之间,再进入第一限位槽202中;纸片的右边部先进入第二延伸压条250与底板1之间,再进入第二限位槽203中。第一延伸压条240和第二延伸压条250对纸片的放入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纸片能够更加顺利的放入,同时增大了第一压边部210和第二压边部220与纸片的接触面积,对纸片的固定更加稳定。
[004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边部210包括与底板1相平行的第一压片211和与第一压片211的一侧边固接的第一凸台212,第一凸台212位于第一压片211和底板1之间,且第一凸台212与底板1固接,第一压片211、第一凸台212、及底板1形成第一限位槽202。
[0045]
同样地,第二压边部220包括与底板1相平行的第二压片221和与第二压片221的一侧边固接的第二凸台222,第二凸台222位于第二压片221和底板1之间,且第二凸台222与底板1固接,第二压片221、第二凸台222、及底板1形成第二限位槽203。
[004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压边部230与底板1之间具有第三限位槽204,纸片的下边部进入第三限位槽204中,从而使得整个卡槽结构对纸张的固定更加稳定。第三限位槽204的设
置方式可与第一限位槽202以及第二限位槽203的设置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7]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一侧面与压框2固接,底板1的另一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磁片的安装槽101。通过在安装槽101内安装磁片,实现整个卡槽结构在磁性白板上的吸附固定。
[0048]
在本实施例中,压框2为一体式结构,便于加工;底板1和压框2的材质为塑料,轻便易固定。
[0049]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改进的理论依据是,德国mtm-1动作分析法中提到的,插入和放置两个基本动素所花费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插入这个动素会包含目视动作和对准动作,必要时还需要按压动作,所以插入花费的时间是放置的十倍以上。基于此原理,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卡槽结构,成功地将插入动作转化为放置动作,在基本动素上就将要节约大量的时间,并且放置的动作等级要低于插入,更容易被人掌握。另外,将纸片装入本卡槽结构后,在需要填写跟踪指标时,只需要通过压框中部的镂空结构即可在纸面上直接填写,无需再采用抽出纸张,找桌面填写完成,最后再插入的操作方式。本实施例中卡槽结构大体呈猫耳式结构。
[0050]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将整个插入过程改进为放置过程,每次执行此动作花费的时间将由原来的接近2分钟,缩短到30秒左右时间完成,每次执行动作节约时间按照1分钟计算,每个500人企业每天使用两千次此动作将节约2000分钟(实际上此动作每天的执行次数远大于这个数),转化成小时为33.3小时,如果平均每小时价值60元,每天就要节约2000元左右,如果有100家企业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卡槽结构替代现有技术,那么每天将要节约20万元。
[0051]
本实施例中卡槽结构取消透明塑料膜的设计,将使数据填写的过程彻底简化;不用从磁性白板上取下卡槽,不用去除纸片,不用寻找桌子,直接填写。这个会三倍以上的放大上述收益效果,100家500人的企业使用本卡槽结构取代卡k士,每天就要节约60万左右。
[0052]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