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胰岛素注射演示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0597发布日期:2021-06-18 16:2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胰岛素注射演示教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胰岛素注射演示教具,属医疗教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轻症患者通过控制饮食或者口服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重症患者则往往需要患者自己进行胰岛素注射到皮下的脂肪层的方式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医生会指定一周一注射、一天一注射和饭前注射等多种方案。

患者自己进行胰岛素注射时,可以选择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四个部位进行注射。由于腹部皮下脂肪较厚,且存有操作方便的特性,因此绝大多数患者会选择腹部部分进行注射。选择腹部部分进行胰岛素注射时,患者需注意避开肚脐的正上方、正下方以及肚脐周围三指以内的范围进行注射。此外由于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长期在相同部位注射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层增生而产生硬结和脂肪瘤,导致胰岛素吸收率降低,难以达到血糖目标,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糖尿病患者对腹部进行注射时,需要要采用部位轮换的方法进行注射。

目前为了指导患者或者新护士在腹部选择合适胰岛素注射位置,人们研发了多种腹部轮换注射卡以对患者或者新护士进行注射指导。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38911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卡,就是采用在卡片上设置注射孔的方式来指导患者或者新护士。该种方式虽然能够直观的告诉患者或者新护士如何选择胰岛素注射位置,但是关于胰岛素注射还有多种事项需要患者和新护士注意,其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注射胰岛素时,需要注意给针深度,胰岛素注射器的针尖只能穿透皮肤延伸到到脂肪层中,将胰岛素注射到脂肪层,其不能注射到肌肉组织中。

第二:除超重和肥胖患者以外,其它患者进行腹部注射前均需使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后进行注射(参见说明书附图5),如此才能使皮肤远离肌肉组织以避免将胰岛素注射到肌肉问题的发生。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患者和新护士极易使用多根手指将皮肤捏起后进行注射(参见说明书附图6);采用该种错误方式时,极易将皮肤连通肌肉一起捏起,从而导致人们注射时极易发生将胰岛素注射到肌肉组织中。

第三:患者或者新护士进行胰岛素注射操作时,体瘦和儿童患者需要选择以45°角进针角度进行注射;而正常体重和肥胖者则需要以90°角的进针角度进行注射。

如此现有的腹部轮换注射卡均不能满足患者或者新护士胰岛素注射培训的需要;由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胰岛素注射演示教具,以解决现有腹部轮换注射卡存有的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解决现有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卡存有的不能模拟胰岛素注射问题的演示教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胰岛素注射演示教具,包括束缚带和教具本体;教具本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束缚带;教具本体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教具本体由仿真肌肉板层、仿真皮肤层和仿真脂肪层构成;仿真肌肉板层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两侧对称状设置有呈半环形的仿真皮肤层;仿真皮肤层的边缘与仿真肌肉板层密封连接;仿真皮肤层与仿真肌肉板层之间设置有仿真脂肪层;仿真皮肤层表面间隔状设置有多个注射圈;注射圈之间呈逆时针或顺时针标记有标示箭头。

所述的仿真肌肉板层和仿真脂肪层由导电橡胶制成;仿真皮肤层由绝缘橡胶制品制成;该胰岛素注射演示教具还包括演示器;所述的演示器包括干电池、开关、报警灯、演示灯和仿真注射器;所述的仿真注射器由金属材料制成;干电池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有仿真注射器;干电池的另一端连接有开关;开关一端通过报警灯与仿真肌肉板层连接,通过演示灯与仿真脂肪层连接。

所述的仿真皮肤层的表面中部设置有分隔线;分隔线将左侧仿真皮肤层均分成第一注射区和第二注射区;分隔线将右侧仿真皮肤层均分成第三注射区和第四注射区。

所述的仿真皮肤层的第一注射区与仿真肌肉板层之间的仿真脂肪层的厚度为5-8mm;第二注射区与仿真肌肉板层之间的仿真脂肪层的厚度为8-15mm;第三注射区与仿真肌肉板层之间的仿真脂肪层的厚度为15-20mm;第四注射区与仿真肌肉板层之间的仿真脂肪层的厚度为20-30mm。

所述的注射圈的直径范围为20mm-25mm之间;相邻的注射圈之间的间距距离为10mm-15mm。

所述的定位孔的直径范围为20-30mm之间;仿真皮肤层内侧边缘与定位孔边缘之间的距离为40-4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该胰岛素注射演示教具结构紧凑、设计巧妙,操作时其不仅能够指导患者和新护士对注射位置进行选择,患者和新护士对还能够对注射流程进行仿真操作,当患者和新护士操作有误时该演示教具将会报警;如此即可达到教学演示的目的,解决了现有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卡存有的不能模拟胰岛素注射的问题,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5为患者进行正确捏皮操作时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患者进行错误捏皮操作时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束缚带;2、教具本体;3、定位孔;4、仿真肌肉板层;5、标示箭头;6、仿真皮肤层;7、仿真脂肪层;8、注射圈;9、干电池;10、开关;11、报警灯;12、演示灯;13、仿真注射器;14、分隔线;15、第一注射区;16、第二注射区;17、第三注射区;18、第四注射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该胰岛素注射演示教具,包括束缚带1和教具本体2(参见说明书附图1);教具本体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束缚带1;工作时,可通过束缚带1将教具本体2束缚在腹部位置。

教具本体2由仿真肌肉板层4、仿真皮肤层6和仿真脂肪层7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2)。仿真肌肉板层4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孔3;定位孔3的直径范围为20-30mm之间(参见说明书附图1和2);工作时可将定位孔3对准肚脐位置后将教具本体2贴合束缚在操作者的腹部位置;如此即可达到工作时操作者可通过定位孔3对教具本体2进行定位的目的,如此即可避免了教具本体2偏离正确位置问题的发生。

定位孔3两侧对称状设置有呈半环形的仿真皮肤层6(参见说明书附图1);如此设置仿真皮肤层6的目的在于:由于胰岛素注射时,存有避开肚脐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的要求;因此将仿真皮肤层6如此设置后,即可使练习者或者演示者在利用仿真皮肤层6进行演示时,避开定位孔3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从而达到了教授学员,注射胰岛素时需要避开肚脐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的目的。

仿真皮肤层6内侧边缘与定位孔3边缘之间的距离为40-45mm之间(参见说明书附图1)。如此设置仿真皮肤层6的目的在于::由于胰岛素注射时,存有避开肚脐周围40mm区域位置的要求;因此将仿真皮肤层6如此设置后,即可使练习者或者演示者在利用仿真皮肤层6进行演示时,避开肚脐周围不能注射的位置,从而达到了教授学员,注射胰岛素时需要避开上述位置的目的。

仿真皮肤层6的边缘与仿真肌肉板层4密封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2);仿真皮肤层6与仿真肌肉板层4之间设置有仿真脂肪层7;如此设置仿真皮肤层6、仿真肌肉板层4和仿真脂肪层7的目的在于:以模拟人体腹部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的目的。

仿真皮肤层6表面间隔状设置有多个注射圈8;注射圈8的直径范围为20mm-25mm之间;相邻的注射圈8之间的间距距离为10mm-15mm。

注射圈8之间呈逆时针或顺时针标记有标示箭头5(参见说明书附图1)。如此设置注射圈8和标示箭头5的目的在于:以通过注射圈8和标示箭头5标记的方式指导教授学院在注射胰岛素时在注射圈8的范围内进行注射;且每注射一次胰岛素后进行下次注射使可以沿着标示箭头5指示的注射圈8进行轮换注射。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和医生医嘱,病患可以选择单边轮换或双边轮换的方式进行选择。

仿真肌肉板层4和仿真脂肪层7由导电橡胶制成;仿真皮肤层6由绝缘橡胶制品制成;该胰岛素注射演示教具还包括演示器;所述的演示器包括干电池9、开关10、报警灯11、演示灯12和仿真注射器13。

仿真注射器13由金属材料制成;干电池9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有仿真注射器13;干电池9的另一端连接有开关10;开关10一端通过报警灯11与仿真肌肉板层4连接,通过演示灯12与仿真脂肪层7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4)。如此操作时,当仿真注射器13与仿真肌肉板层4接触时,干电池9、开关10、仿真注射器13、报警灯11和仿真肌肉板层4将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报警灯11亮;如此即可说明操作者操作失败;而当仿真注射器13与仿真脂肪层7接触时,干电池9、开关10、仿真注射器13、演示灯12和仿真脂肪层7将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演示灯12亮;如此即可说明操作者操作成功,从而使操作者使用该胰岛素注射演示教具进行注射演示时,能够给与学员直观感受从而使学员的学习认知更加深刻。

仿真皮肤层6的表面中部设置有分隔线14;分隔线14将左侧仿真皮肤层6均分成第一注射区15和第二注射区16;分隔线14将右侧仿真皮肤层6均分成第三注射区17和第四注射区18(参见说明书附图1)。

仿真皮肤层6的第一注射区15与仿真肌肉板层4之间的仿真脂肪层7的厚度为5-8mm;如此即可达到使第一注射区15仿真儿童腹部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的目的,操作时,操作者可在第一注射区15模拟操作儿童注射胰岛素的步骤。

第二注射区16与仿真肌肉板层4之间的仿真脂肪层7的厚度为8-15mm;如此即可达到使第二注射区16仿真消瘦成年人腹部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的目的,操作时,操作者可在第二注射区16模拟操作消瘦成年人注射胰岛素的步骤。

第三注射区17与仿真肌肉板层4之间的仿真脂肪层7的厚度为15-20mm;如此即可达到使第三注射区17仿真正常成年人腹部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的目的,操作时,操作者可在第三注射区17模拟操作正常成年人注射胰岛素的步骤。

第四注射区18与仿真肌肉板层4之间的仿真脂肪层7的厚度为20-30mm。如此即可达到使第四注射区18仿真肥胖成年人腹部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的目的,操作时,操作者可在第四注射区18模拟操作正常成年人注射胰岛素的步骤。

该胰岛素注射演示教具,操作时,需开启开关10而后在教具本体2模拟,捏皮、注射手法;当出现错误操作使仿真注射器13与仿真肌肉板层4触碰时,报警灯11亮;当操作正确,使仿真注射器13与仿真脂肪层7触碰时,演示灯12亮。如此即可达到模拟操作的目的。

该胰岛素注射演示教具结构紧凑、设计巧妙,操作时其不仅能够指导患者和新护士对注射位置进行选择,患者和新护士对还能够对注射流程进行仿真操作,当患者和新护士操作有误时该演示教具将会报警;如此即可达到教学演示的目的,解决了现有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卡存有的不能模拟胰岛素注射的问题,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