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电力拖动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7431发布日期:2021-08-03 13:1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电力拖动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教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电力拖动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电力拖动是指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拖动机械设备运动的一种拖动方式,又称电机传动,其中针对伺服电机,以往在职业教育的教学中,一般都是老师通过举例给出电机转速、螺杆导程和脉冲输出频率等条件,没有实践演示,使得学生理解困难,因而,为了更好的方便学生理解,就出现了以伺服电机控制的教学实验装置,然而,现有的电力拖动教学模型结构较为复杂,大多针对高校使用,在针对中小学生进行演示时,且使用时操作较多,同时其教学直观效果欠佳,不容易通过直接观察就能很好的理解到所要呈现出的演示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电力拖动教学模型。

如现有公开号为cn2099806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电力拖动教学模型,所述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驱动机构,所述伺服驱动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外侧分别设置有位移件和旋转件。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人的身高进行需求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电力拖动教学模型,其具有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舒适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电力拖动教学模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两侧均啮合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贯穿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均贯穿且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转杆一端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第一连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另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滑块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电机一侧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杆均开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连杆贯穿所述第二通槽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运动带动蜗杆进行旋转,蜗杆的旋转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一蜗轮进行旋转,带动第一转杆与第一连杆进行旋转,第一连杆的旋转使得第一滑块与第二连杆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支撑板进行高度调整,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身高进行调整讲解,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与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电机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支撑台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铰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轴线与铰接边垂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柱,所述双向螺纹柱的两端均套设且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柱两端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二滑块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运动带动双向螺纹柱进行旋转,进而使得第二滑块进行运动,带动第三连杆运动,进而对第二支撑板进行角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与第一齿轮,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贯穿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通过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通过第四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一侧依次设有辅助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运动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转杆、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第二丝杆进行运动,通过第三滑块的运动可以直观的观测导程,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板套设且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三滑块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杆设有沿其轴线的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与第三滑块的连接,可以将第三滑块的运动转化到固定块上,通过刻度线可以直观的观测导程,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转杆远离所述第一伞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伞齿轮,所述第三伞齿轮啮合有第四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转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贯穿所述第四固定板且所述第三转杆与所述第四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套设且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沿其任意直径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四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激光灯,当所述转轮运动到某一状态时,所述激光灯的光贯穿所述第三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的旋转带动第三转杆与转轮进行旋转,打开激光灯,可以观察激光灯通过转轮的光直观的观察电机的转速,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侧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方便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并且万向轮具有自锁性,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运动带动蜗杆进行旋转,蜗杆的旋转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一蜗轮进行旋转,带动第一转杆与第一连杆进行旋转,第一连杆的旋转使得第一滑块与第二连杆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支撑板进行高度调整,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身高进行调整讲解,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舒适度;

2.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运动带动双向螺纹柱进行旋转,进而使得第二滑块进行运动,带动第三连杆运动,进而对第二支撑板进行角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舒适度;

3.第三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的旋转带动第三转杆与转轮进行旋转,打开激光灯,可以观察激光灯通过转轮的光直观的观察电机的转速,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电机;3、蜗杆;4、第一蜗轮;5、第一转杆;6、第一固定板;7、第一连杆;8、第一通槽;9、第一滑块;10、第二连杆;11、第一支撑板;12、第一支撑杆;13、第二通槽;14、调节装置;141、第二电机;142、支撑台;143、第二支撑板;144、双向螺纹柱;145、第二固定板;146、第二滑块;147、第三连杆;15、驱动装置;151、第三电机;152、第一齿轮;153、第二齿轮;154、第二转杆;155、第三固定板;156、第一伞齿轮;157、第二伞齿轮;158、第二丝杆;159、第四固定板;1510、第三滑块;1511、辅助装置;15111、第四连杆;15112、固定块;15113、固定杆;15114、刻度线;1512、第三伞齿轮;1513、第四伞齿轮;1514、第三转杆;1515、转轮;1516、激光灯;1517、第三通槽;1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一种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电力拖动教学模型,包括底座1,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选用伺服电机,第一电机2输出轴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3,蜗杆3两侧均啮合有第一蜗轮4,第一蜗轮4贯穿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5,第一转杆5的两端均贯穿且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6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一转杆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7,第一连杆7远离第一转杆5一端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通槽8,第一通槽8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第一滑块9远离第一连杆7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10,另设有第一支撑板11,第二连杆10远离第一滑块9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底座1靠近第一电机2一侧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2均开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二通槽13,第一连杆7贯穿第二通槽13且第一支撑杆12与第二连杆10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板11远离第一电机2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14,调节装置14远离第一电机2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15,打开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运动带动蜗杆3进行旋转,蜗杆3的旋转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一蜗轮4进行旋转,带动第一转杆5与第一连杆7进行旋转,第一连杆7的旋转使得第一滑块9与第二连杆10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支撑板11进行高度调整,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身高进行调整讲解,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舒适度。

参照图1与图2所示,调节装置14包括第二电机141与支撑台142,支撑台142、第二电机141均与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41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二电机141选用伺服电机,支撑台142远离第一支撑板11一侧铰接有第二支撑板143,第二电机141输出轴的轴线与铰接边垂直,第二电机1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柱144,双向螺纹柱144的两端均套设且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45,第二固定板145与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双向螺纹柱144两端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146,第二滑块146与第一支撑板11滑动连接,第二滑块146远离第一支撑板11一侧铰接有第三连杆147,第三连杆147远离第二滑块146一侧与第二支撑板143铰接,打开第二电机141,第二电机141的运动带动双向螺纹柱144进行旋转,进而使得第二滑块146进行运动,带动第三连杆147运动,进而对第二支撑板143进行角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舒适度。

参照图2与图3所示,驱动装置15包括第三电机151与第一齿轮152,第三电机151与第二支撑板143固定连接且第三电机151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三电机151选用伺服电机,第三电机151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152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52啮合有第二齿轮153,第二齿轮153贯穿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154,第二转杆154的两端通过第三固定板155与第二支撑板143固定连接,第二转杆15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156,第一伞齿轮156啮合有第二伞齿轮157,第二伞齿轮157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158,第二丝杆158通过第四固定板159与第二支撑板143固定连接,第二丝杆158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第三滑块1510,第三滑块1510与第二支撑板143滑动连接,第二丝杆158一侧依次设有辅助装置1511,打开第三电机151,第三电机151的运动带动第一齿轮152、第二齿轮153、第二转杆154、第一伞齿轮156与第二伞齿轮157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第二丝杆158进行运动,通过第三滑块1510的运动可以直观的观测导程,结构简单。

参照图2与图3所示,辅助装置1511包括第四连杆15111,第四连杆15111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固定板159固定连接,第四固定板159套设且滑动连接有固定块15112,固定块15112与第三滑块1510通过固定杆15113固定连接,第四连杆15111设有沿其轴线的刻度线15114,固定块15112与第三滑块1510的连接,可以将第三滑块1510的运动转化到固定块15112上,通过刻度线15114可以直观的观测导程,结构简单。

参照图2与图3所示,第二转杆154远离第一伞齿轮156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伞齿轮1512,第三伞齿轮1512啮合有第四伞齿轮1513,第四伞齿轮1513转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1514,第三转杆1514贯穿第四固定板159且第三转杆1514与第四固定板159转动连接,第三转杆1514套设且固定连接有转轮1515,转轮1515沿其任意直径开设有第三通槽1517,第四固定板159远离第二支撑板143一侧固定连接有激光灯1516,当转轮1515运动到某一状态时,激光灯1516的光贯穿第三通槽1517,第三伞齿轮1512与第四伞齿轮1513的旋转带动第三转杆1514与转轮1515进行旋转,打开激光灯1516,可以观察激光灯1516通过转轮1515的光直观的观察电机的转速,结构简单。

参照图2所示,底座1远离第一电机2一侧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16,万向轮16方便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并且万向轮16具有自锁性,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打开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运动带动蜗杆3进行旋转,蜗杆3的旋转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一蜗轮4进行旋转,带动第一转杆5与第一连杆7进行旋转,第一连杆7的旋转使得第一滑块9与第二连杆10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支撑板11进行高度调整,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身高进行调整讲解;打开第二电机141,第二电机141的运动带动双向螺纹柱144进行旋转,进而使得第二滑块146进行运动,带动第三连杆147运动,进而对第二支撑板143进行角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舒适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