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交互式智能教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0445发布日期:2022-03-30 10: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交互式智能教学设备,包括主体支撑框(1)、安装在主体支撑框(1)一侧的显示屏结构、安装在主体支撑框(1)另一侧的假人结构,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结构包括与主体支撑框(1)固定的显示屏安装架(3)、以及显示屏(6),所述显示屏安装架(3)包括安装板(31)、固定在安装板(31)上的安装块(32)、摩擦转动连接在安装块(32)上的支撑臂(33)、摩擦转动在支撑臂(33)远离安装块(32)一端的第一连接块(34),所述第一连接块(34)上摩擦转动连接第二连接块(35),所述第二连接块(35)上一体成型连接板(36),所述连接板(36)与显示屏(6)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安装块(32)与支撑臂(33)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34)与支撑臂(33)的转动轴线水平,所述第二连接块(35)与第一连接块(34)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所述假人结构包括假人安装座(7)、以及模拟假人(8),所述假人安装座(7)包括支撑台(71)、固定在支撑台(71)上的安装套(72)、插入安装套(72)内与安装套(72)摩擦转动连接的旋转柱(73)、与旋转柱(73)摩擦转动连接的安装臂(74)、摩擦转动连接在安装臂(74)远离旋转柱(73)一端的旋转块(75)、与旋转块(75)摩擦转动连接的假人支座(76),所述旋转柱(73)与安装臂(74)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安装臂(74)与旋转块(75)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假人支座(76)与旋转块(75)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所述模拟假人(8)可拆卸固定在假人支座(7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交互式智能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框(1)包括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部(11)、与第一支撑部(11)同向倾斜延伸的第二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2)位于第一支撑部(11)上方且第二支撑部(12)的斜率小于第一支撑部(11)的斜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交互式智能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1)包括第一安装板(41)和第二安装板(42),所述第一安装板(41)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连接处与第一支撑部(11)平行向上延伸的板体一(411)、与板体一(411)一体成型反向延伸的板体二(412),所述板体二(412)的斜率小于板体一(411)的斜率;所述第二安装板(42)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板体三(421)、同时与两块板体三(421)连接并竖直向上延伸的板体四(424),所述安装块(32)固定在板体四(424)靠近假人结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交互式智能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32)自下而上包括第一块体(51)、连接柱(52)和第二块体(53),所述第一块体(51)与板体四(424)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柱(52)螺纹连接第一块体(51)上,所述连接柱(52)上端具有圆柱,所述第二块体(53)套在圆柱外与圆柱转动连接,第二块体(53)与圆柱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所述支撑臂(33)与第二块体(53)摩擦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交互式智能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1)位于第二支撑部(12)下方固定有放置台(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交互式智能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框(1)具有四个支脚(21),每个所述支脚(21)上均具有滚轮(22)。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交互式智能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三(421)与板体二(412)平行,且两块板体三(421)分部与板体二(412)的上下端面贴合,螺栓自下方穿过下面的板体三(421)与板体二(412)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交互式智能教学设备,包括主体支撑框、显示屏结构、假人结构,显示屏结构包括与主体支撑框固定的显示屏安装架、以及显示屏,显示屏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安装块、支撑臂、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上一体成型连接板,连接板与显示屏通过螺钉连接;假人结构包括假人安装座、模拟假人,假人安装座包括支撑台、安装套、插入安装套内与安装套转动连接的旋转柱、与旋转柱摩擦转动连接的安装臂、摩擦转动连接在安装臂远离旋转柱一端的旋转块、与旋转块摩擦转动连接的假人支座,旋转柱与安装臂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模拟假人可拆卸固定在假人支座上。可调整显示屏和模拟假人位置适应不同人群,且可提供多种医疗教学。教学。教学。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 吴新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易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1
技术公布日:2022/3/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