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93038发布日期:2022-02-08 12:5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备挠性的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2.柔性屏幕,指的是柔性oled。柔性屏幕的成功量产不仅重大利好于新一代高端智能手机的制造,也因其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的影响,未来柔性屏幕将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不断渗透而广泛应用。柔性屏手机是指采用可弯曲、柔韧性佳屏幕的手机。图1是现有技术的显示模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柔性屏幕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层叠的第一pet薄膜层11、第一胶合层21、玻璃层31、第二胶合层22、第二pet薄膜层12、第三胶合层23、发光层4、第四胶合层24、金属衬底层5。这种结构的抗冲击性能较差,影响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
3.pet是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性的聚合物,表面平滑而有光泽。耐蠕变、耐抗疲劳性、耐磨擦和尺寸稳定性好,磨耗小而硬度高,具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大的韧性:电绝缘性能好,受温度影响小,但耐电晕性较差。无毒、耐气候性、抗化学药品稳定性好,吸水率低,耐弱酸和有机溶剂,但不耐热水浸泡,不耐碱。pet里面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英文名为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或peit(以下或称为pet),俗称涤纶树脂。它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与pbt一起统称为热塑性聚酯,或饱和聚酯。
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采用超薄玻璃层、低模量层底层来替换现有模组中的玻璃层和金属衬底层,在维持显示模组的刚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显示模组的模量,改善了显示模组的抗冲击性能,延长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7.一超薄玻璃层,所述超薄玻璃层的厚度为30微米至100微米;
8.一发光层,形成于所述超薄玻璃层的一侧;以及
9.一低模量衬底层,形成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超薄玻璃层的一侧,所述低模量衬底层的至少部分区域内分布沿厚度方向贯穿低模量衬底层的若干应力消散通孔,所述低模量衬底层的厚度为30微米至300微米,所述低模量衬底层的模量为50兆帕到150兆帕。
10.优选地,所述低模量衬底层包括至少一碳纤维单层,所述碳纤维单层为平纹编织碳纤维、斜纹编织碳纤维以及单向碳纤维预浸布中的一种。
11.优选地,所述低模量衬底层包括相互层叠的至少两层碳纤维单层,每层所述碳纤维单层为平纹编织碳纤维、斜纹编织碳纤维以及单向碳纤维预浸布中的一种。
12.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碳纤维单层之间设有至少一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材料为氰
基丙烯酸酯粘合剂、热固性树脂粘合剂、热塑性树脂粘合剂、弹性体粘合剂中的至少一种。
13.优选地,当所述低模量衬底层包括相互层叠的至少两层单向碳纤维预浸布,其中一单向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沿第一方向延展,另一单向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沿第二方向延展,所述第一方向延展与所述第二方向延展之间的夹角为0
°
、45
°
、90
°
中的一种。
14.优选地,所述应力消散通孔贯通所有所述碳纤维单层。
15.优选地,所述超薄玻璃层至少一侧的边沿形成应力消散边缘。
16.优选地,所述低模量衬底层的厚度为100微米至200微米;和/或
17.所述低模量衬底层的模量为70兆帕到90兆帕。
18.优选地,所述低模量衬底层包括一提供翻折轨迹的线性区域,仅在所述线性区域内分布沿厚度方向贯穿低模量衬底层的若干应力消散通孔。
19.优选地,所述低模量衬底层包括一提供翻折轨迹的线性区域,在所述线性区域内分布沿厚度方向贯穿低模量衬底层的若干应力消散通孔;在所述线性区域的两侧,随着与所述线性区域的距离增大,所述应力消散通孔的分布密度减小。
20.优选地,还包括:
21.一第一pet薄膜层,通过一第一胶合层胶合于所述超薄玻璃层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一第二pet薄膜层,通过一第二胶合层胶合于所述超薄玻璃层背离所述第二pet薄膜层的一侧;
22.一第三胶合层,胶合所述第二pet薄膜层和所述发光层;以及
23.一第四胶合层,胶合所述发光层和所述低模量衬底层。
2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挠性显示器件,能够采用超薄玻璃层、低模量层底层来替换现有模组中的玻璃层和金属衬底层,在维持显示模组的刚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显示模组的模量,改善了显示模组的抗冲击性能,延长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6.图1是现有技术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中超薄玻璃层的俯视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中碳纤维衬底层的剖面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中碳纤维衬底层的俯视示意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中碳纤维衬底层中平纹编织碳纤维的俯视示意图。
3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中碳纤维衬底层中斜纹编织碳纤维的俯视示意图。
3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中碳纤维衬底层中单向碳纤维预浸布的俯视示意图。
34.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中另一种碳纤维衬底层的俯视示意图。
35.附图标记
36.11
ꢀꢀꢀꢀꢀꢀꢀꢀꢀꢀꢀ
第一pet薄膜层
37.12
ꢀꢀꢀꢀꢀꢀꢀꢀꢀꢀꢀ
第二pet薄膜层
38.21
ꢀꢀꢀꢀꢀꢀꢀꢀꢀꢀꢀ
第一胶合层
39.22
ꢀꢀꢀꢀꢀꢀꢀꢀꢀꢀꢀ
第二胶合层
40.23
ꢀꢀꢀꢀꢀꢀꢀꢀꢀꢀꢀ
第三胶合层
41.24
ꢀꢀꢀꢀꢀꢀꢀꢀꢀꢀꢀ
第四胶合层
42.31
ꢀꢀꢀꢀꢀꢀꢀꢀꢀꢀꢀ
玻璃层
43.32
ꢀꢀꢀꢀꢀꢀꢀꢀꢀꢀꢀ
超薄玻璃层
44.33
ꢀꢀꢀꢀꢀꢀꢀꢀꢀꢀꢀ
倒角
[0045]4ꢀꢀꢀꢀꢀꢀꢀꢀꢀꢀꢀꢀ
发光层
[0046]5ꢀꢀꢀꢀꢀꢀꢀꢀꢀꢀꢀꢀ
金属衬底层
[0047]6ꢀꢀꢀꢀꢀꢀꢀꢀꢀꢀꢀꢀ
碳纤维衬底层
[0048]
61
ꢀꢀꢀꢀꢀꢀꢀꢀꢀꢀꢀ
平纹碳纤维层
[0049]
62
ꢀꢀꢀꢀꢀꢀꢀꢀꢀꢀꢀ
斜纹碳纤维层
[0050]
63
ꢀꢀꢀꢀꢀꢀꢀꢀꢀꢀꢀ
单向碳纤维预浸布
[0051]
64
ꢀꢀꢀꢀꢀꢀꢀꢀꢀꢀꢀ
应力消散通孔
[0052]
65
ꢀꢀꢀꢀꢀꢀꢀꢀꢀꢀꢀ
碳纤维本体
[0053]
66
ꢀꢀꢀꢀꢀꢀꢀꢀꢀꢀꢀ
应力消散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5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中超薄玻璃层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中碳纤维衬底层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中碳纤维衬底层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包括:一第一pet薄膜层11、一第二pet薄膜层12、一第一胶合层21、一第二胶合层22、一第三胶合层23、一第四胶合层24、一超薄玻璃层32、一发光层4以及一低模量衬底层6。超薄玻璃层32的厚度为30微米至100微米。发光层4形成于超薄玻璃层32的一侧。低模量衬底层6形成于发光层4背离超薄玻璃层32的一侧(低模量衬底层6位于背离发光层4主要发光方向的一侧,所以低模量衬底层6可以是不透光材料),低模量衬底层6的至少部分区域内分布沿厚度方向贯穿低模量衬底层6的若干应力消散通孔,低模量衬底层6的厚度为30微米至300微米,但不以此为限。低模量衬底层6的模量低于现有技术中金属衬底层的模量,为了不显著降低显示模组的刚性,低模量衬底层6的模量为50兆帕到150兆帕。本实施例中,第一pet薄膜层11通过一第一胶合层21胶合于超薄玻璃层32背离发光层4的一侧。第二pet薄膜层12通过一第二胶合层22胶合于超薄玻璃层32背离第二pet薄膜层12的一侧。第三胶合层23胶合第二pet薄膜层12和发光层4。第四胶合层24胶合发光层4和低模量衬底层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阵列排布于低模量衬底层6的应力消散通孔66(应力消散通孔66遍布低模量衬底层6)增强显示模组在弯折时的应力消散效果,强化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但不以此为限。其中,第一pet薄膜层11、第二pet薄膜层12中的pet里面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热塑性
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英文名为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或peit(以下或称为pet),俗称涤纶树脂。它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与pbt一起统称为热塑性聚酯,或饱和聚酯。
[0056]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可用于制造柔性屏幕。应力消散通孔66可以是将低模量衬底层6沿厚度方向进行cnc冲压形成密布的细孔,但不以此为限。
[0057]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低模量衬底层6的材料可以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或碳纤维织物为增强体,以树脂、陶瓷、金属、水泥、碳质或橡胶等为基体所形成的复合材料。在众多轻量化材料中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性,轻量化效果十分明显,在航空航天、军工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在车身结构件中,减轻质量效果尤为明显,比钢铁材料轻50%,比铝材轻30%,因此得到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的广泛关注。
[0058]
本实用新型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主要表现在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和热烧蚀性能三个方面。
[0059]
(1)密度低(1.7g/cm3左右)在承受高温的结构中,它是最轻的材料;高温的强度好,在2200℃时可保留室温强度;有较高的断裂韧性,抗疲劳性和抗蠕变性;而且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高于一般的碳素材料,纤维取向明显影响材料的强度,在受力时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假塑性效应”即在施加载荷初期呈线性关系,后来变成双线性关系,卸载后再加载,曲线仍为线性并可达到原来的载荷水平。
[0060]
(2)热膨胀系数小,比热容高,能储存大量的热能,导热率低,抗热冲击和热摩擦的性能优异。
[0061]
(3)耐热烧蚀的性能好,热烧蚀性能是在热流作用下,由于热化学和机械过程中引起的固体材料表面损失的现象,通过表层材料的烧蚀带走大量的热量,可阻止热流入材料内部,c-c材料是一种升华-辐射型材料。其中,碳/碳复合材料(c-c composite or carbon-carbon composite material)是碳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的碳基体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2.0g/cm3)、高强度、高比模量、高导热性、低膨胀系数、摩擦性能好,以及抗热冲击性能好、尺寸稳定性高等优点,是如今在1650℃以上应用的少数备选材料,最高理论温度更高达2600℃,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温材料之一。
[0062]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使它广泛的应用于核反应堆,固体火箭喷管,热交换器和制动盘。而c-c材料的热烧蚀性能广泛应用于烧蚀型防热材料。
[0063]
碳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包括碳纤维的坯体制造、碳基体的制造和基体与纤维的复合。首先,将碳纤维或碳纤维织物制成坯体,根据原料形式不同分为:长纤维缠绕法;碳毡短纤维模压或喷射成型;石墨布叠层。目前,其坯体研制以三向织物为主,三向织物以x、y、z方向互成90o正交排列,各方向的碳纤维在织物中保持准直,因此能较好的发挥纤维的力学性能。其次,制作复合材料的基体。碳-碳复合材料的基体有树脂碳和热解碳两种,树脂碳是由合成树脂或沥青经碳化和石墨化获得,热解碳是由烃类气体的气相沉积获得。最后,把坯体与基体复合成型。
[0064]
加工方法有两种:
[0065]
(1)把来源于煤油和石油的熔融的沥青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浸渍到碳纤维坯体的结构缝隙中,然后使其热解,再反复浸渍-热解直到复合材料达到要求密度。
[0066]
(2)通过气相化学沉积法在热的基质材料上形成高强度热解石墨。
[0067]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低模量衬底层6包括至少一碳纤维单层,碳纤维单层为平纹编织碳纤维61(参见图6)、斜纹编织碳纤维62(参见图7)以及单向碳纤维预浸布63(参见图8)中的一种,并且,应力消散通孔贯通所有碳纤维单层。
[0068]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低模量衬底层6包括相互层叠的至少两层碳纤维单层,每层碳纤维单层为平纹编织碳纤维61、斜纹编织碳纤维62以及单向碳纤维预浸布63中的一种。
[0069]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的碳纤维单层之间设有至少一粘合层64,粘合层64的材料为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热固性树脂粘合剂、热塑性树脂粘合剂、弹性体粘合剂中的至少一种。
[0070]
本实施例中,采用三层碳纤维单层,从上到下依次为平纹编织碳纤维61、斜纹编织碳纤维62以及单向碳纤维预浸布63,并且通过热塑性树脂粘合剂、弹性体粘合剂进行面粘合固定在一起。但对于多个碳纤维单层层叠形成的低模量衬底层6,其中的应力消散通孔66可以是将多个碳纤维单层层叠贴合之后沿厚度方向进行cnc冲压形成密布的细孔,但不以此为限。
[0071]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低模量衬底层6包括相互层叠的至少两层单向碳纤维预浸布,其中一单向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沿第一方向延展,另一单向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沿第二方向延展,第一方向延展与第二方向延展之间的夹角为0
°
、45
°
、90
°
中的一种。
[0072]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超薄玻璃层32至少一侧的边沿形成应力消散边缘33,增强显示模组在弯折时的应力消散效果,强化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但不以此为限。
[0073]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可用于制造柔性屏幕。
[0074]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低模量衬底层6的厚度为100微米至200微米,但不以此为限。
[0075]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低模量衬底层6的模量为70兆帕到90兆帕,但不以此为限。
[0076]
参考图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低模量衬底层6包括一提供翻折轨迹的线性区域91以及位于线性区域91两侧其他区域92,仅在线性区域91内分布沿厚度方向贯穿低模量衬底层6的若干应力消散通孔,其他区域92中不设置应力消散通孔,从而无需全局冲压,大大缩短了cnc冲压细孔的时间,并且还能局部增强显示模组的强度(增强非折叠区域的强度)。
[0077]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低模量衬底层6包括一提供翻折轨迹的线性区域91以及位于线性区域91两侧其他区域92,在线性区域91内分布沿厚度方向贯穿低模量衬底层6的若干应力消散通孔;在线性区域的两侧的其他区域92中,随着与线性区域的距离增大,应力消散通孔的分布密度减小,从而形成连续性的挠性参数变化,优化翻折时的应力分散效果,增强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
[0078]
本实用新型使用低模量底板(模量为50gpa到150gpa)改善显示模组中utg的抗冲击性能。使用比不锈钢模量低的低模量底板替换底下的不锈钢,由于弹性模量小于不锈钢,在显示模组表面受到落笔等冲击时,增加冲击时间,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小模组中utg受到的作用力。
[0079]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挠性显示器件,能够采用超薄玻璃层、低模量层底层来替换现有模组中的玻璃层和金属衬底层,在维持显示模组的刚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显示模组的模量,改善了显示模组的抗冲击性能,延长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
[0080]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