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列车仿真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7380发布日期:2022-06-07 21: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列车仿真教学模型,包括车体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底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体(2),所述车体底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车底设备箱(10),所述车体(2)内设有多个相对称的座椅(17),所述车体(2)的顶部设有安装槽(15),所述车体(2)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客室车门(5)和车窗(12),所述车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司机室(6),所述司机室(6)的一侧设有司机室侧门(9),所述司机室(6)一侧的主梁安装有相对称的两个防爬装置(8),所述司机室(6)内设有司机室门(16),所述车体(2)内设有贯通道,所述车体底架(1)的底部设有相对称的两个车底牵引座(14),所述车体底架(1)的底部通过车底牵引座(14)设有用于移动整体结构的两组具有相同结构的转向架组件(3),所述安装槽(15)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用于模拟列车运行的受电弓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列车仿真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组件(3)包括设置在车体底架(1)底部的构架(18),所述构架(18)的顶部设有多个弹簧固定座(23),多个所述弹簧固定座(23)通过弹簧与车体底架(1)固定连接,所述构架(18)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轴箱(20),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轴箱(20)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组轮对(28),所述轮对(28)的车轴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同步轮(30),所述构架(18)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均设有电机安装座(27),所述电机安装座(27)内固定安装有电机(24),且电机(24)的输出轴转动贯穿电机安装座(27)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轮(25),所述第一同步轮(25)和第二同步轮(30)的外壁套设有同一个同步带(26),所述构架(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央牵引座(31),且中央牵引座(31)通过牵引杆与车底牵引座(14)固定连接,所述构架(1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阀(32),且高度调节阀(32)的另一端与车体底架(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列车仿真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弓组件(4)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5)的底部内壁的下框架(33),所述下框架(33)的顶部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下臂杆(36),所述下框架(33)的一侧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拉杆(37),所述拉杆(37)远离下框架(3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上臂杆(39),所述上臂杆(3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弓头(40),所述下臂杆(36)远离下框架(3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平衡杆(38),所述平衡杆(38)的另一端与弓头(40)转动连接,所述弓头(4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受流器(29),所述下臂杆(36)和平衡杆(38)均与上臂杆(39)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列车仿真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18)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两个二系垂向减震器(19),且二系垂向减震器(19)的顶端与车体底架(1)固定连接,所述构架(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系垂向减震器(21),且一系垂向减震器(21)的底端与轴箱(20)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列车仿真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抗侧滚扭杆(22),且抗侧滚扭杆(22)的顶部与车体(2)的侧面相触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列车仿真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全自动车钩(7),所述车体底架(1)的远离司机室(6)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半永久牵引杆(13)。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列车仿真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3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升弓拉簧固定位(35),所述下臂杆(3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升弓拉簧固定位(34),所述第二升弓拉簧固定位(35)与第一升弓拉簧固定位(34)通过拉
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列车仿真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客室车门(5)和司机室侧门(9)分别与车体(2)和司机室(6)滑动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列车仿真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两个回流装置(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列车仿真教学模型,包括车体底架,所述车体底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体,所述车体底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车底设备箱,所述车体内设有多个相对称的座椅,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车体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客室车门和车窗,所述车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司机室,所述司机室的一侧设有司机室侧门,所述司机室一侧的车体主梁安装有相对称的两个防爬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同比例缩小列车制造列车仿真模型,完整还原列车的工作运行状态,使轨道交通行业人员和爱好者能够进一步地了解列车的原理,增强了整体结构的实用性、可玩性和趣味性,方便了大众对列车的了解。了解。了解。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泽文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6/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