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暗室小孔成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050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暗室小孔成像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暗室小孔成像机,属于教学实验器具。
现有技术中,用于物理教学的小孔成像机为在一个筒状暗室的前端面开有一小孔、后端面是一块半透明体成像屏结构。使用时,必须用一块深色软物料遮蔽观察者的头和暗室的后端部,才能看到屏上的像,使用不方便,演示效果差;由于暗室的长度是固定的,不便于研究成像的大小与像距大小变化的规律;因为暗室的前端面只开有一个小孔,不便进行成像与否和孔的形状无关、只与孔径大小有关的实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演示效果好,可改变像距,进行不同孔径、形状小孔成像实验的双暗室小孔成像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双暗室小孔成像机由成像筒、观察筒、挡盖和孔板组成。成像筒后端开口,前端面中央有一个突出的圆筒形取景窗,取景窗上套有端面上开有一偏心孔的挡盖,取景窗窗口套有对应挡盖端面上的偏心孔的转动圆周开有若干个不同孔径、形状的小孔的孔板;观察筒的前端口套有半透明的成像屏,后面部分为锥形,尾端口为观察口,观察筒的前端从成像筒的后端开口套入成像筒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附图2为挡盖面板;附图3为孔板面板。
现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说明。
双暗室小孔成像机由成像筒1、观察筒2、挡盖3和孔板6组成。成像筒1后端开口,前端面中央有一个突出的圆筒形取景窗4,取景窗4上套有端面上开有一偏心孔5的挡盖3,取景窗4窗口套有对应挡盖3端面上的偏心孔5的转动圆周开有若干个不同孔径、形状的小孔的孔板6;观察筒2的前端口套有半透明的成像屏7,后面部分为锥形,尾端口为观察口8,观察筒2的前端从成像筒1的后端开口套入成像筒1内。成像筒1和观察筒2的前面部分为圆形,也可为方形或其它形状,可用金属、塑料、硬纸板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设计,由成像筒1、观察筒2形成两个暗室,通过它们之间的相对滑动、取景窗4和挡盖3的配合,可进行不同像距,不同孔径、形状小孔的成像实验,使用方便,成像清晰,演示效果好,成本低。将挡盖3、孔板6、成像屏7取下,分别在取景窗4、观察口8装上相配合的透镜组,即可进行有关透镜的光学实验,作为简易的显微镜、望远镜使用,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实验教具。
权利要求1.一种双暗室小孔成像机,其特征是它由成像筒(1)、观察筒(2)、挡盖(3)和孔板(6)组成,成像筒(1)后端开口,前端面中央有一个突出的圆筒形取景窗(4),取景窗(4)上套有端面上开有一偏心孔(5)的挡盖(3),取景窗(4)窗口套有对应挡盖(3)端面上的偏心孔(5)的转动圆周开有若干个不同孔径、形状的小孔的孔板(6),观察筒(2)的前端口套有半透明的成像屏(7),后面部分为锥形,尾端口为观察口(8),观察筒(2)的前端从成像筒(1)的后端开口套入成像筒(1)内。
专利摘要一种双暗室小孔成像机,由成像筒、观察筒、挡盖和孔板组成。成像筒前端面的取景窗上套有有一偏心孔的挡盖,取景窗窗口套有对应挡盖上的偏心孔的转动圆周开有若干个不同孔径、形状的小孔的孔板,观察筒的前端口套有半透明的成像屏,尾端口为观察口。通过成像筒和观察筒之间的相对滑动、孔板和挡盖的配合,可进行不同像距,不同孔径、形状小孔的成像实验。
文档编号G09B23/00GK2129957SQ92217008
公开日1993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29日
发明者罗岐山 申请人:罗岐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