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矩阵的外围补偿系统、方法和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05339阅读:来源:国知局
间和t:行时间此时是位于帧与帧之间的空白时段。
[0083] 如果本帧第1行像素单元101在时间t3做校正操作,那么在下一帧,第1行就不 做校正操作,而是从第2行像素单元101开始,在时间t2做校正操作;再下一帧,第1行和 第2行像素单元101都不做校正操作,而是从第3行像素单元101开始,在时间ti做校正 操作;再下一帧,又回到从第1行像素单元101开始,在时间t3做校正操作,依此类推。所 有行的像素单元101都会在k帧里做1次校正操作。
[0084] 比如:在第1帧时下列行做校正操作:
[0085] 第1行,第4行,第7行,10行…?
[0086] 在第2帧时下列行做校正操作
[0087] 第2行,第5行,第8行,第11行…?
[0088] 在第3帧时下列行做校正操作
[0089] 第3行,第6行,第9行,第12行….
[0090] 在第4帧时下列行做校正操作
[0091] 第1行,第4行,第7行,第10行…?
[0092] 依次类推。上述归纳起来:
[0093] 在a帧内所有像素101都进行一次校正操作和反馈操作,比如当a= 1时,表明在 一帧内所有像素101都进行了一次校正操作和反馈操作,当a= 2时,表明在两帧内所有像 素101都进行了一次校正操作和反馈操作。因此,像素101每i帧都进行了一遍校正操作 和反馈操作。
[0094] 在这a帧内的第b帧时,这N行像素单元中的第ca+b行像素单元101:
[0095] 在第[(c-l)a+b-l]个行时间内即t[fc1)a+b ^进行校正操作;
[0096] 在第[(c_l)a+b]到(ca+b-1)个行时间内即t[fc1)a+b]~tfca+b1}进行反馈操作;
[0097] 在第[ca+b]个行时间内进行显示操作。
[0098] 其中a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b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a的整数, c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且ca+b小于等于N。
[0099]用a帧完成对所有像素单元101校正、反馈操作,在这a帧内的第b帧时,这N行 像素单元中的第ca+b行像素单元101,如上所述,其在第[(c-1)a+b-1]个行时间内即t[(c1} a+b ^进行校正操作;在第[(c_l)a+b]到(ca+b-1)个行时间内即t1)a+b]~tfca+b 进行反 馈操作。考虑a、b、c的实际意义,[(c_l)a+b_l]、[(c_l)a+b]和(ca+b-1)的取值可能非 正--典型地,不妨令N= 100,此时可令a= 3、b=l、c= 0,[ (c-1)a+b_l]、[ (c-1)a+b] 和(ca+b-1)则分别为-3、_2和-1,这时候t3、t2、ti虽然没有落在t广ti。。的取值中,但 其也是有意义的,它们分别代表的是发生在第一个行时间h之前且与ti相距离3个、2个、 1个行时间。为解决t的下标取非正数时这个时间没有落在帧内的问题,可以有几种措施, 一是在像素矩阵1〇〇的第一行像素单元101之前或最后一行像素单元101之后加上若干行 无用的像素单元101来使整个帧的时间增加,比如上面举的例子,就可以增加3个行像素单 元101;二是可以把这部分没有落在帧内的校正、反馈时间放在帧与帧之间去。
[0100]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下表1所示,为N= 10且k= 3时的情况。图中tx 表不的是帧中的第X行时间,当X取负值时,比如图表中的-3、-2、-1,表不的是1^处于此帧 与上帧之间的空白时间段。总结起来,心~"。分别表示的是一帧内的第1个行时间~第10 个行时间,这10个行时间组成了此帧的时间;而1 3、12、t:表示的是其处于此帧与上帧之 间的空白时间段,需要说明的是,13、1 2、ttti。这13个时间都是相等的时间长度, 且从时间发生前后来看,依次从13到t2,再到ti,再到11(]。
[0101] 校正X:表示的是第X行像素单元101进行校正操作,比如当X取1值时,即校正 1,其表示的就是第1行像素单元101进行校正操作。
[0102] 显示X:表示的是第X行像素单元101进行显示操作,比如当X取1值时,即显示 1,其表示的就是第1行像素单元101进行显示操作。
[0103] 反馈X:表示的是将第X行像素单元101的反馈信号发送到与此行像素单元101中 各像素单元相连的反馈信号线上,比如当X取1值时,即反馈1,其表示的是将第1行像素单 元101的反馈信号发送到与此行像素单元101中各像素单元相连的反馈信号线上。下表中 未写有校正X,显示X和反馈X的空白的地方表示是,图表中此空白地方对应的某行像素单 元101在某行时间内没有进行任何操作。
[0104] 如上所述,下表中k取3,可以看到经过k帧即3帧之后,所有行的像素单元101都 做了一次校正操作。
[0105] k帧之后的第k+1帧即第4帧,外围补偿系统又在此帧的t-3的行时间对第1行像 素单元101进行校正操作。
[0106]
[0107] 表 1
[0108] 请参照图9(d)和(e),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校正操作方法是把校正地址信号线和 反馈地址信号线连在一起,也就是同时通过截止选通校正地址线和反馈地址线选通或截止 选通同一行的像素单元101。可以看到校正地址线和反馈地址线的信号波形是一样的。
[0109] 以第1行的像素单元101为例,此行像素单元101的校正操作包括以下步骤,首先 先通过行扫描驱动器200的校正地址线选通第1行的像素单元101,校正地址信号维持3个 行时间,从tjljti。列驱动器300的校正信号产生模块302就会发出第1行像素单元101 相对应的模拟校正信号到与之相连的校正信号线。同时,外围补偿系统也通过行扫描驱动 器200的反馈地址线选通第1行的像素单元101,外围补偿系统进入反馈检测状态,反馈地 址信号同样维持3个行时间,从1 3到ti,在此期间,第1行的像素单元101开始反馈反馈 信号到反馈信号线,驱动器300的补偿信号检测模块303接受和检测反馈信号,检测结果会 在反馈检测状态结束之前并行存入第四移位暂存器307,再一个个串行传给补偿器400以 便更新补偿信息储存模块402中的补偿信息。
[0110] 实施例三
[0111] 本实施例公开了 一种外围补偿系统。
[0112] 为了简化实施一和二中的显示系统和外围补偿系统的布线和减少其驱动芯片面 积,可以使校正地址信号和显示地址信号分时复用行扫描驱动器200的显示地址线,模拟 校正信号和模拟显示信号分时复用列驱动器300的显示信号线。
[0113] 请参考图10,在本实施例中,行扫描驱动器200分时发送校正地址信号或显示地 址信号到显示地址线,列驱动器300分时发送模拟校正信号和模拟显示信号到显示信号 线。
[0114] 请参考图11,为本实施例中像素单元101的两种电路结构。
[0115] 如图11 (a)所示,像素单元101包括驱动晶体管Q1、显示开关晶体管Q2、反馈开关 晶体管Q4、存储电容C和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显示开关晶体管Q2被显示地址线送来的 校正地址信号选通以将从显示信号线接收到的模拟校正信号发给驱动晶体管Q1,并储存在 存储电容C,驱动晶体管Q1在接收到模拟校正信号后产生一个反馈信号发送到反馈开关晶 体管Q4,在此显示地址线再送进模拟显示信号前且此反馈信号未消失前(即在模拟显示信 号写入和反馈信号未消失前),行扫描驱动器200发出反馈地址信号以选通反馈开关晶体 管Q4,把一电压从反馈线上输入到发光二极管0LED的阳极,该电压会设置低于发光二级管 0LED阈值电压以便确保发光二极管0LED没有导通,那驱动晶体管Q1的反馈电流就会全部 流到反馈信号线,使其将接收到的反馈信号发出给补偿信号检测模块303。在另一时间段, 显示开关晶体管Q2又被显示地址线送来的显示地址信号选通以将从显示信号线接收到的 模拟显示信号发给驱动晶体管Q1,驱动晶体管Q1接收模拟显示信号来驱动有机发光二极 管0LED发出与模拟显不信号相对应的光。
[0116] 相比图11 (a),图11 (b)的反馈开关晶体管Q4的一极不是连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 0LED的阳极,而是连接到一感光元件GL上,感光元件GL用于将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的光 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图11 (b)中经反馈信号线传递出来的反馈信号包括了驱动晶体管Q1和 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两者的老化信息。
[0117] 在本实施例中,校正信号产生模块302可以分时复用显不信号产生模块301的第 二数模转模块312和第一模拟加法模块313。在校正信号产生模块302的此种实现方式中, 第三数模转换模块321的输入为数字校正补偿信号,其参考电位为一设定的固定电压;对 比实施例一和二中涉及到的第二数模转换模块312,第二数模转换模块312和第三数模转 换模块321都是数模转换模块,且输入都是数字校正补偿信号,唯一的不同在于两者的参 考电位。因此,第二数模转换模块312和第三数模转换模块321可以为同一数模转换模块, 模拟校正信号和模拟显示信号通过一定的时序关系分时复用此数模转换模块,当需要产生 模拟校正信号时,此复用的数模转换模块的参考电位变为上述产生模拟校正信号时设定的 一固定电压,当需要产生模拟显示信号时,此复用的数模转换模块的参考电位变回来。这样 第二数模转换模块312和第三数模转换模块321就分时复用了同一数模转换模块,达到了 节省器件和简化电路的目的。在校正信号产生模块302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是除了第二数模 转换模块312和第三数模转换模块321分时复用了同一数模转换模块外,第一模拟加法模 块313和第二模拟加法模块322也可以分时复用。
[0118] 本实施例中,显不信号产生模块301和校正信号产生模块302还可以分时复用显 示信号产生模块301,即显示信号产生模块301分时产生模拟显示信号和模拟校正信号。显 示信号产生模块301输入是数字原始显示信号和数字显示补偿信号,利用数字显示补偿信 号对数字原始显示信号进行补偿而得到模拟显示信号,而校正信号产生模块302输入是固 定电压和数字校正补偿信号,利用数字校正补偿信号对固定电压进行补偿而得到模拟校正 信号,因此,当显示信号产生模块301分时要产生模拟校正信号时,将数字校正补偿信号代 替数字显示补偿信号输入到显示产生模块301中,或者直接将数字显示补偿信号当作数字 校正补偿信号使用,同时将数字原始信号的信号内容变为一固定电压而输入到显示产生模 块301中,这样显示产生模块301就输出了模拟校正信号。
[0119] 外围补偿系统也可以直接利用之前写入像素单元101的模拟显示信号做为模拟 校正信号,这样的话就不需要校正信号产生模块302,像素单元101就不是反馈一个预期的 反馈信号,补偿信号检测模块303需要有模数转换器将反馈信号转成数字信号再跟预期的 信号做比较。该预期信号不是固定的,预期信号的数目是和模拟显示信号数目是一样的。
[0120] 请参照图12(a)和(b),为本实施例的外围补偿系统的一种时序图。
[0121] 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显示地址信号和校正地址信号分时复用显 示地址线,显示信号线和校正信号线分时复用显示信号线。所以本实施例中显示地址线的 波形基本上是实施例二中把校正地址线的波形合并到显示地址线的波形里再向左移动半 个行时间的波形。移半个行时间的原因是因为本实施例的外围补偿系统需要在一个行的时 间内完成写入一次模拟校正信号到第i+k行和一次模拟显示信号到第i行,可先写入模拟 校正信号也可先写入模拟显示信号。本实施例是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