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泉顶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954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喷泉顶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泉顶球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泉顶球装置主要包括在地面上的一个圆形水池,在上述水池的中央安装有一组潜水泵,其中,中间一个潜水泵将池内的水通过一根不锈钢水管通向高处的一个托盘,在所述托盘内有一档水板,在所述的挡水板上还有一个空心的圆球,这样,来自下方水池中流动的水在所述的托盘处产生涡流,使得上述的空心圆球能够旋转。同时,在上述水池的四周还环绕有一组潜水泵,有相应的一组不锈钢水管同上述的一组潜水泵相连,所述的一组不锈钢水管将所述水池中的水通向上述托盘四周的水圈,在所述的水圈上安装有若干个喷水头,这样,从所述的喷水头中喷出的水不断从四周喷向上述的空心圆球,使得人们从外部观察时,产生一种喷泉顶球的感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圆柱状喷泉顶球装置中还安装有一根粗大透明的有机玻璃管,从上述空心圆球上回落下来的水再从上述有机玻璃管的外壁流下,产生一种瀑布的感觉,在所述的透明有机玻璃管内除了安装有上述的一组不锈钢管外,还有若干根较细的有机玻璃管,在所述的玻璃管内有许多彩灯,所述的彩灯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闪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型的结构,其不仅结构合理,而且造型美感、使用方便,可广泛使用在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场所的景观装置中,为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作出了一份贡献。
下面,结合附图
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从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泉顶球装置为柱体结构,其由所述的中央潜水泵2将水池1内的水通过竖直的不锈钢水管3压向上方的托盘4,顶起所述的空心钢球6,由所述的挡水板5产生涡流使得所述的空心钢球6自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组位于水池1四周的潜水泵2将水池1内的水通过各自水管7压向上方的水圈8,再由安装在所述水圈8上的一组喷水头9喷向上述的空心钢球6,形成上述的喷泉顶水状。另外,从上面回流下来的水流顺粗大透明的所述的有机玻璃管10壁流下形成瀑布状。最后,水流回到所述的水池1内再由所述的潜水泵2反复循环使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还安装有上挡水板14和下挡水板15,起固定保护作用;为了便于清洁与排污水,在所述的水池1的底部有一个排污水孔16,由另外一个潜水泵将污水冲走。当然,为了增加视觉效果,还可将上述水池1内壁再做一圈喷水头,从池底直接冲向所述的空心钢球6,再配上大功率的墙幕灯从四周射向所述的空心钢球6,并用声控装置使灯光不断随音乐而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喷泉顶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柱体结构,其主要包括在地面上的一个圆形水池(1),在上述水池(1)的中央安装有一组潜水泵(2),其中,中间一个潜水泵(2)将池内(1)的水通过一根不锈钢水管(3)导向高处的一个托盘(4),在所述托盘(4)内安装有一档水板(5),在所述的挡水板(5)上还有一个分离的不锈钢空心圆球(6);在上述水池(1)的四周还环绕有一组潜水泵(2),有相应的一组不锈钢水管(7)同上述的一组潜水泵(2)相连,所述的一组不锈钢水管(7)将所述水池中的水通向上述托盘(4)四周的水圈(8),在所述的水圈(8)上安装有若干个喷水头(9),这样,从所述的喷水头(9)中喷出的水不断从四周喷向上述的空心圆球(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泉顶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安装有一根粗大透明的有机玻璃管(10),从上述空心圆球(6)上回落下来的水再从上述有机玻璃管(10)的外壁流下;在所述的透明有机玻璃管(10)内除了安装有上述的一组不锈钢管(7)、不锈钢水管(3)外,还有若干根较细的有机玻璃管(11),在所述的透明玻璃管(11)内有许多彩灯(12),所述的彩灯(12)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闪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泉顶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置的内部还安装有上挡水板(14)和下挡水板(15),在所述的水池(1)的底部有一个排污水孔(16),由另外一个潜水泵将污水冲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泉顶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水池(1)内壁再做一圈喷水头,从池底直接冲向所述的空心钢球(6),再配上大功率的墙幕灯从四周射向所述的空心钢球(6),并用声控装置使灯光不断随音乐而变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泉顶球装置。目前使用的喷泉景观装置主要存在设计结构不够合理,各式喷泉的表现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等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泉顶球装置,其主要包括在地面上的一个圆形水池(1),在上述水池(1)的中央安装有一组潜水泵(2),其中,中间一个潜水泵(2)将池内(1)的水通过一根不锈钢水管(3)导向高处的一个托盘(4),在所述托盘(4)内安装有一挡水板(5),在所述的挡水板(5)上还有一个分离的不锈钢空心圆球(6),这样,来自下方水池1中流动的水在所述的托盘(4)内的挡水板(5)处产生涡流,使得上述的空心圆球(6)能够旋转。本实用新型可广泛使用在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场所的景观装置中。
文档编号B44F7/00GK2552738SQ0226512
公开日2003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8日
发明者桂学毅, 黄曾新 申请人:桂学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