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雾地动仪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9248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吐雾地动仪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艺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吐雾地动仪工艺品。
背景技术
公元132年,科圣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测验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它是古代文明科技的象征,代表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作为张衡故里的南阳人民不仅以张衡为骄傲,而且应该继承和发展张衡的创新思想。地动仪世人皆知,以地动仪为模型的各种工艺品为数不少,但是能把地动仪的“形”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的地动仪工艺品至今尚未发现。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人经过长期思索和潜心研究,利用光、电、声技术,创造出具 有外形美观精致,又能从龙嘴吐雾等功能的地动仪。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发光又能从龙嘴吐雾的地动仪工艺品。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地动仪工艺品由底座和主体两大部分构成;所述底座为圆形或八角形,上面坐落八个能发光的蟾蜍,底座内放置电子元件、控制电路板、光源和音乐模块,并与主体相连;主体为内外两个罐体相套,两个罐体之间有一间隙;外罐体上均匀镶嵌有八条金龙,龙头朝下,指向八个不同方位,龙头上的龙嘴与蟾蜍相对应,龙体与外罐体上的小管相通;外罐体雕刻鸟兽、花纹图案;外罐体的上盖为圆形隆起,并嵌三个圆环,便于开合;内罐底部设置有雾化光电设备,罐内注水,内罐的上盖为圆形隆起,边缘开有小孔,与外罐相通,内罐内产生的雾气从孔中发出,进入大罐内,然后经过小管进入龙体从龙嘴喷出,形成薄雾缭绕的仙境,同时配合各种颜色的灯光和音乐,给人以美的震撼。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作为古代科技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合理利用地动仪的“形”和空间,把电子技术顺其自然运用在上面。所以,本实用新型既体现了华夏文明,又展现了现代科技新成果,并把观赏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适合办公室、家庭、车内摆放,其内涵丰富了。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使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俯视图。附图中,1.底座,2.蟾蜍,3.主体,4.龙嘴,5.外罐上盖,6.内罐上盖,7.金龙,
8.小管,9.外罐,10.内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I、图2,本实用新型该地动仪工艺品由底座I和主体3两大部分构成;所述底座I为圆形或八角形,上面坐落八个能发光的蟾蜍2,底座I内放置电子元件、控制电路板、光源和音乐模块,并与主体3相连;主体3为内外两个罐体相套,两个罐体之间有一间隙;外罐9上均匀镶嵌有八条金龙7,龙头朝下,指向八个不同方位,龙头上的龙嘴4与蟾蜍2相对应,龙嘴4与外罐9的小管8相通,内罐10内的云雾从龙嘴4吐出;外罐9雕刻鸟 兽、花纹图案;外罐上盖5为圆形隆起,并嵌三个圆环,便于开合;内罐底部设置有雾化光电设备,罐内注水,内罐上盖6为圆形隆起,边缘开有小孔,与外罐相通,内罐内产生的雾气从孔中发出,进入大罐内,然后经过小管进入龙体从龙嘴吐出,形成薄雾缭绕的仙境,同时配合各种颜色的灯光和音乐,给人以美的震撼。
权利要求1. 一种吐雾地动仪工艺品,其特征是该地动仪工艺品由底座和主体两大部分构成;所述底座为圆形或八角形,上面坐落八个能发光的蟾蜍,并与龙嘴相对应,底座内放置电子元件、控制电路板、光源和音乐模块,并与主体相连;主体为内外两个罐体相套,两个罐体之间有一间隙;外罐体上均匀镶嵌有八条金龙,龙头朝下,指向八个不同方位,龙嘴与蟾蜍相对应,龙体与外罐体上的小管相通;外罐体雕刻图案;外罐体的上盖为圆形隆起,并嵌三个圆环;内罐底部设置有雾化光电设备,罐内注水,内罐的上盖为圆形隆起,边缘开有小孔,与外罐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吐雾地动仪工艺品,其是由底座和主体两大部分构成;所述底座为圆形或八角形,上面坐落八个能发光的蟾蜍,底座内放置电子元件、控制电路板、光源和音乐模块,并与主体相连;主体为内外两个罐体相套,两个罐体之间有一间隙;外罐体上均匀镶嵌有八条金龙,龙头上的龙嘴与蟾蜍相对应,龙体与外罐体上的小管相通;外罐体雕刻鸟兽、花纹图案;外罐体的上盖为圆形隆起;内罐底部设置有雾化光电设备,罐内注水,内罐的上盖为圆形隆起,边缘开有小孔,与外罐相通。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既体现了华夏文明,又展现了现代科技新成果,并把观赏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适合办公室、家庭、车内摆放,其内涵丰富了。
文档编号B44C5/00GK202557184SQ20122016934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党广钦, 张金伟, 党先, 邓书卷, 王万勇, 郭亚东 申请人:党广钦, 张金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