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品用羽毛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7858阅读:40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艺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艺品用羽毛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羽毛工艺品是以各色禽鸟羽毛为材料,经过剪切、拼镶、粘贴等工艺而制成的工艺品,分为羽毛画和小工艺品两类,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平贴、浮雕和立体,质感自然真实,造型美观大方,常用作室内装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羽毛的主要成分是是角质蛋白,一方面质地不够坚硬,容易受到刮擦、产生划痕,影响羽毛工艺品的美观性,另一方面容易受潮、发霉、虫蛀导致变质,不适合长期收藏。因此,为了提高羽毛工艺品的外观质量和寿命,延长其保存时间,需要对工艺品用羽毛原料进行加工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耐刮擦、防潮、防霉的工艺品用羽毛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工艺品用羽毛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禽类羽毛用清水漂洗干净、晾干,再用5-10%的双氧水浸泡消毒12-24h后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3-5%的氢氧化钠溶液脱脂处理10-12h,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烘干,得初加工羽毛;

(2)将0.1-0.15重量份正硅酸乙酯、0.2-0.3重量份氨基硅油加入0.5-1重量份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0.2-0.3重量份质量分数为0.05-0.1%的盐酸溶液于40-50℃搅拌0.5-1h,得改性二氧化硅溶胶备用,将0.3-0.5重量份壳聚糖加入80-100重量份醋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均匀,然后缓慢滴加所述的改性二氧化硅溶胶并于40-50℃搅拌0.5-1h,冷却后得到羽毛处理液;

(3)将步骤(1)所述的初加工羽毛浸泡于步骤(2)所述的羽毛处理液中静置处理4-6h,然后取出并烘干,得到工艺品用羽毛,所述初加工羽毛与羽毛处理液的重量比为1:(20-40)。

所述步骤(1)中的烘干温度为50-60℃。

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5000-20000。

所述醋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1.5%。

所述步骤(3)中的烘干温度为90-100℃。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以氨基硅油为疏水改性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疏水改性的二氧化硅溶胶,然后将其与壳聚糖的醋酸溶液混合得到羽毛处理液,将经过漂洗、消毒、脱脂、烘干处理的羽毛在羽毛处理液中静置浸泡后烘干得到工艺品用羽毛,壳聚糖具有优良的抗菌性和成膜性、改性二氧化硅溶胶具有疏水性和抗菌性,结合两者的优势,在羽毛表面形成稳定的壳聚糖/二氧化硅疏水抗菌涂层,使加工后的工艺品用羽毛具有良好的防潮、抗菌防霉性能以及耐磨、耐老化性能,有效提高羽毛工艺品的外观质量,延长羽毛工艺品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工艺品用羽毛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禽类羽毛用清水漂洗干净、晾干,再用5%的双氧水浸泡消毒12h后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脱脂处理10h,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烘干,得初加工羽毛;

(2)将0.1重量份正硅酸乙酯、0.2重量份氨基硅油加入0.5重量份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0.2重量份质量分数为0.05%的盐酸溶液于40℃搅拌0.5h,得改性二氧化硅溶胶备用,将0.3重量份壳聚糖加入80重量份醋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均匀,然后缓慢滴加所述的改性二氧化硅溶胶并于40℃搅拌0.5h,冷却后得到羽毛处理液;

(3)将步骤(1)所述的初加工羽毛浸泡于步骤(2)所述的羽毛处理液中静置处理4h,然后取出并烘干,得到工艺品用羽毛,所述初加工羽毛与羽毛处理液的重量比为1:20。

所述步骤(1)中的烘干温度为50℃。

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5000。

所述醋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

所述步骤(3)中的烘干温度为90℃。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艺品用羽毛的加工方法,以氨基硅油为疏水改性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疏水改性的二氧化硅溶胶,然后将其与壳聚糖的醋酸溶液混合得到羽毛处理液,将经过漂洗、消毒、脱脂、烘干处理的羽毛在羽毛处理液中静置浸泡后烘干得到工艺品用羽毛。本发明加工后的工艺品用羽毛具有良好的防潮、抗菌防霉性能以及耐磨、耐老化性能,有效提高羽毛工艺品的外观质量,延长羽毛工艺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繁盛禽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2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