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竹简为画板的麦草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125发布日期:2018-10-30 23:26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麦草画制作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竹简为背板的麦草画。



背景技术: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艺术形式的不断改变,竹简已不单单作为书写工具出现,有许多创作者将画作刻在竹简上得以流传。

麦草画利用了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然后根据麦草画所要体现的具体内容,将麦秆进行剪裁和粘贴制成麦草画。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饰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传统麦草画大多以画纸为背景板,显得过于平庸。将竹简与麦草画结合创作,使得整体画作不仅具有竹简的深沉与内涵,更具备了麦草画的高贵、典雅与灵气。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以竹简为背板的麦草画,以竹简为刻板,麦草填充作画,大胆创新,使得画作不仅具备竹简的古朴又具有麦草画的高贵典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竹简,所述竹简包括竹片和穿绳,所述竹片上设置有贯穿孔,穿绳依次穿过竹片上的穿孔;所述竹简平面上刻画有图案槽,所述图案槽内部由麦秆填充;麦秆粘接而成的所述图案上具有色差,所述色差由烙铁烙制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以竹简为背板的麦草画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竹简上刻画的图案槽深度为1-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以竹简为背板的麦草画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竹片上贯穿孔延其厚度方向贯穿。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以竹简为背板的麦草画,以竹简为刻板,麦草填充作画,不仅使整体画作更易保存而且别具一格,兼具竹简的古朴与麦草画的高贵。

第二,本实用新型以竹简为背板的麦草画,竹简上先刻画轮廓后填充麦杆,麦杆与竹简融为一体,以麦草的光泽和质感替代竹简,使得画作栩栩如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以竹简为背板的麦草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以竹简为背板的麦草画,包括竹简,所述竹简包括竹片和穿绳,所述竹片上设置有贯穿孔,穿绳依次穿过竹片上的穿孔;所述竹简平面上刻画有图案槽,所述图案槽内部由麦秆填充;麦秆粘接而成的所述图案上具有色差,所述色差由烙铁烙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麦草画结构中,每根竹片的上侧面靠近其两端处均设置有贯穿孔,穿绳以反扣的打结方式依次穿过竹片,不仅保证了竹简的牢固又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麦草画结构中,竹简两侧均设置有挂绳,方便画作悬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麦草画结构中,竹简上的预刻画深度为1.5mm,填充的麦秆为单层或双层麦秆,其中单层麦秆的制作是将麦秆延其一侧面竖向劈开,经压平后裁剪成所需要的图形,将麦秆填充至图案槽内,使麦草画与竹简平面持平,麦杆与竹简融为一体,以麦草的光泽和质感替代竹简,使得画作栩栩如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麦草画结构中,填充的麦草画上具有不同颜色深度的条纹,均为通过电烙铁烙制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