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17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光开关,通过施加外来电压使压电陶瓷体产生变形,从而改变光信号行进路径的光开关。
光纤为光信号传输提供有效传输路径,为获得所期望的光信号传输路径,在集成光路或光网络中光信号在不同光纤的间的转换十分必要。典型的光开关具有一个或多个的光输入端和至少两个以上的光输出端,用于集成光路或光网络中的光信号的相互转换或逻辑操作。
根据其工作原理,光开关可分为机械式与非机械式两大类。机械式光开关靠光纤或光学组件的移动,使光路发生改变。这种光开关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开关时间较长,一般开关反应时间为数十毫秒,有的还存在回跳抖动和重复性较差等问题。
移动光纤式光开关,其输入或输出端中的一端为固定,另一端可以移动,通过移动活动光纤实现光路的切换。其缺点在于一方面输入光纤与输出光纤需要精确对准,避免额外附加损耗,这一高精度要求增加其制造成本与复杂性;另一方面无保护装置的光纤在移动时易折损,而光纤的保护装置又使光纤柔韧性降低。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切换速度较快,损耗小,制程较简单的光开关。
本实用新型光开关,其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光路转换装置。该光路转换装置包括压电陶瓷体、透光晶体和反射镀膜,其中该透光晶体一端固定于该压电陶瓷体,该反射镀膜设置于该透光晶体上。通过施加外来电压使压电陶瓷体产生变形使原输入端输入的光信号,可由第二输出端改为第一输出端输出。
本实用新型光开关通过施加外来电压使压电陶瓷体产生变形,从而改变光信号行进路径的光开关。该光开关的转换速度主要取决于压电陶瓷体的动作速度,一般可达到1kHz/s以上,切换速度较快,损耗较小,且制程较简单。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开关未对压电陶瓷体加电压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开关对压电陶瓷体加电压时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阅
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光开关包括第一准直器10,第二准直器20、光路转换装置50和壳体40。其中输入端1和第一输出端2分别是一光纤并收容于第一准直器10内。第二输出端3也是一光纤,第二输出端3则是收容于第二准直器20内。
光路转换装置50包括压电陶瓷体30、透光晶体51和反射镀膜52,其中透光晶体51一端固定于压电陶瓷体30,反射镀膜52设置于部分透光晶体51表面,而压电陶瓷体30相对于透光晶体51的另一端则固定于壳体40内。压电陶瓷体30为一驱动装置,在外加电压作用下产生变形,从而推动透光晶体51移动。反射镀膜52是先在透光晶体51部分表面约镀1μm厚的银或其它高反射材料,然后在镀银或其它高反射材料上加镀多层高反射材料,得到高反射材料镀膜,最后在多层高反射材料镀膜上再镀保护膜所得。

图1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压电陶瓷体30不加电压时,输入端1输入的光信号进入第一准直器10,由第二输出端3输出。当对压电陶瓷30加电压时,如图2所示,压电陶瓷体产生变形将透光晶体51推向下方,输入端1输入的光信号投射到反射镀膜52上,光束反射进入第二准直器20,由第一输出端2输出。当压电陶瓷体30停止加电压时,压电陶瓷体30收缩使透光晶体51回复原来位置。
通过上述方式以达成光信号的输出可选择转换于第一输出端2与第二输出端3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光开关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光路转换装置,该光路转换装置包括驱动装置、透光晶体和反射镀膜,其特征在于该透光晶体一端固定于该驱动装置,该反射镀膜设置于该透光晶体上;通过该驱动装置推动该透光晶体移动使原输入端输入的光信号,可选择从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是压电陶瓷体,通过施加外来电压使该压电陶瓷体产生变形,使自原输入端输入的光信号,可由第二输出端改为第一输出端输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透光晶体可随压电陶瓷体的伸缩而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准直器、第二准直器,该输入端及该第一输出端是收容于该第一准直器内,该第二输出端是收容于该第二准直器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端和该第一输出端分别是一光纤,该第二输出端也是一光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镀膜设置于该透光晶体的部分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该驱动装置固定于该壳体内。
专利摘要一种光开关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光路转换装置。该光路转换装置包括压电陶瓷体、透光晶体和反射镀膜,其中该透光晶体一端固定于该压电陶瓷体,该反射镀膜设置于该透光晶体上。通过施加外来电压使压电陶瓷体产生变形,使自原输入端输入的光信号,可由原第二输出端改为第一输出端输出。
文档编号G02B6/35GK2503502SQ0121533
公开日2002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1日
发明者钟岳亮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