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34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机的功率变焦头的位置控制设备。
相关技术的描述通常,为了实现相机尺寸和重量的减少,正在改进驱动机构和驱动源的分享或简化。驱动源通过安装于一单个电机的转换机构用于不同的应用中,例如胶片输送装置、照相镜头的驱动(变焦和聚焦)等。如上述的驱动机构,例如已知一种步进式变焦机构。在该步进式变焦机构中,由一单个电机来逐步执行变焦,焦距因变焦而不同,因此,操作转换到变点调节(变焦)。
作为步进式变焦机构,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申请人KOKAI)6-313834中公开了一种机构。根据该申请的相机具有一耦合到电机轴上的第一推进器,和耦合到齿轮组中的一个齿轮的轴的第二推进器。当驱动电机时,在为推进器设置的光断路器中旋转该推进器,从而产生脉冲信号。根据该脉冲信号,驱动变焦头筒和控制变焦操作。
该步进式变焦机构使用一变焦头框,其中,逐步交替设置改变焦距的变焦区和调节焦点的聚焦区。因此,当驱动镜头时变焦头框不能停止在变焦区的正常位置时,存在聚焦精度下降的问题。
即使当变焦头框在变焦停止时间停止在适当位置时,镜头框的位置也可由于施加外力等而移动。与该情况类似,其中也存在聚焦精度下降的问题。
在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申请人KOKAI)6-313834中,在镜头驱动时间,位于驱动镜头框的齿轮组中部的推进器旋转产生的信号被用于进行控制。因此,由于齿轮组中齿隙的影响,难以对位置进行正确控制。在该结构中,当施加外力来移动镜头框的位置时,可能在变焦区中执行聚焦。因此,难以精度进行聚焦控制。
发明概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其中,可利用简单的结构来检测具有高精度的步进式变焦头的位置,以正确执行焦距移动和焦点调节。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其中,当施加外力而变焦头的停止位置移动时,可将操作从正确的焦距位置相继地转换到曝光,并可利用简单的结构来执行具有高精度的聚焦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焦头位置控制装置,包括变焦头,具有多个变焦台阶,其中,连接设置多个台阶,每一个台阶都包括一焦距改变区和一焦点调节区;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变焦头;切换部件,其中,开/关状态因焦距改变区和焦点调节区之间的移动而改变;检测部件,检测切换部件的开/关状态;和控制部件,通过检测部件检测切换部件状态改变来停止驱动变焦头。该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存在变焦头停止位置的存储器。当变焦头移离存储器中存储的停止位置时,变焦头移动到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机,包括步进式变焦驱动机构,其中,改变焦距的区和调节焦点的区逐步交替设备,该驱动机构移动一照相镜头以使该照相镜头交替位于各区中,该步进式变焦驱动机构包括(a)可移动镜头框,(b)电机,驱动该可移动镜头框,和一编码器,检测该可移动镜头框的位移状态,该编码器在焦距改变区和焦点调节区产生不同种类的信号;和一控制器,根据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电机,指示焦距改变操作和焦点调节操作。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当变焦头的停止位置由于施加外力而移动时,检测部件检测切换部件的状态改变,初始化变焦头的停止位置。
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是表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安装于相机上的镜头框结构实例的图;图2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的结构实例的图;图3是表示旋转框的旋转角与编码器的图案之间的关系的图;图4是说明控制相机收缩筒操作的控制电路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变焦头的宽端输送操作(wide-end delivery)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图5顺序的变更的流程图;图7是说明变焦头变焦操作过程的流程图的前半部;图8是说明变焦头变焦操作过程的图7之后的流程图的前半部;图9是说明变焦头的变焦操作的改进的流程图;图10是说明相机曝光操作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1是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改进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旋转框的旋转角与编码器图案之间关系的图,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图13是说明接通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相机的电池时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4是说明图13中所述镜头回缩复位操作和镜头收缩筒操作的子程序的流程图;图15是说明图13所示的相机宽端输送操作的子程序的流程图;图16是根据旋转框的旋转角和编码器图案之间关系的图,用于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图17是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的前半部;和图18是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过程的图17之后流程图的后半部。
发明的详细描述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安装于相机上的照相镜头的镜头框结构。该照相镜头具有多个可沿结构中的光轴移动的镜头组,这在下面进行说明。照相镜头是焦距可逐步改变的变焦头。
变焦头的镜头框具有两组结构。即,该镜头框主要包括一保持第一镜头组1和光圈快门机构2a(参照图2)的第一镜头框2、保持第二镜头组3和旋转框5的第二镜头框4、和固定框6,旋转框5中形成定义第一镜头框2和第二镜头框4的输送量的凸轮,固定框6固定在相机主体(未图示)上,其中形成多个直槽。通过齿轮组8对镜头框提供驱动旋转框5的电机7。第一镜头框2、第二镜头框4、旋转框5和固定框6通过凸轮销9、10彼此耦合。在该耦合中,电机7的驱动力从压配合在输出轴上的小齿轮通过齿轮组8传递到旋转框5。通过沿直槽移动的凸轮销来引导旋转框5的旋转运动,以沿光轴改变第一镜头框2和第二镜头框4的线性运动。
通过驱动第一镜头框2和第二镜头框4来执行变焦操作。通过仅驱动第一镜头框2来执行聚焦操作。
产生作为电信号的固定框5的旋转位置信息的编码器13位于旋转框5的外周部上。编码器13包括编码器图案11和导电刷12。编码器图案11由导电带和非导电带构成。并排设置这些带。导电刷设置成与编码器图案滑动接触。
另外,将其中形成多个狭缝的盘形狭缝板14压配合到电机7的输出轴上。设置光断路器(PI)15来保持板14。PI15产生电机7的旋转信息,作为电脉冲信号。
图2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的结构实例的图。在该图中,抽取并显示描述本发明轮廓所需的组件。
安装在相机上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包括控制整个相机的控制电路16、驱动电机7的电机驱动电路17、根据PI15的输出信号来产生脉冲信号的脉冲信号产生电路18、位于旋转框5的外周上并对控制电路6产生旋转框5的旋转信息的编码器13、包括存储例如镜头框位置信息的电可重写EEPROM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9、相机的电源开关(PWSW)20、通过操作释放钮来指定开始曝光的释放开关(RELSW)21、沿远距照相方向驱动变焦头的放大开关(ZUSW)22、和沿广角方向驱动变焦头的缩小(拉摄)开关(ZDSW)23。
下面特别描述各组件。
电机驱动电路17具有由四个晶体管构成的H形桥式电路,根据来自控制电路16的指示向前或向后旋转电机7,并短路桥式电路的终端来实现制动。将PI15的输出作为其波形由脉冲信号产生电路18成形的脉冲信号传送给控制电路16。控制电路16根据脉冲数量和脉冲之间的间隔来检测电机7的旋转数量和旋转速度,和旋转框5的旋转角或旋转速度。控制电路16将例如每个帧的位置信息通过通信信号线写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并当使用时读出数据。
图3表示旋转框5旋转后的第二镜头组4的镜头输送量与编码器13的输出图案之间的关系。
本实施例的变焦头是如下构成的步进式变焦头,其中,依次重复焦距改变区(变焦区)和焦点调节区(聚焦区)。镜头具有区Z1至Z6的六个变焦台阶。在变焦头中,可在照相区和镜头筒收入相机主体内的收缩筒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镜头框2和第二镜头框4。图的左部表示镜头缩到收缩筒位置处的方向,图的右部表示向远距照相端输送镜头的方向。
编码器13的输出表示为开关部件(ZSW1)的开/关状态。左端表示第一镜头框2和第二镜头框4的镜头框在进一步缩到镜头框缩入相机主体内的收缩筒位置时相接触的机械止动器位置。右端表示镜头框在远程照相端接触的机械止动器位置。当镜头框总是与位于机械止动器位置的组件接触而被止动时,对组件和电机施加负荷。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镜头框在达到端部之前被电止动。
照相区包括在镜头从收缩筒位置输送之后ZSW1的状态从开状态改变到关状态的位置到远程照相端的区。在该照相区中,在ZSW1为关状态的区中改变焦距,在ZSW1为开状态的区中调节焦点。控制变焦操作,使镜头停止在ZSW1为关状态的区中。相反,参照根据ZSW1从关状态转换为开状态的点(聚焦触发器),在ZSW1为开状态的区中控制聚焦操作。
此时,假设远程照相位于与远程照相侧上的止动器位置的相同位置来进行描述。将止动器位置设置为镜头进一步输送到远程照相端的位置。广角端表示从收缩筒位置输送镜头、之后稍越过ZSW1从开状态变为关状态的位置的位置。
下面描述变焦操作和聚焦操作。
参照图4所示流程图来描述当控制相机中收缩筒操作时的控制电路16的过程。
首先,将收缩筒的脉冲数量设为P。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读出数量P,并设定控制电路16中RAM的表格(步骤S1)。收缩筒的脉冲数量表示在ZSW1从关状态转换为开状态的图3所示各点之间的收缩筒止动器之间,从最接近收缩筒位置的点旋转旋转框5时产生的PI15的脉冲数量。数量P已事先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
之后,沿向后驱动电机7,开始回缩变焦头(步骤S2)。确定ZSW1是否变为开状态(步骤S3)。在确定时,如果为关状态,则保持待机,直到ZSW1为开状态。当变为开状态时(是),启动计数PI15的脉冲信号(PI脉冲数量)的计数器(步骤S4)。之后,启动确定旋转框5是否与收缩筒止动器接触的计时器(步骤S5)。因为从远程照相区启动正常的收缩筒操作,所以旋转框5不与收缩筒止动器接触。执行该过程,以应付变焦头的停止位置由于外在负荷移动的情况。
确定ZSW1是否处于开状态(步骤S6)。在确定时,当跳动ZSW1处于关状态时(否),保持待机,直到经过时间TC(步骤S7)。设置可吸收ZSW1跳动的时间作为时间TC。当编码器13具有导电刷12如本实施例那样在编码器图案11上滑动的结构时,即使导电刷12位于编码器图案11的导电部上,也可假设下面情况。即,导电刷12跳动,从而中断开状态。因此,为了精确确定关状态,需要确认关状态是否被保持了预定时期或更长。由于上述原因而保持待机时间TC。
相反,可立即确定从关状态到开状态的改变。原因在于,即使当导电刷12位于编码器图案11的非导电部并跳动,但开/关状态未改变。
根据本实施例的位置控制设备如下构成在ZSW1为关状态的区内改变焦距,在ZSW1为开状态的区内调节焦点。原因在于从开状态到关状态的改变需要待机时间TC,但从关状态到开状态的改变可立即确定。因此,可在短时间内将操作转移到聚焦操作,并减少释放时间滞后。
当经过防反跳时间时,再次确定ZSW1是否进行开状态(步骤S8)。当确定中确定为关状态时,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3,从而保持到下一个开状态。相反,当确定为跳动引起ZSW1的关状态时,假设继续开状态(是)。或者,当在上一步骤S6中ZSW1为开状态时(是),确定是否产生PI15的脉冲(步骤S9)。此时,产生PI15脉冲的情况表示旋转框5未与收缩筒止动器接触,电机7继续旋转。
接着,与上述步骤S5类似,再次启动确定接触的计数器(步骤S10)。确定控制电路16中的计数器计数的PI脉冲数量是否达到收缩筒的预定脉冲P的数量(步骤S11)。在确定时,当PI脉冲的计数数量未达到收缩筒的脉冲数量P时(否),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6。然而,当PI脉冲的计数数量达到收缩筒的脉冲数量时,即旋转框5到达收缩筒位置(是),电机7停止(步骤S12),结束收缩筒操作。
当在步骤S9中未从PI15产生脉冲时(否),计时器确定是否经过预定期间和是否到达时间,以确定接触(步骤S13)。此时,当未产生PI脉冲但到达时间时(是),确定旋转框5与收缩筒止动器接触。处理程序转移到步骤S12,从而结束收缩筒操作。相反,当未达到时间时(否),处理程序转移到步骤S11。
下面参照图5所示流程图来描述变焦头输送到广角端的操作过程。根据该过程,PWSW20接通,从而将变焦头从收缩筒位置输送到广角端,以准备相机的照相操作。
首先,向前驱动电机7,开始输送变焦头(步骤S21)。确定ZSW1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22)。在确定时,如果ZSW1处于开状态(否),则保持待机,直到关状态。当处于关状态时(是),保持待机,直到经过时间TC(步骤S23)。当经过反跳动时间时,再次确定ZSW1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24)。步骤S23中的时间TC与上述图4中步骤S7中的相同。
在步骤S24的确定时,当处于开状态下(否),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22。当ZSW1处于关状态时(是),将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设置为P,之后设置为控制电路16中RAM的表格。此时,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稍小于旋转框5在ZSW1处于关状态的区中旋转时产生的PI脉冲数量。“稍”意味着期望检测ZSW1从开状态变为关状态的延迟时间周期的旋转框5的旋转量和电机7停止后直到旋转框5停止时旋转框5的超过量并进一步加上该量的公差所得的值。该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已事先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换言之,在确定ZSW1处于关状态直到脉冲数量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后,当进一步旋转旋转框5时,电机7停止,因此,旋转框5可停止在ZSW1处于关状态的区中的位置上,该位置接近于远程照相端。调节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因此控制停止位置。
接着,启动计数PI脉冲数量的计数器(步骤S26)。确定PI脉冲的计数数量是否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的预定数量P(步骤S27)。在确定时,当PI脉冲的数量未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的数量P时(否),继续计数操作,直到PI脉冲的数量达到数量P。当PI脉冲的数量达到数量P时(是),停止电机7(步骤28)。停止位置表示广角端。接着,变焦位置处于区Z1内的事实被设定在控制电路16的RAM的表中(步骤S29)。类似地,将该位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步骤30),之后结束处理。
参照图6来说明图5的顺序变更。在对该变更进行描述时,相同的步骤参数表示图5中说明步骤中相同的步骤,以简化说明。
首先,电机7向前旋转,以输送变焦头。当ZSW1进入关状态的情况下,在经过时间TC后,再次确定ZSW1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21-S24)。当ZSW1处于关状态时(是),保持待机,直到计时器计时例如50ms(步骤S31)。此后,电机7停止,将变焦位置处于区Z1中的事实存储到控制电路16的RAM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结束处理(步骤S28至S30)。上述实施例已对电机额外旋转约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P来根据ZSW1的位置控制停止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该变更中,在检测并确定ZSW1的关状态后,利用计时器插入时间滞后,直到电机7停止,从而可容易地实现操作。可得出类似的优点。
下面参照图7和8所示流程图来描述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的变焦操作的处理。如下执行变焦操作。当操作ZUSW22时,变焦头被输送到远程照相端(区Z6),当操作ZDSW23时,变焦头收缩到广角端(区Z1)。
首先,清除表示电机7被驱动的MD标志(步骤S41)。确定ZUSW22是否处于开状态(步骤S42)。在确定时,如果ZUSW22处于开状态(是),是确定变焦头是否达到远程照相端(区Z6)(步骤S43)。此时,在变焦头已达到远程照相端的情况下(是),处理程序转移到步骤S58后的结束处理,这将在下面描述。相反,当变焦头未达到远程照相端时(否),将设置在控制电路6中RAM内的UP标志设定为“1”(步骤S44)。即,存储执行放大操作的事实。之后向前驱动电机7,启动变焦头的输送(步骤S45)。此后,处理程序转移到步骤S50,这将在下面描述。
在上述步骤S42的确定中,当ZUSW22处于关状态时(否),确定ZDSW23是否处于开状态(步骤S46)。在确定时,当ZDSW23处于关状态时(否),处理程序转移到步骤S58,这将在下面描述。相反,当处于开状态时(是),确定变焦头是否已到达广角端(区Z1)(步骤S47)。在确定时,当确定变焦头已到达广角端时(是),处理程序转移到步骤S58,这将在下面描述。相反,当未到达广角端时(否),清除设定在RAM中的UP标志(步骤S48)。原因在于存储了执行缩小操作的事实。之后向后驱动电机7,启动变焦头回缩。
之后,将表示电机7被驱动的MD标志设定为“1”(步骤S50)。确定ZSW1是否进行开状态(步骤S51)。在确定时,确定变焦头从变焦止动区(在本实施例中,该区与变焦区相同)移动到作为焦点调节区的聚焦区。当ZSW1处于关状态时(否),保持待机,直到ZSW1进行开状态。但是,当处于开状态时(是),确定ZSW1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52)。换言之,在该步骤中确定变焦头是否到达下一个变焦止动区。此时,当ZSW1处于关状态时(是),保持待机,直到经过时间TC(步骤S53)。此后,再次确定ZSW1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54)。此时,当ZSW1处于开状态时(否),处理步骤返回步骤S52,再次重复相同的处理。相反,当ZSW1处于关状态时(是),确定是否将“1”设定给UP标志(步骤S55)。在确定时,当将“1”设定给UP标志时(是),表示变焦头处于放大操作。在远程照相侧利用一个步骤来更新设置在RAM中的变焦位置信息(步骤S56),并将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42。相反,当将UP标志设为“0”时(否),表示变焦头处于缩小操作。在广角侧利用一个步骤来更新设置在RAM中的变焦位置信息(步骤S57),并将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42。
之后,当上述步骤S43中变焦头到达远程照相端时,当上述步骤S47中变焦头到达广角端时,或当上述步骤S46中结束变焦杆(zoom lever)的操作时,确定是否将“1”设置给MD标志,即是否驱动执行停止处理的电机7(步骤S58)。在确定时,当MD标志表示“1”时(是),驱动电机7。确定是否将“1”设定给UP标志(步骤S59),从而确定驱动方向。相反,当在步骤S58和S59中标志表示“0”时,处理程序转移到步骤S63,这将在下面描述。但是,当在步骤S59中将“1”设定给UP标志时(是),将相加和传送的脉冲的预定数量设定为P(步骤S60)。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与图5中步骤S25类似。
之后,启动计数器计数PI脉冲的数量(步骤S61)。确定PI脉冲的计数数量是否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P(步骤S62)。在确定时,当PI脉冲的数量未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P时(否),继续计数操作,直到PI脉冲数量达到数量P。当达到数量P时(是),确定旋转框是否到达旋转框应停止的位置,之后停止电机7(步骤S63),将变焦位置信息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步骤S64)。
根据上述处理,无论驱动方向是放大还是缩小,都可将旋转框停止在ZSW1处于关状态的区域内的远程照相侧的基本相同位置上(接近于焦点调节区)。
作为图7和8内变焦操作处理的变更,参照图9来描述图8中后半程序的变更。在对该该变更的描述中,因为前半部程序(步骤S41至S57)与图7所示流程图完全相同,所以省略描述。相同步骤参数代表图8所示后半部程序(步骤S58至S64)中相同的步骤内容,以简化描述。
在旋转框在上半部程序中的上述步骤S43中达到远程照相端的情况下,变焦头在上述步骤S47中到达广角端的情况下,或在上述步骤S46中结束变焦杆的操作的情况下,当将“1”设置给MD标志时,确定驱动电机7。根据UP标志来确定驱动方向(步骤S58和S59)。在上述步骤S58中,当将“0”设置给MD标志时(否),处理程序转移到步骤S63,这将在下面描述。在上述步骤S59中,当将“1”设置给UP标志时(是),将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设定为P(步骤S60)。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1与图5中步骤S25中的相同。相反,当将“0”设置给UP标志时(否),将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2设定为P(步骤S65)。
当驱动方向表示缩小操作时,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2表示将镜头停止在ZSW1处于关状态的区Z1中的接近远程照相端的预定位置上的脉冲数量。
当设置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P时,启动计数器开始计数PI脉冲数量。确定PI脉冲数量是否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P(步骤S62)。在确定时,当PI脉冲数量未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P时(否),继续计数操作,直到PI脉冲数量达到数量P。当达到数量P时(是),确定变焦头达到镜头应停止的位置,电机7停止(步骤S63),将变焦位置信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步骤S64)。
在该变更中,在缩小操作中比在放大操作中使用更多或更少的脉冲,但在缩小操作和放大操作中都用相同的方法来停止镜头。如上所述,当设置不同的PI脉冲数量是否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1和2时,可自由控制停止位置。因此,可将变焦头确实停止在目标位置上(ZSW1处于关状态并接近聚焦区的位置)。
参照图10所示流程图来描述照相曝光操作的处理(释放处理)。
首先,确定初始状态下的ZSW1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71)。主要是在曝光开始时间,ZSW1已处于关状态。当处于开状态时(否),认为变焦头的位置由于外力移离预定位置(变焦区)。当在上述状态下执行曝光操作时,很可能无法确保聚焦控制的精度。因此,一次初始化镜头位置(步骤S82)。
在执行变焦头的收缩筒操作(参照图4)后,通过输送操作将初始化执行到宽端(参照图5或6)。即,当认为变焦头的位置改变时,执行收缩筒操作,以暂时将旋转框5缩到收缩筒位置,之后,输送旋转框5,从而将变焦头停止在区Z1内变焦区域的一个位置上,该位置接近于聚焦区。
相反,当ZSW1处于关状态时(是),启动驱动操作,向前旋转电机7(步骤S72)。
确定ZSW1是否处于开状态(步骤S73)。在确定时,因为可立即确定从关状态到开状态的转换,所以将转换点用作要求焦点调节的精度的参照(聚焦触发器)。在确定时,当ZSW1处于关状态时(否),继续电机驱动操作。当ZSW1处于开状态时(是),如上所述启动计数PI脉冲数量的操作(步骤S74)。确定PI脉冲的计数数量是否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P(步骤S75)。此时,参考标记P表示事先计算的值,作为与镜头输送量对庆的PI脉冲数量,以根据来自距离测量单元(未图示)的距离测量结果来聚焦物体。在确定时,当PI脉冲数量未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P时(否),继续计数操作,直到达到数量P。当达到数量P时(是),确定变焦头达到镜头应停止的位置上,并停止电机7(步骤S76)。
上述步骤S74至S76表示执行照相镜头的焦点调节的聚焦操作。因此,在上述流程图中,在焦点调节之前,在步骤S71中检测ZSW1的状态。作为检测结果,当来自编码器的信号不是预定信号时,在步骤S82中初始化镜头位置。因此,在聚焦操作前可确实检测聚焦触发器。
之后,曝光装在相机中的胶卷(步骤S77)。为了在曝光后将变焦头缩到初始位置,启动驱动操作,因此电机7向后旋转(步骤S78)。接着,确定ZSW1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79)。即,确定变焦头在照相前是否到达变焦止动区。此时,当ZSW1处于关状态时(是),保持待机,直到经过时间TC*步骤S80),之后,再次确定ZSW1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81)。此时,当ZSW1处于开状态时(否),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79,再次重复相同处理。相反,当ZSW1处于关状态时(是),确定变焦头是否在照相前到达变焦止动区,之后停止电机7(步骤S83)。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可得到如下优点。
首先,信号编码图案可控制步进式变焦头,其中,可设置多个焦距。其次,可将变焦编码器的输出用作具有高精度的焦点调节参照。第三,即使当镜头位置由于外力而转移时,也不会拍摄焦点未对准的照片。第四,因为无论驱动方向是放大还是缩小,都可将镜头停止在基本相同的位置上,所以具有取景器的、可与照相镜头的变焦操作同时改变焦距的相机可抑制镜头停止在相同变焦区中时获得的取景器图像的变化。第五,因为变焦止动区被限制得很窄,所以将照相时的镜头入口区设置为短的区,从而可减少释放时间标志。第六,无论变焦驱动方向如何,都不需要齿隙的向后驱动操作,因此得到自然的运动。
下面参照图11所示流程图来描述第一实施例的变更。
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10中所述曝光开始时间时ZSW1处于开状态时的镜头位置的初始化(步骤S82)包括到下面执行的收缩筒位置的收缩筒操作和宽端输送操作。此外,在初始化中,变焦头可输送到镜头原始停止的变焦位置上。在图5的步骤S24和图6的步骤S31说明的处理后不用停止电机就可执行变更中变焦头的输送操作。
首先,将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的从表示镜头最初停止位置的镜头位置信息中减去“1”所得到的值设置为ZP(步骤S91)。之后,确定值ZP是否等于“0”(步骤S92)。当该值等于“0”时(是),表示最初的镜头位置位于广角端(区Z1)。因此,继续图5所示步骤S25后的处理,将变焦头停止在广角端。相反,当值ZP表示“0”以外的值时(否),确定ZSW1是否处于开状态(镜头从变焦止动区移动到焦点调节区)(步骤S93)。当ZSW1处于关状态时(否),实际上保持待机。当处于开状态时(是),确定ZSW1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94)。即,确定变焦头是否到达下一变焦止动区。此时,当ZSW1处于关状态时(是),保持待机,直到经过时间TC(步骤S95)。之后,再次确定ZSW1是否处于状态(步骤S96)。此时,当ZSW1处于开状态时(否),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94,再次重复相同的处理。另一方面,当ZSW1处于状态时9是),确定变焦头到达下一变焦止动区,并从值ZP中减去“1”(步骤S97)。
接着,确定值ZP是否等于“0”(步骤S98)。当该值表示“0”以外的值(变焦头到达原始位置)时(否),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93,继续处理。但是,当值ZP等于“0”(镜头到达原始位置)时(是),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被设为P(步骤S99)。此时,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与图5中步骤S25时的相同。之后,启动计数PI脉冲数量的计数器(步骤S100)。确定PI脉冲的计数数量是否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的预定数量(步骤S101)。在确定时,当PI脉冲的数量未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P时(否),继续计数操作,直到该数量达到数量P。当数量达到数量P时(是),电机7停止(步骤S102)。另外,在镜头位置的初始化操作之后,操作实际上转移到曝光操作。此时,在步骤S92和S98中确定值ZP等于“0”后,执行图10的步骤S72以后的处理。
根据上述变更,即使当变焦头的变焦位置由于外力而转移时,也可防止相机拍摄焦点未对准的照片。此外,操作在镜头最初停止的焦距位置上连续转移到曝光处理。
当初始化镜头位置、而之后不执行曝光操作时,用户感到困惑。因此,通过使用例如位于取景器中的显示部或发声部来进行提醒。另一方面,当连续执行曝光操作时,为了进一步减少曝光前所需的时间,即,释放时间滞后,在不同于或早于释放操作的的定时时初始化镜头位置。例如,对ZSW1的控制电路的ZSW1输出被定位于执行中断处理的部分。当在变焦或聚焦操作以外的操作中检测到ZSW1的状态改变时,确定有外力施加于镜头框,因此,可立即执行镜头位置的初始化操作。
例如,每次操作释放按钮以外例如变焦杆的操作件时,检测ZSW1的状态。当确定镜头位置改变时,可执行镜头位置的初始化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当变焦头的变焦位置因外力而移动时,也可在适当时间对镜头位置进行初始化。因此,不会有释放时间滞后无谓增加的情况。之后,操作在镜头最初停止的焦距位置处可转移到曝光操作。
下面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位置控制设备。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镜头位置的初始化包括至收缩筒位置的收缩筒操作,之后执行的宽端输送,或另外,到镜头最初停止的变焦位置的输送。在两种情况下,因为执行了到收缩筒位置的收缩筒操作,所以产生了操作的释放时间滞后。根据第二实施例,在镜头位置的初始化中,不执行到收缩筒位置的收缩筒操作,镜头缩到镜头沿收缩筒位置的方向稍移离宽端的位置。此后,镜头输送到宽端。
图12是表示旋转框5的旋转之后的第二镜头组4的镜头输送量与编码器13的输出图案之间关系的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变焦头是如下构造的步进式变焦头焦距改变区(变焦区)和焦点调节区(聚焦区)交替重复。该步进式变焦头具有区Z1至Z6的六个变焦台阶。图的左部表示镜头缩以处于收缩筒状态的方向,图的右部表示向远距照相端输送镜头的方向。
左端表示镜头框进一步缩到镜头框收入相机主体内的收缩筒状态的机械止动器位置。右端表示镜头框在远程照相端接触的机械止动器位置。
本实施例的编码器13包括ZSW1T和ZSW2两种输出图案。输出ZSW2通过将编码器13的编码图案11增加一个来实现。
ZSW1从收缩筒止动器到广角端处焦点调节区开始位置(区Z1)处于关状态。此后,将开状态和关状态重复为一图案。在ZSW1处于关状态的区内改变焦距。在ZSW1处于开状态的区内调节焦点。因此,在ZSW1处于开状态的区内执行曝光。控制变焦头的变焦操作,从而将变焦头停止在ZSW1处于关状态的区内。使用一个点作为参考(聚焦触发器)来在ZSW1处于开状态的区内控制聚焦操作,在该点上ZSW1从关状态转移为开状态。
另一方面,ZSW2在从收缩筒止动器到广角端的开始位置(区Z1)处于开状态。如此设置ZSW2,使之在上述位置之后到远程照相端处的焦点调节区的开始位置(区Z6)处于关状态,并在从远程照相端的焦点调节区至远程照相止动器处为开状态。
下面参照流程图来描述本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变焦操作和聚焦操作。图13涉及接通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相机的电池时的处理并表示仅说明表征部的流程图。
首先,确定相机20的电源开关(PWSW)20是否处于开状态(步骤S111)。如果PWSW20处于开状态(是),则在电源接通状态下执行处理。接着确定ZSW2是否处于开状态(步骤S112)。此时,如果ZSW2处于开状态(是),则确定变焦头被设定在远程照相端处的收缩筒区或焦点调节区(区Z6中的聚焦区)。接着,确定ZSW1是否处于开状态(步骤S113)。另一方面,如果ZSW2处于关状态(否),确定变焦头设定在变焦区中。变焦头暂时缩到广角端的参考位置(步骤S1 14)。如下所述,不必将镜头缩到收缩筒位置。
上述步骤S113的确定中,如果ZSW1处于开状态(是),确定该变焦头位于远程照相端的焦点调节区内。接着,将处理程序转移到上述步骤S114,将变焦头缩到广角端的参考位置。另一方面,如果ZSW1处于关状态(否),因为变焦头位于收缩筒区或广角端的参考位置(并处于电源接通状态),将变焦头输送到广角端(步骤S115),以处于可拍摄状态,如下所述。
在上述步骤S111的确定中,PWSW20处于关状态(否),确定ZSW2是否处于开状态(步骤S116)。在确定时,当ZSW2处于关状态时(否),变焦头位于变焦区内的位置处。为了执行如下所述的关闭电源处理,使变焦头筒下沉(步骤S117),之后处理程序返回上述步骤S111。相反,如果ZSW2处于开状态(是),确定ZSW1是否处于开状态(步骤S118)。在确定时,如果ZSW1处于开状态(是),确定镜头位于变焦区内的位置处。为了执行如下所述的电源关闭处理,将处理程序转移到步骤S117,使变焦头筒下沉,之后将处理程序返回上述步骤S111。
下面参照图14所示流程图来描述图13中说明的步骤S114中的镜头回缩复位操作的子程序和步骤S117中的镜头收缩筒操作的子程序。
首先,将收缩筒的脉冲数量P设定到控制电路16的RAM中(步骤S121)。此时,收缩筒的脉冲数量表示旋转框5从ZSW2从关状态转换为开状态的广角端(区Z1)的收缩筒侧的一个点旋转到收缩筒止动器之前的收缩筒位置期间的PI15的脉冲数量。将该值事先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之后,向后启动电机7驱动,即,开始回缩(步骤S122)。
确定ZSW1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123)。如果处于开状态(否),则保持待机,直到ZSW1进入关状态。如果处于关状态(是),此时,即使当初始位置位于远程照相端的焦点调节区中,也可确定变焦头确实转移到远程照相端的焦点调节区。保持待机,直到经过时间TC(步骤S124),再次确定ZSW1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125)。此时,ZSW1处于开状态(否),则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123,再次重复相同处理。相反,如果ZSW1处于关状态(是),则可确定ZSW1的关状态,即,镜头确实移动到远程照相端的焦点调节区。处理程序转移到下一步骤S126。
此时,确定ZSW2是否处于开状态(步骤S126)。在确定时,如果处于关状态(否),则保持待机,直到ZSW2进行开状态。相反,如果处于开状态,则启动计数PI15脉冲信号的计数器(步骤S127)。确定PI15的计数脉冲数量是否达到收缩筒的脉冲数量P(复位的脉冲数量)(步骤S128)。如果未达到数量P(否),则保持待机,直到达到数量P。相反,如果达到数量P(是),则停止电机7(步骤S129),结束收缩筒操作。
对于镜头回缩复位操作,首先,将复位脉冲数量设定为P,之后将其设定到控制电路16的RAM中(步骤S130)。此时,复位的脉冲数量表示旋转框5从ZSW2从关状态转换为开状态的广角端(区Z1)处收缩筒侧上的点旋转到旋转框回缩预定量的位置期间生成的PI15的脉冲数量。该值事先被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作为下一步骤,处理程序转移到上述步骤S122,执行到上述步骤S129的处理。
作为镜头收缩筒操作的结果,镜头停止在位于筒下沉止动器之前的收缩筒位置上。作为镜头回缩复位操作的结果,镜头停止在镜头稍回缩到收缩筒侧的广角端的位置上。
下面参照图15所示流程图来描述图13所示步骤S115的相机宽端输送操作的子程序。此时,变焦头的初始位置是收缩筒位置或作为图13的步骤S114的结果镜头稍回缩到广角端的位置。显然输送操作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5所述宽端输送操作的程序类似。相同步骤参数代表相同步骤处理,以简化描述。
首先,通过向前旋转电机7来输送变焦头(步骤S21)。确定ZSW2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131)。在确定时,如果处于开状态(否),则保持待机,直到ZSW2进行关状态。当处于关状态时(是),保持待机,直到经过时间TC(步骤S23)。比后,再次确定ZSW2是否处于关状态(步骤S132)。在确定时,如果ZSW2处于开状态(否),则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131。如果处于关状态(是),则将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设定为P,之后设定到控制电路16中的RAM表。虽然广角端的停止位置(区Z1)设定到第一实施例中确定的ZSW1的关状态的位置上,根据本实施例,将广角端的停止位置设定到确定ZSW2关状态的位置上。作为变焦操作的处理(变焦驱动)和曝光操作的处理(释放处理),执行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处理(参照图7、8、10)。之后,启动计数PI脉冲数量的计数器。当PI脉冲的计数数量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的预定数量P时,电机7停止。将变焦位置位于区Z1内的事实设定到控制电路16的RAM表中,并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结束处理(步骤S26至S30)。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除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优点外,可通过数量少的编码图案来控制设置多个焦距的步进式变焦头。无论变焦头的停止位置如何,都可在最短时间内初始化变焦位置,从而可减少镜头转移到可拍摄状态前生成的时间滞后。
下面描述第三实施例。
图16是表示继之以旋转框5旋转的第二镜头组4的镜头输送量和编码器13的输出图案之间关系的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中的变焦头是如下构造的步进式变焦头焦距改变区和焦点调节区交替重复。此时,该变焦头具有区Z1至Z6的六个变焦台阶。图的左部表示镜头回缩的方向,图的右部表示输送方向。左端表示镜头框进一步回缩到镜头框收入相机主体的收缩筒位置的机械止动器位置。右端表示变焦头在远程照相端接触的机械止动器位置。
上述区Z1至Z6被分为三个区,变焦区,其中驱动第一镜头框2和第二镜头框4执行变焦操作,变焦止动区,作为镜头框的实际停止位置,和聚焦区,其中,仅驱动第一镜头框2执行聚焦操作。
编码器13的输出图案包括ZSW1和ZSW2两种输出图案。
ZSW1从收缩筒止动器到广角端(区1)的焦点调节区的开始位置处于关状态。在该位置后,依次重复开状态和关状态。控制变焦操作,使变焦头停止在ZSW1处于关状态的区内。
通过使用作为参考(聚焦触发器)的ZSW1从关状态转换为开状态的点在ZSW1处于开状态的区内控制聚焦操作。
相反,设置ZSW2,表示从收缩筒止动器到镜头从广角端(区Z1)的开始位置输送一预定量后的位置的开状态,表示从上述位置至远程照相端(区Z6)的焦点调节区开始位置的关状态,并表示从远程照相端的焦点调节区到远程照相止动器的开状态。对于变焦和聚焦等操作而言,通常可使用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处理。
根据上述实施例,除了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优点外,将变焦止动区限制得窄。因此,在具有与照相镜头的变焦操作同步的焦距的取景器的相机中,无论放大还是缩小,可进一步降低在镜头停止在相同位置时得到的取景器图像的变化。
另外,因为变焦止动区被限制得窄,所以拍摄时的镜头入口区被设置为短长度。因此,可进一步降低释放时间滞后。
下面描述第四实施例。
参照图17和18来描述变焦操作的处理(变焦驱动)。此时,本实施例的流程图与图7和8所示的上述流程图相同。相同步骤参数代表相同步骤处理,以简化描述。
首先,清除表示驱动电机7的MD标志。在ZUSW22处于开状态的情况下,当镜头未到达远程照相端(区Z6)时,将设置在控制电路16的RAM中的UP标志设置为“1”,以存储执行放大操作的事实。向前旋转电机7,启动变焦头的输送(步骤S41至S45)。
在7USW22处于关状态的情况下,当ZDSW23处于开状态且变焦头还未到达广角端(区Z1)时,清除设置在RAM中的UP标志,以存储执行缩小操作的事实。向后旋转电机7,以启动变焦头的回缩(步骤S46至S49)。
接着,将“1”设置成表示驱动电机1的MD标志。确认变焦头从变焦止动区移动到焦点调节区,ZSW1表示开状态。之后,当ZSW进入关状态时,保持待机时间TC。在确定关状态后,确认UP标志。此时,当确定设置“1”且变焦头处于放大操作时,在远程照相侧通过一个步骤来更新设置在RAM中的变焦位置信息。相反,当确定UP标志设置为“0”且变焦头处于缩小操作时,在广角侧通过一个步骤来更新设置在RAM中的变焦位置信息。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42(步骤S50至56)。
当变焦头在上述步骤S43中到达远程照相端时,当在上述步骤S47中到达广角端时,或当在上述步骤S46中结束变焦杆操作时,确定将MD标志设定为“1”。此后,确定执行停止处理的电机7是否被驱动(步骤S58)。在确定时,当MD标志表示“1”(是)时,驱动电机7。确定UP标志是否设定为“1”(步骤S59),以确定驱动方向。相反,当步骤S58中MD标志表示“0”时,处理程序转移到步骤S63,这将在下面描述。
如果将“1”设定给UP标志(是),则将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设定为P(步骤S60)。相反,当UP标志表示“0”,即,当执行回缩进,沿输送方向向前旋转电机7(步骤S141),齿隙的脉冲数量被设定为P(步骤S142),且处理程序转移到下一步骤S61。此时,齿隙的脉冲数量表示减少电机7和旋转框5之间齿轮组的齿隙期间产生的PI15的脉冲数量。将该数量事先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因为以在步骤S61和S62时设置的脉冲数量来驱动电机7,这将在后面描述,所以降低了齿轮组的齿隙。假设脉冲数量有一定公差,从而不沿向后旋转旋转框5。
之后,当在上述步骤S60中设置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P时,或当在上述步骤S142中设置齿隙脉冲数量P时,启动计数器,开始计数PI脉冲的数量(步骤S61)。确定PI脉冲的计数数量是否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P或齿隙脉冲数量P(步骤S62)。在确定时,如果PI数量达到相加和传送的脉冲数量P或齿隙脉冲数量P,则确定变焦头到达其应停止的位置。停止电机7,并将变焦位置信息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9中(步骤S63和S64)。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总是在变焦停止时间在输送侧降低机械松弛,可抑制下一个拍摄时间中焦点调节输送中的时间滞后。另外,无需不自然的运动,可在变焦操作中平滑地移动镜头。
如上所述,在初始化变焦头的停止位置,并在此后不执行曝光操作的情况下,用户感到困惑。因此,通过使用例如位于取景器中的显示部或发声部来进行提醒。
当在初始化之后执行曝光时,曝光前所需时间、即释放时间滞后变长。因此,以不同于并早于释放操作的定时来初始化变焦头的停止位置。例如,在到控制电路的ZSW1输入被定位于其中执行中断处理的一端,且在变焦和聚焦操作以外的操作中检测到ZSW1状态的改变的情况下,确定有外力施加于镜头框。可立即执行变焦头的停止位置的初始化操作。例如,在每次操作释放按钮以外的例如变焦杆的操作件时,检测ZSW1的状态。当确定可转移变焦头的停止位置时,可初始化变焦头的停止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其中,利用简单的结构来检测具有高精度的步进式变焦的位置,并适当执行变焦操作和焦点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即使当变焦头的停止位置因施加外力而移动时,也可将变焦头从适当的焦距位置转移到曝光操作。利用简单的结构可实现具有高精度的聚焦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具有变焦头和驱动上述变焦头的驱动部件,上述变焦头具有连接多个由焦距变化区和焦点调节区构成的台阶(step)的多阶变焦台阶,其中,包括切换部件,用于通过切换上述焦距变化区和上述焦点调节区来变化开/关状态;检测部件,用于检测上述切换部件的开/关状态;和控制部件,用于根据上述检测部件检测的上述切换部件的状态变化,停止驱动上述变焦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其中,进一步包括初始化部件,用于根据进行焦点调节前的上述切换部件的状态检测结果,将上述变焦头的停止位置驱动到初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其中,上述初始化部件在上述变焦头停止时检测上述切换部件的状态,并且该状态中存在变化的情况下,将上述变焦头驱动到初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其中,上述控制部件沿上述变焦驱动的方向切换从上述检测部件检测上述切换部件的状态变化到停止上述变焦头的变焦驱动的偏移量(offset)。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其中,上述偏移量在与焦点调节方向同向的变焦驱动时为较大的值。
6.一种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具有包括可沿光轴移动的镜头组的变焦头,所述变焦头可以通过连接多个由焦距变化区和焦点调节区构成的变焦台阶的多阶变焦台阶使来移动上述镜头组并连续改变焦距;和用于进行按照上述变焦头的变焦台阶而变化焦距的变焦驱动的驱动部件,其中,包括模式(pattern),设置在上述变焦头的可动镜筒上,以暗示上述焦距变化区和上述焦点调节区的切换;检测部件,用于根据上述模式检测而在上述焦距变化区和上述焦点调节区的切换过程中,检测上述焦距变化区为开状态/上述焦点调节区为关状态;停止电路,用于根据上述检测部件检测的上述模式的切换而在开状态下使上述变焦头的驱动停止;存储器,用于存储上述变焦头停止的位置;和控制电路,用于在上述变焦头移离上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停止位置时,使其移动到初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在焦点调节操作前确认上述变焦头有无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其中,上述控制电路随时执行上述变焦头有无移动的确认。
9.根据权利要求6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模式为设置在上述变焦头内的可动镜筒上、并通过导体摹制(patterning)来区别上述焦距变化区和上述焦点调节区的编码器模式,上述检测部件是与上述编码器图案接触、通过导电/非导电来生成开/关状态并检测出上述焦距变化区和上述焦点调节区的切换的导电刷。
10.一种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具有包括了可沿光轴移动的镜头组的变焦头,所述变焦头可以通过连接多个由焦距变化区和焦点调节区构成的变焦台阶的多阶变焦台阶来移动上述镜头组并连续改变焦距;和用于进行按照上述变焦头的变焦台阶而变化焦距的变焦驱动的驱动部件,其中,包括模式,设置在上述变焦头的可动镜筒上,以暗示上述焦距变化区和上述焦点调节区的切换;检测部件,用于通过上述图案检测,来检测上述焦距变化区和上述焦点调节区的切换作为开/关状态;和控制电路,根据上述检测部件检测出的开/关状态,停止上述变焦头的焦距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图案为设置在上述变焦头内的可动镜筒上、通过导体摹制来区别上述焦距变化区和上述焦点调节区的编码器模式,上述检测部件是与上述编码器模式接触、通过导电/非导电而生成开/关状态并检测上述焦距变化区和上述焦点调节区的切换的导电刷。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检测部件在不导通时,在产生非导通状态并经过规定的振荡吸收时间后成为非导通状态的情况下,输出关状态。
13.一种相机,其中交替设置有多个变化焦距的区域和进行焦点调节的区域,所述照相机具有移动拍摄镜头的步进式变焦驱动机构,以使上述拍摄镜头交替位于上述各区域中,其中,包括上述驱动机构,包括可动镜头架和驱动该可动镜头架的电机;编码器,用于检测上述可动镜头架的位置变化状态,在上述焦距变化区和上述焦点调节区输出不同种类的信号;控制器,用于根据上述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上述电机以及指示焦距变化操作和焦点调节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相机,其中,所述编码器直接检测上述可动镜头架的位置变化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相机,其中,上述编码器包含设置在上述可动镜头架中的导电摹制部件和与上述导电摹制部件对接的导电刷。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相机,其中,上述编码器在焦距变化区中使上述导电摹制部件和上述导电刷变为非导通状态,而在焦点调节区中使上述导电摹制部件和上述导电刷变为导通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相机,其中,上述步进式变焦驱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使上述拍摄镜头向缩进相机主体内的折叠位置移动的机构,上述编码器在上述焦距变化区中使上述导电摹制部件和上述导电刷变为非导通状态,而在上述折叠区和焦点调节区中使上述导电摹制部件和导电刷变为导通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相机,其中,上述控制器用于在上述编码器的输出从导通状态变为非导通状态的规定时间之后,指示停止上述焦距变化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相机,其中,上述控制器用于将上述编码器的输出从非导通状态变为导通状态的定时作为上述焦点调节操作的基准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3的相机,其中,上述控制器根据进行上述焦点调节操作之前的上述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上述电机。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相机,其中,上述控制器在上述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不是规定信号的情况下,执行上述拍摄镜头的初始化。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相机,其中,上述步进式变焦驱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使上述拍摄镜头向缩进相机主体内的折叠位置移动的机构,上述拍摄镜头的初始化是上述拍摄镜头缩进折叠位置和之后的伸出操作。
23.根据权利要求21的相机,其中,上述拍摄镜头的初始化为上述拍摄镜头在最广角端附近的回缩操作。
24.根据权利要求21的相机,其中,进一步包括用于存储上述可动镜头架在焦距变更操作后的变位状态的存储器,上述控制器,用于与上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为所期望的信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提供一种其中设置可设定多个焦距的步进式变焦头的镜头组的旋转框的编码图案,该图案表示依次在焦距改变区和焦点调节区之间的转移。检测基于图案的导电/非导电作为开/关状态。根据开/关状态来确定变焦头的当前位置。当变焦头由于施加外力而移离停止位置时,初始化变焦头的停止位置。之后无需增加释放时间滞后,将变焦头的操作转移为在变焦头最初停止的焦距位置处曝光。
文档编号G02B7/04GK1379280SQ0210857
公开日2002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4日
发明者宫崎敏 申请人: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