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635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置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置镜,确切地说是用于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系统针对高度近视眼底摄像辅助用前置镜。
背景技术
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在近几年来发展和应用非常迅速。高度近视眼引起的眼底异常如黄斑出血、黄斑萎缩和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等,是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常用的造影系统,如德国海得堡的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可供调整的屈光不正度数范围仅为0~+/-12.00D,而屈光不正度数接近-11.00D和高于-11.00D的近视眼,不能摄取到满意而清晰的图像。许多检查者只能让被检者戴上框架眼镜或者隐形眼镜(很少),检查过程中,仪器的接目镜与框架眼镜的几乎贴在一起,但又不能保持同轴;同时,眼镜离眼角膜顶点的距离又不固定,使得整个摄取图像的过程非常复杂,被检者的配合也非常困难,而所得图像又不清楚,使造影得到图像的信息量大大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补偿高度近视眼的屈光矫正、使用方便,使现有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系统也能取得高质量高度近视眼的眼底图像的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置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前置镜包括一个负透镜、用于夹持所述负透镜的透镜座及用于将所述前置镜与造影系统活动连接的机构,透镜座上设有与负透镜同轴设置的检测孔。
当在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加装上述前置镜后,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负透镜折射后略微发散,使经眼球晶状体会聚后的会聚点将会后移至视网膜上,从而得到清晰的造影图像,拓宽了现有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置镜的应用范围,解决了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同时给出实施例。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前置镜光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前置镜设有一个圆筒状镜筒4,镜筒4的一端设有与负透镜1相适配凹腔的端盖,凹腔轮廓为圆形,端盖内侧壁与镜筒4外表面螺纹连接,端盖的端面上中心位置开设有略小于端面的检测孔3构成透镜座2,负透镜1的轮廓也为圆形,选用屈光度为-10d以上的材料,两面整体弯曲,弯曲方向面向被检眼瞳孔设置于透镜座2凹腔中,由镜筒4旋入压紧固定,镜筒4的内径与血管造影系统的接目镜镜筒5外径动配合构成活动连接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负透镜(1)、用于夹持所述负透镜(1)的透镜座(2)及用于将所述前置镜与血管造影系统活动连接的机构,透镜座(2)上设有与负透镜(1)同轴设置的检测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镜设有一个圆筒状镜筒(4),镜筒(4)的一端设有与负透镜(1)相适配凹腔的端盖,端盖内侧壁与镜筒(4)外表面螺纹连接,端盖的端面上开设有检测孔(3)构成透镜座(2),负透镜(1)置于端盖凹腔中,由镜筒(4)旋入压紧固定,镜筒(4)的内径与血管造影系统的接目镜镜筒(5)外径动配合构成活动连接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透镜(1)的屈光度为-10d以上,两面整体弯曲,弯曲方向面向被检眼瞳孔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置镜,确切地说是用于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系统针对高度近视眼底摄像辅助用前置镜。前置镜包括一个负透镜、用于夹持所述负透镜的透镜座及用于将所述前置镜与造影系统活动连接的机构,透镜座上设有与负透镜同轴设置的检测孔。当在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加装上述前置镜后,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负透镜折射后略微发散,使经眼球晶状体会聚后的会聚点将会后移至视网膜上,从而得到清晰的造影图像,拓宽了现有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置镜的应用范围,解决了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文档编号G02B3/00GK1410028SQ0213863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8日
发明者蒋百川 申请人:温州医学院眼视光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