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0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上,包括处理盒壳体、显影单元、驱动力接收件和控制机构;驱动力接收件和控制机构设置在壳体横向的一端,控制机构通过接收推力控制驱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接收头向外伸出;控制机构包括推杆和复位弹性件,推杆包括前推杆和后推杆,前推杆和后推杆之间设置有缓冲弹性件。使处理盒的推杆在接收来至机器门盖的推力时能保持平稳且均匀地将推力输出至驱动力接收件使驱动力接收头向外伸出,避免推杆在与门盖的配合过程中因门盖输出的推力过大或推力不均匀而使控制机构内部结构发生弯曲或断裂。
【专利说明】_种处理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缓冲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该压力缓冲结构的处理合
ΙΤΓΤ.0

【背景技术】
[0002]一种现有技术中的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上。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内设置有旋转力驱动单元。所述处理盒包括用于承载图像载体的感光元件,以及设置在感光元件一端的驱动力接收单元,其驱动力接收单元上设置有驱动力接收头。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头与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单元相互啮合后进而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驱动力接收单元,最后驱动感光元件使其旋转。
[0003]中国专利CN201010585490.8公开了一种控制处理盒中的驱动力接收头沿感光元件的轴向方向进行伸缩的控制机构。通过控制驱动力接收头的伸出或缩进实现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驱动单元进行啮合或分离。其技术方案的特点是:位于处理盒后面的按压杆(控制机构)接收来至机器(电子成像装置)的门盖的推力,迫使按压杆推动或转动位于感光元件一端的驱动力接收单元(伸缩机构),使驱动力接收头沿感光元件的轴向方向向外伸出与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单元啮合驱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按压杆(控制机构)在接收机器(电子成像装置)门盖上推力后直接将推力输出至驱动力接收单元(伸缩机构)使驱动力接收头向外伸出,因此,倘若在关闭门盖时推力过大或推力不均匀,则有可能使接收推力的按压杆(控制机构)内部的结构发生弯曲或断裂。这样,按压杆(控制机构)因内部结构受损则不能将推力输出至驱动力接收单元(伸缩机构)使驱动力接收头向外伸出,那么驱动力接收头将难以与驱动单元进行啮合驱动,最终处理盒将无法参与显影工作。
[0004]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方案,使处理盒的按压杆(控制机构)在接收来至机器(电子成像装置)门盖的推力时能保持平稳且均匀地将推力输出至驱动力接收单元(伸缩机构)使驱动力接收头向外伸出,避免按压杆(控制机构)在与门盖的配合过程中因门盖的推力过大或推力不均匀而使内部结构发生弯曲或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以解决现有处理盒在使用过程中需借由电子成像装置的门盖或其余内部结构与处理盒之间产生的压迫力来抵接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0007].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上,包括所述处理盒壳体、显影单元、驱动力接收件和控制机构;所述驱动力接收件和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横向的一端,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接收推力控制驱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接收头向外伸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推杆和复位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前推杆和后推杆,所述前推杆和后推杆之间设置有缓冲弹性件。
[0008]所述缓冲弹性件为弹簧或拉簧或弹性海绵或弹性塑料或磁铁等。
[0009]所述前推杆和后推杆通过抵接结构配合连接。
[0010]所述前推杆和后推杆通过倒扣结构配合连接。
[0011]所述推杆包括前推杆至少包括限位凸起和受力面;所述推杆包括后推杆至少包括限位凸起和受力面。
[0012]所述缓冲弹性件设在前推杆的受力面与后推杆的受力面之间。
[0013]所述缓冲弹性件设在齿轮与驱动力接收件之间。
[0014]所述推杆包括前推杆或后推杆的一端设有内孔。
[0015]所述缓冲弹性件放置在所述内孔中。
[0016]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使处理盒的推杆在接收来至机器门盖的推力时能保持平稳且均匀地将推力输出至驱动力接收件使驱动力接收头向外伸出,避免推杆在与门盖的配合过程中因门盖输出的推力过大或推力不均匀而使控制机构内部结构发生弯曲或断裂。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处理盒的整体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处理盒的控制机构与驱动力接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处理盒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图5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处理盒的缓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处理盒装入电子成像装置时的动作示意图;
[0022]图7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处理盒的缓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根据【附图说明】

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一
[0025](处理盒)
[0026]如图1所示,为处理盒C的结构示意图。处理盒C包括壳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以及壳体横向两端的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3,一控制机构100和驱动力接收件200设置在处理盒C的壳体一端。另外,处理盒C中还至少包括有显影单元、显影剂、控粉单元以及感光单元等。
[0027](驱动力接收件200)
[0028]如图2所示,驱动力接收件200设置在处理盒C壳体横向的一端,驱动力接收件200包括套筒201和驱动力接收头205。驱动力接收件200的一端与处理盒C内部的感光单元210连接,驱动力接收头205穿过一固定在处理盒C壳体(第二壳体20)的护盖20a向外突出。
[0029](控制机构100)
[0030]如图2所示,控制机构100设置在处理盒C壳体横向的一端,为避免控制机构100受损和节省其在壳体内的空间,控制机构100优选地设在第一挡板11内,由一护盖12覆盖。另外,由控制机构100控制的驱动力接收件200也由一护盖20a覆盖。控制机构100包括第一推杆110、第一齿轮120、第二齿轮130、第二推杆140,第一齿轮120由定位柱Ilbl支承,第二齿轮130由定位柱llb2支承。[0031 ](控制机构100中的缓冲结构)
[0032]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推杆110包括受力面111、齿条112 ;第一齿轮120为双联齿轮结构(大齿轮、小齿轮);第二推杆140包括后推杆141和前推杆142,后推杆141设有齿条141f、限位凸起141c、滑槽141b以及受力面141d,前推杆142设有限位凸起142c、滑块142b、受力面142d以及与套筒201表面的凸环201f配合的凸柱142f,后推杆141与前推杆142的配合关系是:前推杆142的滑块142b放置在后推杆141的滑槽141b中,一缓冲弹性件165设在受力面141d与受力面142d之间,即优选地在推杆141中且位于齿轮120/130与驱动力接收件200之间,通过限位凸起141c与限位凸起142c的限位配合使前推杆142可相对于后推杆141滑动一定的距离。另外,还有一复位弹性件160,其复位弹性件160 —端抵接在后推杆141上,复位弹性件160的另一端抵接在壳体或第一挡板11上。
[0033]控制机构100中各零件的配合关系为:第一推杆110的齿条112与第一齿轮120的大齿轮啮合,第一齿轮120的小齿轮与第二齿轮130啮合,其第二齿轮130再与第二推杆140上的齿条141f啮合,最后第二推杆140前端的凸柱142f与套筒201表面的凸环201f配合。
[0034]如图3和图6所示,为在处理盒C中,其控制单元100与驱动力接收件200的推力传递过程:在将处理盒C安装入电子成像装置P后,使用者在关闭电子成像装置P的门盖Pl时产生一推力F,通过门盖Pl上的抵接面Pla与处理盒C中的第一推杆110的抵接将推力F传递至第一推杆110上,第一推杆110通过第一齿轮120和第二齿轮130继续将推力传递至第二推杆140的后推杆141上,后推杆141再通过抵接在受力面141d上的缓冲弹性件165将推力F传递至受力面142d上使前推杆142整体向前推动,最后前推杆142上的凸柱142f推动套筒201表面的凸环201f使套筒201旋转,其套筒201通过旋转将驱动力接收头205沿轴向向外伸出与电子成像装置P内的驱动单元800啮合接收旋转的驱动力。
[0035]这里,如图4和图5所示,倘若在关闭门盖Pl时产生的推力F过大或推力不均匀,设置在第二推杆140中的前推杆142与后推杆141之间的缓冲弹性件165将对推力F进行压力缓冲,避免因控制单元100内部的零件因推力过大而使内部结构发生弯曲或断裂。
[0036]另外,在从电子成像装置P中取出处理盒C时,通过打开门盖P1,此时抵接面Pla不再抵接至第一推杆110上,因此推力F消失,而位于处理盒C内部的复位弹性件160不再受压而施放弹力至第二推杆140,第二推杆140通过传递弹力使第一推杆110回复至初始位置(即接收推力F前的位置),而第二推杆140的后推杆141上的限位凸起141c亦同时向后拉动前推杆142上的限位凸起142c拖动前推杆142回复至初始位置(即接收推力F前的位置),最后前推杆142上的凸柱142f拉动凸环201f使套筒201反方向旋转使驱动力接收头205沿轴向向内缩进,这样驱动力接收头205便与电子成像装置P中的驱动单元800分呙。
[0037]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其缓冲弹性件165优选选用弹簧、拉簧、弹性海绵、弹性塑料、
磁铁等。
[0038]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其缓冲弹性件165和第二推杆140的抵接配合结构(如滑槽141b、滑块142b、限位凸起142c、限位凸起141c等)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推杆110中(即设有受力面111的推杆)。
[0039]在上述实施例一种,在第二推杆140上还可以采用倒扣结构,如图7所示,第二推杆140的后推杆141 一端设有一内孔141h,其缓冲弹性件165放置在内孔141h,第二推杆140的前推杆142 —端设有倒扣142h,倒扣142h插入内孔141h中与内孔141h中的内滑槽配合,这样缓冲弹性件165即可在推杆接收推力F时抵接在后推杆141的内孔壁和前推杆142的前端面实现对推力F的压力缓冲。
[0040]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此,还涵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所做的各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上,包括所述处理盒壳体、显影单元、驱动力接收件和控制机构;所述驱动力接收件和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横向的一端,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接收推力控制驱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接收头向外伸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推杆和复位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前推杆和后推杆,所述前推杆和后推杆之间设置有缓冲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性件为弹簧或拉簧或弹性海绵或弹性塑料或磁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推杆和后推杆通过抵接结构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推杆和后推杆通过倒扣结构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前推杆至少包括限位凸起和受力面;所述推杆包括后推杆至少包括限位凸起和受力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性件设在前推杆的受力面与后推杆的受力面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性件设在齿轮与驱动力接收件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前推杆或后推杆的一端设有内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性件放置在所述内孔中。
【文档编号】G03G21-18GK204287742SQ201420702984
【发明者】刘金莲, 罗琴 [申请人]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