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的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540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投影机的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装置部件,特别是一种投影机的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各种显示器已被越来越多使用于生活各层面中。尤其是各式投影机,因其能将多媒体资讯放映至大荧幕上,使许多人能同时欣赏到多媒体资讯,因此投影机的使用也较以往更为普及。
一般而言,投影机内部设有几组复杂的模组,例如光源模组、光电装置、色彩分离光学系统等,其中,光源模组是用来提供投影机投射的光源,其为投影机的重要装置之一。
如图1所示,习知的光源模组10包含光源12及依序排列在光源12光线射出方向的不可见光滤片14、第一透镜阵列(lens array)16、第二透镜阵列18及偏光转换器(PS converter)20。
第一透镜阵列16及第二透镜阵列18是用来均匀化光源12所产生的光线。偏光转换器20是用来将光线转换成单一偏光,以提高光使用效率。
投影机所使用的光源12一般为高压汞灯,而高压汞灯所产生的光线包含可见光及紫外光(UV)、红外光(IR)等不可见光,由于紫外光和红外光会对人体眼睛及投影机中的有机元件造成伤害,因此在光源12外设置不可见光滤片14可保护人体并延长投影机内其他装置的寿命。
然而,现今所使用的不可见光滤片14皆为反射式滤片,因此当光线从光源12射出至不可见光滤片14后,其中的不可见光会直接被反射回光源12附近。此外,由于一般投影机光源模组10的光源12外围会设有反射罩22,将光源12产生的各角度光线反射至同一方向,即为使光线均朝着第一、二透镜阵列16、18的方向射出,因此,当紫外光及红外光经由不可见光滤片14反射回光源12附近时,可能会因为反射至反射罩22而进一步再被反射回光源12,增加光源12负载,使得光源12温度提高,导致光源12寿命降低。此种情形,在光源12为封闭式设计时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反射回光源的不可见光、提高光源寿命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
本发明包含用来产生光束的光源、设于光源一侧的第一透镜阵列及设于第一透镜阵列远离光源一侧的不可见光滤片;不可见光滤片与第一透镜阵列呈不平行排列。
其中于光源设置第一透镜阵的一侧设有第二透镜阵列。
第二透镜阵列设于不可见光滤片远离光源一侧。
不可见光滤片远离光源一侧设有偏光转换器。
不可见光滤片与平行于第一透镜阵列的方向形成为锐角的夹角。
夹角较佳为11°至45°。
不可见光滤片用来反向红外光或紫外光。
光源为超高压汞灯。
光源部分外围包覆设有用来反射光束使其朝着第一透镜阵列方向射出的光源罩。
光源为应用于投影机中的光源。
一种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它包含用来产生光束的光源、设于光源一侧的第一透镜阵列、设于第一透镜阵列远离光源一侧的第二透镜阵列及设于第一透镜阵列与第二透镜阵列之间不可见光滤片;不可见光滤片与平行于第一透镜阵列的方向形成为锐角的夹角。
夹角较佳为11°至45°。
第二透镜阵列远离光源一侧设有偏光转换器。
不可见光滤片用来反向红外光或紫外光。
光源为超高压汞灯。
光源部分外围包覆设有用来反射光束使其朝着第一透镜阵列方向射出的光源罩。
由于本发明包含用来产生光束的光源、设于光源一侧的第一透镜阵列及设于第一透镜阵列远离光源一侧的不可见光滤片;不可见光滤片与第一透镜阵列呈不平行排列。当光束从光源射至不可见光滤片时,可见光会直接穿过不可见光滤片且不会改变路径,而不可见光则会被不可见光滤片以等于不可见光入射角的反射角反射回去,并借由呈倾斜设置的不可见光滤片,使被反射的不可见光反射于光源外侧,避免光源直接暴露于被反射的不可见光下,减少被反射回光源附近的不可见光总量,可有效降低光源在点灯以后的负载,进一步降低光源内部温度,延长光源模组的寿命,并同时保护光源模组及其他投影机内部元件。不仅减少反射回光源的不可见光,而且提高光源寿命,从而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图1、为习知的光源模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侧视图(光源罩表面镀有薄膜)。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投影机的光源模组50包含用来产生光束的光源52及互相平行排列顺序设于光源52之前的第一透镜阵列54、第二透镜阵列56及偏光转换器58。
光源52为超高压汞灯,点亮后的工作压力超过100大气压,其应用于投影机中。
光源模组50另包含设于第一透镜阵列54与第二透镜阵列56之间且与第一透镜阵列54呈不平行排列的不可见光滤片60。
如图2所示,不可见光滤片60与平行于第一透镜阵列54的方向形成夹角θ,夹角θ为锐角。不可见光滤片60由玻离片构成,其上涂布可过滤反射不可见光,如红外光或紫外光的薄膜。因此,当光束从光源62射至不可见光滤片60时,可见光会直接穿过不可见光滤片60且不会改变路径,直至第二透镜阵列56,而不可见光,如红外光或紫外光则会因为不可见光滤片60上的薄膜而被反射,且不可见光的反射角等于其入射至不可见光滤片60的入射角。
光源模组50另包含包覆于光源52的部分外围的光源罩62,使得从光源52射出的各角度光线经由光源罩62的反射,形成朝着第一透镜阵列54方向射出的光束,在图2中仅绘出一条光线L作为说明。如图的所示,光线L从光源52射出后,经由光源罩62反射,朝着平行于第一透镜阵列54法线的方向射出,在经过第一透镜阵列54以后,光束中的可见光继续沿着平行于第二透镜阵列56的法线方向前进,不可见光则被不可见光滤片60反射回去。由于被反射的不可见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当不可见光滤片60呈倾斜设置时,不可见光较容易被反射至如虚线L′所示的光源罩62之外,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光源52在点灯以后的负载,避免光源52直接暴露于被反射的不可见光下。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θ较佳为11°至45°。
如图3所示,亦可于光源罩62表面镀有用来过滤照射至其表面光线中的部分不可见光的薄膜64。当光线L从光源52射出后,射至光源罩62表面时,部分不可见光被薄膜64过滤,未被过滤的不可见光与可见光一起被光源罩62反射,一同穿过第一透镜阵列54而射至不可见光滤片60,此时,大部分的不可见光则会被不可见光滤片60反射至光源罩62以外的地方,以避免提高光源罩6 2内部温度,延长光源52的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不可见光滤片60倾斜的方向与角度是根据光源模组50而设计,例如不可见光滤片60可设计为朝各种方向倾斜。此外,虽然不可见光滤片60也可以倾斜方式设于光源52与第一透镜阵列54之间,但由于一般光源模组50的第一透镜阵列54与光源52、光源罩62之间的距离太短,因此将倾斜的不可见光滤片60设置于光源62与第一透镜阵列54之间仍然会将大部分的不可见光反射至光源罩62内,且由于光源罩62与第一透镜阵列54间的距离限制,若是将不可见光滤片60设于光源52与第一透镜阵列54之间,则不可见光滤片60无法有较大角度的倾斜,使得夹角θ太小而无法达到有效减少反射回光源52的不可见光的目的。
与习知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可将不可见光滤片设置于距离较大的第一、二透镜阵列之间,以调整不可见光滤片具有最佳的倾斜角度,减少被反射回光源附近的不可见光总量,进一步降低光源内部温度,延长光源模组的寿命,并同时保护光源模组及其他投影机内部元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它包含用来产生光束的光源、设于光源一侧的第一透镜阵列及设于第一透镜阵列远离光源一侧的不可见光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可见光滤片与第一透镜阵列呈不平行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于光源设置第一透镜阵的一侧设有第二透镜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镜阵列设于不可见光滤片远离光源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可见光滤片远离光源一侧设有偏光转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可见光滤片与平行于第一透镜阵列的方向形成为锐角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较佳为11°至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可见光滤片用来反向红外光或紫外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为超高压汞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部分外围包覆设有用来反射光束使其朝着第一透镜阵列方向射出的光源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为应用于投影机中的光源。
11.一种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它包含用来产生光束的光源、设于光源一侧的第一透镜阵列、设于第一透镜阵列远离光源一侧的第二透镜阵列及设于第一透镜阵列与第二透镜阵列之间不可见光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可见光滤片与平行于第一透镜阵列的方向形成为锐角的夹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较佳为11°至4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镜阵列远离光源一侧设有偏光转换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可见光滤片用来反向红外光或紫外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为超高压汞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部分外围包覆设有用来反射光束使其朝着第一透镜阵列方向射出的光源罩。
全文摘要
一种投影机的光源模组。为提供一种减少反射回光源的不可见光、提高光源寿命的显示装置部件,提出本发明,它包含用来产生光束的光源、设于光源一侧的第一透镜阵列及设于第一透镜阵列远离光源一侧的不可见光滤片;不可见光滤片与第一透镜阵列呈不平行排列。
文档编号G03B21/14GK1707349SQ20041004557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7日
发明者吴正义, 陈世辉, 刘怡纬 申请人: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