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良的柔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483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构改良的柔光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良的柔光罩,特别是指一种整体外观是设成等腰三角型或是等腰梯型等立体空间型态的创新结构设计的柔光罩。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目前数码相机的使用有日渐普及的趋势,许多工商摄影者也逐渐加以采用;然而,由于当被摄物表面的照度(Lux)过低时,会导致数码相机有对焦不易、杂点增多、景深不足以及色彩混浊等缺弊;依专业摄影者的经验,在一般日照环境下,照度约20000Lux便可提供数码相机充分良好的感光条件,而在阴天或屋檐下则降低至4000-6000Lux的照度,才可提供可用的感光条件,基于此,目前常见90CM规格的立体柔光罩必须配合两组500W灯泡的灯具方能提供足够照度的柔光,如此庞大的配电量,除了浪费能源之外,也造成摄影工作环境的温度升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其中,传统柔光罩的结构空间型态设计显然也是影响的关键因素,因为传统柔光罩结构有如图12中71所示,外观通常为方形体;或者是如图13中72所示,为圆筒状型态;或者是如图14中73所示,为两侧具有凹弧曲面74的型态设计;这些传统柔光罩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是灯具将被柔光罩所阻挡而无法更加靠近被摄物体,相对而言,也就是因为这些灯具离被摄物体太远,才必须增加其瓦数来弥补照度的不足,且如图14所示的柔光罩由于弧曲造型的原故,还存在不便于放置背景纸的缺点,所以,如何针对现有柔光罩的空间型态加以改良突破,让灯具与被摄物体的间距能够大幅地缩短,显然是业者可以去思索开发的一个方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便是针对传统柔光罩外观导致灯具离被摄物体太远,必须增加其瓦数来弥补而存在浪费能源、使用成本高以及造成摄影工作环境温度过高而令人不适的问题点加以改良突破,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传统技术问题的新型式、更加实用好用的结构改良的柔光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提供的结构改良的柔光罩,其由数个例向的细密柔光布架组合成一个可供被摄物体置于其中的立体空间型态,且该柔光罩的至少其中一侧柔光布架上留设有可供相机镜头穿摄的摄影孔;而本实用新型的柔光罩解决传统问题的技术特点在于该柔光罩的其中二相对柔光布架为斜向角度相对称的状态。
优选地,该柔光罩整体外观可以设制成等腰三角型、等腰梯型等形状的立体空间型态。
藉由上述改良结构设计,便能使灯具更靠近被摄物体,因此能再降低灯具的使用瓦数,从而省电、省费用、降低工作环境温度及加强摄影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柔光罩在使用时,其中呈斜向角度相对的二侧柔光布架,其斜倾角度可以是立向的、也可以是横向斜倾角度的使用状态。而柔光罩的各侧柔光布架可藉由拉链方式相结合,也可藉由公、母粘扣带方式相结合。且各侧柔光布架周边可为组设有可扭转收合式框条的结构型态,以使各侧柔光布架可收缩成较小面积的状态。各侧柔光布架也可设制成能够一体展开成平面状的结构型态。另,本实用新型的柔光罩相对于具有摄影孔的另一侧柔光布架还可进一步组设有背景布。
总之,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整体外观设成等腰三角型或是等腰梯型等立体空间型态的创新结构设计的柔光罩,其能使灯具更靠近被摄物体,因此能再降低灯具的使用瓦数,达到省电、省费用、降低工作环境温度及加强摄影效果的实用功效和目的,并能够将柔光罩内部无利用性的空间加以省略而比传统柔光罩获得更大的空间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柔光罩呈等腰三角型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柔光罩的灯具投射状态的平面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柔光罩呈等腰三角型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柔光罩的灯具投射状态的平面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柔光罩呈等腰梯型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柔光罩呈等腰梯型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柔光布架结合型态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柔光布架结合型态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柔光布架设成可收缩状态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侧柔光布架可设成一体展开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柔光罩中可组设有背景布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传统柔光罩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传统柔光罩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传统柔光罩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主要符号说明10、10B柔光罩11、12、13柔光布架 14框条110摄影孔20相机30拉链41公粘扣带42母粘扣带 50背景布 60灯具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阅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现配合附图详述如后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良的柔光罩的优选实施例,该柔光罩10是由数个侧向的柔光布架组合成一个立体空间型态,藉以可供被摄物体置于其中,且柔光罩10至少其中一侧的柔光布架12、13上进一步留设有摄影孔110,藉以可供相机20镜头穿摄之用;其特征在于该柔光罩10的其中二相对柔光布架12、13为斜向角度相对称的状态,例如,柔光罩10整体外观可设制成等腰三角型(如图1、图2所示)或者是等腰梯型(如图5、图6的10B所示)的立体空间型态。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柔光罩10、10B在使用时,其中呈斜向角度相对的二侧柔光布架12、13的斜倾角度可以是呈横向的(如图1、图5所示)、也可以是立向斜倾角度的使用状态(如图3、图6所示)。
藉由上述结构、组成,如图2、图4所示意,摄影时所用的灯具60将可置放于柔光罩10的二侧斜向柔光布架12、13外侧,藉此而能令被摄物体61与柔光罩10、灯具60的间距更为靠近,大幅提升被摄物体的照度,这样一来受光角度增大,光的分散性更佳,柔光效果也就更好。
另一方面,藉由所述二侧斜向柔光布架12、13的型态设计,被摄物体61将可视体积大小或是所要得到的照度强弱作进退调移(如图2所示意),灯具60也将能够随使用者所需而沿着斜向柔光布架12、13移动前后位置,藉此而能获得最佳的照度效果。
其中,所述柔光罩10的各侧柔光布架11、13可藉由组设拉链30的方式相连结组合(如图7所示);也可藉由设置公粘扣带41、母粘扣带42的方式相结合(如图8所示)。
所述柔光罩10的各侧柔光布架13或11或12的周边还可设为组设有可扭转收合式框条14的结构型态,以使各侧柔光布架可收缩成较小面积的状态(如图9所示)。
且,所述柔光罩10的各侧柔光布架11、12、13也可设制成能够一体展开成平面状的结构型态(如图10所示)。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柔光罩10相对于具有摄影孔110的另一侧柔光布架还可进一步组设有背景布50(如图11所示)。
需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柔光罩采用等腰三角型或等腰梯型的结构空间型态设计,是源自于摄影机的摄影角度内的可被拍摄范围本身在几何图形中即为一种等腰三角型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改良设计确实能够将柔光罩内部无利用性的空间加以省略而比传统柔光罩获得更大的空间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增进的功效事实如下1、提供一种整体外观设成等腰三角型或是等腰梯型立体空间型态的创新结构设计的柔光罩。
2、藉由特殊改良结构设计,灯具将能更靠近被摄物体,因此能再降低灯具的使用瓦数,对照传统结构而言,每组灯具的灯泡将可由500W降为166W即可获得相同的照度,进而能达到更省电、更节省灯具费用及加强摄影效果的经济效益。
3、由于灯具使用瓦数的降低、当然就能降低摄影工作环境的温度,提供使用者更凉爽、愉快的工作环境。
4、灯具随着使用瓦数的降低会更加轻巧,因此携带也就更加方便。
5、由于灯具使用瓦数的降低,更能够让摄影者远离高电流的危险性。
6、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藉由等腰三角型、梯型立体空间的结构特色,更具有节省使用空间的优点,就实际操作上来讲,一张90CM平方的方桌足以提供90CM立方的柔光罩架设及拍照。
以上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更与修改,而所做变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良的柔光罩,该柔光罩由数个侧向的细密柔光布架组合成一个可供被摄物体置于其中的立体空间型态,且该柔光罩的至少其中一侧柔光布架上留设有可供相机镜头穿摄的摄影孔;其特征在于该柔光罩的其中二相对柔光布架设置成斜向角度相对称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柔光罩,其特征在于,该柔光罩整体外观为等腰三角型或等腰梯型的立体空间型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柔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光罩使用时,其中呈斜向角度相对的二侧柔光布架,其斜倾角度是立向的或是横向斜倾角度的使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柔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光罩的各侧柔光布架藉由拉链方式相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柔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光罩的各侧柔光布架藉由公、母粘扣带方式相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柔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光罩的各侧柔光布架周边组设有可扭转收合式框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柔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光罩的各侧柔光布架为能够一体展开成平面状的结构型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柔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光罩相对于具有摄影孔的另一侧柔光布架组设有背景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良的柔光罩,该柔光罩由数个侧向的柔光布架组合成一个立体空间型态,藉以可供被摄物体置于其中,且柔光罩至少一侧柔光布架上留设有摄影孔,可供相机镜头穿摄之用;本实用新型特点在于所述柔光罩其中二相对柔光布架为斜向角度相对称的状态,例如该柔光罩整体外观设制成等腰三角型、等腰梯型的立体空间型态;藉此改良设计,灯具将能更靠近被摄物体,因此能再降低灯具的使用瓦数,达到省电、省费用、降低工作环境温度及加强摄影效果等诸多实用进步性。
文档编号G03B15/02GK2682448SQ20042000115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6日
发明者吕克勤 申请人:羽凯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