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变焦连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088阅读:1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镜头变焦连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镜头变焦连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相机的像素提高以及镜头的小型化,对镜头的变焦连动机构的精 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包括基座1、马达座2、以及可相对于基座1上下运动的群框单元3。群框单元3上设有一 组镜片(未图示),可随着群框单元3运动,进行变焦(Zoom)。
镜头变焦连动机构还包括螺旋驱动单元4,它套设在中心轴5上,可绕着 中心轴5转动,而不能上下运动。在螺旋驱动单元4上设置有凸出的螺旋线6, 群框单元3上设置有上下相对的两个卡块7,用于将螺旋线6卡在中间。当螺 旋驱动单元4旋转时,即通过螺旋线6驱动群框单元3上下直线运动。
在基座1上,设置有滑槽8;在群框单元3上,设置有凸起的滑块9。滑 块9可以在滑槽8中滑动,从而为群框单元3的运动导向。在这种镜头变焦连 动机构中,由于模具构造、部品成形变异以及设计上需保证滑合动作余裕等原 因,螺旋驱动单元4与中心轴5之间、滑块9与滑槽8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以 保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够作动顺畅而不卡死。但是,这种间隙使得群框单元 3在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左右摇摆不定的情况,对镜头变焦的稳定性和精度造成 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镜头变焦连动机构会 因间隙发生摇摆的缺陷,提供一种镜头变焦连动机构,在保证作动顺畅的同时, 能够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镜头变焦连动 机构,包括
基座,其上设置有滑槽; 马达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群框单元,其上设置有上下相对的第一卡块、以及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
以及
螺旋驱动单元,通过中心孔套设在其中心轴上,并可绕所述中心轴转动; 在所述螺旋驱动单元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块配合以驱动所述 群框单元直线运动的螺旋线;其中
在所述群框单元与所述螺旋驱动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让所述滑块紧靠所 述滑槽、且让所述螺旋驱动单元紧靠其中心轴的弹性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中,所述群框单元的侧部设置有弯 折形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卡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弯折形,贴合 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元件的弯折角度大于所述连接 板的弯折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中,所述弹性元件上设置有用于固 定的多个卡槽,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多个第二卡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中,所述弯折形的连接板包括两部 分,在这两部分之间设置有三角形凸块;所述弹性元件从与该三角形凸块接触 处开始,分支为三个弯折的爪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中,所述三个爪部中的其中一个与 所述三角形凸块及连接板相抵置,并与所述螺旋驱动单元接触。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附加的弹 性元件,在保留必要的运动间隙的同时,使群框单元及螺旋驱动单元靠单侧滑 合作动,不论是正转、反转或是切换时,都可稳定运动,不会发生左右摇摆不 定的情况,可提高镜头变焦连动机构作动时的稳定性和精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镜头变焦连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群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100包括基座101、设置在 基座101上以提供驱动力的马达座102、以及可相对于基座101直线运动的群 框单元103。群框单元103不能旋转,其上设有中心孔104,其中设有镜片组。 该镜片组可随着群框单元103直线运动,从而改变与其它镜片群之间的距离, 进行变焦。
镜头变焦连动机构100还包括螺旋驱动单元105,它呈圆柱形,通过中心 孔套设在中心轴106上。螺旋驱动单元105可被马达座102上的变焦马达驱动, 从而绕着中心轴106转动。在螺旋驱动单元105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凸出的螺 旋线107。在群框单元103的侧部,设置有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块108, 两者将螺旋线107夹持在中间,并可沿着螺旋线107的表面滑动。当螺旋驱动 单元105转动时,通过螺旋线107驱动群框单元103沿图中的上下方向直线运 动,进行变焦。
参照图2和图3,在群框单元103的侧部,设有弯折形的连接板109。该 连接板109包括大致垂直的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110的第一表面与群框单元 103的侧部连接,第二表面上设置有上述第一卡块108。连接板109的第二部 分lll向外延伸,且端部设置有圆柱形导向滑筒112。弯折形的连接板109将 螺旋驱动单元105半包围在其中,且螺旋线107被夹持在两个第一卡块108 之间。
圆柱形导向滑筒112可滑动地套设在导向轴113上,为群框单元103的运 动导向。在群框单元103的另一侧部,还设置有凸出的滑块114。基座101上
设置有对应的滑槽115。滑块114可在滑槽115中滑动,进行导向。由于在群 框单元103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机构,因此可使群框单元103的运动更平稳。
螺旋驱动单元105与其中心轴106之间、滑块114与滑槽115之间均为间 隙配合,以保证各运动组件能够作动顺畅。为了避免随之而来的稳定性不佳的 问题,在群框单元103的侧部与螺旋驱动单元105之间,设有弹性元件116。 参照图2-图4,该弹性元件116设在弯折形的连接板109上,也为弯折形,包 括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1。弹性元件116的第一部分120与连接板109 的第一部分110相抵置;弹性元件116的第二部分121与连接板109的第二部 分111相抵置。在自然状态下,弹性元件116的两部分弯折的角度大于连接板 109的两部分之间所夹的角度。这样,弹性元件116被贴合设置在连接板109 中时,会对连接板109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施加向外的弹力。
该弹性元件116的四角上设置有四处卡槽117,在导向滑筒112上,设置 有两个第二卡块118;在连接板109的第一部分110上也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块 118。弹性元件116通过卡槽117与第二卡块118的配合固定在连接板109上。 为了与螺旋驱动单元105接触并对其施加弹力,在连接板109的第一部分110 和第二部分lll之间,设置有三角形凸块119。弹性元件116从与三角形凸块 119接触处开始,分支为三个弯折的爪部122a-c。上下两个爪部122a、 122c 被设置在连接板109中时,对连接板109施加弹力,使得滑块114向图中所示 的方向A偏转,从而与滑槽115的一侧稳定接触。中间爪部122b的长度大于 上下两个爪部122a、 122c的长度,它经过两次弯折,与三角形凸块119、以 及连接板109的第一部分110相抵置。当组装完毕,中间爪部122b与螺旋驱 动单元105接触,并对其施加反向弹力,使得螺旋驱动单元105向图2中所示 的方向B偏移,从而与其中心轴106的一侧稳定接触。
本实用新型采用附加的弹性元件116,在保留必要的运动间隙的同时,使 群框单元103及螺旋驱动单元105靠单侧滑合作动,不论是正转、反转或是切 换时,都可稳定运动,不会发生左右摇摆不定的情况,可提高镜头变焦连动机 构作动时的稳定性和精度。
权利要求1、一种镜头变焦连动机构,包括基座,其上设置有滑槽;马达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群框单元,其上设置有上下相对的第一卡块、以及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以及螺旋驱动单元,通过中心孔套设在其中心轴上,并可绕所述中心轴转动;在所述螺旋驱动单元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块配合以驱动所述群框单元直线运动的螺旋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群框单元与所述螺旋驱动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让所述滑块紧靠所述滑槽、且让所述螺旋驱动单元紧靠其中心轴的弹性元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群框单 元的侧部设置有弯折形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卡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 件为弯折形,贴合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元件的弯折 角度大于所述连接板的弯折角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 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多个卡槽,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多 个第二卡块。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形 的连接板包括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之间设置有三角形凸块;所述弹性元件从与 该三角形凸块接触处开始,分支为三个弯折的爪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爪部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三角形凸块及连接板相抵置,并与所述螺旋驱动单元接 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变焦连动机构,包括基座,其上设置有滑槽;马达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群框单元,其上设置有上下相对的第一卡块、以及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以及螺旋驱动单元,通过中心孔套设在其中心轴上,并可绕所述中心轴转动;在所述螺旋驱动单元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块配合以驱动所述群框单元直线运动的螺旋线;其中在所述群框单元与所述螺旋驱动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让所述滑块紧靠所述滑槽、且让所述螺旋驱动单元紧靠其中心轴的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的镜头变焦连动机构在保留必要的运动间隙的同时,可提高镜头变焦连动机构作动时的稳定性和精度。
文档编号G02B7/09GK201210193SQ20082011748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2日
发明者陈宗礼, 陈锡坚 申请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