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的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87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的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组装在摄影机、照相机、监视器等光学设备用的光 阑装置中的光阑叶片安装滤光片时的滤光片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在用于进行光量调节的光阑装置中,光阑直径越小,用于调节相同 光量的光阑叶片的移动量越少。因此,需要更高精度的对光阑叶片的移 动控制,控制增难。因此致力于在光阑孔径减小时,通过在光阑开口部
插入限制通过光量的滤光片(减光片-ND滤光片),扩大实质的光阑孔 径,从而提高光阑孔径较小时的控制解析度。
具体而言,在光阑叶片的开口部侧安装小片状的ND滤光片,当光 阑叶片降至规定的光阑孔径时,ND滤光片位于光阑孔径内控制通过光 量。
该ND滤光片通常利用粘结剂粘结在光阑叶片上,并以用于衰减光 量的滤光使用面从光阑叶片的开口部的缘部向开口部内突出规定量的 状态来安装该ND滤光片。
图5 (a)、 (b)和图6 (a)、 (b)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的ND 滤光片的安装方法的说明图。
在图5所示的方法中,对ND滤光片的粘结是使用粘结用的夹装工 具来进行的。如图5(a)所示,粘结用夹装工具140,在其中央部具有 可确定光阑叶片110的开口部111的缘部和ND滤光片120的缘部121 的位置的突出段部141。
图5(b)表示将ND滤光片120粘结到光阑叶片IIO后的状态,其 粘结过程按照如下顺序进行。首先,用手压住光阑叶片IIO的开口部111 并将之固定到夹装工具140的突出段部141上,保持住该状态,在其上 以重叠的方式将ND滤光片120载置到夹装工具140的突出段部141。在此基础上, 一只手保持光阑叶片110和ND滤光片120使之间不发生 错位,另一只手将粘结剂S涂覆到包括ND滤光片120的粘结用的凹部 125在内的范围,使之与光阑叶片IIO接合。
然而在上述的利用粘结用的夹装工具140用手按压而进行的方法 中,每每在接合时会出现处于重合状态的光阑叶片IIO和ND滤光片120 的一方因手抖动等原因而从夹装工具140的定位位置上偏离的情况,或 者出现粘结剂S干燥一侧产生不均而导致从初始的粘结位置上偏离的 情况,因此很难确保正确的位置精度。
因此,提出有下述方案如图6(a)所示,在开口部211的周围的 光阑叶片210的表面设置四个突起216、 217,并如图6(b)所示那样 将在矩形的ND滤光片220的前缘部和后缘部上设置的四个缺口 226、 227分别对应地嵌入到上述四个突起216、 217上,从而使ND滤光片 220相对光阑叶片210定位,并在该状态下通过将粘结剂S涂覆到含有 ND滤光片220的后缘部的接合用的凹部225的范围,从而将光阑叶片 210和ND滤光片220接合到一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56386号>^才艮
然而,图6的安装构造的情况,由于需要将ND滤光片220相对光 阑叶片210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定位,因此要使四个缺口 226、 227 相互定位卡合到四个突起216、 217上,但由于定位位置过多,担心在 对位方面会花费工时。另外,由于突起216、 217或缺口 226、 227的数 量较多,因此光阑叶片210或ND滤光片220的形状较为复杂,担心导 致成本增高。此外,在由极薄的材料构成的光阑叶片210的表面形成小 突起216、 217本身就^艮困难,也存在难以实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的安装 构造,其通过i更置最少的定位结构,即可正确地将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定 位,从而能够实现滤光片和光阑叶片的形状的简单化以及滤光片安装作业 的容易化,且实现起来较为容易。
技术方案l的发明,提供一种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的安装构造,该构造中,在调节光量的树脂薄板制的光阑叶片的表面形成凸部,另一方面在 安装在上述光阑叶片的一部分的光量衰減用的树脂薄板制小片状的滤光 片的外周缘上形成缺口,使上述缺口卡合到上述凸部上,由此使上述滤光 片相对上述光阑叶片定位,并在该状态下将上述滤光片与上述光阑叶片接 合在一起,该构造的特征在于,作为上述滤光片的外周缘,当将凸向上述 开口部的中心侧的一侧设为前、相反一侧设为后、且将垂直于该前后方向
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时,将上述滤光片设为作为外周缘具有前端缘、左右 侧缘和后端缘的近似四边形的平面形状,在该滤光片的左右侧缘上形成
有一对左右的u字状缺口,另一方面,在上述光阑叶片上形成上述凸部, 该凸部通过卡合到上述滤光片的u字状的缺口中,将上述滤光片在前后
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定位,该凸部是通过对作为坯件的树脂薄板从背面侧 向表面侧进行冲压而形成为近似半球状的凸部的,通过使上述缺口卡合 到上述凸部上,将上述滤光片相对上述光阑叶片定位,在该状态下,通 过在上述滤光片的后端缘涂覆粘结剂,将上述滤光片与光阑叶片接合在 一起。
技术方案2的发明,针对技术方案1中记栽的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 的安装构造,将上述滤光片的U字状缺口形成为左右对称。
技术方案3的发明,针对技术方案1或2中记载的滤光片相对光阑叶 片的安装构造,使上述U字状的缺口的宽度稍大于上述近似半球状的凸部 的外周缘与上述光阑叶片的表面相交的角隅部的直径,利用上述角隅部与 上述缺口的内侧面的下端间的抵接,将上述滤光片相对上述光阑叶片定位。
技术方案4的发明,针对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记栽的滤光片相对 光阑叶片的安装构造,当将上述滤光片的左右侧缘的U字状缺口i殳为第一 缺口,将与该第一缺口相对应的上述凸部设为第一凸部时,还在上述滤光 片的后端缘上形成笫二 U字状缺口 ,并在上述光阑叶片上形成可嵌入到该 第二U字状缺口的第二凸部,该笫二凸部是通,作为坯件的树脂薄板从 背面侧向表面侧进行冲压而形成为近似半球状的凸部的,通过将上述第一 缺口卡合到上述第一凸部上,将上述滤光片相对上述光阑叶片定位,同 时使得上述第二U字状缺口嵌合到上述第二凸部上,在该状态下,通过 对包括上述第二U字状缺口和上述第二凸部的范围涂覆粘结剂,使上述滤光片和光阑叶片接合在一起。
根据技术方案l的发明,通过设置最少的定位结构(凸部与缺口的
组合),可将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正确地定位。
因此,可实现滤光片或光阑叶片的形状的筒单化,并且因减少了凸部和 缺口的对接部位而相应地实现了安装作业的容易化。另外,由于可不佳_
滤光片错位地对其进行安装,故可将滤光片的大小设定在必要的最小限 度,实现了在使用高价的膜片材料时的成品率的提高。另外,通过在滤 光片的后端缘上涂覆粘结剂,将滤光片与光阑叶片接合,因此不会因粘 结剂的漏出而给光学系统带来坏的影响。另外,由于通过对树脂薄板从 背面侧向表面侧冲压来形成光阑叶片的凸部,因此通过简单的加工方法 即可形成凸部,易于实现。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将滤光片的U字状缺口形成为左右对 称,故能够不受表背关系的影响而将滤光片定位在光阑叶片上,进行接 合固定,实现了安装作业性的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通过正确地选取在光阑叶片的表面形成的
度,能够使滤光片以不悬浮而紧密地贴于光阑叶片的表面的状态牢固地 进行粘接。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使形成于滤光片的后端缘的第二 U字状 的缺口嵌合到光阑叶片的第二凸部上的状态下,通过在包括第二 U字状 的缺口和第二凸部的范围涂覆粘结剂将滤光片接合到光阑叶片上,与只 在平面的部分搭载粘结剂的情况不同,将粘结剂搭载到由第二凸部或U 字状的缺口连续形成的多个起伏的部分上,因此使滤光片和光阑叶片间 的接合更为可靠。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阑叶片和ND滤光片(滤光片) 的关系的图,其中(a)是表示将ND滤光片定位在光阑叶片前的状态 的立体图,(b )是表示将ND滤光片定位在光阑叶片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 ( b )的II-II向视剖视图。图3是表示用粘结剂将ND滤光片粘结到光阑叶片上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装入该光阑叶片而构成的光阑装置的整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中(a )、 ( b )是现有的ND滤光片的安装方法的说明图。 图6中(a)、 (b)是现有的ND滤光片的安装构造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如下
10、 10B…光阑叶片;11…开口部;15…第二凸部;16…第一凸部; 20…ND滤光片(滤光片);25…第二缺口; 26…第一缺口; S…粘结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光阑叶片和ND滤光片(滤光片)的关系的图,其中(a) 是表示将ND滤光片定位在光阑叶片前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表示将 ND滤光片定位在光阑叶片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1 (b)的 向视剖视图,图3是表示用粘结剂将ND滤光片粘结到光阑叶片上的立 体图,图4是表示装入该光阑叶片而构成的光阑装置的整体的分解立体 图。
如图1所示,在光阑叶片10上贯通设置有用于调节光量的开口部 11、用于滑动的滑槽12、用于驱动的驱动槽13。另外,在开口部ll的 周缘部上,在光阑孔径变小对限定光阑孔径的部分的附近,设有向表面 侧鼓出的三个凸部15、 16、 16.这里,对于三个凸部15、 16、 16,将 靠近开口部11侧的左右对称的两个凸部16、 16称为第一凸部、剩余的 一个凸部称为第二凸部15而予以区分。而且,这里前后方向是指从ND 滤光片20的中心朝向开口部11的中心的方向和离开的方向,左右方向 是指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
光阑叶片10由下述坯件构成,是使被称作黑色导电性遮光膜(商 品名)的极薄(例如0.068mm)的遮光性聚乙烯膜片的表面通过微细的 表面亚光加工(喷砂加工)处理而获得的光滑性较高的坯件,上述三个 凸部15、 16、 16是通过对作为坯件的树脂薄板(膜片)从背面侧向表 面侧进行冲压而形成为大致半球状的凸部。另外,在光阑叶片IO的规定部位安装的光量衰减用的ND滤光片(滤 光片)20,例如是通过对约0.15mm厚的极薄的聚乙烯膜片的表面涂层 减光性物质形成的坯件而构成的,作为外侧缘,形成为具有前端缘21、 左右侧缘22和后侧缘的近似四边形的小片状。
在ND滤光片20的左右侧缘22上,左右对称地形成有一对左右的 U字状第一缺口 26,在ND滤光片20的后端缘23上,形成一个第二 U 字状缺口 25。左右侧缘22的笫一缺口 26可分别嵌合到光阑叶片10的 第一凸部16上,利用该左右两组的缺口 26与凸部16间的嵌合,能够 将ND滤光片20相对光阑叶片10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定位。此外, 后端缘23的笫二缺口 25嵌合到光阑叶片10的第二凸部15上,可作为 上述左右侧缘22的缺口 26与凸部16组的辅助,将ND滤光片20相对 光阑叶片10定位。
此时,如图2中列举的以凸部15和缺口 25作为代表例那样,对大 致半球状的凸部15、 16与缺口 25、 26间的关系进行如下设定使U字 状的缺口 25、 26的宽度25H、 26H稍大于凸部15、 16的外周缘与光阑 叶片10的表面相交的角隅部的直径15D、 16D,利用该角隅部与缺口 25、 26的内侧面的下端的抵接,可将滤光片20相对光阑叶片IO定位。 也就是,通过正确地选取在光阑叶片10的表面隆起的凸部15、 16的角 隅部的尺寸,能够使ND滤光片20以不悬浮而紧密地贴于光阑叶片的 表面的状态正确地进行定位。
在对该光阑叶片IO安装ND滤光片20时,预先在光阑叶片10的第 二凸部15的近边涂覆粘结剂,在该状态下将ND滤光片20载置在光阑 叶片10上,如图1 (b)所示,ND滤光片20的第一缺口 25嵌合到光 阑叶片10的第一凸部16上,同时ND滤光片20的第二缺口 26嵌合到 光阑叶片10的第二凸部15上,这样一来,由于结束了 ND滤光片20 的定位,故在该状态下,再次从ND滤光片20之上向后端缘的含有第 二缺口 25和第二凸部15的范围涂覆粘结剂S,将ND滤光片20接合到 光阑叶片10的表面。通过上述步骤,形成图3所示的带有ND滤光片 20的光阑叶片10。
之后,如图4所示,再组合一组同样装有ND滤光片20的光阑叶片 10B并载置在光阑基板40上,使光阑基板40上的销42嵌合到滑槽12中,由此两枚光阑叶片10、 10B可自如滑动。另外,同时4吏驱动单元 50的转动杆53卡合到光阑叶片10、 10B的各驱动槽13中,并在光阑 基板40之上覆盖未图示的护軍,由此可完成光阑装置6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ND滤光片的安装构造,通 过设置最少数量的定位结构(左右两个第一凸部16与第一缺口 25的组 合),即可将ND滤光片20相对光阑叶片10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 正确地定位。因此可实现ND滤光片20和光阑叶片IO的形状的筒单化 的同时,还因减少了凸部16和缺口 26的对接部位而相应地实现了安装 作业的容易化。另外,由于可不使ND滤光片20错位地对其进行安装, 故可将ND滤光片20的大小设定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实现了在使用高 价的膜片材料时的成品率的提高.
另外,通过在ND滤光片20的后端缘23上涂覆粘结剂S,将ND 滤光片20与光阑叶片IO接合,因此不会因粘结剂S的漏出而给光学系 统带来坏的影响。另外,由于通过对树脂薄板从背面侧向表面侧冲压来 形成光阑叶片10的凸部16,因此通过简单的加工方法即可形成凸部16, 易于实现。
另外,由于将ND滤光片20的第一缺口 26形成为左右对称,故能 够不受表背关系的影响而将ND滤光片20定位在光阑叶片10上,进行 接合固定,实现了安装的作业性的提高。
另外,通过两组第一凸部16和第一缺口 26的组合将ND滤光片20 在前后左右上定位,因此就从定位的观点而言,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凸部 15和第二缺口 25的组合,但是通过设置该第二凸部15和第二缺口 25, 可实现粘结性的提高,尤其针对脱落现象得到增强。
即,在使形成于ND滤光片20的后端缘23的第二U字状的缺口 25 嵌合到光阑叶片10的第二凸部15上的状态下,通过在包括第二U字状 的缺口 25和第二凸部15的范围涂覆粘结剂S将ND滤光片20接合到 光阑叶片10上,与只在平面的部分搭栽粘结剂S的情况不同,将粘结 剂S搭载到由第二凸部15或U字状的缺口 25连续形成的多个起伏的部 分上,因此使ND滤光片20和光阑叶片10间的接合更为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的安装构造,该构造中,在调节光量的树脂薄板制的光阑叶片的表面形成凸部,另一方面在安装在上述光阑叶片的一部分上的光量衰减用树脂薄板制小片状的滤光片的外周缘上形成缺口,使上述缺口卡合到上述凸部上,由此使上述滤光片相对上述光阑叶片定位,并在该状态下将上述滤光片与上述光阑叶片接合在一起,该构造的特征在于,作为上述滤光片的外周缘,当以凸向开口部的中心侧的一侧设为前、相反一侧设为后、且将垂直于该前后方向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时,将上述滤光片形成为作为外周缘具有前端缘、左右侧缘和后端缘的近似四边形的平面形状,在该滤光片的左右侧缘上形成有一对左右的U字状缺口,另一方面,在上述光阑叶片上形成上述凸部,该凸部通过卡合到上述滤光片的U字状的缺口中,将上述滤光片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定位,该凸部是通过对作为坯件的树脂薄板从背面侧向表面侧进行冲压而形成为近似半球状的凸部的,通过使上述缺口卡合到上述凸部上,将上述滤光片相对上述光阑叶片定位,在该状态下,通过在上述滤光片的后端缘涂覆粘结剂,将上述滤光片与光阑叶片接合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迷的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的安装构造,其特 征在于,将上述滤光片的U字状缺口形成为左右对称。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的安装构造, 其特征在于,使上述U字状缺口的宽度稍大于上述近似半球状凸部的外 周缘与上述光阑叶片的表面相交的角隅部的直径,利用上述角隅部与上 述缺口的内侧面的下端间的抵接,将上述滤光片相对上述光阑叶片定 位。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 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当将上迷滤光片的左右侧缘的U字状缺口设为第一缺口 ,将与该第 一缺口相对应的上述凸部i殳为第一凸部时,还在上述滤光片的后端缘上形成笫二 U字状缺口 ,并在上述光阑叶 片上形成可嵌入到该第二 U字状缺口的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是通过对作为坯件的树脂薄板从背面侧向表面侧进行冲压而形成为近似半球状的凸部的,通过将上述第一缺口卡合到上述第一凸部上,将上述滤光片相对上述光阑叶片定位,同时使得上述笫二 u字状缺口嵌合到上述第二凸部上,在该状态下,通过对包括上述第二 u字状缺口和上述第二凸部的范围涂覆粘结剂,使上述滤光片和光阑叶片接合在一起。
全文摘要
一种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的安装构造,通过最少的定位结构,即可正确地将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定位,从而能够实现滤光片和光阑叶片的形状的简单化以及滤光片安装作业的容易化,且实现起来较为容易。将滤光片设为作为外周缘具有前端缘、左右侧缘和后端缘的近似四边形的平面形状,在该滤光片的左右侧缘上形成有一对U字状缺口,在光阑叶片上形成凸部,通过卡合到滤光片的U字状的缺口中,将滤光片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定位,该凸部是通过对作为坯件的树脂薄板从背面侧向表面侧进行冲压而形成为近似半球状的凸部的,通过使缺口卡合到凸部上,将滤光片相对光阑叶片定位,在该状态下,通过在滤光片的后端缘涂覆粘结剂,将滤光片与光阑叶片接合在一起。
文档编号G02B7/00GK101639556SQ20091016555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0日
发明者郡直道 申请人:日本精密测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