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用焦面快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606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机用焦面快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机用焦面快门。
背景技术
关于最近的相机用焦面快门,具有称为前叶片(群)、后叶片(群)的两个快门叶 片的焦面快门、以及具有一个快门叶片的焦面快门已为人所知,前一种快门既为数码相机 所采用,亦为银盐胶片相机所采用,但后一种快门仅为数码相机所采用。又,对于任一种快 门而言,各快门叶片均是由将一端枢装于快门底板的多个臂部、以及朝该等臂部的自由端 依次受到枢支的多块叶片所构成,各快门叶片配置于快门底板与辅助底板(亦称为盖板) 之间所构成的一个或两个叶片室内,且与驱动构件的旋转连动地进行开闭动作。又,于快门底板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摄影光路用的开口部,于该开口部的侧方区 域中,使板面与快门底板平行,且与快门底板之间空出预定的空间而安装有支持板,上述驱 动构件配置于该空间。又,于该空间中,通常亦配置有电磁铁,但该电磁铁安装于支持板,于 摄影时,以预定的时序使驱动构件开始朝一方旋转。又,印刷配线板重合于支持板,于该印刷配线板上,安装有通过上述驱动构件的旋 转而被操作的开关。而且,于下述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将该开关构成为闪光灯同步用的开 关的内容,于专利文献2中,揭示有亦可将此种开关用作驱动构件,进而用作检测快门叶片 的误动作的开关的内容。然而,通常于多数情形时,采用硬质的玻璃环氧铜箔积层板(亦称为玻璃环氧基 板)作为印刷配线板。又,如专利文献1中所明述,开关由两个具有可挠性的接片构件所构 成,将该等接片构件的一端接合于印刷配线板,于另一端附近设置有接点部。而且,于常态 下,该等接片构件通过自身的弹性而使另一端附近的部位与印刷配线板的各个端面接触, 使两者的接点部成为非接触状态,若驱动构件朝一个方向旋转而按压其中一个接片构件, 则该接片构件会远离印刷配线板的端面,且使其接点部与另一个接片构件的接点部接触, 进而,直接按压另一个接片构件并背离印刷配线板的端面,但其后,若驱动构件逆转,则该 等接片构件会通过各自的弹性而回位至常态。亦即,每当进行摄影时,两个接片构件重复地与印刷配线板的端面接触及分离。然 而,于硬质的印刷配线的情形时,由于使用有玻璃环氧铜箔积层板,故而会因重复地接触及 分离而自接片构件的抵接的端面产生微细的灰尘,或改变端面的面状态,藉此,有可能产生 开关的接触不良,或产生接触的时序偏差。因此,为了解决此种问题,于下述专利文献3中 揭示有如下构成,即,使合成树脂制的开关安装板与可挠性印刷配线板重合于支持板,两个 接片构件其各自的一端接合于可挠性印刷配线板,且其另一端附近部与开关安装板的端面 接触及分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01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5537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12877号公报然而不言而喻,为了使如上所述的构成的开关适当地发挥功能,必需总是以预定 的时序使两个接片构件的接点部确实地接触。关于该点,于专利文献3所揭示的构成的情 形时,由于每当进行摄影时,两个接片构件会与合成树脂制的开关安装板的端面接触及分 离,故而该两个接片构件可适当地发挥功能,而不会如使用有玻璃环氧铜箔积层板的情形 般,因重复地接触及分离而自端面产生微细的灰尘,或改变端面的面状态。然而,众所周知,于此种制品的情形时,由于零件的加工公差或组装公差,当组装 作业结束时,各个制品会产生个体差异。因此,如专利文献3所揭示的构成般,装入至相机 并销售之后,即便不会产生任何问题,由于在制作时会产生众所周知的个体差异,故而必需 于组装结束阶段进行检查,并根据需要而进行调整作业。于该情形时,现有技术是由作业者 对接片构件的形状进行微妙调整,获得预定的功能。然而,姑且不谈于零件阶段进行此种作 业,由于必需于组装状态下进行此种作业,故而存在如下问题点,即,难以进行作业,且即便 对于熟练者而言亦需要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点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相机用焦 面快门,其使于组装结束阶段进行的个体差异调整变得容易,使得用于闪光灯的发光或驱 动构件的误动作的检测等的开关用的两个接片构件,能够对应于快门叶片的驱动构件的旋 转而以预定的时序使双方的接点部确实地接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相机用焦面快门包括快门底板,其具有摄影光路用 的开口部,且与辅助底板之间配置有至少一个快门叶片;支持板,其于上述开口部的侧方区 域中,使板面平行且空出预定的空间而安装于上述快门底板;印刷配线板,其重合于上述支 持板;至少一个驱动构件,其配置于上述空间且通过自身的旋转而使上述快门叶片动作; 绝缘材料制的调整轴构件,其具有可旋转地安装于上述支持板的安装部、与设置于该安装 部的旋转轴的轴向的第一轴部及第二轴部,且该第一轴部与该第二轴部中的一个轴部的外 周面形成为以该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面,另一个轴部的外周面形成为与该旋转轴相距的距 离发生变化的凸轮面;第一接片构件,其一端接合于上述印刷配线板,另一端设为自由端, 于该自由端附近具有接点部及与上述第一轴部的上述外周面接触及分离的被定位部,且具 有通过自身的弹性而使该被定位部与上述第一轴部的上述外周面接触的习性;以及第二接 片构件,其一端接合于上述印刷配线板,另一端设为自由端,于上述一端与自由端之间具有 被按动部,于该自由端附近具有接点部及与上述第二轴部的上述外周面接触及分离的被定 位部,且具有通过自身的弹性而使该被定位部与上述第二轴部的上述外周面接触的习性, 并且当通过上述驱动构件而按压该被按动部时,使该接点部与上述第一接片构件的上述接 点部接触,使上述第一接片构件的上述被定位部背离上述第一轴部的上述外周面,且可通 过使上述调整轴构件旋转而调整上述两个接点部的接触时序。于该情形时,若上述调整轴构件隔着上述安装部而设置有上述第一轴部与上述第 二轴部,且上述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中,外周面形成为以上述安装部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圆 周面的轴部与上述安装部,是形成为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的相同直径的圆柱状,则于加工方面变得有利。又,若上述调整轴构件隔着上述安装部而设置有上述第一轴部与上述第二轴部, 且上述第一轴部与上述第二轴部中的至少一个轴部的外周面是以如下方式形成,自上述旋 转轴至外周面为止的距离与上述安装部的情形相同,或小于该情形时的距离,则对于支持 板的安装构成变得适当。又,上述调整轴构件亦可以如下方式形成,上述安装部处于轴向的一端侧,且上述 第一轴部与上述第二轴部中的任一个轴部处于另一端侧。又,本发明的相机用焦面快门,上述印刷配线板亦可为硬质的印刷配线板,且上述 调整轴构件安装于该印刷配线板。又,本发明的相机用焦面快门,上述印刷配线板亦可为可挠性印刷配线板,辅助板 重合于该可挠性印刷配线板与上述支持板之间,且上述调整轴构件安装于该辅助板。进而,本发明的相机用焦面快门,若上述第一接片构件与上述第二接片构件中的 至少一个接片构件是以如下方式形成,该接片构件的上述接点部与上述被定位部隔开预定 的间隔而配置于其等的动作方向上,则上述被定位部抵接于上述调整轴构件时产生的微粉 末不易附着于上述接点部。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相机用焦面快门具有如下特征,S卩,使设置于可用于闪光灯的 发光或驱动构件的误动作的检测等的两个接片构件的自由端附近的被定位部,于快门的设 置状态下,通过该等接片构件的弹性而个别地与设置于调整轴构件的圆周面与凸轮面接 触,且使该调整轴构件旋转,藉此,改变设置于两个接片构件的自由端附近的接点部彼此的 间隔,因此,可无需熟练度而极其容易地进行组装结束阶段的个体差异调整。


图1是表示装入至相机时,自摄影透镜侧所见的左侧的约一半的实施例的俯视 图,且表示曝光动作刚结束时的状态。图2是放大地表示图1的要部的俯视图。图3是以实线表示图2中由想像线表示外形的构件的俯视图。图4是以剖面表示一部分且自图3的大致右侧所见的侧视图。图5表示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调整轴构件,图5(a)为俯视图,图5(b)为以剖面表示 右半部分的侧视图。图6是与图1同样地表示设置状态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是与图1同样地表示摄影时的曝光动作开始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对实施例中的开关进行调整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对图8的状态进行调整之后的俯视图。图10表示实施例中的调整轴构件的六个变形例,图10 (a) 图10 (c)以俯视图表 示各变形例,图10(d) 图10(f)以侧视图表示各变形例。附图标记说明1 快门底板la、2a:开口部lb、lc、8c:安装孔
ld、le、2b、3a 长子Llf、lg、lh、li、lj、lk、lm 轴2:中间板3 辅助底板4、5:缓冲构件6、7 螺钉8 支持板8a、8b 棘轮爪部9:印刷配线板10、11:铁芯构件12、42、52、62、72、82、92 调整轴构件12a、15c、19c、42a、52a、62a、72a、82a、92a 安装部12b、42b、52b、62b、72b、82b、92b 第一轴部12c、42c、52c、62c、72c、82c、92c 第二轴部12d、12e、42d、52d、62d槽13 第一接片构件13a、14a:接点部13b、14b:被定位部14 第二接片构件14c、15a、19a、22c 被按动部15b、19b:驱动插头15d、22a、22b 按动部16,20 棘轮16a、20a:棘轮齿16b:弹簧挂靠部17 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21 铁片构件18a、21 铁片部18b,21b 轴部18c,21c 头部19 后叶片用驱动构件22 设置构件23,24,28,29 臂部25、26、27、30、31、32 叶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图示的实施例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该实施例是构成为如专利文献1 3所揭示的包括两个快门叶片的焦面快门。因此,于实施例的说明之后,对用作实施例的开 关机构的调整轴构件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然后,叙述该等开关机构即便于具有一个快门叶片的焦面快门中,亦可用作检测驱动构件的误动作的机构。实施例首先,主要使用图1 图5说明本实施例的构成,如上所述,图1是表示装入至相 机时,自摄影透镜侧所见的左侧的约一半的俯视图,且表示曝光动作刚结束时的状态,图2 是为了便于理解图1的要部而放大地表示图1的一部分的俯视图。然而,于图1以及图2的 情形时,为了便于理解要部的构成,仅以点划线与双点划线表示后述的支持板与印刷配线 板的外形。因此,于图3中表示明确记载有图2中的支持板与印刷配线板的情形。又,图4 是自图3的大致右侧所见的以剖面表示一部分的构成构件的侧视图。进而,图5表示本实 施例中的开关机构的调整轴构件,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以剖面表示右半部分的侧视 图。本实施例的快门底板1为合成树脂制,众所周知,其外形整体上呈长方形,且具有 对于相机本体的多个安装孔,图1仅表示自摄影透镜侧即被摄体侧所见的约左部分。因此, 对于在大致中央部形成为长方形的摄影光路用的开口部Ia而言,亦仅表示其左侧的一部 分,且亦仅表示两个对于相机的安装孔lb、lc。于快门底板1的背面侧,分别隔开预定的间隔而依次安装有中间板2与辅助底板 3,于快门底板1与中间板2之间构成前叶片的叶片室,于中间板2与辅助底板3之间构成 后叶片的叶片室,但辅助底板3仅表示于图4中。而且,对于中间板2与辅助底板3而言, 于与快门底板1的开口部Ia相对向的部位,亦形成有形状与开口部Ia不同且稍大于开口 部Ia的开口部,但于图1中,仅表示有该等开口部中的形成于中间板2的开口部2a的一部 分。快门底板1于开口部Ia的左侧的区域具有呈圆弧状的两个长孔ld、le,于该等长 孔的长度方向的下端部,安装有平面形状呈C字状的众所周知的橡胶制的缓冲构件4、5。 又,对于中间板2与辅助底板3而言,于与长孔ld、le相对向的部位,亦形成有呈大致相同 的形状的长孔,但于图4中,于与长孔Id相对向的部位,以剖面表示有形成于中间板2的长 孔2b、与形成于辅助底板3的长孔3a。又,于快门底板1上立设有轴If、lg、lh、Ii、1 j、lk、lm。该等轴中的轴If、lg、1 j立 设于快门底板1的表面侧(摄影透镜侧),轴lk、lm立设于快门底板1的背面侧,但轴lh、 Ii是以贯通快门底板1而存在于表背的方式立设。而且,轴lk、lm其前端插入至形成于辅 助底板3的孔,于图4中表示有轴Ik的此种状态。又,轴lh、li于快门底板1的背面侧,其 前端插入至形成于辅助底板3的孔,于图4中表示有轴Ih的此种状态。于立设于快门底板1的表面侧的轴lf、lg的前端,通过螺钉6、7而重叠地安装有 支持板8与印刷配线板9,于图1以及图2中,配置于快门底板1侧的支持板8的外形由点 划线所表示,配置于摄影透镜侧的印刷配线板9的外形由双点划线所表示。而且,上述轴 lh、Ii的表面侧的前端与轴Ij的前端分别插入至形成于支持板8与印刷配线板9的两者 的孔,于图4中,表示有该等前端中的轴Ih的表面侧的前端插入至支持板8与印刷配线板 9的两者的孔的状态。支持板8亦可为合成树脂制。然而,于本实施例的情形时,该支持板8为金属制,且 呈具有多个弯折部的复杂的形状,但其基本形状已众所周知。因此,虽然省略详细的说明, 但该支持板8除了具有朝快门底板1侧弯曲之后,其前端朝开口部Ia侧弯曲而形成的两个棘轮爪部8a、8b之外,还于快门底板1侧安装有前叶片用电磁铁与后叶片用电磁铁。而且, 众所周知,该等电磁铁均由具有两个磁极部的二字状的铁芯构件、与卷绕于其中一个磁极 部而成的线圈所构成,两个磁极部以成一行地排列于快门底板1的垂直方向的方式而被安 装,但于图1中,仅该等铁芯构件10、11与支持板8同样地被以点划线表示,于图2中,仅前 叶片用电磁铁的铁芯构件10同样地被表示。进而,于该支持板8中形成有安装孔8c (于图1、图6、图7中省略符号),且于此处 安装有调整轴构件12。再者,于本实施例中,以上述方式将调整轴构件12安装于支持板8, 但于本实施例的情形时,由于印刷配线板9为硬质的印刷配线板,故而亦可与安装于支持 板8的情形同样地,将调整轴构件12安装于印刷配线板9。本实施例的调整轴构件12为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如图5所示,其隔着安装 部12a而具有第一轴部12b与第二轴部12c。而且,安装部12a具有圆形的外周面,其该圆 形的中心设为调整轴构件12的旋转轴,且压入至支持板8的安装孔Sc。又,第一轴部12b 的外周面是形成为与调整轴构件12的旋转轴相距的距离发生变化的凸轮面,但自该旋转 轴至凸轮面为止的距离大于安装部12a的半径。而且,第一轴部12b于成为调整轴构件12 的其中一个端面的平面部形成有直线状的槽12d,且于与安装部12a邻接的部位形成有环 状的槽12e。进而,虽然第二轴部12c的外周面是形成为以调整轴构件12的旋转轴为中心 的圆周面,但其直径小于安装部12a的直径。而且,对于如上所述的调整轴构件12而言,当将安装部12a压入至支持板8的安 装孔8c时,将因该压入而产生的磨损粉末、及附着于安装部12a的周面或安装孔8c的内表 面的微细的灰尘收容于环状的槽12e,压入之后,使该调整轴构件12旋转,对后述的两个接 片构件13、14间的间隔进行调整之后,通过接着剂而固定于支持板8。再者,为了便于观察 图式,于图1 图4、图6、图7、图8、图9中,省略该调整轴构件12的槽12e的图示与符号, 于图1、图6、图7中,省略调整轴构件12的其他各部位的符号。使用玻璃环氧铜箔积层板制作上述本实施例的印刷配线板9。而且,于该印刷配线 板9的摄影透镜侧的面形成有配线图案,但于图3中,省略了该配线图案的图示。而且,于 该印刷配线板9上,通过焊锡而接合有上述未图示的前叶片用电磁铁的线圈的两个端子插 头、与后叶片用电磁铁的线圈的两个端子插头,于图3的左上方区域中,前叶片用电磁铁的 线圈的两个端子插头的焊接部位是由施加有斜线的圆形所表示。又,易于理解地如图3、图4所示,于该印刷配线板9上安装有磷青铜制的具有可挠 性的两个接片构件13、14。其中,对于第一接片构件13而言,于2个部位焊接其一端(图3 中的斜线部位),将另一端设为自由端,但该自由端分为两股,将其中一个前端附近设为接 点部13a,将另一个前端附近设为被定位部13b。而且,根据图4可知,接点部13a存在于较 支持板8靠快门底板1侧,被定位部13b存在于较印刷配线板9靠摄影透镜侧。又,根据图3可知,接点部13a形成为较被定位部13b靠调整轴构件12侧,第一接 片构件13具有通过自身的弹性复原力而使被定位部13b与调整轴构件12的第一轴部12b 的凸轮面接触的习性。再者,如此,于本实施例中,接点部13a形成为较被定位部13b靠调 整轴构件12侧,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种形状。另一方面,对于第二接片构件14而言,于2个部位焊接其一端(图3中的斜线部 位),将另一端设为自由端,使该自由端附近的相邻接的两个部位为接点部14a与被定位部14b。又,于该第二接片构件14上,在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通过弯折加工而形成有被按 动部14c。而且,该第二接片构件14具有通过自身的弹性复原力而使被定位部14b与调整 轴构件12的第二轴部12c的圆周面接触的习性。再者,为了便于观察图式,于图1、图6、图 7中,省略两个接片构件13、14的各部位的符号。又,于两个接片构件13、14上,于对于印刷 配线板9的安装部形成有圆形的孔,该等孔是将接片构件13、14焊接于印刷配线板9时,用 以嵌合于夹具的插头的孔,于印刷配线板9上,于与该等孔相对向的部位,亦形成有相同的 孔。再者,于本实施例的情形时,将硬质的印刷配线板9重叠地配置于支持板。然而, 亦可代替硬质的印刷配线板9而使用可挠性印刷配线板。于该情形时,若将两个接片构件 13、14的一端仅安装于可挠性印刷配线板,则会导致两个接片构件13、14的安装状态变得 不稳定。又,若将可挠性印刷配线板安装于与支持板8完全重合的区域中,则两个接片构件 13、14的安装状态稳定,但于本实施例的情形时,由于支持板8为金属制,故而存在两个接 片构件13、14与支持板8接触的虞,因此不佳。因此,于使用可挠性印刷配线板的情形时, 较佳使绝缘性的辅助板重合于可挠性印刷配线板与支持板8之间,使可挠性印刷配线板仅 与辅助板重合,藉此,安装两个接片构件13、14。其次,依次说明于快门底板1与支持板8之间,立设于快门底板1的轴lh、li、lj 上所安装的构件。首先,如图4所示,于快门底板1的轴Ih上,可旋转地安装有前叶片用驱 动构件15与棘轮16,如图1以及图2所示,设置于支持板8的上述棘轮爪部8a的前端卡合 于形成于棘轮16的周面的棘轮齿16a。又,仅如图4所示,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7其一端挂靠于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的未 图示的弹簧挂靠部,且其另一端挂靠于形成于棘轮16的狭缝状的弹簧挂靠部16a,如图1以 及图2所示,由于通过棘轮爪部8a而阻止棘轮16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故而上述前叶片用驱 动弹簧17以使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朝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而施力。而且,众所周知,可 通过改变棘轮齿16a与棘轮爪部8a的卡合位置而调整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7的赋能力。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为合成树脂制,易于理解地如图2所示,该前叶片用驱动构 件15具有被按动部15a、驱动插头15b、以及安装部15c。其中,驱动插头15b设置于快门底 板1侧,其贯通快门底板1的长孔Id与中间板2的长孔2b,且将前端插入至辅助底板3的 长孔3a。又,安装部15c于支持板8侧形成得较厚,其于支持板8侧的外部具有按动部15, 且于内部具有铁片构件18。众所周知,铁片构件I8由与上述前叶片用电磁铁的铁芯构件10的两个磁极部接 触且受到吸附保持的铁片部18a、轴部18b、以及头部18c所构成,其通过未图示的压缩弹簧 的赋能力而朝使铁片部18a自安装部15c的内部突出的方向施力。因此,于图2所示的状 态下,存在于安装部15c的外侧的头部18c通过上述赋能力而与安装部15c的侧面接触,使 铁片部18a朝安装部15c的外部大幅度地突出。再者,为了使图式易于理解,于图1、图6、 图7中,省略该铁片构件18的各部位的符号。如图1所示,与上述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及棘轮16的情形同样地,后叶片用驱动 构件19与棘轮20可旋转地安装于快门底板1的轴li。而且,设置于支持板8的上述棘轮 爪部8b的前端卡合于形成于棘轮20的周面的棘轮齿20a。又,与上述前叶片用驱动弹簧 17的情形同样地,未图示的后叶片用驱动弹簧其一端挂靠于后叶片用驱动构件19的弹簧挂靠部,且其另一端挂靠于棘轮20的弹簧挂靠部,该未图示的后叶片用驱动弹簧以使后叶 片用驱动构件19朝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而施力。后叶片用驱动构件19为合成树脂制,且具有被按动部19a、驱动插头19b、以及安 装部19c。其中,驱动插头19b设置于快门底板1侧,其贯通快门底板1的长孔Ie与中间板 2的未图示的长孔,且前端插入至辅助底板3的未图示的长孔。又,安装部19c于支持板8 侧形成得较厚,且于内部具有铁片构件21。铁片构件21由与上述后叶片用电磁铁的铁芯构件11的两个磁极部接触且受到吸 附保持的铁片部21a、轴部21b、以及头部21c所构成,其通过未图示的压缩弹簧的赋能力而 朝使铁片部21a自安装部19c的内部突出的方向施力。因此,于图2所示的状态下,存在于 安装部19c的外侧的头部21c通过上述赋能力而与安装部19c的侧面接触,使铁片部21a 朝安装部19c的外部大幅度地突出。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合成树脂制的设置构件22可旋转地安装于快门底板1的轴 1 j。该设置构件22具有按压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的被按动部15a的按动部22a、按压后叶 片用驱动构件19的被按动部19a的按动部22b、以及由未图示的相机本体侧的构件按压的 被按动部22c,该设置构件22通过未图示的回位弹簧而被施力,以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而 且,于图1以及图2中表示有如下状态,即,上述设置构件22通过未图示的回位弹簧的赋能 力而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于初始位置抵接于未图示的挡止件并停止。其次,对设置于快门底板1的背面侧的两个叶片室内所配置的前叶片与后叶片的 构成进行说明,首先,对配置于快门底板1与中间板2之间的前叶片的构成进行说明。本实 施例的前叶片包括两个细长的臂部23、24、以及3块叶片25、26、27。其中,臂部23其一端 可旋转地安装于上述轴lh,且另一端设为自由端,使上述驱动插头15b嵌合于未明示的众 所周知的孔。因此,该臂部23通过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而一并往复旋转。另一方面,另一 个臂部24其一端可旋转地安装于上述轴lk,且另一端设为自由端。而且,3块叶片25、26、 27朝两个臂部23、24的自由端依次经由众所周知的连结轴构件而受到枢支,将叶片27设为 前叶片的狭缝形成叶片。又,配置于中间板2与辅助底板3之间的后叶片包括两个细长的臂部28、29、以及 3块叶片30、31、32。其中,臂部28其一端可旋转地安装于上述轴li,且另一端设为自由端, 使上述驱动插头19b嵌合于未明示的众所周知的孔。因此,该臂部28通过后叶片用驱动构 件19而一并往复旋转。另一方面,另一个臂部29其一端可旋转地安装于上述轴lm,且另一 端设为自由端。而且,3块叶片30、31、32朝两个臂部28、29的自由端依次经由众所周知的 连结轴构件而受到枢支,将叶片32设为后叶片的狭缝形成叶片。再者,于图4中,省略该等 前叶片与后叶片的图示。继而,主要使用图1、图2、图6、图7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如上所述,图1以及图 2表示曝光动作刚结束时的状态。此时,设置构件22位于初始位置。又,前叶片用驱动构件 15与后叶片用驱动构件19各自的驱动插头15b、19b抵接于缓冲构件4、5,而停止朝顺时针 方向旋转。因此,前叶片的3块叶片25 27成为增大其等的重叠度所得的重叠状态,且收 纳于开口部Ia的下方位置,后叶片的3块叶片30 32成为减小其等的重叠度所得的展开 状态,且覆盖开口部la。又,如图2所示,此时,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的按动部15d按压第二接片构件14的被按动部14c而使第二接片构件14大幅度地挠曲,因此,第二接片构件14的被定位部14b 大幅度地背离调整轴构件12的第二轴部12c,藉此,第一接片构件13亦由于其接点部13a 按压于第二接片构件14的接点部14a而挠曲,被定位部13b背离调整轴构件12的第一轴 部 12b。于如上所述的图1以及图2的状态下,未图示的相机本体侧的构件按压设置构件 22的被按动部22c,对抗未图示的回位弹簧的赋能力而使设置构件22朝顺时针方向旋转, 藉此,进行快门的设置动作。设置构件22以上述方式进行旋转,首先,按动部22a按压前叶 片用驱动构件15的被按动部15a,且开始对抗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7 (参照图4)的赋能力而 使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一方面,由于前叶片的臂部23通过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的驱动插头15b而 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故而前叶片的3块叶片25 27于保持水平姿势的状态下,一面减小相 邻接的叶片彼此的重叠度,一面整体逐步朝上方移动。又,另一方面,由于前叶片用驱动构 件15的按动部15d逐步退离第二接片构件14的被按动部14c,故而两个接片构件13、14通 过自身的弹性复原力而追随于该按动部15d,藉此,第一接片构件13的被定位部13b逐步靠 近调整轴构件12的第一轴部12b,第二接片构件14的被定位部14b逐步靠近调整轴构件 12的第二轴部12c。其后,作为前叶片的狭缝形成叶片的叶片27、与作为后叶片的狭缝形成叶片的叶 片32的重叠度达到预定量之后,设置构件22的按动部22b按压后叶片用驱动构件19的被 按动部19a,而开始对抗未图示的后叶片用驱动弹簧的赋能力而使后叶片用驱动构件19朝 逆时针方向旋转。藉此,后叶片的臂部28通过后叶片用驱动构件19的驱动插头19b而朝 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叶片的3块叶片30 32于保持水平姿势的状态下,一面增大相邻接的 叶片彼此的重叠度,一面整体逐步朝上方移动。而且,达到上述阶段之后,追随于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的按动部15d的两个接片 构件13、14依次停止。亦即,首先,被定位部13b抵接于调整轴构件12的第一轴部12b的 周面,第一接片构件13停止。此时,有可能会由于上述抵接而产生微细的磨损粉末,但于本 实施例的情形时,根据图2可知,接点部13a形成为较被定位部13b更靠调整轴构件12侧, 因此,此种磨损粉末不会附着于接点部13a,于后述的摄影时,不会引起与第二接片构件14 的接点部14a的接触不良。如此,即便于第一接片构件13停止之后,第二接片构件14仍继 续追随于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的按动部15d,其接点部14a远离第一接片构件13的接点部 13a而继续动作,但其被定位部14b由于抵接于调整轴构件12的第二轴部12c的周面而停 止。如此,即便于两个接片构件13、14停止之后,前叶片与后叶片仍通过各自的驱动 构件15、19而继续动作。继而,后叶片的3块叶片30 32成为增大其等的重叠度所得的 重叠状态,且收纳于开口部Ia的上方位置,前叶片的3块叶片25 27成为减小其等的重 叠度所得的展开状态,且成为覆盖开口部Ia的状态之后,安装于两个驱动构件15、19的铁 片构件18、21的铁片部18a、21a相继与铁芯构件10、11接触。因此,其后,铁片构件18、21无法与驱动构件15、19 一并移动,但设置构件22于该 阶段并不停止,其一面使其后仍对铁片构件18、21施力的上述未图示的压缩弹簧压缩,一 面使两个驱动构件15、19稍微旋转并停止。继而,设置构件22持续保持该状态直至进行摄影为止。该状态为图6所示的设置状态,此时,成为如下状态,S卩,铁片构件18、21的头部 18c、21c远离驱动构件15、19的安装部15c、19c,且使轴部18b,21b的一部分露出。其次,对摄影时的动作进行说明。于图6的状态下,按压相机的释放按钮之后,首 先,对未图示的前叶片用电磁铁与后叶片用电磁铁的线圈通电,铁片构件18、21吸附保持 于铁芯构件10、11。然后,未图示的相机本体侧的构件逐步退离设置构件22的被按动部 22c,因此,设置构件22通过未图示的回位弹簧的赋能力而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于初始位置 抵接于未图示的挡止件并停止。于如上所述的设置构件22的回位过程中,由于设置构件22的按动部22a、22b逐 步远离驱动构件15、19的被按动部15a、19a,故而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通过前叶片用驱动 弹簧17的赋能力、与于设置动作的最后阶段受到压缩的未图示的压缩弹簧的赋能力而朝 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叶片用驱动构件19通过未图示的后叶片用驱动弹簧的赋能力、与于设 置动作的最后阶段受到压缩的未图示的压缩弹簧的赋能力而朝顺时针方向旋转,但该等构 件的旋转通过于安装部15c、19c抵接于铁片构件18、21的头部18c、21c而立即停止。图 7表示以上述方式停止的状态,该停止位置对于各驱动构件15、19以及前叶片、后叶片而言 为曝光动作开始位置。获得如上所述的图7的状态之后,对于前叶片用电磁铁的线圈的通电、与对于后 叶片用电磁铁的线圈的通电依次停止,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与后叶片用驱动构件19伴随 前叶片与后叶片而依次开始曝光动作。而且,众所周知,一般于多数情形下,于前叶片使开 口部Ia完全打开之前,开始后叶片的关闭动作,但以下说明进行闪光灯模式下的摄影的情 形,该闪光灯模式是必定于前叶片使开口部Ia完全打开之后,使后叶片进行关闭动作的模 式。获得图7的状态之后,首先,若停止对前叶片用电磁铁的线圈通电,则相对于铁片 构件18的铁芯构件10的吸附力消失,因此,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通过前叶片用驱动弹簧 17的赋能力而朝顺时针方向急速地旋转。因此,前叶片的臂部23通过驱动插头15b而朝顺 时针方向旋转,前叶片的3块叶片25 27 —面增大与相邻接的叶片的重叠度,一面整体逐 步朝下方移动,而使开口部Ia逐步自上方朝下方打开。其后,于前叶片将要使开口部Ia完全打开之前,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的按动部 15d按压第二接片构件14的被按动部14c,使被定位部14b背离调整轴构件12的第二轴部 12c,使接点部14a与第一接片构件13的接点部13a接触。而且,按动部15d其后仍会进一 步按压第二接片构件14的被按动部14c,因此,第二接片构件14的接点部14a按压第一接 片构件13的接点部13a,藉此,使第一接片构件13的被定位部13b背离调整轴构件12的第 一轴部12b。如此,两个接点部13a、14a接触之后,闪光灯发光,但当闪光灯发光时,前叶片用 驱动构件15的驱动插头15b已抵接于缓冲构件4并停止,前叶片的3块叶片25 27成为 重叠状态,且成为收纳于开口部Ia的下方位置的状态。因此,闪光灯于开口部Ia完全打开 状态的时发光,不会产生曝光不均。如此,闪光灯发光之后,继而停止对后叶片用电磁铁的线圈通电。因此,后叶片用 驱动构件19通过未图示的后叶片用驱动弹簧的赋能力而朝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驱动插 头1%而使后叶片的臂部28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后叶片的3块叶片30 32 —面减小与相邻接的叶片的重叠度,一面整体逐步朝下方移动,而使开口部Ia逐步自上方朝下方 关闭。继而,若3块叶片30 32成为展开状态而将开口部Ia完全关闭,则其后,通过驱动 插头19b抵接于缓冲构件5,后叶片用驱动构件19的旋转停止,藉此,后叶片的动作亦停止。 该状态为图1以及图2所示的状态。再者,于上述动作说明中,说明了本实施例中的开关机构作为闪光灯同步开关而 发挥功能的情形,但如专利文献2所揭示,根据控制电路的设计,亦可使上述开光机构检测 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的误动作。亦即,根据电池的消耗等,于图6的状态下,当铁芯构件10 无法吸附保持铁片构件18时,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会先于预定的时序而开始旋转,使两个 接点部13a、14a先于预定的时序地接触。因此,无论此时的摄影是否为闪光灯模式,于释放 之后,两个接点部13a、14a会先于预定的时序地接触,藉此,可使摄影者意识到误动作。然而,众所周知,必需使闪光灯于前叶片使开口部Ia完全打开之后,且后叶片开 始关闭开口部Ia之前的极短的时间内发光。因此,使两个接片构件13、14的接点部13a、 14a接触的时序非常重要。然而,如以上的说明所述,有可能于制作时会产生个体差异,导致 组装了接触时序发生偏差的接点部。而且,现有技术是使两个接片构件各自的被定位部抵 接于印刷配线板等。因此,现有技术于组装之后,为了消除接触时序的偏差,必需使用镊子 等使接片构件13、14的至少一方发生塑性变形,而进行调整。然而,此种调整方法存在如下 问题,即,自接片构件13、14的安装位置等难以进行作业,而且,考虑到接片构件的特性,无 法将如上所述的变形作业重复多次,因此需要熟练度。然而,于本实施例的情形时,可容易地进行上述调整。因此,使用于快门的设置状 态下所示的图8以及图9,说明本实施例的情形时的调整方法。如以上的说明所述,将本实 施例的调整轴构件12的安装部12a压入至支持板8的安装孔Sc。又,亦已说明了当将上述 调整轴构件12压入时,将微细的灰尘等收容于环状的槽12e,但本发明并非必需以上述方 式形成环状的槽12e。而且,当将调整轴构件12压入时,可于任何旋转状态下压入。因此,暂且于图8中 表示通过压入而将调整轴构件12组装于支持板8的状态的一例,但该状态是第一接片构件 13的接点部13a与第二接片构件14的接点部14a的间隔为最大的情形。因此,理所当然, 于如上所述的摄影时的动作中,两个接点部13a、14a的接触时序慢于所要求的时序。因此,于此种情形时,例如将一字形螺丝起子插入至槽12d,使调整轴构件12旋 转,减小两个接点部13a、14a的间隔。继而,图9中表示如下状态,即,多次改变旋转角度并 使快门动作,一面根据测定器的测定结果而判断时序是否合适,一面获得最佳的间隔。于本 实施例的情形时,获得该状态之后,通过接着剂而将调整轴构件12固定于支持板8。再者, 由此亦可知,本实施例的调整轴构件12的第二轴部12c的外周面是形成为以调整轴构件12 的旋转轴(亦即,安装部12a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面,而且,第二轴部12c形成为直径 小于安装部12a的直径的圆筒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种形状,第二轴部12c的直径亦可 与安装部12a的直径相同,将两者形成为一个圆柱状。如此,根据本实施例的调整方法,仅使调整轴构件12旋转,便可改变两者的间隔, 因此,无需如现有技术般使接片构件发生塑性变形,故而亦不会因该调整作业而产生不良 品,而且由于通过第一轴部12b的凸轮形状而使间隔连续地发生变化,故而调整作业简单, 即便并非熟练的作业者,亦可于短时间内进行调整作业。又,于本实施例的情形时,与现有技术的构成相比较,虽需要调整轴构件12,但如上所述,由于使两个接片构件13、14均与调 整轴构件12接触,且于该状态下直接进行相对的间隔调整,故而无需如现有技术般,将被 定位部13b、14b的抵接部位设为复杂的形状并设置于印刷配线板等,从而可降低印刷配线 板等的成本。因此,综合而言,本实施例的构成的成本低于现有技术的成本。再者,于本实施例中,当将调整轴构件12安装于支持板8时,将调整轴构件12的 安装部12a压入至支持板8的安装孔8c,但亦可于安装部12a的外周面形成外螺纹,且于安 装孔8c的内周面形成内螺纹,藉此使两者螺合。于该情形时,通过调整作业而使调整轴构 件12朝轴向移动,但由于可使该移动量极小,故而于实用方面不存在问题。又,于本实施例 中,当进行调整时,可通过螺丝起子等而使调整轴构件12旋转,但亦可利用镊子等夹住第 一轴部12b而使调整轴构件12旋转,有时亦可利用手指使调整轴构件12旋转。进而,于本 实施例中,于第一轴部12b形成凸轮面,但亦可于第二轴部12c形成凸轮面。此外,于本实 施例中,自摄影透镜侧将调整轴构件12压入,但亦可通过改变两个接片构件13、14的形状 而自快门底板1侧压入。而且,此处所述的内容亦可针对以下所说明的调整轴构件12的变 形例。其次,使用图10,对上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调整轴构件12的六个变形例进行说 明。首先,于图10 (a)所示的调整轴构件42的情形时,安装部42a、第二轴部42c、以及槽42d 为实质上与实施例的调整轴构件12的情形相同的形状,但第一轴部42b的形状呈以与旋转 轴不同的轴为中心的圆形。又,于图10(b)所示的调整轴构件52的情形时,安装部52a、第 一轴部52b、以及第二轴部52c为实质上与实施例的调整轴构件12的情形相同的形状,但槽 52d的形状呈十字状。又,于图10 (c)所示的调整轴构件62的情形时,安装部62a、第一轴部62b、以及第 二轴部62c亦为实质上与实施例的调整轴构件12的情形相同的形状,但槽62d的形状呈六 角形状。又,于图10(d)所示的调整轴构件72的情形时,第一轴部72b、第二轴部72c为实 质上与实施例的调整轴构件12的情形相同的形状,但安装部72a的半径大于第一轴部72b 与旋转中心相距的最大尺寸。又,于图10 (e)所示的调整轴构件82的情形时,安装部82a、第一轴部82b、以及第 二轴部82c分别为实质上与实施例的调整轴构件12的情形相同的形状,但安装部82a与第 一轴部82b的形成位置被更换。再者,于该情形时,亦可如图10(d)所示的变形例般,使安装 部82a的半径大于第一轴部82b与旋转中心相距的最大尺寸。进而,于图10(f)所示的调 整轴构件92的情形时,安装部92a、第一轴部92b、以及第二轴部92c分别为实质上与实施 例的调整轴构件12的情形相同的形状,但第二轴部92c形成于安装部92a与第一轴部92b 之间。再者,于该情形时,可使安装部92a的半径小于第二轴部92c的半径,亦可使该安装 部92a的半径大于第一轴部92b与旋转中心相距的最大尺寸。其次,对将本发明实施为仅具有一个快门叶片的焦面快门的情形进行说明。此种 焦面快门为数码相机所采用,众所周知,通常快门叶片于摄影之前使摄影光路用的开口部 完全打开,于进行摄影时,于该状态下开始摄影,于摄影结束时,关闭摄影光路用的开口部。 因此,可认为仅具有一个快门叶片的焦面快门是采用将上述实施例中,于动作方面与前叶 片相关联的构成删除而成的构成。因此,当将本发明应用于此种构成的快门时,将与前叶片用驱动构件15的按动部15d相当的按动部设置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后叶片用驱动构件19,并且移动调整轴构件12与 两个接片构件13、14的位置,使得可通过该按动部而按压接片构件14即可。藉此,可检测 由电池的消耗等引起的驱动构件与快门叶片的误动作。
权利要求
一种相机用焦面快门,该相机用焦面快门包括快门底板,其具有摄影光路用的开口部,且与辅助底板之间配置有至少一个快门叶片;支持板,其于上述开口部的侧方区域中,使板面平行且空出预定的空间而安装于上述快门底板;印刷配线板,其重合于上述支持板;至少一个驱动构件,其配置于上述空间且通过自身的旋转而使上述快门叶片动作;绝缘材料制的调整轴构件,其具有可旋转地安装于上述支持板的安装部、与设置于该安装部的旋转轴的轴向的第一轴部及第二轴部,且该第一轴部与该第二轴部中的一个轴部的外周面形成为以该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面,另一个轴部的外周面形成为与该旋转轴相距的距离发生变化的凸轮面;第一接片构件,其一端接合于上述印刷配线板,另一端设为自由端,于该自由端附近具有接点部及与上述第一轴部的上述外周面接触及分离的被定位部,且具有通过自身的弹性而使该被定位部与上述第一轴部的上述外周面接触的习性;以及第二接片构件,其一端接合于上述印刷配线板,另一端设为自由端,于上述一端与自由端之间具有被按动部,于该自由端附近具有接点部及与上述第二轴部的上述外周面接触及分离的被定位部,且具有通过自身的弹性而使该被定位部与上述第二轴部的上述外周面接触的习性,并且当通过上述驱动构件而按压该被按动部时,使该接点部与上述第一接片构件的上述接点部接触,使上述第一接片构件的上述被定位部背离上述第一轴部的上述外周面,且可通过使上述调整轴构件旋转而调整上述两个接点部的接触时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用焦面快门,其中上述调整轴构件隔着上述安装部而设置 有上述第一轴部与上述第二轴部,且上述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中,外周面形成为以上述安 装部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面的轴部与上述安装部,是形成为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的相同 直径的圆柱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用焦面快门,其中上述调整轴构件隔着上述安装部而设置 有上述第一轴部与上述第二轴部,且上述第一轴部与上述第二轴部中的至少一个轴部的外 周面是以如下方式形成,自上述旋转轴至外周面为止的距离与上述安装部的情形相同,或 小于该情形时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用焦面快门,其中上述调整轴构件是以如下方式形成,上 述安装部处于轴向的一端侧,且上述第一轴部与上述第二轴部中的任一个轴部处于另一端 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用焦面快门,其中上述印刷配线板为硬质的 印刷配线板,且上述调整轴构件安装于该印刷配线板。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用焦面快门,其中上述印刷配线板为可挠性 印刷配线板,辅助板重合于该可挠性印刷配线板与上述支持板之间,且上述调整轴构件安 装于该辅助板。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用焦面快门,其中上述第一接片构件与上述 第二接片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接片构件是以如下方式形成,该接片构件的上述接点部与上述 被定位部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于两者的动作方向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机用焦面快门。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支持板与印刷配线板重合,且隔开间隔而安装于与快门底板之间。调整轴构件将形成于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之间的安装部压入至支持板的安装孔。第一接片构件其一端安装于印刷配线板,于另一端具有接点部与被定位部,且通过自身的弹性而使被定位部与第一轴部的凸轮形状的周面接触。第二接片构件其一端安装于印刷配线板,于另一端具有接点部与被定位部,且通过自身的弹性而使被定位部与第二轴部的圆形的周面接触。使调整轴构件旋转,接点部与的间隔改变,可对按压第二接片构件的被按动部时,两个接点部的接触时序进行调整。
文档编号G03B9/70GK101989025SQ201010243469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1日
发明者新井康志 申请人: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