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干扰的lcd图形设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246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静电干扰的lcd图形设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LCD的图形转换及等电位结构设计来抵抗外界静电干扰的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因其具有外形薄、耗电少、无辐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车载显示屏中。静电问题一直是IXD品质及生产制造过程的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生产过程产生的静电可以击穿ITO走线,造成产品功能的报废,使用过程中的静电可以造成LCD的多余显示,而且长时间不消失。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冬天,用手摸过LCD表面,整个LCD屏上乱显一片,过了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这都是静电对IXD影响,虽然现在的IC,PCB板等驱动电路都已经充分考虑了产品的抗静电能力,但对于车载LCD等品质要求更高的产品来说,需要一种简单可靠技术的抵御外界静电干扰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静电干扰的LCD图形设计结构,该技术通过框转移、等电位及图形转换来抵御外界静电干扰,技术可靠,抗静电效果好,避免了乱显或乱显后长时间不消失的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抗静电干扰的LCD图形设计结构,LCD液晶盒包括前片玻璃基板、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液晶、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背片玻璃基板、边框,前片SEG电极位于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前片SEG电极接外引电极;背片COM电极位于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边框中设有可使上下电极层导通的金球;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通过导线与驱动电路或电源相连接,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的电极引线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及银点转换到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对于能够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形成等电位的区域,在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复制与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相同的电极引线,并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使在前玻璃基板电极层复制的电极引线与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原有的电极引线导通形成等电位;同时,在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也复制与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相同的引线,并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使在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复制的引线与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原有的引线导通形成等电位;对于不能够通过导电金球形成等电位的区域,将该区域的电极引线设置在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对应位置上接外引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通过框转移、等电位及图形转换来抵御外界静电干扰,技术可靠,抗静电效果好,避免了乱显或乱显后长时间不消失的现象。
图1是IXD液晶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外界静电作用在液晶盒不同部位示意图。图3是电极转换前的IXD前片SEG电极、背片COM电极、边框,导电金球结构示意图。图4是可以直接进行等电位区域及不能进行等电位区域示意图。图5-1是等电位后,台阶方向的电极结构示意图(台阶方向指外引电极方向)。图5-2是等电位后,非台阶方向的电极结构示意图。图6是电极转换后的前片SEG电极、背片COM电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LCD液晶盒包括前片玻璃基板1、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液晶3、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背片玻璃基板5、边框7,前片SEG电极2位于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前片SEG电极2接外引电极6 ;背片COM电极4位于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边框7中设有可使上下电极层导通的金球8。外界静电干扰从本质上来说,是在与外界接触的LCD表面施加了一定能量的高压,造成了 LCD液晶盒上下极板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并且远远高于液晶分子翻转的阈值电压,从而造成多余显示,当电压高到一定程度时,破坏了液晶分子原有的排列方式,使LCD长时间处于显示状态而不消失。要想实现外界静电干扰时不产生多余显示,主要有两方面的办法:1、通过某种方式使不该显示的区域上下两极板间电势差为零或小于阈值电压。2、将与静电接触面产生的静电通过导体快速传导出去。对于前片玻璃基板、背片玻璃基板的电极层,能够在两电极层复制电极引线形成等电位的区域(该区域通常为非图形显示区域),即在上下两电极层复制电极引线,并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及导通点形成等电位的方式来抗静电的产生。对于不能形成等电位的填充电极,通过图形转换技术被置换到另外一片电极层,并将该填充电极变成外引电极。本实用新型抗静电干扰的LCD图形设计技术,通过框转移、等电位及图形转换来抵御外界静电干扰。所述的框转移是指利用边框胶中掺入导电金球的方法,使液晶盒边框具有实现上下片电极导通的功能。所述的等电位是指将液晶盒内在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中相互复制电极引线后,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及导通点导通,达到等电位。所述的图形转换是指将图形所在区域不能等电位的电极引线在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之间灵活转换,最终使不能等电位区域的电极设置在接外引电极6的电极层中。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框转移:在边框胶中按配比参入导电金球,边框胶与导电金球的质量比为250:4设计,按常规工艺生产加工即可。2、COM电极等电位设计:如图1、图2、图3所示,背片COM电极4设置于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前片SEG电极2设置于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接外引电极6。未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前,对于COM电极引线,由于其在LCD液晶盒的背片玻璃基板5上,在它的上面是液晶3,液晶3上面是前片玻璃基板1,当外加高压产生时,孤立的上表面电极高压带电并且不能及时导通出去,进而与下表面COM电极形成非常大的电势差(几千伏),高压直接作用到液晶分子上,液晶分子由于被施加高电压,发生扭曲,长时间不能恢复常态。为此对于COM电极,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措施是:在前片玻璃基板I的电极层上设计与位于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的背片COM电极4同样形状同样大小的填充电极,并且将这个填充电极的一端引到边框7中,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8使该两个电极引线导通,这样当静电接触到LCD上表面前片玻璃基板I电极层中的COM复制电极引线时,由于该电极引线同时也和背片玻璃基板5电极层的COM电极引线相连,电位相等,电势为零,因此无论我们施加多大的电压都不会使该改处的液晶分子扭转,也就不会造成多余显示。2、SEG电极等电位设计:见图1、图2、图3,前片SEG电极2电极引线位于IXD盒前片玻璃基板I下表面的电极层上,SEG电极引线与PCB电路板相连,PCB电路板产生的交频信号直接作用到前片SEG电极2上,当外界瞬时高压接触到LCD表面时,前片SEG电极2本身的交频信号,将静电高压中和或直接导出,因此外界高压不会作用到液晶分子上,液晶不会发生扭曲变形。因此SEG电极不做等电位设计,也不会造成液晶的扭曲。但考虑到不加填充电极引线会产生余影,为了保持整体产品外观颜色的一致性,本实用新型在前片玻璃基板I的SEG电极引线相对应的背片玻璃基板5的电极层也添加同样的填充电极引线,并将在背片基板电极层5中复制的SEG引线一端引到边框7中,与前片玻璃基板I的SEG电极引线形成等电位。3、SEG-COM图形转换:在图4中,B区域都可以实现等电位,但其中A区域无法引到边框中实行等电位,并且该处走线都是COM电极引线,处于液晶层的下表面,静电接触时直接接触液晶而造成多显,为此本实用新型针对A区域通过SEG-COM电极引线在前片玻璃基板、背片玻璃基板的电极层相互对调的方式将COM电极调整到前片玻璃基板I的电极层,这样图4中A区域的电极引线位于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中,直接连接驱动电路,对液晶形成了保护,从而根本上解决了静电干扰带来的多余显示,如图3、图6所示。
权利要求1.抗静电干扰的LCD图形设计结构,LCD液晶盒包括前片玻璃基板、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液晶、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背片玻璃基板、边框,前片SEG电极位于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前片SEG电极接外引电极;背片COM电极位于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边框中设有可使上下电极层导通的金球;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通过导线与驱动电路或电源相连接,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的电极引线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及银点转换到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对于能够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形成等电位的区域,在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复制与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相同的电极弓I线,并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使在前玻璃基板电极层复制的电极引线与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原有的电极引线导通形成等电位;同时,在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也复制与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相同的引线,并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使在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复制的引线与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原有的引线导通形成等电位; 对于不能够通过导电金球形成等电位的区域,将该区域的电极引线设置在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对应位置上接 外引电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LCD的图形转换及等电位结构设计来抵抗外界静电干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对于能够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形成等电位的区域,在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复制与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相同的电极引线,并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导通形成等电位;同时,在背片玻璃基板电极层上也复制与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相同的引线,并通过边框中的导电金球导通形成等电位;对于不能够通过导电金球形成等电位的区域,将该区域的电极引线设置在前片玻璃基板电极层对应位置上接外引电极。本实用新型抗静电效果好,避免了乱显或乱显后长时间不消失的现象。
文档编号G02F1/1345GK203084364SQ2012207461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吴晓东, 侯英光, 陈绍军 申请人:亚世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