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组合瞄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6589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全息组合瞄准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息组合瞄准镜,包括一全息瞄准镜和一微光夜视仪,所述全息瞄准镜设置在微光夜视仪的前上方;全息瞄准镜的全息片出射光束中部分光束投射入微光夜视仪的物镜。具体地,全息瞄准镜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与微光夜视仪的物镜的入光区域部分重叠;或者所述全息瞄准镜与所述微光夜视仪在高度方向上错开,所述全息瞄准镜与所述微光夜视仪之间设置有光折射机构,通过光折射机构将全息瞄准镜的全息片出射光束中部分光束折射后投射入微光夜视仪的物镜。光折射机构可采用单块斜方棱镜、一对上下设置的直角棱镜或一对上下设置的反射镜。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减小体积、重量,又无需经常装卸,同时也不必分别进行校靶。
【专利说明】全息组合瞄准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瞄准镜,尤其是一种全息组合瞄准镜。
【背景技术】
[0002]全息瞄准镜和微光瞄准镜目前已经广泛使用。前者最适合用于快速瞄准的场合,因为它基本上不限制观察视场,有利于快速搜索和锁定目标。但是在夜间,因为人眼看不清目标,全息瞄准镜也随之失去作用。为了在夜间瞄准,必需引入夜视仪,常用的是微光夜视仪。这里,经典的方法是在全息瞄准镜与人眼之间放置一个微光夜视仪,见图1。人眼通过微光夜视仪3既看到目标1,又看到全息瞄准镜2的瞄准分划。此时观察视场主要受到夜视仪视场的限制。有时全息瞄准镜2的结构也可能部分阻挡夜视仪的视场和通光口径,影响夜视性能。另一种较好的组合方式是把全息瞄准镜2绑定在微光夜视仪3上,见图2。白天用全息瞄准镜2瞄准,夜间用微光瞄准镜3瞄准。二者分别独立使用,只是机械地连接在一起而已。这两种组合方法的优点是全息瞄准镜和微光夜视仪均为独立的装置,可以利用已有的型号产品进行组合。而其共同的缺点是工作状态的体积、重量较大。此外,前一种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缺点是:白天使用时必需把夜视仪卸下来,而夜间使用时又必需把夜视仪装上,给使用和保管带来很大不便。后一种组合的方法虽然不需进行装卸,但是因为二者完全独立使用,所以必需分别进行校靶。由于两者的光轴有相当的距离,校靶镜也不能通用。这就带来了另一种不便。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息组合瞄准镜,把全息瞄准镜和微光夜视仪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装置,既可以减小体积、重量,又无需经常装卸,同时也不必分别进行校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全息组合瞄准镜,包括一全息瞄准镜和一微光夜视仪,所述全息瞄准镜设置在微光夜视仪的前上方;全息猫准镜的全息片出射光束中部分光束投射入微光夜视仪的物镜。
[0005]进一步地,全息瞄准镜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与微光夜视仪的物镜的入光区域部分重叠。重叠的区域不超过全息瞄准镜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的1/5。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全息瞄准镜与所述微光夜视仪在高度方向上错开,所述全息瞄准镜与所述微光夜视仪之间设置有光折射机构,通过光折射机构将全息瞄准镜的全息片出射光束中部分光束折射后投射入微光夜视仪的物镜。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光折射机构为一斜方棱镜,该斜方棱镜的入射面朝向全息瞄准镜,出射面朝向微光夜视仪;斜方棱镜的入射面和出射面的法线分别与全息猫准镜光轴和微光夜视仪光轴平行,并且斜方棱镜的入射面的上部位于全息瞄准镜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内,斜方棱镜的出射面的下部位于微光夜视仪的物镜的入光区域内。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光折射机构为一对上下设置的直角棱镜,上面的直角棱镜的入射面位于全息瞄准镜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内,下面的直角棱镜的出射面位于微光夜视仪的物镜的入光区域内。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光折射机构为一对上下设置的反射镜,上面的反射镜位于全息瞄准镜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内,下面的反射镜位于微光夜视仪的物镜的入光区域内。
[0010]本实用新型把全息瞄准镜和微光夜视仪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装置,既可以减小体积、重量,又无需经常装卸,同时也不必分别进行校靶。同时本瞄准镜还能尽量减少有效口径的损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现有技术中猫准镜组合方式一。
[0012]图2为现有技术中瞄准镜组合方式二。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接投射法瞄准镜组合方式。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棱镜投射法瞄准镜组合方式。
[0015]图5为一对上下设置的直角棱镜不意图。
[0016]图6为一对上下设置的反射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3、图4所示:
[0019]一种全息组合瞄准镜,包括一全息瞄准镜2和一微光夜视仪3。
[0020]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设计是把全息瞄准镜2置于微光夜视仪3的前端上方,使得全息猫准镜2的全息片出射光束中的一小部分光束6从微光夜视仪3物镜的前方投入,用于夜间瞄准。众所周知,全息图像的一个特点就是:全息片上的任一小部分都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全息图像。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只取用全息片出射的一小部分光束就可以把完整的全息分划图像投射到微光夜视仪3物镜中去,形成夜间的瞄准分划。而全息片的大部分面积都用于白天的快速瞄准。
[0021]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把全息分划投射到微光夜视仪3物镜中的方法分为直接投射和用棱镜投射两种。
[0022]图3所示即为直接投射法。直接投射法使得全息瞄准镜2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4与微光夜视仪3的物镜的入光区域5部分重叠。重叠的区域一般不超过全息瞄准镜2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4的1/5。重叠区域内全息瞄准镜2的全息片出射光束中的部分光束6直接射入微光夜视仪3物镜,成像在微光夜视仪3的像面上,形成全息分划的实像。只要目标通过微光夜视仪3所成的像与全息分划的这一实像重合,就完成了对目标的瞄准。
[0023]如图4所示,棱镜投射法是在全息瞄准镜2的全息片出射光束中放置一个小棱镜,如斜方棱镜7。此时,全息猫准镜2与微光夜视仪3在高度方向上可以相互错开。该斜方棱镜7的入射面朝向全息瞄准镜2,出射面朝向微光夜视仪3 ;斜方棱镜7的入射面和出射面的法线分别与全息瞄准镜2光轴和微光夜视仪3光轴平行,并且斜方棱镜7的入射面的上部位于全息瞄准镜2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4内,斜方棱镜7的出射面的下部位于微光夜视仪3的物镜的入光区域5内。这样,全息瞄准镜2的全息片出射光束中的一小部分光束6即可通过斜方棱镜7折射后射入微光夜视仪3物镜。棱镜投射法可以尽量减少有效口径的损失,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全息瞄准镜2和微光夜视仪3两者的性能。
[0024]棱镜投射法所用的光折射机构也可以是一对上下设置的直角棱镜8,如图5所示,上面的直角棱镜8的入射面位于全息瞄准镜2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4内,下面的直角棱镜8的出射面位于微光夜视仪3的物镜的入光区域5内。
[0025]棱镜投射法所用的光折射机构还可以采用一对上下设置的反射镜9,如图6所示,上面的反射镜9位于全息瞄准镜2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4内,下面的反射镜9位于微光夜视仪3的物镜的入光区域5内。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瞄准镜中,微光夜视仪3可以是不带瞄准分划的微光观察镜,也可以是带瞄准分划的微光瞄准镜。当微光夜视仪3自带分划时,自带分划与全息分划在工厂装配时校正到相互重合,所以,校靶时只需校准其中一个分划即可,不需要对两个分划分别进行校准。当微光夜视仪3自带分划时,夜间瞄准可关闭全息分划的电源,只利用自带分划进行瞄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全息组合瞄准镜,包括一全息瞄准镜(2)和一微光夜视仪(3),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猫准镜(2)设置在微光夜视仪(3)的前上方;全息猫准镜(2)的全息片出射光束中部分光束(6)投射入微光夜视仪(3)的物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组合瞄准镜,其特征在于:全息瞄准镜(2)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4)与微光夜视仪(3)的物镜的入光区域(5)部分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息组合瞄准镜,其特征在于:重叠的区域不超过全息瞄准镜(2)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4)的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组合瞄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瞄准镜(2)与所述微光夜视仪(3)在高度方向上错开,所述全息瞄准镜(2)与所述微光夜视仪(3)之间设置有光折射机构,通过光折射机构将全息猫准镜(2)的全息片出射光束中部分光束(6)折射后投射入微光夜视仪(3)的物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息组合瞄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折射机构为一斜方棱镜(7),该斜方棱镜(7)的入射面朝向全息猫准镜(2),出射面朝向微光夜视仪(3);斜方棱镜(7)的入射面和出射面的法线分别与全息瞄准镜(2)光轴和微光夜视仪(3)光轴平行,并且斜方棱镜(X)的入射面的上部位于全息猫准镜(2)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4)内,斜方棱镜(7)的出射面的下部位于微光夜视仪(3)的物镜的入光区域(5)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息组合瞄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折射机构为一对上下设置的直角棱镜(8),上面的直角棱镜(8)的入射面位于全息猫准镜(2)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4)内,下面的直角棱镜⑶的出射面位于微光夜视仪(3)的物镜的入光区域(5)内。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息组合瞄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折射机构为一对上下设置的反射镜(9),上面的反射镜(9)位于全息瞄准镜(2)的全息片的出光区域(4)内,下面的反射镜(9)位于微光夜视仪(3)的物镜的入光区域(5)内。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息组合猫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光夜视仪(3)为不带瞄准分划的微光观察镜或带瞄准分划的微光瞄准镜。
【文档编号】G02B23/02GK203414672SQ20132056082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安宝林, 薛晋生, 李东跃 申请人:无锡市星迪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