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适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850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光纤适配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尤其指的一种能传递电讯号的光纤适配器,其包括一适配器壳体,内部形成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壳体前侧面形成一壳体前端开口,壳体后侧面形成一壳体后端开口;一定位管,一光纤套管,及一弹片,利用弹片电性接触一光纤连接器内部的金属导片,藉由传递电讯号来得知光纤连接器两端所连接之伺服器端子其辨识码是否相符,以得知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是否对接正确,以解决一般光纤连接常常需要等整体机台接头连接完成后,才能开机进行测试验证,若此时发现接错线路时,往往不知道是那一条线路接错,故需要重新检查,不但耗时且相当不便之情况。
【专利说明】光纤适配器【技术领域】
[0001]本创作涉及一种光纤适配器,尤其涉及一种能传递电讯号的光纤适配器。
【背景技术】
[0002]光纤是一种光传导工具,让光在玻璃或塑料所制成的纤维中,利用全反射原理进行传输,其具有以下优点:1.低损耗、高频宽;2.重量轻、尺寸小、弯曲半径小;3.不导电、不福射、不感应。
[0003]低损耗、高频宽的特点是因为光在光纤中的传输耗损比电在导线中的传输耗损低得多,并且频带较宽,使得资料传输能够大量、快速地进行;重量轻、尺寸小、弯曲半径小的特点使得光纤在空间的利用上具有相当大的便利性;不导电、不辐射、不感应的特点则是由于光纤系由非金属介质之材料制造而成,所以具有相当优异的抗电磁讯号干扰之能力,故能够避免利用金属作为传输介质所引起的辐射干扰,地回路以及感应相关之问题。
[0004]因此,相关产业之厂商无不致力于光纤传输之发展,使得光纤逐渐地取代传统的金属传输线路,目前已被大量地用作讯号传输之媒介。再者,为了使光纤能够连接至各类电子装置,让其传输之资讯能够被该等电子装置所用,所以必须要有连接器作为光纤与电子装置的中介,以达成连接之目的。
[0005]一般而言,光纤连接器的系统是由一设置于电子装置并作为连接器母头之适配器(Adapter)以及一个作为连接器公头之光纤连接器所构成,将光纤连接器插置于适配器中时,便可构成其连接关系,以达到资料传输之目的。 [0006]现有机房内之伺服器上皆会配置复数个光纤适配器,并藉由与光纤连接器连接来与外界进行资讯相交连;但一般光纤连接器只能传输光讯号,因此在连接时,并无法得知其所插置之光纤适配器是否对接正确,常常需要等整体机台接头连接完成后,才能开机进行测试验证,若此时发现接错线路时,往往不知道是那一条线路接错,故需要重新检查,不但耗时且相当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到问题,本创作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能藉由配置于光纤适配器内部的弹片电性接触光纤连接器内部的金属导片,藉由传递电讯号来得知光纤连接器两端所连接之伺服器端子其辨识码(ID)是否相符,藉此来得知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是否对接正确。
[0008]依据上述目的,本创作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一第一壳体,系由一底面、顶面、一左侧面、一右侧面、一前侧面及一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前侧面形成一前端开口,一第一定位管,为一中空管状,系形成于后侧面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且与后侧面连接处形成一第一贯穿孔;一第二壳体,系由一底面、顶面、一左侧面、一右侧面、一前侧面及一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前侧面形成一前端开口,一第二定位管,为一中空管状,系形成于后侧面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与后侧面连接处形成一第二贯穿孔;其中,第一壳体之后侧面系与第二壳体之后侧面相接,并使第一贯穿孔对应于第二贯穿孔;一光纤套管,为一中空管状,系同时穿设于第一定位管及第二定位管内;及一弹片,系配置于第一壳体至第二壳体之底面,并于弹片之两端各形成一接脚。
[0009]依据上述目的,本创作再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一适配器壳体,系由一壳体底面、壳体顶面、一壳体左侧面、一壳体右侧面、一壳体前侧面及一壳体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并由一内壁分为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与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壳体前侧面形成一壳体前端开口,壳体后侧面形成一壳体后端开口 ;一定位管,为一中空管状,系贯穿于壳体内部容置空间之内壁上;一光纤套管,为一中空管状,系穿设于定位管内;及一弹片,系配置于适配器壳体上,利用弹片电性接触一光纤连接器内部的金属导片,藉由传递电讯号来得知光纤连接器两端所连接之伺服器端子其辨识码是否相符,藉此得知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是否对接正确。
[0010]依据上述目的,本创作再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一适配器壳体,系由一壳体底面、壳体顶面、一壳体左侧面、一壳体右侧面、一壳体前侧面及一壳体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并由一内壁分为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与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壳体前侧面形成一壳体前端开口,壳体后侧面形成一壳体后端开口 ;一定位管,为一中空管状,系贯穿于壳体内部容置空间之内壁上;一光纤套管,为一中空管状,系穿设于定位管内;及一弹片,系配置于适配器壳体上,并于弹片之两端各形成一接脚。
[0011 ] 依据上述目的,本创作再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一适配器壳体,系由一壳体底面、壳体顶面、一壳体左侧面、一壳体右侧面、一壳体前侧面及一壳体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并由一内壁分为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与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壳体前侧面形成一壳体前端开口,壳体后侧面形成一壳体后端开口 ;一分隔板,系垂直配置于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内;一对定位管,各为一中空管状,系贯穿于壳体内部容置空间之内壁上;一对光纤套管,各为一中空管状,系穿设于对定位管内;及一对弹片,系配置于适配器壳体上,并于每弹片之两端各形成一接脚。
[0012]依据上述目的,本创作再提供一种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一第一壳体,系由一底面、顶面、一左侧面、一右侧面、一前侧面及一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且于前侧面形成一前端开口,一第一分隔板,系由后侧面至前端开口垂直配置于第一内部容置空间内,一对第一定位管,各为一中空管状,系形成于后侧面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且与后侧面连接处形成一对第一贯穿孔,其中此对第一定位管系由第一分隔板隔开,并分别置于第一分隔板之两侧;一第二壳体,系由一底面、顶面、一左侧面、一右侧面、一前侧面及一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于前侧面形成一前端开口,一第二分隔板,系由后侧面至前端开口垂直配置于第二内部容置空间内,一对第二定位管,为一中空管状,系形成于后侧面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与后侧面连接处形成一对第二贯穿孔,其中此对第二定位管系由第二分隔板隔开,并分别置于第二分隔板之两侧;其中,第一壳体之后侧面系与第二壳体之后侧面相接,并使此对第一贯穿孔对应于此对第二贯穿孔;一对光纤套管,各为一中空管状,系同时穿设于此对第一定位管及此对第二定位管内;及一对弹片,各为一长条板体,系配置于第一壳体至第二壳体之底面内表面上,并于各弹片之两端各形成一接脚,其中此对弹片系由第一分隔板及第二分隔板隔开,并分别置于第一分隔板及第二分隔板之两侧。
[0013]另外,本创作再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装置,藉由在终端装置上配置具有弹片之光纤适配器,能在具有金属导片的光纤连接器对接时,藉由传递电讯号来得知光纤连接器两端所连接之伺服器端子其辨识码(ID)是否相符,藉此来得知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是否对接正确。
[0014]依据上述目的,本创作提供一种终端装置,包括:一机箱,其内部具有一主机板、一中央处理器、一记忆体、复数个晶元组、一电源供应器及复数个光纤适配器,其中光纤适配器之特征在于:光纤适配器具有一接口,而光纤适配器内部具有一弹片,弹片一端形成于接口内,而另一端电性连接于主机板。
[0015]藉由本创作所提出之光纤适配器,其除了可传递光讯号以外,亦可藉由配置于光纤适配器内部的弹片来传递电讯号,藉由传递电讯号来得知光纤连接器两端所连接之伺服器端子其辨识码(ID)是否相符,而藉此能在伺服器安装时,能即时得知光纤连接器是否对接正确之光纤适配器,不仅省时且相当便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之爆炸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之下视图。
[0018]图3A为本创作之金属导板之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9]图3B为本创作之金属导板之第一实施例连接示意图。
[0020]图3C为本创作之金属导板之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0021]图3D为本创作之金属导板之第二实施例连接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之剖示图。
[0023]图5A为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之扣合装置第一实施例之示意图。
[0024]图5B为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之扣合装置第二实施例之示意图。
[0025]图5C为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之扣合装置第三实施例之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创作之光纤适配器之第一实施例之不意图。
[0027]图7为本创作之光纤适配器之第一实施例连接光纤连接器之剖面图。
[0028]图8为本创作之光纤适配器之第二实施例之示意图。
[0029]图9为本创作之光纤适配器之第二实施例连接光纤连接器之剖面图。
[0030]图10为本创作之光纤适配器之第三实施例之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创作之光纤适配器之第四实施例之示意图。
[0032]图12为本创作之终端装置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创作之目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能更为相关【技术领域】人员所了解并得以实施本创作,在此配合所附图式,于后续之说明书阐明本创作之技术特征与实施方式,并列举较佳实施例进一步说明,然以下实施例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创作,且以下文中所对照之图式,系表达与本创作特征有关之示意。
[0034]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系为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之爆炸示意图及下视图。光纤连接器I包含一连接器壳体,主要由一前壳体10及一后壳体12所组成,连接器壳体可一体成型或由前壳体10及后壳体12组装成型;前壳体10为一长方体结构,其具有一前壳体前端开口 101,一前壳体后端开口 103以及一连通于前壳体前端开口 101及前壳体后端开口 103之前壳体容置空间;一组装导槽105,设置于前壳体10后端顶面并连通于前壳体后端开口103与前壳体容置空间;一内止挡部106 (请参考图4),配置于前壳体容置空间之内壁;一对卡制孔107,分设于前壳体10后端二侧面;一卡制槽109 (请参阅图2),形成于前壳体10之外壁底面。
[0035]一后壳体12,由一组装部121及一连接于组装部121之止挡部123所形成,其中组装部121具有一组装部前端开口 1211,止挡部123具有一止挡部后端开口 1231,一连通于组装部前端开口 1211及止挡部后端开口 1231之后壳体容置空间,其中组装部121系经由前壳体后端开口 103设置于前壳体容置空间中;其中后壳体12之止挡部123为一长方体结构,而组装部121则为一筒状体。一组装凸条1213,凸设于组装部121顶面并对应于组装导槽105 ;—对卡制凸块1215,分设于组装部121 二侧面并对应于卡制孔107。当前壳体10与后壳体12相互扣合时,后壳体12之组装凸条1213会经由组装导槽105之导引(亦具有防呆之作用),使组装部121组装于前壳体10内;而卡制凸块1215则会卡置于卡制孔107内,使前壳体10与后壳体12相互牢固扣合。
[0036]一芯管20,设置于前壳体容置空间与后壳体容置空间且部份突出于前壳体前端开口 101,具有一陶瓷插针201,一连接于前段之陶瓷基座203,一设置于陶瓷插针201与陶瓷基座203连接处之芯管止挡部205以及一贯穿于芯管20之芯孔207,其中芯管20置于前壳体容置空间时,其芯管止挡部205会与前壳体10之内止挡部106相触,藉由内止挡部106使芯管20限制于前壳体10中不致过突出于前壳体前端开口 101 延伸管23,为一中空管状,配置于陶瓷基座203尾端;另外,于陶瓷基座203上进一步套设一弹簧21 ;—套管22,为一中空管状,配置于后壳体容置空间并部分突出于止挡部后端开口 1231,且套管22套设于延伸管23上,并使弹簧21位于芯管止挡部205及套管22之间;而此弹簧21主要用以使芯管20具有缓冲(cushion)之效果;而芯管20之主要作用,是用以包覆光纤线,并使光纤线切齐于芯孔207。一固定座25,为一中空管状,套设于套管22尾端;一金属导板30,为一长条板体,具有一第一端301及一第二端303,其中第一端301配置于卡制槽109内,而第二端303则经由后壳体12之后壳体容置空间之止挡部后端开口 1231延伸出,并位于套管22及固定座25下方。
[0037]当连接器壳体为一体成型时,并无前壳体10及后壳体12之区分,只有单一壳体。连接器壳体为一长方体结构,其具有一连接器壳体前端开口,连接器壳体前端开口即为前壳体前端开口 101连接器壳体后端开口,连接器壳体后端开口即为止挡部后端开口1231 ;—连通于连接器壳体前端开口与连接器壳体后端开口之连接器壳体容置空间;一内止挡部106,配置于该连接器壳体容置空间之内壁;一卡制槽109,形成于连接器壳体之外壁底面。
[0038]一芯管20,设置于该连接器壳体容置空间且部份突出于该连接器壳体前端开口,具有一陶瓷插针201,一连接于前段之陶瓷基座203,一设置于陶瓷插针201与陶瓷基座203连接处之芯管止挡部205以及一贯穿于芯管20之芯孔207,其中芯管20置于连接器壳体容置空间时,其芯管止挡部205会与连接器壳体之内止挡部106相触,藉由内止挡部106使芯管20限制于连接器壳体10中不致过突出于该连接器壳体前端开口 ;一延伸管23,为一中空管状,配置于陶瓷基座203尾端;另外,于陶瓷基座203上进一步套设一弹簧21 ;—套管22,为一中空管状,配置于该连接器壳体容置空间并部分突出于该连接器壳体后端开口,且套管22套设于延伸管23上,并使弹簧21位于芯管止挡部205及套管22之间;而此弹簧21主要用以使芯管20具有缓冲(cushion)之效果;而芯管20之主要作用,是用以包覆光纤线,并使光纤线切齐于芯孔207。一固定座25,为一中空管状,套设于套管22尾端;一金属导板30,为一长条板体,具有一第一端301及一第二端303,其中第一端301配置于卡制槽109内,而第二端303则经由该连接器壳体之连接器壳体容置空间之连接器壳体后端开口延伸出,并位于套管22及固定座25下方。
[0039]接着,请参阅图3A及3B,系为本创作之金属导板之第一实施例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3A及3B,金属导板30主要为连接导线34,并做以电性连接用;因此其第一端301会裸露于光纤连接器I底部,使之与其他装置电性连接,而第二端303则是与导线34连接,且金属导板30必须与导线34内部之金属导线341碰触,才能形成电性通路。在第一实施例金属导板30之第二端303末端形成至少一个向上延伸之叉状结构305,叉状结构305之间形成一触线槽3051 ;由于导线34是以一绝缘层343包覆金属导线341所形成,因此当导线34与金属导板30之第二端303连接时,其叉状结构305会插入绝缘层343,并使金属导线341置入于触线槽3051内,使金属导线341与叉状结构305相互碰触,并形成电性通路。
[0040]再接着,请参阅图3C及3D,系为本创作之金属导板之第二实施例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3C及3D,第二实施例之金属导板32同样具有一第一端321及一第二端323,其第一端321同样裸露于光纤连接器I底部,使之与其他装置电性连接,而第二端323亦与导线34连接;其中,金属导板32之第二端323末端形成一对向上延伸之环状管套325,环状管套325中间形成一置线孔3251 ;当导线34与金属导板32之第二端323连接时,其导线34前端必须先将一部分之绝缘层343去除,裸露出一段金属导线341,并将金属导线341插入至置线孔3251中,使金属导线341与环状管套325相互碰触,并形成电性通路。在此强调,本创作并不对金属导板30 (32)之配置个数加以限制,其亦可为多条之配置(例如:多个金属导板平行排列配置)。
[0041]请参阅图4,系为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之剖示图。如图4所示,当芯管20置于前壳体10及后壳体12内时,其芯管止挡部205会与前壳体10之内止挡部106相触,限制芯管20于前壳体10中不致过突出于前壳体前端开口 101 ;而在芯管20内中配置一光纤线2,在前壳体10及后壳体12下方配置一金属导板30 (以图3A实施例为例),并与导线34连接;另外,于后壳体12之组装部前端开口 1211处,会进一步配置一中空管状之尾套24,其连接于突出于止挡部后端开口 1231之套管22及固定座25上,并有一缆线26连接于尾套24尾端;尾套24可保护接头与连接之线材过度弯折;而光纤线2会经由固定座25延伸出,导线34则会由止挡部后端开口 1231延伸出,光纤线2及导线34—同经由尾套24并延伸至缆线26内。藉由本创作之配置,将光纤线2及导线34整合到光纤连接器I内,使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I不仅可以传递光讯号,亦可传递电讯号。
[0042]接着,请参阅图5A?图5C,系为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之扣合装置第一、第二及第三实施例之示意图。请先参阅图5A,在第一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I之前壳体10上方会进一步配置一扣合装置4,用以扣合住光纤适配器;扣合装置4包含一按压卡合件40,其前端401设置于前壳体10顶面;一操作部42,为一中空套管,并以一延伸条44连接于按压卡合件40之后端403,而操作部42则套设于缆线26上;另外,按压卡合件40中段部位朝外凸设有一对卡合凸块405,用以扣合光纤适配器。按压卡合件40为一具有回复力之元件,在光纤连接器I插入光纤适配器时,会因为按压卡合件40的回复力将扣合装置4卡固于光纤适配器中;而当光纤连接器I要拔出时,藉由将操作部42往后拉,使延伸条44带动按压卡合件40往下位移,使按压卡合件40不再卡固于光纤适配器内,并藉此移出光纤适配器;而当不再拉动操作部42时,按压卡合件40又会再回复原来之状态。
[0043]接着,请参阅图5B,为本创作扣合装置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I之前壳体10上方会进一步配置一扣合装置4’,用以扣合住光纤适配器,而在后壳体12之两侧面分别设有一滑槽1233 ;扣合装置4’包含一按压卡合件40,其前端401设置于前壳体10顶面,而按压卡合件40之后端403两侧处形成一对滑移柱4031 滑动块46,具有一套设孔461,并于套设孔461内壁形成一对滑块4611 ;在滑动块46顶面形成有两侧壁463,两侧壁463分别设有一穿孔4631,穿孔4631的顶侧孔壁面为一斜面,且穿孔4631具有一后端高部46311及一前端低部46313 ;滑动块46以所设之套设孔461内之滑块4611,可移动的设置于后壳体12的滑槽1233上,并使按压卡合件40之滑移柱4031对应容置于滑动块46之两侧壁463之穿孔4631中;一操作部42,为一中空套管,并以一延伸条44连接于滑动块46,而操作部42则套设于缆线26上;另外,按压卡合件40中段部位朝外凸设有一对卡合凸块405,用以扣合光纤适配器。按压卡合件40为一具有回复力之元件,在光纤连接器I插入光纤适配器时,会因为按压卡合件40的回复力将扣合装置4卡固于光纤适配器中;而当光纤连接器I要拔出时,藉由将操作部42往后拉,使延伸条44带动滑动块46于滑槽1233上往后滑动,而原位于穿孔4631之后端高部46311之滑移柱4031,则会因滑动块46往后滑动使滑移柱4031移往前端低部46313,并带动按压卡合件40往下压,使按压卡合件40不再卡固于光纤适配器内,并藉此移出光纤适配器;而当不再拉动操作部42时,滑动块46及滑移柱4031藉由按压卡合件40之回复力,再回复为原来之位置。
[0044]最后,请参阅图5C,为本创作扣合装置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其扣合装置4’’结构配置与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为一不同处在于其操作部42不为一中空套管,而改为一拉环47,并同样以延伸条44连接于滑动块46 ;而其实施方式同样以拉环47向后拉而带动滑动块46之滑动,并使按压卡合件40往下压,而其详细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0045]请参阅图6,系为本创作之光纤适配器之第一实施例之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实施例之光纤适配器为置于伺服器上之单芯光纤适配器5,其包括一适配器壳体,主要由一第一壳体50与一第二壳体60所组成,适配器壳体可一体成型或由第一壳体50及第二壳体60组装成型。第一壳体50,系由一底面501、顶面502、一左侧面503、一右侧面504、一前侧面505及一后侧面506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且于前侧面505形成一前端开口 5051 ;—第一定位管52,为一中空管状,形成于后侧面5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且与后侧面506连接处形成一第一贯穿孔5061。第二壳体60,同样由一底面601、顶面602、一左侧面603、一右侧面604、一前侧面605及一后侧面606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于前侧面605形成一前端开口 6051 ;—第二定位管62,为一中空管状,形成于后侧面6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与后侧面606连接处形成一第二贯穿孔6061 ;另外,于第二壳体60之底面601形成一贯穿之开口 6011 ;其中第一壳体50之后侧面506与第二壳体60之后侧面606相接,并使第一贯穿孔5061对应于第二贯穿孔6061,而第一壳体50与第二壳体60之相接方式可为卡扣、黏合或熔接,本创作并不加以限定。
[0046]—光纤套管70,同时穿设于第一定位管52及第二定位管62内;一弹片72,为一长条板体,配置于第一壳体50之底面501至第二壳体60之底面601之内表面上,并于弹片72之两端各形成一接脚721、723 ;其中,弹片72 —端之接脚721向上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7211,而另一端之接脚723向下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7231,并经由第二壳体60之开口 6011突出于第二壳体60之底面601 指示灯74,配置于第一壳体50之前侧面505之前端开口5051的边缘,而指示灯74之材质为导光之塑胶材质。
[0047]当单芯光纤适配器5之适配器壳体为一体成型时,并无第一壳体50与第二壳体60之区分,只有单一壳体。适配器壳体,由一壳体底面、一壳体顶面、一壳体左侧面、一壳体右侧面、一壳体前侧面、一壳体后侧面及一内壁所形成。壳体底面包含:底面501、601 ;壳体顶面包含:顶面502、602 ;壳体左侧面包含:左侧面503、603 ;壳体右侧面包含:右侧面504、
604;壳体前侧面即为第一壳体50之前侧面505 ;壳体后侧面即为第二壳体60之前侧面
605;以及内壁包含:后侧面506、606 ;适配器壳体于内部形成一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并由内壁分为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与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于壳体前侧面形成一壳体前端开口,壳体前端开口即是前端开口 5051 ;于壳体后侧面形成一壳体后端开口,壳体后端开口即是前端开口 6051。适配器壳体更包含:一定位管,其为一中空管状,贯穿于壳体内部容置空间之内壁上,且形成一贯穿孔,其中中空管状等同于第一定位管52与第二定位管62。定位管其位置等同于第一定位管52形成于后侧面5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之位置以及第二定位管62形成于后侧面6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之位置。贯穿孔等同于第一贯穿孔5061与第二贯穿孔6061。另外,于适配器壳体之壳体底面形成一贯穿之壳体开口,壳体开口即为开口 6011 ;光纤套管70,穿设于定位管内;弹片72,为一长条板体,配置于适配器壳体之壳体底面。弹片72之结构如前所述,两端各形成一接脚721、723 ;其中,弹片72—端之接脚721向上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7211,而另一端之接脚723向下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7231,并经由适配器壳体之壳体开口突出于壳体底面。
[0048]接着,请参阅图7,系为本创作之光纤适配器之第一实施例连接光纤连接器之剖面图。如图7所示,由剖面图可看出,向下弯折之弹性接脚7231会经由开口 6011突出于底部601,而向上弯折之弹性接脚7211,则会弯折于第一内部容置空间内。第一实施例之单芯光纤适配器5为置于伺服器上之适配器,因此会先将单芯光纤适配器5置于伺服器内;而其向下弯折之弹性接脚7231会与伺服器相接(例如:伺服器内部的PCB),接着,光纤连接器I插入单芯光纤适配器5完成连接;在插入的同时,光纤连接器I配置于下方的金属导板30便会接触于单芯光纤适配器5内部向上弯折之弹性接脚7211,藉此形成电性通路;而当电性通路形成时,藉由传递电讯号来得知光纤连接器两端所连接之伺服器端子其辨识码(ID)是否相符,如果连接之两端伺服器的辨识码相符正确,置于单芯光纤适配器5下方的指示灯74便会亮起(例如:绿灯),代表对接正确;反之,如连接之两端伺服器彼此辨识码不相符不正确,则指示灯74不会亮起(或亮起红灯),藉此判断是否对接正确。
[0049]请参阅图8,系为本创作之光纤适配器之第二实施例之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例之光纤适配器为连接两条光纤连接器I之单芯光纤适配器5’,其结构大致与第一实施例之单芯光纤适配器5相同,而其中有三处不同处;其一为其所配置的弹片78,其两端之接脚781、783,均形成向上弯折之弹性接脚7811、7831。其二为:由于弹片78两端皆向上弯折,因此第二壳体60之底面601不需形成贯穿之开口 6011。其三为:单芯光纤适配器5’上不需配置指示灯74 ;由于仅作为连接两条光纤连接器I之适配器,因此不需指示灯74来显示是否对接正确。除此三处不同处外,第二实施例之单芯光纤适配器5’之其他元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之单芯光纤适配器5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
[0050]接着,请参阅图9,系为本创作之光纤适配器之第二实施例连接光纤连接器之剖面图。如图9所示,由剖面图可看出,向上弯折之弹性接脚7811、7831,会各弯折于第一内部容置空间及第二内部容置空间内。第二实施例之单芯光纤适配器5’为连接两条光纤连接器I之适配器;在两条光纤连接器I插入时,每个光纤连接器I配置于下方的金属导板30便会接触于单芯光纤适配器5’内部向上弯折之弹性接脚7811、7831,藉由此方式,连通两条光纤连接器I彼此的电性通路。而其中上述之弹片72、78为能传递电讯号之金属材质。同样地,对应于前述金属导板30 (32)可为多条之配置,其相对之弹性接脚7211、7231、7811、7831亦相对可为多个之配置,而其配置位置除了配置于壳体之底面以外,亦可配置于壳体两侧。而在此强调,本创作光纤适配器之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为单芯用光纤适配器,其仅有一个接口供单芯光纤连接器使用。
[0051]请参阅图10,系为本创作之光纤适配器之第三实施例之示意图。而如图10所示,本创作之第三实施例为双芯用光纤适配器,可供一对光纤连接器使用;双芯光纤适配器8包括一适配器壳体,主要由一第一壳体80与一第二壳体90所组成,适配器壳体可一体成型或由第一壳体80及第二壳体90组装成型。第一壳体80,系由一底面801、顶面802、一左侧面803、一右侧面804、一前侧面805及一后侧面806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前侧面805形成一前端开口 8051 ;—第一分隔板807,由后侧面806至前端开口 8051垂直配置于第一内部容置空间内;一对第一定位管82,为一中空管状,形成于后侧面8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且与后侧面806连接处形成一对第一贯穿孔8061,其中此对第一定位管82由第一分隔板807隔开,并分别置于第一分隔板807之两侧。第二壳体90,同样由一底面901、顶面902、一左侧面903、一右侧面904、一前侧面905及一后侧面906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于前侧面905形成一前端开口 9051 ;—第二分隔板(未标示),由后侧面906至前端开口 9051垂直配置于第二内部容置空间内;一对第二定位管92,为一中空管状,形成于后侧面9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与后侧面906连接处形成一对第二贯穿孔9061 ;另外,于第二壳体90之底面901形成一对贯穿之开口 9011,且同样由第二分隔板(未标示)分隔于两侧;其中此对第二定位管92由第二分隔板(未标示)隔开,并分别置于第二分隔板(未标示)之两侧;其中,第一壳体80之后侧面806与第二壳体90之后侧面906相接,并使一对第一贯穿孔82对应于一对第二贯穿孔92,而第一壳体80与第二壳体90之相接方式可为卡扣、黏合或熔接,本创作并不加以限定。
[0052]一对光纤套管1000,各为一中空管状,同时穿设于一对第一定位管82及一对第二定位管92内;一对弹片1002,各为一长条板体,配置于第一壳体80之底面801至第二壳体90之底面901之内表面上,并于各弹片1002之两端各形成一接脚10021、10023,而此对弹片1002则由第一分隔板807及第二分隔板(未标示)隔开,并分别置于第一分隔板807及第二分隔板(未标示)之两侧。另外,每一弹片1002 —端之接脚10021向上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10021a,而另一端之接脚10023向下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10023a,并经由第二壳体90之一对开口 9011突出于第二壳体90之底面901 ;—对指示灯1004,配置于第一壳体80之前侧面805之前端开口 8051的边缘,而指示灯1004之材质为导光之塑胶材质。
[0053]当双芯光纤适配器8之适配器壳体为一体成型时,并无第一壳体80与第二壳体90之区分,只有单一壳体。适配器壳体,由一壳体底面、一壳体顶面、一壳体左侧面、一壳体右侧面、一壳体前侧面、一壳体后侧面及一内壁所形成。壳体底面包含:底面801、901 ;壳体顶面包含:顶面802、902 ;壳体左侧面包含:左侧面803、903 ;壳体右侧面包含:右侧面804、904 ;壳体前侧面即为第一壳体80之前侧面805及该壳体后侧面即为该第二壳体90之前侧面905 ;以及内壁包含:后侧面806、906 ;适配器壳体于内部形成一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并由内壁分为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与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于壳体前侧面形成一壳体前端开口,壳体前端开口即是前端开口 8051 ;于壳体后侧面形成一壳体后端开口,壳体后端开口即是前端开口 9051。该适配器壳体更包含一分隔板垂直配置于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分隔板等同于第一分隔板807与第二分隔板907。适配器壳体更包含:一对定位管,各为一中空管状,贯穿于壳体内部容置空间之内壁上,且形成一对贯穿孔;其中此对定位管由分隔板隔开,并分别置于分隔板之两侧。其中此对中空管状等同于第一定位管82与第二定位管92。对定位管其位置等同于第一定位管82形成于后侧面8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之位置以及第二定位管62形成于后侧面9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之位置。贯穿孔等同于第一贯穿孔8061与第二贯穿孔9061。另外,于适配器壳体之壳体底面形成一对贯穿之壳体开口,壳体开口即为开口 9011 ;—对光纤套管1000,分别穿设于定位管内;一对弹片1002,各为一长条板体,配置于适配器壳体之壳体底面。各弹片1002之结构如前所述,两端各形成一接脚10021、10023 ;其中,每一弹片1002 —端之接脚10021向上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10021a,而另一端之接脚10023向下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10023a,并经由适配器壳体之一对开口 9011突出于壳体底面。
[0054]双芯光纤适配器8其实施方式与前述单芯适配器5相同,藉由弹片1002与光纤连接器I之金属导板3连接,使两端伺服器形成电性通路,并经由辨识码确认,使指示灯1004显示两端伺服器是否对接正确;而双芯光纤适配器8是供一对光纤连接器使用,能同时辨识该对光纤连接器是否对接正确。而双芯光纤适配器8之其余详细实施方式与前述光纤适配器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
[0055]接着,请参阅图11,系为本创作之光纤适配器之第四实施例之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四实施例之光纤适配器为连接两对光纤连接器之双芯光纤适配器8’,其结构大致与第三实施例之双芯光纤适配器8相同,而其中有三处不同处;其一为其所配置的弹片1006,其两端之接脚10061、10063,均形成向上弯折之弹性接脚10061a、10063a。其二为:由于弹片1006两端皆向上弯折,因此第二壳体90之底面901不需形成一对贯穿之开口 9011。其三为:单芯光纤适配器8’上不需配置指示灯1004 ;由于仅作为连接两对光纤连接器之适配器,因此不需指示灯1004来显示是否对接正确。除此三处不同处外,第四实施例之双芯光纤适配器8’之其他元件结构与第三实施例之双芯光纤适配器8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而其中要说明的是,本创作之单芯、双芯光纤适配器,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一体成型或组装成型;而双芯光纤适配器之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亦可一体成型或组装成型,本创作并不对此加以限制;另外,本创作之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之弹片72、78、1002及1006其材质为金属材质。
[0056]请参阅图12,系为本创作之终端装置之示意图。如图12所示,终端装置200如伺服器、终端机等,其主要包括:一机箱2001,其内部具有一主机板(未标不)、一中央处理器(未标示)、一记忆体(未标示)、复数个晶元组(未标示)、一电源供应器(未标示)及复数个光纤适配器2003,其中光纤适配器2003 (如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之光纤适配器)具有一接口 20031,而光纤适配器2003内部具有一弹片20033,弹片20033 —端形成于接口 20031内,而另一端则电性连接于机箱2001内之主机板;而弹片20033其材质为金属材质。终端装置200藉由光纤适配器2003内部之弹片20033配置方式,能藉由具有配置电线及金属导板之光纤连接器,来电性连接两端之终端装置200,并经由终端装置200内部之辨识码确认,辨识光纤连接器是否对接正确。
[0057]另外在此说明,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I为LC (Lucent Connector)型之光纤连接器,以及配对LC型之光纤适配器,但本创作并不对光纤连接器及光纤适配器之类型加以限制,各类型之光纤连接器及光纤适配器凡符合本创作之特征结构皆为本创作之权利范围。
[0058]藉由本创作所提出之光纤连接器及光纤适配器,其除了可传递光讯号以外,亦可藉由配置于光纤适配器内部的弹片来传递电讯号,而藉此能在伺服器安装时,能即时得知光纤连接器是否对接正确之光纤适配器,不仅省时且相当便利。 [0059]虽然本创作以前述之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创作,任何熟习本领域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创作之精神和范围内,作更动与润饰,以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范围限定为准。
[0060]符号说明
[0061]I光纤连接器
[0062]2光纤线
[0063]10前壳体
[0064]101前壳体前端开口
[0065]103前壳体后端开口
[0066]105组装导槽
[0067]106内止挡部
[0068]107卡制孔
[0069]109卡制槽
[0070]12后壳体
[0071]121组装部
[0072]1211组装部前端开口
[0073]1213组装凸条
[0074]1215卡制凸块
[0075]123止挡部
[0076]1231止挡部后端开口
[0077]1233滑槽
[0078]20芯管[0079]201陶瓷插针
[0080]203陶瓷基座
[0081]205芯管止挡部
[0082]207芯孔
[0083]21弹簧
[0084]22套管
[0085]23延伸管
[0086]24尾套 [0087]25固定座
[0088]26缆线
[0089]30金属导板
[0090]301第一端
[0091]303第二端
[0092]305叉状结构
[0093]3051触线槽
[0094]32金属导板
[0095]321第一端
[0096]323第二端
[0097]325环状管套
[0098]3251置线孔
[0099]34导线
[0100]341金属导线
[0101]343绝缘层
[0102]4、4’、4’’ 扣合装置
[0103]40按压卡合件
[0104]401前端
[0105]403后端
[0106]4031滑移柱
[0107]405卡合凸块
[0108]42操作部
[0109]44延伸条
[0110]46滑动块
[0111]461套设孔
[0112]4611滑块
[0113]463侧壁
[0114]4631穿孔
[0115]46311后端高部
[0116]46313前端低部
[0117]47拉环[0118]5、5’单芯光纤适配器
[0119]8、8’双芯光纤适配器
[0120]50、80第一壳体
[0121]60,90第二壳体
[0122]501、601、801、901底面
[0123]502、602、802、902顶面
[0124]503、603、803、903左侧面
[0125]504、604、804、904 右侧面
[0126]505、605、805、905前侧面
[0127]5051、6051、8051、9051 前端开口
[0128]506、606、806、906后侧面
[0129]5061,8061第一贯穿孔 [0130]52,82第一定位管
[0131]606U9061第二贯穿孔
[0132]6011,9011开口
[0133]62,92第二定位管
[0134]70、1000光纤套管
[0135]72、78、1002、1006、20033 弹片
[0136]721、723、781、783、10021、10023、10061、10063 接脚
[0137]7211、7231、7811、7831、10021a、10023a、10061a、10063a 弹性接脚
[0138]74、1004指示灯
[0139]807第一分隔板
[0140]200终端装置
[0141]2001机箱
[0142]2003光纤适配器
[0143]20031接口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 一第一壳体,系由一底面、顶面、一左侧面、一右侧面、一前侧面及一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该前侧面形成一前端开口,一第一定位管,为一中空管状,系形成于该后侧面内表面并延伸至该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且与该后侧面连接处形成一第一贯穿孔; 一第二壳体,系由一底面、顶面、一左侧面、一右侧面、一前侧面及一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该前侧面形成一前端开口,一第二定位管,为一中空管状,系形成于该后侧面内表面并延伸至该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与该后侧面连接处形成一第二贯穿孔; 其中,该第一壳体之后侧面系与该第二壳体之后侧面相接,并使该第一贯穿孔对应于该第二贯穿孔; 一光纤套管,为一中空管状,系同时穿设于该第一定位管及该第二定位管内 '及 一弹片,系配置于该第一壳体至该第二壳体之底面,并于弹片之两端各形成一接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两端之该接脚系向上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之底面形成一贯穿之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之一端之该接脚系向上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而该弹片之另一端之该接脚系向下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并经由该开口突出于该第二壳体之底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适配器进一步包含一指示灯于该第一壳体或该第二壳体之前侧面。
6.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 一适配器壳体,系由一壳体底面、壳体顶面、一壳体左侧面、一壳体右侧面、一壳体前侧面及一壳体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并由一内壁分为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与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该壳体前侧面形成一壳体前端开口,该壳体后侧面形成一壳体后端开口; 一定位管,为一中空管状,系贯穿于该壳体内部容置空间之该内壁上; 一光纤套管,为一中空管状,系穿设于该定位管内 '及 一弹片,系配置于该适配器壳体上,利用该弹片电性接触一光纤连接器内部的金属导片,藉由传递电讯号来得知光纤连接器两端所连接之伺服器端子其辨识码是否相符,藉此得知该光纤连接器与该光纤适配器是否对接正确。
7.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 一适配器壳体,系由一壳体底面、壳体顶面、一壳体左侧面、一壳体右侧面、一壳体前侧面及一壳体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并由一内壁分为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与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该壳体前侧面形成一壳体前端开口,该壳体后侧面形成一壳体后端开口; 一定位管,为一中空管状,系贯穿于该壳体内部容置空间之该内壁上; 一光纤套管,为一中空管状,系穿设于该定位管内;及一弹片,系配置于该适配器壳体上,并于该弹片之两端各形成一接脚。
8.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 一适配器壳体,系由一壳体底面、壳体顶面、一壳体左侧面、一壳体右侧面、一壳体前侧面及一壳体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并由一内壁分为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与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该壳体前侧面形成一壳体前端开口,该壳体后侧面形成一壳体后端开口; 一分隔板,系垂直配置于该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内; 一对定位管,各为一中空管状,系贯穿于该壳体内部容置空间之该内壁上; 一对光纤套管,各为一中空管状,系穿设于该对定位管内 '及 一对弹片,系配置于该适配器壳体上,并于每该弹片之两端各形成一接脚。
9.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 一第一壳体,系由一底面、顶面、一左侧面、一右侧面、一前侧面及一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且于该前侧面形成一前端开口,一第一分隔板,系由该后侧面至该前端开口垂直配置于该第一内部容置空间内,一对第一定位管,各为一中空管状,系形成于该后侧面内表面并延伸至该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且与该后侧面连接处形成一对第一贯穿孔,其中该对 第一定位管系由该第一分隔板隔开,并分别置于该第一分隔板之两侧; 一第二壳体,系由一底面、顶面、一左侧面、一右侧面、一前侧面及一后侧面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于该前侧面形成一前端开口,一第二分隔板,系由该后侧面至该前端开口垂直配置于该第二内部容置空间内,一对第二定位管,为一中空管状,系形成于该后侧面内表面并延伸至该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与该后侧面连接处形成一对第二贯穿孔,其中该对第二定位管系由该第二分隔板隔开,并分别置于该第二分隔板之两侧; 其中,该第一壳体之后侧面系与该第二壳体之后侧面相接,并使该对第一贯穿孔对应于该对第二贯穿孔; 一对光纤套管,各为一中空管状,系同时穿设于该对第一定位管及该对第二定位管内;及 一对弹片,各为一长条板体,系配置于该第一壳体至该第二壳体之底面内表面上,并于各弹片之两端各形成一接脚,其中该对弹片系由该第一分隔板及该第二分隔板隔开,并分别置于该第一分隔板及该第二分隔板之两侧。
【文档编号】G02B6/38GK203773090SQ201320863984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0日
【发明者】吴俊雄, 邱钦煌 申请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