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噪声预测方法

文档序号:271470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噪声预测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预测潜在的噪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内联传感器部(5),构成为从图像形成部(3)送出的各个打印物通过X轴方向,使沿Y轴方向延伸的光照射通过的各个打印物来检测浓度值。控制电路(7)基于由内联传感器部(5)检测出的浓度值,对M(M是2以上的自然数)张以上的打印物各自中的非图像部分的浓度值,按每一在M张以上的各个打印物中与X轴方向大致平行并且Y轴方向位置相同的线状部分为进行累计来求出浓度累计值,并基于求出的浓度累计值,预测由图像形成部(3)生成的打印物产生噪声。
【专利说明】图像形成装置w及图像噪声预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获取打印物中的非图像部分的浓度值,基于获取的浓度值,预测在打 印物中产生噪声的图像形成装置W及图像噪声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W往,提出有多种检测打印物中的噪声的方法,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 在专利文献1中,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分割处理部对利用图像读取部从形成有检查用 图像的记录材料(换句话说,打印物)读取的图像,基于该读取图像中的副扫描方向(或者 主扫描方向)的每个像素列的平均浓度进行分割,使得各分割区域内的每个像素列的平均 浓度的宽度成为预先确定的浓度宽度W下。而且,空白检测处理部对每个分割区域设定空 白检测用阔值,基于该设定的每个分割区域的空白检测用阔值,按每个分割区域判定该分 割区域内的空白(换句话说,噪声)的有无。
[0003]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1-137895号公报
[0004]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连续打印中,在某个打印物上目测困难的潜在的噪 声在之后的打印物中明显化的情况。但是,在W往的噪声检测方法中,基于形成有检查用图 像的打印物的一页,仅判定明显化的噪声的有无。因此,难W在产生潜在的噪声的时刻预测 噪声的产生。


【发明内容】

[0005]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预测潜在的噪声的图像形成装置W及图像噪声 预测方法。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是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其依次 生成并送出多张打印物;传感器部,其构成为使从上述图像形成部送出的各个打印物在第 一方向上通过,并对通过的各个打印物照射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光来 检测浓度值;W及控制电路,其基于由上述传感器部检测出的浓度值,对M(M是2 W上的自 然数)张W上的各个打印物中的非图像部分的浓度值,按每一在上述M张W上的各个打印 物中与上述第一方向大致平行且上述第二方向位置相同的线状部分进行累计来求出浓度 累计值,并基于求出的浓度累计值,预测在由上述图像形成部生成的打印物产生噪声该一 情况。
[0007]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图像噪声预测方法,是能够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图 像噪声预测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其依次生成并送出多张打印物;W及 传感器部,其构成为由上述图像形成部生成的各个打印物在第一方向上通过,并对通过的 各个打印物照射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光来检测浓度值,该图像噪声预 测方法具备;基于由上述传感器部检测出的浓度值,对M(M是2 W上的自然数)张W上的各 个打印物中的非图像部分的浓度值,按每一在上述M张W上的各个打印物中与上述第一方 向大致平行且上述第二方向位置相同的线状部分进行累计来求出浓度累计值的步骤;W及 基于上述求出的浓度累计值,预测由上述图像形成部生成的打印物产生噪声该一情况的步 骤。
[0008] 根据上述各方面,能够提供能够预测潜在的噪声的图像形成装置W及图像噪声预 测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图。
[0010] 图1B是表示在图1A所示的打印物上产生的条纹状噪声的典型例的图。
[0011] 图2是表示图1A的内联传感器(inline sensor)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0012] 图3是表示图1A所示的控制电路的功能框图的图。
[0013] 图4是表示图1A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0014] 图5是表示在连续打印中可能产生的条纹状噪声的随时间变化的图。
[0015]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内联传感器部对照射光量的浓度检测值的图。
[0016] 图7是表示合成数字信息的示意图。
[0017] 图8A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第一构成例的内联传感器部的详细的结构的图。
[0018] 图8B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第二构成例的内联传感器部的详细的结构的图。
[0019] 图8C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第H构成例的内联传感器部的详细的结构的图。
[0020] 图9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的示意图。
[0021] 图10是表示第H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的示意图。
[0022] 图11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所使用的基准值的详细内容的示意图。
[0023] 图12是表示第五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所使用的基准值的详细内容的示意图
[0024] 图13是表示第六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的示意图。
[00巧]图14是表示第走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的示意图。
[002引符号说明
[0027] 1…图像形成装置;3…图像形成部;5…内联传感器部;7…控制电路;71…提取 部;72…累计部;73…预测部;74…通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实施方式》
[0029] W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W及图像噪声预测方法进行详细 说明。
[0030] 《导言》
[0031] 首先,对图中的X轴、Y轴W及Z轴进行说明。X轴、Y轴W及Z轴相互正交。更 具体而言,为了说明的方便,X轴表示片材通过内联传感器部5的图像读取位置的第一方向 (有时也称为搬运方向)。Y轴表示从内联传感器部5射出的线状光延伸的第二方向(有时 也称为主扫描方向)。另外,Z轴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下方向。
[0032]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参照符号后记载的小写字母a、b、C、d是表示黄色 (Y)、品红(M)、青色似、黑色炬k)的附标。例如,感光体鼓31a意味着黄色用的感光体鼓 31。
[0033]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及动作》
[0034] 在图1A中,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是复印机、打印机或者传真或具备该些功能的复 合机,例如通过电子照片方式W及串联方式,将全色图像打印于片材化(例如,纸张、0HP用 胶片)。在该样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大致具备;供给部2、图像形成部3、定影部4、内联传 感器部(W下,仅称为传感器部)5、排出巧盘6、W及控制电路7。
[00巧]在供给部2装载多个片材化。供给部2 -张张地拾起片材化,并送出至W点划线 表示的搬运路径(W下,称为搬运路径FP)。
[0036] 在图像形成部3中,通过各色用的带电部(未图示),使旋转的感光体鼓31a?31d 的周面均匀带电。另外,通过曝光装置(未图示),对带电的感光体鼓31a?31d的周面照 射对应颜色的光束。通过W上的带电及曝光工序,在感光体鼓31a?31d的周面形成Y、M、 C、趾色的静电潜像。
[0037] 在图像形成部3中,还通过各色用的显影单元(未图示),向承载对应颜色的静电 潜像的感光体鼓31a?31d供给调色剂。通过该显影工序,使Y、M、C、趾色的调色剂像形 成在感光体鼓31a?31d的周面上。
[003引在图像形成部3中,还将各色的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到旋转的中间转印带32的同一 区域。通过该样的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2上形成全色的合成调色剂像。该合成调色剂 像承载于中间转印带32并被向二次转印区域33搬运。
[0039] 另外,在搬运路径FP上搬运从供给部2送出的片材化,送入至二次转印区域33。 在二次转印区域33中,对送入的片材化转印中间转印带32上的合成调色剂像(二次转 印)。二次转印完毕的片材化作为未定影片材化被朝向定影部4送出。
[0040] 典型地,定影部4包含相互抵接地形成定影压印部的二个旋转体。定影部4利用 一方的旋转体对送入至定影压印部的未定影片材化加热,并且利用另一方的旋转体加压。 通过该样的定影工序,使未定影片材化上的合成调色剂像定影。该样定影完毕的片材化 作为打印物化,被从定影部4送出至设置于搬运路径FP的下游侧的传感器部5。
[0041] 传感器部5检测搬运来的打印物化的浓度值并输出至控制电路7。另外,传感器 部5将浓度值检测结束的打印物化朝向搬运路径FP的下游送出。该打印物化最终被排 出至排出巧盘6。
[0042] 控制电路7包含微型计算机、主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根据储存在非易失性 存储器的程序而进行动作,从而控制上述打印工序。另外,控制电路7对从传感器部5接受 到的浓度值进行处理,来预测在要由图像形成部3生成的打印物化产生条纹状噪声该一情 况。条纹状噪声在打印物化所呈现的噪声(更具体而言,与其他的图像部分相比浓度升高 的部分)中,是向搬运方向延伸的噪声。此外,该图像噪声的预测方法后述。
[0043] 该里,对于条纹状噪声对具体例进行说明。在图1B中,在五页量的打印物化。? Sh。中示有五种条纹状噪声N。?N。。条纹状噪声N。在搬运方向横切打印物化。。条纹状噪 声Nb从搬运方向前端到后端横跨打印物Shb,但在中央部分中断。条纹状噪声N。在搬运方 向上横切打印物Sh。的点与条纹状噪声N。相同,但若与其进行比较则在细微的点上不同。 在打印物化d上,呈现与搬运方向平行的两根条纹状噪声Nd。在打印物化e上,呈现多个白 色的条纹状噪声N。。
[0044] 输出部8例如包含显示装置81。显示装置81显示控制电路7中的预测结果,并通 知给图像形成装置1的周边作业者。
[0045] 《内联传感器部的详细的结构》
[0046] 在图2中,传感器部5包含有引导51、光源52、反射部件53、成像光学系统54、雙 光元件55、W及信号处理电路56。
[0047] 引导51构成搬运路径FP的一部分。从定影部4向该引导51送入片材化。引导 51限制所通过的片材化的姿势,例如使其成为与XY平面大致平行,并且使其朝向搬运路 径FP的下游的排出巧盘6送出。另外,在由引导51形成的搬运路径FP中,预先设定有光 照射位置P。。如图2下段所示,光照射位置P。具有X轴方向位置X。和Z轴方向位置Z。,是 W在Y轴方向上横切所通过的打印物化的方式延伸的线状的部分。
[0048] 光源52 W与上述光照射位置P。大致平行,换句话说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方式而 配置。该光源52射出例如从X轴负方向侧直接斜入射至光照射位置化的线状光。光源52 还W从X轴正方向侧经由反射部件53斜入射至光照射位置P。的方式,朝向反射部件53射 出线状光。
[0049] 成像光学系统54含有反射镜、透镜,使在通过引导51的片材化的反射光在受光 元件55成像。
[0050] 受光部55包含在Y轴方向上一维排列的光电转换元件(例如CCD(化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禪合器件))。该受光部55例如在Y轴方向具有60(Mpi的分辨率。该受光部 55按每一扫描周期,关于光照射位置P。,生成表示在搬运方向上通过的打印物化的主扫描 方向1行的量的像素浓度值的模拟信息。此外,该受光部55也可W是单色的传感器,但例 如也可W是RGB的彩色传感器。在是RGB的彩色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可W在后段的信号处 理电路56等中,将R、G、B的浓度值转换为Y、M、C、趾的浓度值。
[0051] 信号处理电路56将由受光部55生成的模拟信息依次转换为数字信息,并依次输 出至控制电路7。
[0052] 《图像噪声预测方法》
[0053] 如图3所示,控制电路7作为用于进行图像噪声预测的功能模块,包含提取部71、 累计部72、预测部73、W及通知部74。
[0054] W下,参照图2?图4,对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图像噪声预测方法进行 详细说明。
[00巧]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通过图像形成部3 W及定影部4,按照第一页、第二页…依次 生成打印物化。与此对应地,传感器部5按每一扫描周期,生成表示打印物化的主扫描方 向1行的量的像素浓度值的数字信息Ida。传感器部5 W打印物化的搬运方向的长度的量 反复该处理,由此,生成表示打印物化一页的量的像素浓度值的数字信息Ida并输出至控制 电路7(图4 ;S01)。该里,在图3的点划线的框A的内部,为了示意性表示数字信息Ida,示 有打印物的第一页和第二页。
[005引在控制电路7中,提取部71从由传感器部5依次输出的W页为单位的数字信息Ida 中,提取属于打印物化一页的量的非图像部分的信息(图4 ;S02)。该里,如图2下段所示, 典型地,非图像部分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侧决定的打印物化周边的留白部分化m。作为其 他的非图像部分,是片材化的图像部分化1,但也可W是不进行打印的部分。另外,非图像 部分也可W是留白部分化m和图像部分化i中的非打印部分的组合。该里,在图3的点划线 的框B的内部,示意性地示有对框A内所示的第一页W及第二页的数字信息Ida实施了非图 像部分提取的数字信息Idb。
[0057] 提取部71将提取出的非图像部分的数字信息Idb,换句话说非图像部分的浓度值 储存至主存储器(图4 ;S03)。该里,在W下,将在非图像部分中,与第二方向位置(换句话 说,主扫描方向位置)大致相同,且与第一方向(换句话说,搬运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称 为线状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状部分例如在第二方向上具有一个像素的量的宽度。该 里,在图2下段,W标注参照符号L。的方式示有像该样的线状部分的一个例子。
[0058] 累计部72将由提取部71提取出的一页的量的非图像部分所包含的各线状部分的 浓度值,累计至到上一页为止的相同线状部分的浓度值(图4 ;S04)。该里,在图3的点划 线的框C内,示有针对第二方向位置的像素浓度的累计值的一个例子。
[0059] 接下来,预测部73判断是否累计了规定页数的量的浓度值(图4 ;S05)。该里,规 定页数是至少M(M是2 W上的自然数)W上。该规定页数可W是由单一的打印任务指定的 二页W上的打印页数,也可W是由多个打印任务分别指定的打印页数的合计。
[0060] 若在S05中判断为"否",则预测部73将处理返回到SOI。其结果,将下一页的打印 物设为对象,进行SOI?S04。相对于此,若判断为"是",则预测部73进行异常检测处理, 将各线状部分规定页数的量的浓度累计值与预先确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图4 ;S06)。该基 准值是表示潜在的条纹状噪声是否产生为线状部分的指标,通过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制造 者侧的实验等预先求出,并设定于程序。比较的结果为,只要存在超过基准值的线状部分, 异常通知部74就从显示装置81等输出若该样持续打印工序,则打印物化产生条纹状噪声 该样的预测结果(图4 ;S07)。相反,若没有超过基准值的线状部分,则异常通知部74跳过 S07,结束图4的处理。
[0061] 《作用及效果》
[0062] 如上所述,在实施连续打印时,如图5所示,在某一时刻的打印物化1中,有可能产 生目测困难而潜在的条纹状噪声Ni。该条纹状噪声Ni在多数情况下,在线状部分W低浓度 非连续地产生。另外,在之后的打印物,例如打印物化2、Sh3中,有时是相同线状部分但在不 同的场所W不同的浓度产生潜在的噪声N2、N3。并且,连续打印进展而在几页之后的打印物 Sh。中,条纹状噪声N。能够目视而明显化。
[0063] 在W往的噪声检测方法中,检测不出如上述那样的潜在的条纹状噪声Ni?Ns,而 连续打印进展而在打印物Sh。上明显化后被检测为条纹状噪声。
[0064] 但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累计M页的量的打印物化1、化2、…中的相同线状部 分的浓度值。根据该累计处理,累计相同线状部分中的低浓度的条纹状噪声、非连续的条纹 状噪声的浓度值。由此,若仅W产生潜在的条纹状噪声Ni的一张打印物化1为对象来观察 浓度累计值,则观察不到较大地突出的峰值(参照曲线D)。与此相对,若对M页的量的打印 物化1、化2、…实施累计处理,则浓度累计值在产生潜在的条纹状噪声的线状部分突出(参 照曲线巧。该里,在未产生条纹状噪声的其他的线状部分,随机地产生噪声。对于该样的随 机噪声浓度累计值,实际上,W能够与条纹状噪声的浓度累计值明显区别的程度成为较小 的值。
[0065] 在本图像形成装置1中,通过如上述那样的累计处理,使用基准值来确定产生潜 在的条纹状噪声的线状部分,并在该线状部分视为条纹状噪声将明显化。该样,根据本图像 形成装置1,能够提前预测条纹状噪声在打印物化上明显化。
[006引《第一变形例》
[006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传感器部5对打印物化的主扫描方向1行,照射固定值的光 量的光,生成数字信息Ida。但是,在通过传感器部5,如图6所示,照射某一光量Li的光的 情况下,适合进行打印物化中的低浓度部的检测,在照射其他的光量L2的光的情况下,适 合进行高浓度部的检测。在基于传感器部5的范围狭窄的情况下,优选根据其使用目的照 射适当的光量。在将该传感器部5用于例如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状态的检查的情况下,该 传感器部5能够从低浓度检测到高浓度即可。但是,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用于视觉确认困 难的极低浓度的条纹状噪声的检测的情况下,传感器部5也可W在低浓度部W高灵敏度检 测浓度。该里,所谓的低浓度部是图6中,图像浓度为0 W上W下的部分,所谓的高浓度 部,是图像浓度W上W下的部分。其中,为0<〇1<〇2,〇3为〇2<〇3。
[006引在如上述的情况下,传感器部5对与打印物化中的主扫描方向相同的行,照射光 量Li的光,生成第一数字信息Idai,之后,照射光量L2的光,生成第二数字信息Ida2。该里, 第一数字信息IdAI由0 W上V2 W下的浓度检测值构成,第二数字信息IdA2由Vl W上V3 W下 的浓度检测值构成。此外,Vi为0<Vi<V2, Vs为V2<V3。
[0069] 之后,信号处理电路56也可w对该些数字信息Idai、Ida2进行合成,作为由0 w上V3 W下的浓度检测值构成的合成数字信息Ida'输出至控制电路7。控制电路7基于该样的合 成数字信息Im',进行图4的处理,从而能够扩大外观上的浓度检测范围,如图7所示,根据 合成数字信息Id/,能够准确地确定出低浓度的条纹状噪声吨W及高浓度的条纹状噪声Nh 各自潜在的线状部分。另外,在将传感器部5还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打印状态的检查的 情况下,能够准确地检测高浓度的像素。W下,对于能够生成上述合成数字信息Id/的传 感器部5,对第一构成例?第H构成例进行说明。
[0070] 《第一构成例》
[0071] 如图8A所示,第一构成例的传感器部5a与传感器部5相比较,在还具备设置于光 源52的周围的光量调整用光源57该一点不同。除此W外,两个传感器部5、5a之间没有不 同点,故在图8A中对与图2的结构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参照符号,并省略分别的说明。
[0072] 控制电路7在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生产性(换句话说,每单位时间的打印张 数)没有影响的范围内,停止打印物化。传感器部5a对停止中的打印物化的光照射位置 P。,照射两次光。第一次仅光源52发光,雙光兀件55输出第一模拟信息。第二次光源52、 57双方发光,受光元件55输出第二模拟信息。信号处理电路56根据两个模拟信息生成数 字信息Imi、Im2 (参照图7)后,生成合成数字信息Id/。
[0073] 《第二构成例》
[0074] 如图8B所7]^,第二构成例的传感器部5b与传感器部5相比较,在还包含引导51b、 光源52e、反射部件53e、成像光学系统54e、W及受光元件55e该一点不同。除此W外,在两 个传感器部5、而之间没有不同点,所W在图8B中对与图2的结构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参 照符号,省略分别的说明。
[00巧]引导51e与引导51相同,构成搬运路径FP的一部分,限制通过的片材化的姿势, 例如使其成为与XY平面大致平行,并且朝向搬运路径FP的下游的排出巧盘6送出。另外, 在由引导51c形成的搬运路径FP上,在与光照射位置P。不同的位置,预先设定光照射位置 Pi。关于光照射位置Pi,预先确定X轴方向位置Xi、和Z轴方向位置Z。,且是w在Y轴方向 横切通过的片材的方式延伸的线状的部分。
[0076] 光源52c W与上述光照射位置Pi大致平行,换句话说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方式而 配置。该光源52c射出例如从X轴负方向侧直接斜入射至光照射位置Pi的线状光。该里, 光源52c的发光光量比光源52的发光光量大。光源52c还W从X轴正方向侧经由反射部件 53e斜入射至光照射位置Pi的方式,朝向反射部件53e射出线状光。
[0077] 成像光学系统54e包含反射镜、透镜,使通过引导51e的片材化中的反射光在受光 元件55e成像。
[0078] 雙光部55ij包含在Y轴方向一维排列的光电转换兀件。雙光部55ij按每一扫描周 期,关于光照射位置Pi,生成表示在搬运方上通过的片材化的主扫描方向1行的量的像素 浓度值的模拟信息。
[0079] 信号处理电路56将由受光部55、55e生成且在打印物化上相同行的各模拟信息 依次转换为数字信息Idai、Im2 (参照图7)后,生成合成数字信息Id/并依次输出至控制电 路7。
[0080] 《第二构成例》
[0081] 如图8C所示,第H构成例的传感器部5。与传感器部5相比较,在还具备设置于光 源52的周围的光量调整用光源58、W及促动器59该一点不同。除此W外,在两个传感器部 5、5。之间没有不同点,所W在图8C中对与图2的结构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参照符号,并省 略分别的说明。
[0082] 控制电路7使促动器59驱动,从而使传感器部5。的主体部分,更具体而言,使从 光源52到受光元件55的光学系统向X轴的正负方向振动。该里,光学系统W与打印物化 大体相同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移动。
[0083] 传感器部5c对相对速度为0的(换句话说,相对于传感器部5c静止)打印物化 的光照射位置P。,照射两次光。第一次仅光源52发光,受光元件55输出第一模拟信息。第 二次,光源52、58双方发光,受光兀件55输出第二模拟信息。信号处理电路56根据两个模 拟信息生成数字信息Imi、Im2(参照图7)后,生成合成数字信息Id/。
[0084] 《第二变形例》
[008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总之,控制电路7累计打印物化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相同的像 素的浓度值(参照图3的框C内)。但是,如图9的左侧所示,条纹状噪声未必在多页中产 生在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也有在多页中产生在与主扫描方向稍偏离的位置的情况。在 该样的情况下,如图9的曲线F所示,出现多个峰值,所W到到达基准值花费时间。该意味 着到控制电路7发现潜在的条纹状噪声花费时间。
[0086] 为了消除上述问题点,如图9的右侧所示,控制电路7优选将线状部分的主扫描方 向宽度从一个像素的量拓宽到多个像素的量。控制电路7累计属于该样的幅宽的线状部分 的像素浓度值。其结果,如图9的曲线G所示,在条纹状噪声潜在产生的线状部分,出现单 一的峰值的可能性升高。其结果,控制电路7能够尽早发现潜在的条纹状噪声。
[0087] 《第立变形例》
[008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7显示于显示装置81,从而将预测结果通知给周边 作业者。但是,并不限于此,在图4的S06判断为"是"的情况下,为了周边作业者能够明确 地识别潜在的条纹状噪声,控制电路7也可W控制图像形成部3,如图10所示,生成并排出 图像部分的浓度大致均匀的打印物化。该里,作为大致均匀的浓度的图像例示单色的半色 调图像、白纸。
[008引《第四变形例》
[0090] 由图2可知,关于打印物化中的留白部分Shm,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分与其他的部 分(换句话说,中间部分)相比较,搬运方向变长。因此,在两端部分,在打印物化的每一 页用于条纹状噪声的预测的像素数(换句话说,信息量)相对增多。若在该样的两端部分 产生潜在的条纹状噪声,则存在立刻明显化的情况。因此,与在图4的S06中,如上述实施 方式那样在主扫描方向使用恒定的基准值相比,如图11所示,也可W在主扫描方向使用变 化的基准值。在本变形例中,基准值包括第一基准值Vufi、和比第一基准值Vufi小的第二基 准值Vuf2。相对较大的第一基准值Vafi用于对于两端部分P。与规定页数的量的浓度累计 值的比较。与此相对,第二基准值Vuf2用于对于中间部分P。与规定页数的量的浓度累计值 的比较。
[0091] 《第五变形例》
[0092] 在第五变形例中,在基准值包含用于对两端部分P。与规定页数的量的浓度累计值 的比较的第一基准值、和用于对中间部分P。与规定页数的量的浓度累计值的比较的第二基 准值该一点与第四变形例相同,但在第一基准值成为比第二基准值大该一点不同。
[0093] 更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将第一基准值设为Vuf3、将第二基准值设为Vuf4。另外, 将两端部分P。的向搬运方向的长度设为L。、将中间部分P。的向搬运方向的长度设为L。。在 该假定下,W满足Vuf3/Vuf4 = L。/!。的方式设定基准值Vuf3、V?f4。通过使用该样的基准值 Vuf3、Vuf4,不管是两端部分P。还是中间部分P。,都能够使到预测出产生条纹状噪声的速度 在实际上相同。
[0094] 《第六变形例》
[0095] 另外,根据本件
【发明者】的观点,若图像形成装置1如上述那样是彩色机,则条纹状 噪声因二次转印親的外周面受到污染而产生。另外,若是单色机,则因在一次转印后未除去 而残留在感光体鼓表面的调色剂而产生。另外,如W下的表1所示,因各种要因产生条纹状 噪声。另外,如表1所示,各条纹状噪声分类为主扫描方向宽度粗的噪声(例如超过1mm) W及细的噪声(例如1mm W下)。
[0096] [表 1]
[0097] 表1 ;产生原因和条纹状噪声的类别
[0098]

【权利要求】
1.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其依次生成并送出多张打印物; 传感器部,其构成为使从所述图像形成部送出的各个打印物在第一方向上通过,并对 通过的各个打印物照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光来检测浓度值;以及 控制电路,其基于由所述传感器部检测出的浓度值,对M张以上的各个打印物中的非 图像部分的浓度值,按每一在所述M张以上的各个打印物中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平行且所 述第二方向位置相同的线状部分进行累计来求出浓度累计值,并基于求出的浓度累计值, 预测在由所述图像形成部生成的打印物产生噪声这一情况,其中,M是2以上的自然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提取部,其从由所述传感器部检测出的浓度值中,获取所述M张的打印物的每一张打 印物中的非图像部分的浓度值; 累计部,其按每一所述第二方向位置相同的线状部分,对由所述提取部获取到的各非 图像部分的浓度值进行累计来求出浓度累计值;以及 预测部,其将由所述累计部求出的每个线状部分的浓度累计值与规定基准值进行比 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预测在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打印物产生噪声这一情况,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显示所述预测部的预测结果。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部对通过的各个打印物照射光量相互不同的多个光,从而对浓度值进行多 次检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使在所述传感器部通过的打印物暂时停止, 所述传感器部对被所述控制电路暂时停止的打印物空出时间,照射光量相互不同的多 个光,从而对浓度值进行多次检测。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部对通过的打印物,从不同的位置照射光量相互不同的多个光,从而对浓 度值进行多次检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图像部分是分别对所述M张的打印物预先设定的留白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图像部分包括所述M张的打印物各自的图像区域中的非打印部分。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多个像素量的宽度。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值包括第一基准值和比所述第一基准值小的第二基准值, 所述预测部将对在所述打印物中存在于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部分的线状部分累计而 得的浓度值与所述第一基准值进行比较, 将对在所述打印物中存在于所述两端部分之间的线状部分累计而得的浓度值与所述 第二基准值进行比较。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值包括第一基准值和比所述第一基准值小的第二基准值, 若将所述第一基准值设为VMf3、将所述第二基准值设为VMf4,将在所述打印物中存在于 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部分的线状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设为Le,将在所述打印物中存 在于所述两端部分之间的线状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设为L。,则以满足VMf4/VMf3 = L。/!^的方式来设定 Vref3、Vref4, 所述预测部将对在所述打印物中存在于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部分的线状部分累计而 得的浓度值与所述第一基准值进行比较, 将对在所述打印物中存在于所述两端部分之间的线状部分累计而得的浓度值与所述 第二基准值进行比较。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求出的浓度累计值的向第二方向的变化量,来推测噪声的产生要 因。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相对于打印张数的浓度累计值的变化图案,来推测噪声的产生要 因。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部依次生成并送出形成有彩色图像的多张打印物, 所述控制电路按构成所述彩色图像的每一颜色,推定噪声的产生要因。
14. 一种图像噪声预测方法,是能够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噪声预测方法,该图像 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其依次生成并送出多张打印物;以及传感器部,其构成为使由 所述图像形成部生成的各个打印物在第一方向上通过,并对所通过的各个打印物照射沿与 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光来检测浓度值, 所述图像噪声预测方法具备: 基于由所述传感器部检测出的浓度值,对M张以上的各个打印物中的非图像部分的浓 度值,按每一在所述M张以上的各个打印物中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平行且所述第二方向位 置相同的线状部分进行累计来求出浓度累计值的步骤,其中,M是2以上的自然数;以及 基于所述求出的浓度累计值,预测在由所述图像形成部生成的打印物产生噪声这一情 况的步骤。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4423197SQ201410408934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十都善行, 前田裕之, 关冈忠康, 河合直利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