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色防蓝光镜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片,尤其是一种兼顾电脑、IPAD、智能手机蓝光防护的琥珀色防蓝光镜片。通过制作基片、染色、固化、镀膜等步骤得到一种高清的蓝光控制树脂镜片,包括基片,特殊着色后在基片上形成一层防蓝光层,并在基片上有镀一层抑制层和紫外线吸收层,通过特殊着色与抑制层的共同作用,使对于500nm以下可见光透光率小于70%,对于600nm以上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上述结构的抑制层可以降低500nm以下可见光的透光率,提高600nm以上可见光的透过率,由于可见光的波长为350nm-700nm之间,缩窄了透射光的波长范围,成像轮廓相对更加清晰,减弱强光对眼睛的刺激,同时保证视物轮廓清晰,以达到镜片在眼科医学中的蓝光防护,可以被运用于电脑、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屏的保护。
【专利说明】號拍色防蓝光镜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片以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兼顾装饰性及电脑、IPAD、智能手机蓝光防护的琥拍色防蓝光镜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及高清的液晶显示屏被大量运用,人们使用电脑的频率也大大提高。
[0003]据《Macwelt》的调查,液晶显示屏比普通显示屏的辐射小得多,但亮度过高,反而更容易使我们的眼睛受到伤害,出现疲倦、酸涩、发热甚至疼痛等症状。研究人员指出,当显示器的亮度达到[AD]每平方米10cd时,已经会对眼睛造成一定影响。但他们所测试的液晶显示屏,其发光强度都超过每平方米300cd,有些更达到了 400cd-500cd。
[0004]根据Die Monocrom-Lichtdome、A.Wunsch、Sensora Light Modulat1n 及R.H.ff.Funk教授的研究,我们的眼睛在“不合适的光”持续照射时,会引起功能失调,尤其是LED灯、电脑屏幕等发出的光,里面含有大量不规则频率的高能短波蓝光,这些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的衰亡会导致光敏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FUNK更指出,这些“不适当的光”是很大一部分老年失盲-黄斑病(AMD)的罪魁祸首。
[0005]蓝光是可见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波长短,能量高,能够直接穿透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LED、电脑背景光人造光源中保留了大量的蓝光,这样使得人工光更白,更亮,有些特别白亮的光给人一直泛蓝的感觉,这就是蓝光比例过高引起的。其实早在40多年前科学家就已经发现光也会损伤我们的眼睛。近几十年来眼视光医学界如Mainster、Klein等已经证实蓝光污染对人类的视力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0006]而日常生活中,在普通办公和生活条件下,充满了蓝光环境,普通的镜片无法滤除蓝光,即使可以滤除蓝光,也会影响视觉的清晰度,而镜片的美观及清晰被广大消费者所关心,成为选择镜片的首要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视物轮廓清晰、镜片美观清晰的前提下减弱蓝光刺激的琥珀色防蓝光镜片。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琥珀色防蓝光镜片制作方法。
[000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琥珀色防蓝光镜片,包括基片,在基片上设有一层600nm以上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0 %,对于500nm以下可见光透光率小于70 %的琥珀色防蓝光层,防蓝光层通过着色设置在基片的表面上。
[0010]此项设置在基片上先通过染着一具有明显蓝光控制的材料(防蓝光层),使其Tsb (蓝光透过率)小于70 %,并通过真空镀膜的方法,使500nm以前的透光率再略有下降的同时,600nm以后的可见光透过率均大于90%, 500nm?600nm作为过渡段,适当考虑其透光率的增加。
[00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紫外线吸收层,紫外线吸收层设置在基片上。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基片上还镀有一层抑制层,抑制层对于500nm以下可见光透光率小于5 %,对于600nm以上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 %。
[00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抑制层设置在基片的一面上,在基片一面上依次涂上 S12 层(2)、ZrO2 层(3)、S12 层(4)、ZrO2 层(5)、掺锡氧化铟层(6)、S12 层(7)、防护膜⑶,S12层⑵、ZrO2层(3)、S12层(4)、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12层(7)、防护膜(8)依次贴合构成抑制层,S12层(2) ,ZrO2层(3) ,S12层(4) ,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12层(7)、防护膜(8)的厚度分别为1728埃、183埃、190埃、750埃、850埃、850 埃、25 埃。
[0014]上述结构将抑制层设置成降低500nm以下可见光的透光率,提高600nm以上可见光的透过率,由于可见光的波长为350nm-700nm之间,500nm以下的可见光以紫光与蓝光为主,这部分光线对眼睛的刺激是最强烈,那么在光线经过镜片的时候,以黄、绿、红光为主,成像就比较清楚,可以直接控制透光率,减弱强光对眼睛的刺激,同时保证视物轮廓清晰,以达到镜片的实际需求,紫外线吸收层吸收紫外线,保护眼睛,而着色层与抑制层共同作用,着色层主要是抑制500nm以下蓝光的透光率,其他光的透光率本身就不是很高,而和抑制层配合,使蓝光的强度降低到一个合理程度,不至于损害眼球。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琥珀色防蓝光镜片制作方法,方法如下:
[0016]a、使用胶圈和玻璃模具合模,在烯丙基二甘醇碳酸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单体中按一定比例加入IPP(或V65)引发剂、紫外线吸收剂,搅拌配制,浇注到已经已合好的玻璃模具中,经20小时的非线性曲线固化,分离玻璃模具和初步成型镜片,经清洗和二次固化得到基片I ;
[0017]b、配制染色液,再加温染色液至90-94度恒温,先清洗基片1,然后将基片I放入染色液中染色,固色并强化,形成琥珀色防蓝光层;
[0018]C、经过全自动加硬设备清洗基片1,然后将基片I加入到丙烯酸酯聚氨酯和S12纳米复合物中加硬,再将基片I用托盘放入烘箱固化,固化好后送入真空镀膜机中进行真空镀膜,依次镀上S12层(2)、ZrO2层(3)、S12层(4)、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12层(7)、防护层(8)
[0019]对于上述方法中的优化方案为:IPP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或V65),紫外线吸收剂为UV粉,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单体(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IPP引发剂(或V65)、紫外线吸收剂、黑色素溶液(若是有度数的,则剔除黑色素,并加大紫外吸收剂比例)按质量比重96.50: 3: 0.002: 0.498的比例进行混合配制,将配制好的烯丙基二甘醇碳酸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单体继续搅拌至少I个小时,然后放置在温度6-8度的低温环境中,继续搅拌,搅拌的同时抽取单体中的残留空气,形成紫外线吸收层。
[0020]对于上述方法中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烘箱内的温度调整顺序为,先将温度提升到40度持续3-5小时,其次从40度升到60度持续5-8小时,然后60度升到70度持续1_2小时,最后70度升到88度持续2-3小时,完成烘箱固化。
[0021]通过这种方法便能制作得到上述的蓝光抑制树脂镜片,并赋予蓝光抑制树脂镜片控制500nm以下可见光透过率至70%以下,同时控制600nm以上可见光透过率至90%以上,以达到蓝光防护,保证或提高视物轮廓清晰的能力,同时吸收紫外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施例透光率实测报告;
[0025]图3为本实施例具体实验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考图1可知,以树脂镜片为例,本实用新型一种蓝光抑制树脂镜片,包括基片1,先对基片I进行特殊材料的着色处理,形成琥珀色防蓝光层9,再对此着色后的基片进行加硬,得到加硬片,在加硬片的一面均镀有一层抑制加强层,抑制加强层由S12层2、Zr02层3、Si02层4、Zr0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i02层7、防护膜8依次贴合构成,S12层2、Zr02层3、S12层4、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12层7、防护膜8的厚度分别为1728埃、183埃、190埃、750埃、850埃、850埃、25埃,从使本实施例的产品对于500nm以下可见光透光率小于70 %,对于600nm以上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 %,而在着色过程中,在基片上形成紫外线吸收层10。
[002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利用材料改性加染色加镀膜方式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特殊透光度的要求,当然也可以通过直接染色来达到特定的透光度,本实施例公开的是染色液的材料及单面镀膜的结构,但是两面镀膜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8]本实用新型中掺锡氧化铟层也可以称为ITO层,主要作用是通过导电层的加入使镜片从绝缘体变成具一定电阻的导体,以达到减轻电磁辐射对人眼的伤害,同时参与膜层高低折射率的组合,达到我们有关透光率控制的目的。
[0029]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层是一乙基硅油,对镜片表面的防油防尘顶膜处理,提高镜片的易清洁能力,减轻环境尘粒附着。也可选用闻氣闻碳化合物如DSX等,搞闻镜片防油污能力。
[0030]而本实用新型中S12层与ZrO2层的作用是通过高低折射率材料的相互叠加,利用半波叠加的原理,达到提高和降低不同波长透光的作用,ITO层的作用一方面是作为高折射率镀膜材料的一组份,参与配合不同波长透光率的控制,另一方面运用其导电性屏蔽电磁辐射。
[0031]本实用新型一种蓝光抑制树脂镜片制作方法,方法如下:
[0032]a、使用胶圈和玻璃模具合模,在烯丙基二甘醇碳酸脂单体中按一定比例加入IPP引发剂、紫外线吸收剂、邻苯二酚溶液,搅拌配制,浇注到已经已合好的玻璃模具中,经20小时的非线性曲线固化,分离玻璃模具和初步成型镜片,经清洗和二次固化得到基片I ;通过紫外线吸收剂形成的紫外线吸收层使其阻挡相应紫外伤害;通过邻苯二酚溶液的引入,使镜片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防蓝光作用。
[0033]b、配制BLUE-BL0CKER染色液,再加温染色液至90度或92度或94度恒温,先清洗基片1,然后将基片I放入染色液中染色,得到基片1,固色并强化;
[0034]C、经过全自动加硬设备清洗基片,然后将基片加入到丙烯酸酯聚氨酯和S12纳米复合物中加硬,再将基片用托盘放入烘箱固化,固化好后送入真空镀膜机中进行真空镀膜,依次镀上S12层(2) ,ZrO2层(3) ,S12层(4) ,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 ,S12层(7)、防护膜⑶。
[0035]对于上述方法中的优化方案为:IPP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也可选用V65),紫外线吸收剂为UV粉,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单体、IPP引发剂、紫外线吸收剂、邻苯二酚溶液按质量比重96.50: 3: 0.002: 0.498的比例进行混合配制,将配制好的烯丙基二甘醇碳酸脂单体继续搅拌至少I个小时,然后放置在温度6-8度的低温环境中,继续搅拌,搅拌的同时抽取单体中的残留空气。
[0036]对于上述方法中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烘箱内的温度调整顺序为,先将温度提升到40度持续3-5小时,其次从40度升到60度持续5-8小时,然后60度升到70度持续1_2小时,最后70度升到88度持续2-3小时,完成烘箱固化。
[0037]本实用新型的首要设置为将蓝光防护及相关防蓝光染料-加拿大OMS之BLUE-BL0CKER染料(琥珀色防蓝光层)引入镜片生产行业。在已完成AC(压克力)、PC (聚碳酸脂)或树脂镜片的基片表面通过引用特殊的水基性染料,在一定的温度、浓度及染色时间情况下进行着色,以树脂镜片为例,其温度、浓度和染色时间分别为92-96摄氏度、3-8% (体积比,视具体蓝光阻隔要求而定)和15-40分钟。应当注意的是,此三种要求相互作用,具体实施时可参考目标要求调整相关参数。
[0038]本实用新型可将以上的基片调整为AC或PC镜片,其着色三要素应当根据其蓝光抑制目标进行相应调整,实践中发现其同样温度、浓度条件下,时间会大大缩短,为保证生产时间的足量容差,应降低相关着色染料的比例。
[0039]本实用新型在平光树脂镜片中加入邻苯二酚(黑色素),使其基片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防蓝光作用。使用胶圈和玻璃模具合模,在烯丙基二甘醇碳酸脂单体中按一定比例加入IPP引发剂、紫外线吸收剂、黑色素溶液,搅拌配制,浇注到已经已合好的玻璃模具中,经20小时的非线性曲线固化,分离玻璃模具和初步成型镜片,经清洗和二次固化得到基片I ;
[0040]通过透光率测试,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制作得到的琥珀色防蓝光镜片中,500nm以下波长的高能量光线基本达到了有效的抑制,380nm?500nm透光率仅为66%,而600nm以上可见光透过率均超过了 90%,真正起到减弱强光并视物清晰,如果采用该镜片还具有CR39镜片其他的如易切割、抗冲击、耐候性好等优点,既防紫外线,又防电脑辐射,还有效防强光,透光率高,适合办公生活等多种用途。
[0041]这主要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在基片I中对材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性(邻苯二酚的掺入),进行了特殊材料的着色(BLUE-BL0CKER染色)及镜片抑制层,依次为=S12层2、ZrO2层3、S12层4、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12层7、防护膜8,S12与ZrO2的作用能通过其不同折射率及厚度控制不同波长的透光率等,掺锡氧化铟层6 (ITO)的作用是在参与透光率控制的基础上利用其导电性屏蔽电磁辐射,防护膜8 (User)的主要作用是镜片表面的防油防尘顶膜处理,提高镜片的易清洁能力,减轻环境尘粒附着。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可以达到有效屏蔽电磁辐射,减少除蓝光外的其他可见光的吸收和反射,有效减少蓝光和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等效果。
[0042]参考图2可知,本实施例的其Tsb (蓝光透过率)约为66%。
[0043]与图2适配的具体实验数据如图3所示。
[0044]结合图2、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对于500nm以下可见光透光率小于70%,对于600nm以上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
[004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琥拍色防蓝光镜片,包括基片,其特征在于:在基片上设有一层600nm以上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0 %,对于500nm以下可见光透光率小于70 %的琥珀色防蓝光层,防蓝光层通过着色设置在基片的表面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琥珀色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紫外线吸收层,紫外线吸收层设置在基片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琥珀色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在基片上还镀有一层抑制层,抑制层对于500nm以下可见光透光率小于5%,对于600nm以上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琥珀色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抑制层设置在基片的一面上,在基片一面上依次涂上S12层(2)、ZrO2层(3)、S12层(4)、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12 层(7)、防护膜(8),S12 层(2)、ZrO2 层(3)、S12 层(4)、ZrO2 层(5)、掺锡氧化铟层(6) ,S12层(7)、防护膜(8)依次贴合构成抑制层,S12层(2) ,ZrO2层(3) ,S12层(4),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 ,S12层(7)、防护膜⑶的厚度分别为1728埃、183埃、190 埃、750 埃、850 埃、850 埃、25 埃。
【文档编号】G02C7/10GK204065585SQ201420241415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李国荣 申请人:温州朗目光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