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调整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2087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光学调整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光学仪器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光学调整架。



背景技术:

光学调整架作为现代光学仪器的一个基本的组件,用于支撑光学元件、调整光束方向,实现光束的快速准确定位,目前在实验室及光学设备、仪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行业内多是通过旋转调节螺钉对光学镜片进行手动调节,再用锁紧螺钉将其锁定。由于调节螺钉与镜架均为点接触,因而这种固定方式极易引起镜架方位角发生微量变化,从而使光路角度发生巨大改变。另外,在锁定时,须经反复多次调节方能定位精准,这样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光学调整架,克服上述现有调整结构的不足,具有调节精度高、调整速度快、稳定性强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光学调整架,包括基座、调整架、支撑板、镜框、挂臂板、驱动组件、平移驱动组件、导轨板、滑板及承力板,所述导轨板水平固连于基座上,所述承力板固连于基座上,所述滑板活动连接于导轨板的上方,所述调整架固连于滑板上,所述镜框固连于支撑板的前端面,所述驱动组件为两个,分别固连于调整架的两侧,所述挂臂板一端固连于支撑板上端,挂臂板的另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头上连接有转动球头,所述调整架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容纳支撑转动球头的球槽座,所述转动球头置入球槽座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波纹管联轴器、第一螺纹杆及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波纹管联轴器的一联轴器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波纹管联轴器的另一联轴器端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设有贯穿第一定位板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过螺纹孔,所述支撑板后端面外凸构成两个连接座,连接座与驱动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连接件,第一螺纹杆的端头与连接座紧密接触;所述平移驱动组件固连于滑板上,平移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波纹管联轴器、第二螺纹杆及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波纹管联轴器的一联轴器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波纹管联轴器的另一联轴器端与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有贯穿第二定位板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穿过螺纹孔,所述承力板与平移驱动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端头与承力板紧密接触。本发明中,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使第一螺纹杆的端头发生轴向位移对连接座施加同向或者不同向的作用力,由于转动球头及球槽座的设置,可实现对光学元件俯仰及偏转自由度的调整。通过平移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使第二螺纹杆的端头发生轴向位移对承力板施加向后的作用力,由于承力板固定设置,因而反作用于固连于滑板上的平移驱动组件使其发生向前的相对移动。通过导轨板的设置,对滑板施加向前的作用力,滑板可相对基座发生向前的位移,从而实现对光学元件的平移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板上设有滑条,所述滑板的下端面设有与滑条相适应的滑槽,滑条置入滑槽中。如此,可提高滑板与导轨板之间相对运动的稳定性。

为降低转速提高调整精度及节约成本,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波纹管联轴器的一联轴器端;所述平移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波纹管联轴器的一联轴器端。

为减少旋转时螺纹杆对承力板端面的磨损,进一步地,所述承力板端面上与第二螺纹杆的接触处设有垫片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端头设为球形端头,所述连接座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端头与凹槽之间以球面低副连接。如此,通过球面低副的配合可增加第一螺纹杆的端头与连接座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在调整过程中,第一螺纹杆端头脱离连接座,提高该发明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同时,第一螺纹杆在工作过程中会倾斜作用于连接座,将第一螺纹杆的端头设为球形端头,可保持各个倾斜角度下第一螺纹杆与连接座的紧密接触。

为避免转动球头在调整时滑脱出球槽座,提高本发明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进一步地,球槽座上固连有防脱圆盖,所述防脱圆盖为中部开口的帽沿状。

与现有调整结构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使螺纹杆的端头发生轴向位移对连接座施加同向或者不同向的作用力,由于转动球头及球槽座的设置,可实现对光学元件俯仰及偏转自由度的调整。通过平移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使螺纹杆的端头发生轴向位移对承力板施加向后的作用力,由于承力板固定设置,因而反作用于固连于滑板上的平移驱动组件使其发生向前的相对移动。通过导轨板的设置,对滑板施加向前的作用力,滑板可相对基座发生向前的位移,从而实现对光学元件的平移调整。

由驱动电机提供原动力,再加上减速器的设置,该发明大大提高了调整的速度及精度。通过转动球头与球槽座以及导轨板与滑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调整舒适度高、可靠性佳、稳定性强,且结构紧凑,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驱动组件6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基座,2、调整架,21、球槽座,22、防脱圆盖,3、支撑板、31、连接座,34、凹槽,4、镜框,5、挂臂板,51、转轴,52、转动球头,6、驱动组件,61、第一驱动电机,62、第一波纹管联轴器,63、第一螺纹杆, 64、第一定位板,65、第一弹性连接件,7、驱动组件,71、第二驱动电机,72、第二波纹管联轴器,73、第二螺纹杆, 74、第二定位板,75、第二弹性连接件,8、导轨板,9、滑板,10、承力板,11、垫片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光学调整架,包括基座1、调整架2、支撑板3、镜框4、挂臂板5、驱动组件6、平移驱动组件7、导轨板8、滑板9及承力板10,所述导轨板8水平固连于基座1上,所述承力板10固连于基座1上,所述滑板9活动连接于导轨板8的上方,所述调整架2固连于滑板9上,所述镜框4固连于支撑板3的前端面,所述驱动组件6为两个,分别固连于调整架2的两侧,所述挂臂板5一端固连于支撑板3上端,挂臂板5的另一端设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的端头上连接有转动球头52,所述调整架2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容纳支撑转动球头52的球槽座21,所述转动球头52置入球槽座21内;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1、第一波纹管联轴器62、第一螺纹杆63及第一定位板64,所述第一波纹管联轴器62的一联轴器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波纹管联轴器62的另一联轴器端与第一螺纹杆6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64上设有贯穿第一定位板64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63穿过螺纹孔,所述支撑板3后端面外凸构成两个连接座31,连接座31与驱动组件6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连接件65,第一螺纹杆63的端头与连接座31紧密接触;所述平移驱动组件7固连于滑板9上,平移驱动组件7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1、第二波纹管联轴器72、第二螺纹杆73及第二定位板74,所述第二波纹管联轴器72的一联轴器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波纹管联轴器72的另一联轴器端与第二螺纹杆7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74上设有贯穿第二定位板74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73穿过螺纹孔,所述承力板10与平移驱动组件7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连接件75,所述第二螺纹杆73的端头与承力板10紧密接触。

本实施例中,调整架2用于提供3个支撑调整点,挂臂板5用于连接支撑板3与调整架2,使两者能进行稳定的俯仰及偏转配合。为达到均衡的调整角度,挂臂板5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上端面的中部。为便于计算,两个驱动组件6设于同一水平高度,位于调整架2左侧的为左驱动组件,位于调整架2右侧的为右驱动组件。本实施例应用时,启动驱动组件6,将第一驱动电机61的原动力作用于第一波纹管联轴器62使其产生轴向旋转运动,在波纹管扭转动力传递的作用下带动与第一波纹管联轴器62相连接的第一螺纹杆63亦产生轴向旋转运动。第一定位板64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杆63上螺纹相适应的螺纹孔,因而当第一螺纹杆63轴向旋转时,通过螺纹间啮合的配合,可使第一螺纹杆63相对第一定位板64发生轴向位移。由于第一弹性件65的设置以及在支撑板3自重作用下,第一螺纹杆63与连接座31紧密接触。由于驱动组件6固连于调整架2上,因此当第一螺纹杆63发生轴向位移时将通过与连接座31的配合对支撑板3施加作用力。当左驱动组件和右驱动组件对支撑板3施加同一方向的作用力时,例如同进或者同退,支撑板3的位置可发生俯仰自由度的变化,从而调整镜框4的俯仰角度;当左驱动组件和右驱动组件对支撑板3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力时,例如左进右退或者左退右进,支撑板3的位置可发生偏转自由度的变化,从而调整镜框4的偏转角度。启动平移驱动组件7,通过螺纹间啮合的配合,同样可使第二螺纹杆73相对第二定位板74发生轴向位移。由于承力板10固定于基座1上,对第二螺纹杆73的轴向位移有阻挡作用,因此反作用于平移驱动组件7使其发生向前的相对移动。因平移驱动组件7固连于滑板9上,则给滑板9向前的作用力,使滑板9在轨道板4上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光学元件的平移调整。本实施例可根据光束方向的需求,设定驱动电机的作用时间带动螺纹杆发生一定位移,从而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导轨板8上设有滑条81,所述滑板9的下端面设有与滑条81相适应的滑槽,滑条81置入滑槽中。为提高滑板9与导轨板8之间相对运动的稳定性,导轨板8上可设置有2条以上的滑条81,滑板9上设有与滑条81的条数和位置相对应的滑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组件6还包括第一减速器66,所述第一减速器66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减速器66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波纹管联轴器62的一联轴器端;所述平移驱动组件7还包括第二减速器76,所述第二减速器76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所述第二减速器76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波纹管联轴器72的一联轴器端。若用驱动电机直接作用于波纹管联轴器需配置成本较高的伺服电机。本实施例中,为降低成本,在第一驱动电机61和第一波纹管联轴器62的中间连接有第一减速器66,第一驱动电机61通过第一减速器66作用于第一波纹管联轴器62以达到降低转速提高调整精度的效果;在第二驱动电机71和第二波纹管联轴器72的中间连接有第二减速器76,第二驱动电机71通过第二减速器76作用于第二波纹管联轴器72以达到降低转速提高调整精度的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承力板10端面上与第二螺纹杆73的接触处设有垫片座11。本实施例中,垫片座11上可设有与第二螺纹杆73的端头相适应的凹槽。工作时,第二螺纹杆73的端头置入凹槽内,可提高第二螺纹杆73端头作用于承力板10的稳定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螺纹杆63的端头设为球形端头,所述连接座31设有凹槽34,所述第一螺纹杆63的端头与凹槽34之间以球面低副连接。若以纵向直径将第一螺纹杆63的端头分为左部与右部,为避免第一螺纹杆63的端头在调整时脱离凹槽34,凹槽34包围端头的开口端应位于端头的右部区域。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球槽座21上固连有防脱圆盖22,所述防脱圆盖22为中部开口的帽沿状。转动球头52位于防脱圆盖22内,转轴51穿过防脱圆盖22的中部开口。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