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镜片的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375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可更换镜片的眼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关于一种眼镜,尤指一种可更换镜片的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求新求变的人们对于随身的装饰物品也越来越讲究。针对眼镜而论,为了讲究美观及搭配服装,太阳眼镜或休闲眼镜也逐渐普及。由于太阳眼镜或休闲眼镜着重于花俏与多样的变化,因此,使用者也常会想更换镜片以搭配心情与服饰,然而现有太阳眼镜或休闲眼镜的镜片的更换并不便利,造成使用者动辄需更换整副眼镜,不符合经济效益。

具体而论,现有眼镜一般包括一镜架、二镜片及可枢转地连接于该镜架两侧的二镜脚。在镜架的框缘内侧设有二嵌槽用以容纳对应的二镜片。在组装各镜片时,一般必须借助配合材质弹性以及硬迫方式,才能将镜片迫入嵌槽内。然而,由于镜片往往具有易脆性,因此可能在拆装镜片时会造成镜片破损或镜架损伤。

在先前技术,虽然已有多种具拆换式镜片的眼镜结构产生,使得镜片在更换上能较便利且不会造成镜片及/或镜框的损伤。然而,现有具拆换式镜片的眼镜结构一般适用在只具有半框(上半框)的镜架上,并不适用在具有全框的镜架上。因而,限制了眼镜的整体造型,且负面影响镜片安装于镜架上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要素:

缘此,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镜,该眼镜能提供使用者便利地更换镜片,且该眼镜结构适用在具有全框的镜架上,进而提升镜片安装于镜 架上的牢固性。

本发明的眼镜包含一上框架、至少一镜片、一下框架、二镜脚及二扣合件。该上框架包含在一纵向分隔的二侧端及位于该二侧端之间的一结合座,该结合座的底部具有一槽孔,该上框架的各侧端具有一连接座,各连接座包含在该纵向分隔的内端与外端,二该连接座的内端面向该结合座,各连接座还包含一外侧面,该外侧面上设有一凹槽,该上框架还包含至少一镜片支持槽。该镜片包含一上端以及一下端,该镜片的上端结合于该上框架的镜片支持槽,该镜片的上端的一侧设有一扣合孔,该扣合孔邻近对应连接座的内端。该下框架包含在该纵向分隔的两侧端及位于该二侧端之间的一中间部,该下框架的各侧端向上延伸一第一结合部,该下框架的各第一结合部插入该上框架的一对应连接座的凹槽内,使得该下框架的二侧端可拆卸地与该上框架的二侧端结合,该中间部向上延伸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插入该上框架的结合座的槽孔内结合。各镜脚包含分隔的前端与后端,各镜脚的前端与该上框架的一对应连接座的外端连接。各扣合件包含分隔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各扣合件的第一端设有一卡扣部,各扣合件的第二端与一对应镜脚结合,各扣合件可相对该上框架在一固定位置及一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当各扣合件在该固定位置时,该卡扣部插入该镜片的扣合孔内,且各扣合件覆盖该下框架的一第一结合部,当各扣合件在该分离位置时,该卡扣部脱离该镜片的扣合孔。

在一实施例中,各连接座的凹槽的上端向内延伸一凹部,各第一结合部上端形成一第一勾部,该第一勾部与该对应连接座的凹部扣合。

在一实施例中,该结合座的内部设有一结合孔,该结合孔与该槽孔连通, 该第二结合部上端形成一第二勾部,该第二勾部与该结合座的结合孔扣合。

在一实施例中,该下框架还包含至少一镜片槽用以提供该至少一镜片的下端结合。

在一实施例中,各连接座的外端具有一枢接槽及一连通该枢接槽的穿孔,各镜脚的前端设有分隔的二连接耳,各连接耳具有一穿孔,各镜脚的连接耳容纳在该上框架的一对应连接座的枢接槽内,且有一枢轴穿过该对应连接座的穿孔与该二连接耳的穿孔将该镜脚与该上框架结合,使得各镜脚可依据该枢轴所界定的轴线相对该上框架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各扣合件的第二端的内侧设有一枢接耳,该枢接耳位于该对应镜脚的二连接耳之间,该枢轴穿过该枢接耳,使得该扣合件可依据该枢轴所界定的轴线相对该上框架在该固定位置及该分离位置之间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各镜脚的前端设有一凹槽,各扣合件的第二端位于一对应镜脚的凹槽内。

本发明的可更换镜片的眼镜,能提供使用者便利地更换镜片,且该眼镜结构适用在具有全框的镜架上,进而提升镜片安装于镜架上的牢固性。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优点及特征,将可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参照附图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眼镜的元件分解图。

图2显示图1的眼镜的另一元件分解图。

图3是图1的眼镜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3的4-4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4的5-5线所取的剖视图,并显示镜脚与扣合件的操作状态。

图6是沿图3的6-6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7是与图3类似的立体图,并显示镜脚的折收操作。

图8是与图4类似的剖视图,并显示下框架与上框架的分离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眼镜12.上框架

14.镜片16.下框架

18.镜脚20.扣合件

22.侧端24.结合座

25.鼻垫26.结合孔

27.槽孔28.连接座

30.内端32.外端

34.镜片支持槽36.枢接槽

38.穿孔40.枢轴

42.外侧面44.凹槽

46.凹部48.上端

50.下端52.扣合孔

54.侧端56.中间部

58.第一结合部60.第一勾部

62.第二结合部64.第二勾部

66.镜片槽68.前端

70.后端72.连接耳

74.穿孔76.凹槽

78.第一端80.第二端

82.枢接耳84.卡扣部

86.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仅为例子但非用以限制的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较佳结构说明如下:

参阅图1至图8,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构成的眼镜10,该眼镜10包括一上框架12、至少一镜片14、一下框架16、二镜脚18以及二扣合件(第一与第二扣合件)20。

该上框架12包含在一纵向分隔的二侧端22以及位于该二侧端22之间的一结合座24,该结合座24的内侧设有一鼻垫25,该结合座24的内部设有一结合孔26(见图8),且该结合座24的底部具有一与该结合孔26连通的槽孔27。该上框架12的各侧端22具有一连接座28,在本实施例中,该二连接座28个别形成在该二侧端22的底部,各连接座28包含在该纵向分隔的内端30与外端32,该二连接座28的内端30面向该结合座24。在本实施例中,该眼镜10包括二镜片14,且该上框架12还包含二镜片支持槽34用以提供该二镜片14个别地安装,该二镜片支持槽34由该结合座24的两侧面沿着该上框架12的底部个别延伸到该二连接座28的内端30。各连接座28的外端32提供一对应的镜脚18枢接,在本实施例中,各连接座28的外端32具有一枢接槽36及一连通该枢接槽36的穿孔38,该穿孔38提供一枢轴40穿过。各连接座28还包含一外侧面42,该外侧面42上设有一凹槽44(见图6),该凹槽44的上端向内延伸一凹部46。

各镜片14包含一上端48以及一下端50,各镜片14的上端48结合于该上框架12的其中一镜片支持槽34内。再者,各镜片14的上端50的一侧设有一扣合孔52,当各镜片14组装在该上框架12上时,各镜片14的扣合孔52邻近对应该连接座28的内端30(见图7)。

该下框架16包含在该纵向分隔的两侧端54及位于该二侧端54之间的一中间部56,该下框架16的二侧端54可拆卸地与该上框架12的二侧端22结合,使得下框架16可与上框架12结合组成一全框式镜架(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下框架16的各侧端54向上延伸一第一结合部58,各第一结合部58的上端形成一第一勾部60。各第一结合部58插入该上框架12的一对应连接座28的凹槽44内结合,且第一勾部60与该对应连接座28的凹部46扣合(见图6)。该下框架16的中间部56向上延伸一第二结合部62(见图4),该第二结合部62上端形成一第二勾部64。第二结合部62插入该上框架12的结合座24的槽孔27内结合,且第二勾部64与该结合座24的结合孔26扣合(见图4)。该下框架16还包含二镜片槽66用以提供该二镜片14的下端50结合,该二镜片槽66由该中间部56的两侧沿着该下框架16的顶部个别延伸到该二侧端54。

各镜脚18包含在该镜脚的长度方向分隔的前端68与后端70,各镜脚18的前端68与该上框架12的一对应连接座28的外端32连接,各镜脚18的后端70用来配戴在使用者的耳上。在本实施例中,各镜脚18的前端68设有分隔的二连接耳72,各连接耳72具有一穿孔74。各镜脚18的连接耳72容纳在该上框架12的一对应连接座28的枢接槽36内,利用枢轴40穿过该对应连接座36的穿孔38与该二连接耳72的穿孔74将该镜脚18与该上框架12结合,使得镜脚18可依据该枢轴40所界定的轴线相对该上框架12在一展开位置及一收折位置之间转动(见图5)。此外,各镜脚18的前端68设有一凹槽76。

该二扣合件20用来将该二镜片14固定于该上框架12。各扣合件20包含分隔的第一端78与第二端80。在本实施例中,各扣合件20的第二端80的内侧设有一枢接耳82,该枢接耳82位于镜脚18的二连接耳72之间,且该枢轴40穿过 该枢接耳82,使得该扣合件20与一对应镜脚18连接且可依据该枢轴40所界定的轴线相对该上框架12在一固定位置及一分离位置之间转动。再者,各扣合件20的第二端80位于一对应镜脚18的凹槽76内(见图5),使得镜脚18与扣合件20可一起转动。各扣合件20的第一端78内侧设有一卡扣部84,当各扣合件20在至该固定位置时,该卡扣部84插入一对应镜片14的扣合孔52以将镜片14定位(见图5),且各扣合件20覆盖该下框架16的一对应第一结合部58(见图6)。当各扣合件20相对该上框架12移动至该分离位置时,该卡扣部84脱离该对应镜片14的扣合孔52,且各扣合件20没有覆盖该下框架16的第一结合部58(见图7)。

本发明的眼镜10能够提供镜片14便利拆换与确实固定,同时该眼镜10适用在具有全框的镜架上。具体而论,当欲卸下镜片14时,可扳起扣合件20的第一端78使得扣合件20由图5的固定位置移到分离位置(镜脚18与扣合件20一起以图5箭头86所示方向转动),则卡扣部84会脱离镜片14的扣合孔52,且该下框架16可与该上框架12分离。接着,使该下框架16的第一结合部58的第一勾部60与该上框架12的凹部46分离且使该下框架16的第二结合部62的第二勾部64与该上框架12的结合孔26分离,将该下框架16卸下,则镜片14可从上框架12拆下来更换。另一方面,当要组装镜片14时,将该二镜片14的上端48组装在该上框架12的镜片支持槽34内,接着将该二镜片14的下端50组装在该下框架16的镜片槽66内且使该下框架16与上框架12结合,再操作扣合件20的卡扣部84置入镜片14的扣合孔52内,就可该二镜片14牢固定位于该下框架16与上框架12之间。

在前述说明书中,本发明仅是就一特定实施例做描述,而依本发明的特 征仍可有多种变化或修改。是以,对于熟悉此项技艺人士可作的明显替换与修改,仍将并入于本发明所主张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