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盒及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085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粉盒及打印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盒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是通过成像原理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一种设备,其通常是利用碳粉在打印纸上形成图像,且碳粉装在和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粉盒中。图像形成装置在进行打印时,粉盒不断为其供应碳粉,以支持打印作业。

现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和粉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激光打印机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激光打印机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粉盒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粉盒在碳粉出口处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粉盒的内部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4,激光打印机中包括有图像形成装置180和粉盒100。通常,先安装图像形成装置180,然后再安装粉盒100,且粉盒100也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80上。图像形成装置180包括:显影单元182和清洁单元184,显影单元182上设置有碳粉入口188。粉盒100包括盒体110、碳粉传送装置120、驱动装置130、第一侧板140和第二侧板150。盒体110包括粉仓框架111和粉仓盖112,粉仓框架111和粉仓盖112焊接在一起形成粉仓113,碳粉储存在粉仓113内。第一侧板140和第二侧板150分别设置在盒体110的两侧,外侧面各设有导轨141。盒体110上设置有碳粉出口152及碳粉出口开关件160。粉仓框架111的前端靠上的位置设置有碳粉传送槽1110,碳粉传送槽1110包括开放段1111和封闭段1112,开放段1111与粉仓113相通,碳粉出口152位于封闭段1112内与粉盒外界相通。碳粉出口开关件160上设置有碳粉传递口162,当碳粉传递口162与碳粉出口152对齐时,粉盒内的碳粉可通过碳粉传递口162和碳粉出口152进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80的碳粉入口188中。碳粉传送装置120包括:第一传送装置121和第二传送装置122;第一传送装置121旋转地支撑在粉仓框架111的两侧壁上,包括搅拌架1211和搅拌叶片1212,搅拌叶片1212安装在搅拌架1211上,第一传送装置121旋转将粉仓113内的碳粉移送到碳粉传送槽1110内;第二传送装置122为螺杆,且第二传送装置122位于碳粉传送槽1110内,可将位于碳粉传送槽1110的开放段1111内的碳粉传送至位于封闭段1112中的碳粉出口152。

上述结构的粉盒中,储存在粉仓内的碳粉,需要经过第一传送装置121的搅拌及拨动传送到碳粉传送槽内,再通过第二传送装置的螺旋推动作用,将碳粉传送槽内的碳粉传送至碳粉出口处,碳粉传送效率低、粉仓内的残粉量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盒及打印机,能够实现较高的碳粉传送效率,且粉仓内残粉较少。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盒,包括盒体、碳粉传送装置和驱动装置,盒体内具有中空腔体,碳粉传送装置设置在盒体的中空腔体内。

可选的,碳粉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部、第二传送部和可旋转的旋转轴,第一传送部呈螺旋状,旋转轴的第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传送部环绕旋转轴设置,以在旋转轴的旋转带动下搅拌盒体内的碳粉,并带动盒体内的碳粉沿旋转轴的轴线移动,第二传送部设置在旋转轴的第二端且可绕旋转轴回转,以搅拌位于旋转轴第二端的碳粉,盒体在对应第二传送部的盒壁上开设有碳粉出口。

可选的、第二传送部为桨叶。

可选的,第一传送部与旋转轴之间具有可容碳粉回流的间隙,碳粉传送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条支撑筋,支撑筋一端与旋转轴的周向外缘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传送部的内缘连接。

可选的,第一传送部的靠近旋转轴第一端的外缘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与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

可选的,第二传送部为平板状,第二传送部沿旋转轴的径向延伸。

可选的,盒体包括粉仓框架和粉仓盖,粉仓框架为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粉仓盖盖设在开口上,以和粉仓框架共同形成中空腔体。

可选的,粉仓框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前端面,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在前端面的两侧,旋转轴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相连。

可选的,粉仓框架行设置有支撑槽,旋转轴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在支撑槽中。

可选的,第一侧壁设置有轴孔,旋转轴的第一端穿设在轴孔中,第二侧壁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槽,旋转轴的第二端设置在支撑槽中。

可选的,支撑槽为顶端槽口的宽度大于底端槽底的宽度的梯形槽,支撑槽的底部开设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碳粉回流槽。

可选的,盒体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槽,碳粉出口开设在容纳槽的槽壁上,容纳槽中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搅拌件,旋转搅拌件的旋转轴线和旋转轴平行。

可选的,容纳槽的与盒体内壁的结合处为斜面。

可选的,粉盒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的第一端与所旋转搅拌件的端部连接,驱动件的第二端与驱动装置连接,以使旋转搅拌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

可选的,旋转搅拌件与碳粉传送装置连接,以在碳粉传送装置的带动下旋转。

可选的,旋转搅拌件通过齿轮传动与碳粉传送装置连接。

可选的,旋转搅拌件通过皮带传动与碳粉传送装置连接。

可选的,碳粉出口所在的平面上设置有可滑动盖设在碳粉出口上的出粉口开关件。

可选的,粉仓框架上设置有楔形回弹件,楔形回弹件的尖端朝向粉仓框架外侧。

可选的,粉盒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设在盒体外部的相对两侧,第一侧板位于旋转轴的第一端外侧,第二侧板位于旋转轴的第二端外侧。

可选的,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导轨,导轨的延伸方向和第二侧壁所在平面平行,第二侧壁在导轨上方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和打印机芯片触点连接的芯片组件和两个导引部,两个导引部呈喇叭口状排布,喇叭口的口径较小一端朝向芯片组件。

可选的,碳粉出口所在的平面与粉盒的底面所成的角度在0°到-30°之间。

可选的,出粉口开关件的外侧表面与粉盒的底面所成的角度在0°到-30°之间。

可选的,碳粉出口所在的平面与粉盒的底面所成的角度在0°到-10°之间。

可选的,出粉口开关件的外侧表面与粉盒的底面所成的角度在0°到-30°之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打印机,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如上所述的粉盒,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碳粉入口,碳粉入口和粉盒的碳粉出口对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粉盒和打印机,粉盒包括盒体、碳粉传送装置和驱动装置,盒体内具有中空腔体,碳粉传送装置设置在盒体的中空腔体内。这样粉盒内碳粉在碳粉传送装置的带动下,可以以螺旋形式向碳粉出口运动,碳粉能够始终高效地被传送至碳粉出口,且粉盒内的残粉量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激光打印机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粉盒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粉盒在碳粉出口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粉盒的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盒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碳粉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盒的粉仓框架的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盒的粉仓框架的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碳粉传送装置和粉仓框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盒的碳粉出口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盒的爆炸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粉盒包括盒体210、碳粉传送装置220和驱动装置230,盒体210内具有中空腔体,碳粉传送装置220设置在盒体210的中空腔体内。具体的,碳粉传送装置220可以包括第一传送部221、第二传送部222和可旋转的旋转轴223,第一传送部221呈螺旋状,旋转轴223的第一端与驱动装置230连接,第一传送部221环绕旋转轴223设置,以在旋转轴223的旋转带动下搅拌盒体210内的碳粉,并带动盒体210内的碳粉沿旋转轴223的轴线移动,第二传送部222设置在旋转轴223的第二端,并可绕旋转轴223回转,从而搅拌已被第一传送部221带到旋转轴223第二端的碳粉;盒体210在对应第二传送部222的盒壁上开设有碳粉出口2117。其中,一般为了便于搅拌,第二传送部222一般为桨叶。

具体的,盒体210可为分体式设计,其具体包括粉仓框架211和粉仓盖212,粉仓框架211为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粉仓盖212盖设在开口上,以和粉仓框架211共同形成粉盒的中空腔体,用于进行打印的碳粉即被储存在该中空腔体,即粉仓213内。其中,粉仓框架211和粉仓盖212之间可以焊接在一起。

碳粉传送装置220位于盒体210内部,用于传送粉仓中的碳粉,驱动装置230设置在盒体210外侧,一般位于旋转轴223的第一端的外侧,以接收来自外部的驱动力,并将驱动力传递给碳粉传送装置220。

为了设置驱动装置230和其它功能件及结构件,粉仓还包括第一侧板240和第二侧板250,第一侧板240和第二侧板250分设在盒体210外部的相对两侧,第一侧板240位于旋转轴223的第一端外侧,第二侧板250位于旋转轴223的第二端外侧。此时,驱动装置230可以设置在粉仓框架221和第二侧板250之间的空间中。

为了对粉仓中的碳粉进行搅拌和推动,需要让呈螺旋状的第一传送部221不断绕旋转轴223旋转,以推动粉仓中的碳粉移动。因为第一传送部221为螺旋状,且第一传送部221的螺旋轴心与旋转轴223重合,所以当旋转轴223旋转时,第一传送部221在旋转轴223的旋转带动下不停绕旋转轴223旋转,以搅拌粉盒中的碳粉,并依靠自身的螺旋面推动碳粉沿旋转轴223的轴向方向(A方向)传送;碳粉被传送至靠近旋转轴223第二端的第二传送部222后,第二传送部222再通过自身的旋转搅拌作用,将碳粉送向位于第二传送部222外侧的盒壁一侧,由于盒体盒壁上开设有碳粉出口2117,所以碳粉可以经由该出口送出。这样粉盒内碳粉在碳粉传送装置220的带动下,以螺旋形式向碳粉出口2117运动,碳粉能够始终高效地被传送至碳粉出口2117,且粉盒内的残粉量少。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碳粉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碳粉传送装置220包括呈螺旋状的第一传送部221、第二传送部222和可旋转的旋转轴223,其中,第一传送部221与旋转轴223之间具有可容碳粉回流的间隙,此时为了连接第一传送部221和旋转轴223,碳粉传送装置220还包括至少一条支撑筋2213,支撑筋2213一端与旋转轴223的周向外缘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传送部221的内缘连接。此时,第一传送部221和旋转轴223之间形成碳粉回流空间2214,可以使回流的碳粉通过该空间而反向填补之前碳粉运动所产生的空隙,保证碳粉在粉盒内的均匀分布。支撑筋2213一般间隔设置在旋转轴223和第一传送部221之间,以保证碳粉传送装置220的整体结构刚度。

进一步的,第一传送部221的靠近旋转轴223第一端2231的外缘设置有延伸部224,延伸部224与旋转轴223的轴线方向平行。延伸部224朝向第二侧壁2112延伸,可以加强对碳粉的搅拌效果,防止第一传送部221与第二侧壁2112的内壁之间积留碳粉。

而为了完成对碳粉的搅拌推送,第二传送部222为平板状,并设置在靠近旋转轴223第二端2232一侧;第二传送部222沿旋转轴223的径向延伸。这样第二传送部222整体为与旋转轴223连接的搅拌桨叶,可以在旋转轴223的旋转带动下对碳粉进行搅拌,并推动碳粉沿旋转轴223的径向方向向外运动,最后传送至碳粉出口2117。一般的,第二传送部222通常为对称设置在旋转轴223两侧的两片相同形状的桨叶。此外,也可以使第二传送部222为三片或三片以上与旋转轴223连接的桨叶,只要第二传送部222为桨叶状,且能够推动碳粉沿旋转轴223径向方向向外运动即可,此处不加以限制。通常的,为了加大第二传送部222对碳粉的作用面和作用力效果,在第二传送部222上设置有平行于旋转轴223的凹槽。此外,第一传送部221、第二传送部222以及延伸部224上均可以贴设搅拌桨片,以加大搅拌效果。所述搅拌桨片可以为PE片或者其他片状且具有柔性的材料。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盒的粉仓框架的前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盒的粉仓框架的后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安置碳粉传送装置,粉仓框架211包括第一侧壁2111、第二侧壁2112和前端面2113,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112相对设置在前端面2113的两侧,旋转轴2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2111以及第二侧壁2112相连。具体的,为了支撑旋转轴223,可在粉仓框架上设置有支撑槽,支撑槽设置在第一侧壁2111和/或第二侧壁2112上,以对旋转轴223进行定位,例如,可以在第一侧壁2111设置有轴孔2114,旋转轴223的第一端穿设在轴孔2114中,第二侧壁2112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槽2115,旋转轴223的第二端设置在支撑槽2115中。

具体的,旋转轴223的第一端可以通过轴套1支撑设置在第一侧壁2111上的轴孔2114之中,该轴孔2114为通孔,可使旋转轴223第一端穿出,并和驱动装置230连接;而旋转轴223第二端设置在第二侧壁2112的支撑槽2115内,从而让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112同时对旋转轴223实现支撑,且旋转轴223能够自由旋转。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槽2115为梯形槽,支撑槽2115的底部开设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碳粉回流槽21151。梯形槽的顶端槽口宽度大于底端的槽底宽度,可以便于旋转轴223的放入。当旋转轴223进入支撑槽2115后,粉仓盖212上在对应支撑槽2115的位置所设置的限位凸起可插入该支撑槽2115中,以将旋转轴223的位置限制在支撑槽2115和限位凸起所围成的空间内。碳粉回流槽21151可以让在旋转轴223旋转带动下进入支撑槽2115内的碳粉重新流入粉盒的腔体内部。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碳粉传送装置和粉仓框架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0所示,具体的,为了进一步确保碳粉能够进入碳粉出口2117,在盒体上设置有容纳槽2116。具体的,容纳槽2116可设置在前端面2113的内壁上,碳粉出口2117开设在容纳槽2116的槽壁上,容纳槽2116中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搅拌件290,旋转搅拌件290的旋转轴线和旋转轴223平行。其中,旋转搅拌件290的一端可通过支撑件2与位于第二侧壁2112上的第一旋转轴孔21121实现支撑连接,且支撑件2和旋转搅拌件290之间可设置密封件3,以防止碳粉从第二侧壁2112上的第一旋转轴孔21121泄漏;旋转搅拌件290的另一端设置在位于容纳槽2116的外部侧壁21161的第二旋转轴孔21162中,这样旋转搅拌件290可以相对于旋转轴223平行转动,并带动第二传送部222处的碳粉进入碳粉出口2117。旋转搅拌件290可以为多种搅拌结构,只要能实现搅拌功能,以使碳粉进入碳粉出口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容纳槽2116的与前端面2113内壁的结合处为斜面21163。这样可以便于碳粉的移动,避免碳粉集结在容纳槽2116与粉仓213其它部分内壁的结合处。

为了驱动旋转搅拌件290进行旋转,粉盒还可以包括驱动件260,驱动件260的第一端与旋转搅拌件290的端部连接,驱动件260的第二端与驱动装置230连接,以使旋转搅拌件290在驱动装置230的驱动下旋转。具体的,在前端面2113底部设置可设置有支撑部2118,驱动件260穿设在支撑部2118的孔中,以可旋转地支撑在粉仓框架211上。

此外,也可以通过碳粉传送装置220直接驱动旋转搅拌件290进行工作,此时,旋转搅拌件290与碳粉传送装置220连接,以在碳粉传送装置220的带动下旋转。具体的,旋转搅拌件290通过齿轮传动与碳粉传送装置220连接,即旋转搅拌件290上以及碳粉传送装置220上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齿轮,并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动力传递;或者,也可以让旋转搅拌件290通过皮带传动与碳粉传送装置220连接。

可选的,碳粉出口2117所在的平面2119上设置有可滑动盖设在碳粉出口2117上的出粉口开关件。此外,出粉口开关件270和粉仓框架21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使出粉口开关件270可以在打开碳粉出口2117的位置和关闭碳粉出口2117的位置之间切换。

可选的,粉仓框架211上还设置有楔形回弹件4,楔形回弹件4的尖端朝向粉仓框架211外侧。楔形回弹件4可以用于打开显影单元的碳粉入口的开关件,以进行图像形成装置的碳粉输送作业。一般的,楔形回弹件4具体可以为三角楔形结构,回弹件4与粉仓框架21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为了实现粉盒在打印机上的安装作业,第二侧板250上设置有导轨251,导轨25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侧壁2112所在平面平行,第二侧壁2112在导轨251上方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和打印机芯片触点连接的芯片组件280和两个导引部252,两个导引部252呈喇叭口状排布,喇叭口的口径较小一端朝向芯片组件280。这样粉盒可以沿着导轨251的方向卡入打印机的预定位置中,且打印机芯片触点可以在导引部252的方向限制下进入预定位置,并与芯片组件280连接。

具体的,为了保证粉盒在安装至打印机后能够正常送粉,碳粉出口2117的位置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盒的碳粉出口的位置示意图。如图12所示,参考粉盒的底部214(用L1表示),碳粉出口2117所在的平面2119或出粉口开关件270的外侧表面(用L2表示)之间形成的角度为0°到-30°之间,即L1和L2之间的夹角为0°到-30°,以保证碳粉出口2117能够和打印机其余部分位置对应,且碳粉出口2117能够正常出碳粉。优选的,碳粉出口2117所在的平面或出粉口开关件270的外侧表面L2与粉盒的底部214所在平面L1所成的角度在0°到-10°之间。

本实施例中,粉盒包括盒体、碳粉传送装置和驱动装置,盒体内具有中空腔体,碳粉传送装置设置在盒体的中空腔体内。其中,碳粉传送装置包括呈螺旋状的第一传送部、第二传送部和可旋转的旋转轴,旋转轴的第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传送部环绕旋转轴设置,以在旋转轴的旋转带动下搅拌盒体内的碳粉,并带动盒体内的碳粉沿旋转轴的轴线移动,第二传送部设置在旋转轴的第二端并绕旋转轴回转,以搅拌位于旋转轴第二端的碳粉,盒体在对应第二传送部的盒壁上开设有碳粉出口。这样粉盒内碳粉在碳粉传送装置的带动下,以螺旋形式向碳粉出口运动,碳粉能够始终高效地被传送至碳粉出口,且粉盒内的残粉量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打印机,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如前述实施例一所述的粉盒,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碳粉入口,碳粉入口和粉盒的碳粉出口对应连通。

本实施例中,打印机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粉盒,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碳粉入口,碳粉入口和粉盒的碳粉出口对应连通。其中,粉盒包括盒体、碳粉传送装置和驱动装置,盒体内具有中空腔体,碳粉传送装置设置在盒体的中空腔体内,碳粉传送装置包括呈螺旋状的第一传送部、呈桨叶状的第二传送部和可旋转的旋转轴,旋转轴的第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传送部环绕旋转轴设置,以在旋转轴的旋转带动下搅拌盒体内的碳粉,并带动盒体内的碳粉沿旋转轴的轴线移动,第二传送部设置在旋转轴的第二端,盒体在对应第二传送部的盒壁上开设有碳粉出口。这样打印机粉盒内的碳粉在碳粉传送装置的带动下,以螺旋形式向碳粉出口运动,碳粉能够始终高效地被传送至碳粉出口,且粉盒内的残粉量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