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及镜片组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1816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及镜片组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及镜片组。



背景技术:

在眼镜镜片中除了单焦点镜片之外还有渐进屈光力镜片。

作为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有如下眼镜镜片,该眼镜镜片具有沿着穿过镜片的大致中央的主子午线而曲率半径渐进地变化的渐进带,在主子午线上的远用中心和近用中心之间附加有规定的下加光度数(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在渐进带的开始点和结束点之间设定了配适点,从渐进带的开始点到配适点附近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与从配适点附近到渐进带的结束点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不同,并且在配适点对远用屈光力附加了约0.5屈光度的屈光力。

在专利文献1的现有例子中,无论对每个佩戴者所开的处方的下加光度数(处方下加光度数)如何,都在配适点作为目标下加光度数对远用屈光力附加了0.5屈光度的屈光力,因此无论佩戴者的处方下加光度数如何,都能够看清楚设定为目标距离的约2m处的景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5973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由于专利文献1的现有例子是无论佩戴者的处方如何都使配适点处的下加光度数为固定的技术,所以全部的处方下加光度数通过目标下加光度数。

然而,由于处方下加光度数根据佩戴者而大小不同,所以在处方下加光度数小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从渐进带的开始点到配适点附近的下加光度数变化大、像差分布恶化、光学性能劣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处方下加光度数的大小如何,光学性能都会提高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及镜片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赋予第一屈光力的第一区域与赋予第二屈光力的第二区域之间设置下加光度数连续变化的中间区域,在第一区域、中间区域和第二区域设置主子午线,并设定成主子午线穿过下加光度数变化开始的渐进开始点和下加光度数变化结束的渐进结束点,根据第一屈光力和第二屈光力的差设定处方下加光度数,在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沿主子午线中穿过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延长线的位置设定配适点,其中,在处方下加光度数中与配适点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大于根据目标距离设定的目标下加光度数的情况下,将目标下加光度数设定为主子午线中渐进开始点和渐进结束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与配适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不同于配适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在处方下加光度数中与配适点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小于或等于目标下加光度数的情况下,在主子午线中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至少包含配适点的部分区域中使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

在本发明中,根据佩戴者要看清楚的目标位置设定目标距离,根据该目标距离求出目标下加光度数。然后,在与配适点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大于目标下加光度数的情况下,无论处方下加光度数的大小如何,都将目标下加光度数设定为主子午线中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与配适点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不同于配适点与渐进结束点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由此,能够固定配适点的远点,因此无论处方如何都能够看清楚目标距离。

相对于此,在与配适点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小于或等于目标下加光度数的情况下,由于在主子午线中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至少包含配适点的部分区域中使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所以能够防止在配适点下加光度数的梯度变大而导致的光学性能的劣化。因此,佩戴性能有望得到改善。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如下结构:当将目标距离设为d,将渐进开始点与配适点之间的沿延长线的尺寸设为a,将配适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沿延长线的尺寸设为b,将处方下加光度数设为add时,在(1/d)<{a/(a+b)}×add的情况下,将目标下加光度数设定为主子午线中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与配适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不同于配适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在(1/d)≥{a/(a+b)}×add的情况下,在主子午线中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至少包含配适点的部分区域中使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

在该结构中,通过预先设定目标距离d来设定目标下加光度数。例如,在目标距离d为2m的情况下,目标下加光度数为0.50屈光度(d)。

进而,根据尺寸a、尺寸b和处方下加光度数add求出数式{a/(a+b)}×add。另外,将尺寸a和尺寸b的值设定为预设值。

因此,根据由(1/d)求出的目标下加光度数与数式{a/(a+b)}×add的大小关系能够适当地设定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如下结构:具有:第一步骤,根据目标距离设定目标下加光度数;第二步骤,对处方下加光度数中与配适点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是否大于目标下加光度数进行判定;第三步骤,基于第二步骤中的判定结果,设定主子午线中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在第三步骤中,在处方下加光度数中与配适点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大于根据目标距离设定的目标下加光度数的情况下,将目标下加光度数设定为主子午线中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与配适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不同于配适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在处方下加光度数中与配适点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小于或等于目标下加光度数的情况下,在主子午线中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至少包含配适点的部分区域中使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

在该结构中,基于第一步骤至第三步骤,能够合理地设计渐进屈光力镜片。

本发明的镜片组,其为渐进屈光力镜片的集合,其特征在于,渐进屈光力镜片在赋予第一屈光力的第一区域与赋予第二屈光力的第二区域之间设置下加光度数连续变化的中间区域,在第一区域、中间区域和第二区域设置主子午线,并设定成主子午线穿过下加光度数变化开始的渐进开始点和下加光度数变化结束的渐进结束点,根据第一屈光力和第二屈光力的差设定处方下加光度数,在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沿主子午线中穿过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延长线的位置设定配适点,镜片组满足如下条件:能够选择不同的第一屈光力的第一区域,对具有相同的第一屈光力的第一区域能够选择多个处方下加光度数,原材料的折射率相同且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思想统一,其中,该镜片组具有:第一镜片,其处方下加光度数中与配适点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大于根据目标距离设定的目标下加光度数;第二镜片,其处方下加光度数中与配适点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小于或等于目标下加光度数,在第一镜片中,将目标下加光度数设定为主子午线中渐进开始点和渐进结束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与配适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不同于配适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在第二镜片中,在主子午线中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至少包含配适点的部分区域中使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

在本发明中,在满足能够选择不同的第一屈光力的第一区域、对具有相同的第一屈光力的第一区域能够选择多个处方下加光度数、原材料的折射率相同且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思想统一、这样的镜片组中,能够根据处方下加光度数中与配适点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是否大于目标下加光度数来选择合适的镜片。因此,在由于老视的发展而导致更新为更大的处方下加光度数add时,无论选择相同镜片组中的哪个镜片都几乎不会产生镜片替换时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意地示出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平面图。

图1b是示意地示出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图,是示出屈光力与主子午线上的位置的关系的图表。

图2是说明实施例1的设计方法的图表,示出使处方下加光度数变化的情况下的屈光力与主子午线上的位置的关系。

图3是实施例1中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一个例子的像差图。

图4是说明实施例2的设计方法的图表,示出使处方下加光度数变化的情况下的屈光力与主子午线上的位置的关系。

图5是实施例2中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一个例子的像差图。

图6是说明实施例3的设计方法的图表,示出使处方下加光度数变化的情况下的屈光力与主子午线上的位置的关系。

图7是说明实施例4的设计方法的图表,示出使处方下加光度数变化的情况下的屈光力与主子午线上的位置的关系。

图8是说明实施例5的设计方法的图表,示出使处方下加光度数变化的情况下的屈光力与主子午线上的位置的关系。

图9是说明比较例1的设计方法的图表,示出使处方下加光度数变化的情况下的屈光力与主子午线上的位置的关系。

图10是比较例1中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一个例子的像差图。

图11是说明比较例2的设计方法的图表,示出使处方下加光度数变化的情况下的屈光力与主子午线上的位置的关系。

图12是比较例2中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一个例子的像差图。

图13是说明实施例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a中示出了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平面。

如图1a所示,渐进屈光力镜片1具有赋予第一屈光力d1的第一区域1a、赋予第二屈光力d2的第二区域1b、在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之间配置的中间区域1c、以及在中间区域1c的两侧配置的侧方区域1d。

第一区域1a是用于观看远处的区域,第二区域1b是用于观看近处的区域。中间区域1c是下加光度数连续变化的渐进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1中,将眼球侧设为渐进面,将物体侧设为球面。

主子午线c是在佩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状态下沿着从观看远处变为观看近处时(使视线从镜片上方向下方移动时)视线通过的频率最高的镜片上的位置的线。

在主子午线c上的下加光度数的变化开始的位置设定了渐进开始点ps,在下加光度数的变化结束的位置设定了渐进结束点pe。

主子午线c由线部c1、线部c2、以及线部c3构成,线部c1与第一区域1a对应且设定在沿上下的y轴上,线部c2与第二区域1b对应且设定成从y轴起在x轴方向上偏离尺寸i并且与y轴平行,线部c3与中间区域1c对应且连接渐进开始点ps和渐进结束点pe。

在第一区域1a中设定了对在第一区域1a中赋予的第一屈光力的大小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基准点p1。第一测量基准点p1设定在主子午线上的、渐进开始点ps的上方附近。例如,第一测量基准点p1也可以设为位于第一屈光力测量参照圆(未图示)的中心,渐进开始点ps与第一屈光力测量参照圆的圆弧部分重合。

在第二区域1b中设定了对在第二区域1b中赋予的第二屈光力的大小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基准点p2。第二测量基准点p2设定在主子午线c上的渐进结束点pe的下方附近。例如,第二测量基准点p2也可以设为位于第二屈光力测量参照圆(未图示)的中心,渐进结束点pe与第二屈光力测量参照圆的圆弧部分重合。

在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沿主子午线c的线部c1的延长线的位置设定配适点fp。在本实施方式中,延长线是位于y轴的中间区域1c的区域。

在图1a中,配适点fp设定在镜片中心o的第一区域1a侧,但也可以与镜片中心o重合,或者也可以设定在镜片中心o的第二区域1b侧。

在图1b中示出了主子午线c的位置的屈光力。

如图1b所示,设主子午线c中线部c1的屈光力从第一区域1a到渐进开始点ps为第一屈光力d1屈光度,从线部c3的渐进开始点ps到渐进结束点pe从d1屈光度增加到d2屈光度,从线部c2的渐进结束点pe到第二区域1b的下部为d2屈光度不变。

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差是根据佩戴者的处方设定的处方下加光度数add,add=d2-d1。

此处,将渐进开始点ps与配适点fp之间的沿y轴的尺寸设为a,将配适点fp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沿y轴的尺寸设为b。在本实施方式中,a和b的尺寸为默认值,在设计时适当设定数值。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步骤]

根据目标距离d设定目标下加光度数fad。此处,目标距离d是与处方下加光度数add的大小无关的、到佩戴者看清楚的目标位置的距离。

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由式1/d求出。例如,在目标距离d为2m的情况下,目标下加光度数fad为0.50屈光度(d)。

[第二步骤]

求出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中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

下加光度数mad由式{a/(a+b)}×add求出。

即,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与下加光度数mad的比等于沿y轴方向的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的尺寸(a+b)和沿y轴方向的渐进开始点ps与配适点fp的对应位置的尺寸a的比。

接着,对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中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是否大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进行判定。

另外,在图1b的图表中,连接主子午线上的渐进开始点ps和渐进结束点pe的线段为直线状,但有时该线段的渐进开始点ps侧端部与渐进结束点pe侧端部平缓倾斜地变化,渐进开始点ps、渐进结束点pe的位置变得不明确。在该情况下,渐进开始点ps也可以作为连接渐进开始点ps和渐进结束点pe的线段的中央部分的线段的延长线与第一屈光力d1的交点而求出,渐进结束点pe也可以作为连接渐进开始点ps和渐进结束点pe线段的中央部分的线段的延长线与第二屈光力d2的交点而求出。

[第三步骤]

基于第二步骤中的判定结果,设定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

因此,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中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大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情况下,即,

在(1/d)<{a/(a+b)}×add的情况下,

将目标下加光度数fad设定为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ps与配适点fp之间的度数的平均梯度不同于配适点fp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度数的平均梯度。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中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小于或等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情况下,即,

在(1/d)≥{a/(a+b)}×add的情况下,

使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的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如下效果。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中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大于根据目标距离d设定的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情况下,将目标下加光度数fad设定为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ps与配适点fp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m不同于配适点fp与渐进结束点pe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n。由此,能够固定配适点fp处的远点,因此无论处方下加光度数add如何,都能够看清楚目标距离。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中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小于或等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情况下,在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至少包含配适点fp的部分区域中使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由此,能够防止在配适点fp处下加光度数的梯度大导致的光学性能的劣化。

将目标距离设为d,将渐进开始点ps与配适点fp之间的沿y轴的尺寸设为a,将配适点fp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沿y轴的尺寸设为b,将处方下加光度数设为add,根据目标下加光度数fad=(1/d)与下加光度数mad={a/(a+b)}×add的大小关系,对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中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是否大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进行判断,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设定。

由于具有设定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第一步骤、对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是否大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进行判定的第二步骤、以及设定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第三步骤,所以基于这些第一步骤至第三步骤,能够合理地设计渐进屈光力镜片。

接着,为了确认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基于图2至图12对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在图2中示出了实施例1。

在图2中,示出了在将第一屈光力d1固定设为4.00屈光度(d)、将处方下加光度数add设为从0.50屈光度(d)到3.50屈光度(d)依次相差0.25屈光度(d)的多个渐进屈光力镜片中,主子午线上的位置与下加光度数的关系。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0.50屈光度(d)的情况下,第二屈光力d2为3.50屈光度(d),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3.50屈光度(d)的情况下,第二屈光力d2为0.50屈光度(d)。即,图2中所示的镜片组是以在室内使用为主要目的且对用于观看中距离(约3m~约5m)到手边处的中近镜片适用的镜片组。在中近镜片中,通过将视线上下移动能够连续地观看中间距离到近处。

在实施例1中,目标距离d为2m,目标下加光度数fad为0.50屈光度(d)。将配适点fp设定在y轴的原点o,将尺寸a设定为8mm,将尺寸b设为12mm。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0.5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0.50=0.2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50屈光度(d)比较大。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0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1.00=0.4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50屈光度(d)比较大。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25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1.25=0.50屈光度(d),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50屈光度(d)相同。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5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1.50=0.6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50屈光度(d)比较小。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75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1.75=0.7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50屈光度(d)比较小。

综上所述,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25屈光度(d)以上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0.50屈光度(d)以上,大于或等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在该情况下,将作为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50屈光度(d)设定为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ps与配适点fp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m不同于配适点fp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n。

另一方面,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小于1.25屈光度(d)的情况下,因为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小于0.50屈光度(d),所以小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在该情况下,将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用直线l连接,使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

另外,包含后述的实施例,在各实施例中,直线l在渐进开始点ps的附近和渐进结束点pe的附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直线,有时会平缓倾斜地变化。在实施例1中,在至少包含配适点fp的部分区域中下加光度数的梯度相同即可。

图3示出了实施例1中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00屈光度(d)的像差图。在图3中,示出了以配适点fp为中心,以0.10屈光度间隔的像差。

在图3中,用e0表示像差最小的0.00~0.10屈光度(d)的区域,用e1表示其次小的0.10~0.20屈光度(d)的区域,用e2表示其次小的0.20~0.30屈光度(d)的区域。

如图3所示,像差最小的区域e0位于第一区域1a的中央部分、中间区域1c的中央部分和第二区域1b的中央部分。配适点fp穿过区域e0。区域e1位于区域e0的外侧,区域e2位于区域e1的两侧。

[实施例2]

在图4中示出了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目标下加光度数fad不同,其它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在实施例2中,目标距离d为1m,目标下加光度数fad为1.00屈光度。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0.5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0.2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1.00屈光度(d)比较大。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2.25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2.25=0.9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1.00屈光度(d)比较大。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2.5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2.50=1.00屈光度(d),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1.00屈光度(d)相同。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3.0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3.00=1.2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1.00屈光度(d)比较小。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3.5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3.50=1.4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1.00屈光度(d)比较小。

综上所述,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2中,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2.50屈光度(d)以上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1.00屈光度(d)以上,大于或等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在该情况下,将作为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1.00屈光度(d)设定为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ps与配适点fp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m不同于配适点fp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n。

另一方面,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小于2.50屈光度(d)的情况下,因为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小于1.00屈光度(d),所以小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在该情况下,将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用直线l连接,使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

在图5中示出了实施例2中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50屈光度(d)的像差图。在图5中,示出了以配适点fp为中心,以0.10屈光度间隔的像差。

在图5中,用e0表示像差最小的0.00~0.10屈光度(d)的区域,用e1表示其次小的0.10~0.20屈光度(d)的区域,用e2表示其次小的0.20~0.30屈光度(d)的区域。

如图5所示,像差最小的区域e0位于第一区域1a的中央部分和第二区域1b的中央部分。区域e1位于区域e0的外侧和中间区域1c,配适点fp穿过区域e1。区域e2位于区域e1的两侧。

[实施例3]

在图6中示出了实施例3。

在图6中,示出了将第一屈光力d1固定设为4.00屈光度(d)、将处方下加光度数add设为从1.00屈光度(d)到2.50屈光度(d)依次相差0.25屈光度(d)的多个渐进屈光力镜片中,主子午线上的位置与下加光度数的关系。第一区域1a的主子午线c在y轴上,配适点fp在作为y轴的原点的o的位置。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00屈光度(d)的情况下,第二屈光力d2为3.00屈光度(d),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2.50屈光度(d)的情况下,第二屈光力d2为1.50屈光度(d)。

在实施例3中,目标距离d为2m,目标下加光度数fad为0.50屈光度。将尺寸a设定为8mm,将尺寸b设定为12mm。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0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1.00=0.4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50屈光度(d)比较大。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25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1.25=0.50屈光度(d),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50屈光度(d)相同。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5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1.50=0.6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50屈光度(d)比较小。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75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4×1.75=0.7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50屈光度(d)比较小。

综上所述,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3中,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25屈光度(d)以上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0.50屈光度(d)以上,大于或等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在该情况下,将作为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50屈光度(d)设定为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ps与配适点fp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m不同于配适点fp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n。

另一方面,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小于1.25屈光度(d)的情况下,因为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小于0.50屈光度(d),所以小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在该情况下,将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用直线l连接,使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

[实施例4]

在图7中示出了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相比,尺寸a和尺寸b、以及目标下加光度数fad不同,其它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

在图7中,示出了在将第一屈光力d1固定设为4.00屈光度(d)、将处方下加光度数add设为从1.00屈光度(d)到2.50屈光度(d)依次相差0.25屈光度(d)的多个渐进屈光力镜片中,主子午线上的位置与下加光度数的关系。第一区域1a的主子午线c在y轴上,配适点fp在作为y轴的原点的o的位置。

在实施例4中,目标距离d为4m,目标下加光度数fad为0.25屈光度。将尺寸a设定为3mm,将尺寸b设定为12mm。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0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2×1.00=0.2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25屈光度(d)比较大。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25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2×1.25=0.25屈光度(d),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25屈光度(d)相同。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5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2×1.50=0.3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25屈光度(d)比较小。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75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2×1.75=0.35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25屈光度(d)比较小。

综上所述,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4中,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25屈光度(d)以上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0.25屈光度(d)以上,大于或等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在该情况下,将作为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25屈光度(d)设定为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ps与配适点fp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m不同于配适点fp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n。

另一方面,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小于1.25屈光度(d)的情况下,因为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小于0.25屈光度(d),所以小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在该情况下,将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用直线l连接,使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3相比,尺寸a和尺寸b、以及目标下加光度数fad不同,其它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

在图8中,示出了在将第一屈光力d1固定设为4.00屈光度(d)、将处方下加光度数add设为从1.00屈光度(d)到2.50屈光度(d)依次相差0.25屈光度(d)的多个渐进屈光力镜片中,主子午线上的位置与下加光度数的关系。第一区域1a的主子午线c在y轴上,配适点fp在作为y轴的原点的o的位置。

在实施例5中,目标距离d为1m,目标下加光度数fad为1.00屈光度。将尺寸a设定为15mm,将尺寸b设定为10mm。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0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6×1.00=0.6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1.00屈光度(d)比较大。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25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6×1.25=0.75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1.00屈光度(d)比较大。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5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6×1.50=0.9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1.00屈光度(d)比较大。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75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6×1.75=1.05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1.00屈光度(d)比较小。

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2.00屈光度(d)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a/(a+b)}×add=0.6×2.00=1.20屈光度(d),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1.00屈光度(d)比较小。

综上所述,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5中,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75屈光度(d)以上的情况下,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1.05屈光度(d)以上,大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在该情况下,将作为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0.25屈光度(d)设定为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ps与配适点fp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m不同于配适点fp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n。

另一方面,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50屈光度(d)以下的情况下,因为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为0.90屈光度(d)以下,所以小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在该情况下,将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用直线l连接,使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示出条件的镜片组构成满足如下条件的镜片组,能够选择不同的第一屈光力d1的第一区域1a,对具有相同的第一屈光力d1的第一区域1a能够选择多个处方下加光度数add,原材料的屈光力相同且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思想统一。

设计思想指的是即使处方下加光度数变化,像差分布的均衡(基本设计)也不变化,也可以用相同的产品名称来展现。或者,设计思想是提供如下观看方式的思想,即只要到佩戴者所期望的目标位置的目标距离相同,则在配适点附近即使处方下加光度数add变化也能够看清楚。

在本发明中,根据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中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是否大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来选择合适的镜片。

因此,即使在由于老视的发展而导致需要替换成具有更大处方下加光度数add的镜片的情况下,只要从相同镜片组中选择就能够提供替换镜片时不适感少的镜片。即,在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小于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的情况下,由于抑制了光学性能的劣化所以在替换前后观看方式(视野)不会产生大的差异。此外,在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大于或等于与配适点fp的位置对应的下加光度数mad的情况下,由于远点被固定,所以在配适点附近的观看方式在替换前后几乎不会产生不适感。替换镜片时的不适感是佩戴体验差的一个重大原因,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镜片组在防止佩戴体验差的方面是有效的。

基于图9至图12对比较例进行说明。

基于图9至图10对比较例1进行说明。

比较例1是在专利文献1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设计的镜片。

在图9中示出了在比较例1中,在将第一屈光力d1固定设为4.00屈光度(d)、将处方下加光度数add设为从0.50屈光度(d)到3.50屈光度(d)依次相差0.25屈光度(d)的多个渐进屈光力镜片中,主子午线上的位置与下加光度数的关系。

在比较例1中,与实施例1相同,目标距离d为2m,目标下加光度数fad为0.50屈光度(d),但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无论处方下加光度数add的大小如何,都在相当于配适点fp的位置处设为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在用阴影表示处方下加光度数add的大小的值(1.50屈光度(d)以上)中,没有问题,但当小于该值时,由于渐进开始点ps和配适点fp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m与配适点fp和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n的差过大,所以会使佩戴者产生眼疲劳。

图10示出了比较例1中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0屈光度(d)的像差图。

在图10中,用e0表示像差最小的0.00~0.10屈光度(d)的区域,用e1表示其次小的0.10~0.20屈光度(d)的区域,用e2表示其次小的0.20~0.30屈光度(d)的区域。

如图10所示,像差最小的区域e0位于第一区域1a的中央部分和第二区域1b的中央部分。区域e1位于区域e0的外侧和中间区域1c,配适点fp穿过区域e1。区域e2位于区域e1的两侧。

对实施例1的图3与比较例1的图10进行比较可知:相对于比较例1,实施例1的像差分布得到改善。

基于图11至图12对比较例2进行说明。

比较例2是在专利文献1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条件设计的镜片。

在图11中示出了在比较例2中,在将第一屈光力d1固定设为4.00屈光度(d)、将处方下加光度数add设为从0.50屈光度(d)到3.50屈光度(d)依次相差0.25屈光度(d)的多个渐进屈光力镜片中,主子午线上的位置与下加光度数的关系。

在比较例2中,与实施例2相同,目标距离d为1m,目标下加光度数fad为1.00屈光度(d),但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无论处方下加光度数add的大小如何,都在相当于配适点fp的位置设为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在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2.50屈光度(d)以上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当小于该值时,由于渐进开始点ps和配适点fp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m与配适点fp和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n的差过大,会使佩戴者产生眼疲劳。

图12示出了比较例2中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为1.50屈光度(d)的像差图。

在图12中,用e0表示像差最小的0.00~0.10屈光度(d)的区域,用e1表示其次小的0.10~0.20屈光度(d)的区域,用e2表示其次小的0.20~0.30屈光度(d)的区域。

如图12所示,像差最小的区域e0位于第一区域1a的中央部分和第二区域1b的中央部分,区域e1位于区域e0的两侧。区域e2位于区域e1的外侧和中间区域1c,配适点fp穿过区域e2。

对实施例2的图5与比较例2的图12进行比较可知:相对于比较例2,实施例2的像差分布得到改善。

接着,基于图13对实施例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13中,首先,根据目标距离d设定目标下加光度数fad(s1)。之后,计算出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中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mad(s2)。

进而,比较目标下加光度数fad和下加光度数mad的大小(s3)。

在下加光度数mad大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情况下(mad>fad),将目标下加光度数fad设定为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下加光度数,并且设定成渐进开始点ps与配适点fp之间的度数的平均梯度不同于配适点fp与渐进结束点pe之间的度数的平均梯度(s4)。

相对于此,在下加光度数mad小于或等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情况下(mad≤fad),使主子午线c中渐进开始点ps与渐进结束点pe的下加光度数的梯度为固定(s5)。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考虑到在实施方式中视线由于观看近处时的辐辏而向鼻子侧内移,主子午线c由线部c1、线部c2、以及线部c3构成,线部c1与第一区域1a对应且设定在沿上下的y轴上,线部c2与第二区域1b对应且设定成从y轴在x轴方向上偏离尺寸i并且与y轴平行,线部c3与中间区域1c对应且连接渐进开始点ps和渐进结束点pe,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跨越第一区域1a、中间区域1c和第二区域1b沿y轴直线状地形成主子午线c。进而,沿主子午线的上下的线段不限于设定在y轴上,也可以设为从y轴在x轴方向上偏离且与y轴平行。

进而,在实施方式中采用将尺寸a和尺寸b预先设定的结构,但在本发明中,伴随着处方下加光度数add以及其它的参数的条件变更,也可以将尺寸a和尺寸b设为可变的结构。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1中,将眼球侧设成了渐进面,将物体侧设成了球面,但在本发明中,也能够适用于将眼球侧和物体侧的两面或者仅将物体侧设计成渐进面的结构。此外,不是渐进面的另一面也可以是非球面。

附图标记说明

1:渐进屈光力镜片;1a:第一区域;1b:第二区域;1c:中间区域;add:处方下加光度数;c:主子午线;d1:第一屈光力;d2:第二屈光力;fad:目标下加光度数;fp:配适点;m、n:平均梯度;o:镜片中心;pe:渐进结束点;ps:渐进开始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