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8692发布日期:2018-08-19 02:4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虚拟现实影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r眼镜。



背景技术:

vr(即虚拟现实),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其中,计算机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称为虚拟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但现有的vr眼镜制造复杂、成本高,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例如公开号为cn10575942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vr眼镜,包括佩戴部分、显示部分,佩戴部分与显示部分连接,显示部分包括镜片,显示部分远离佩戴部分的一侧设置有手机搁置板,手机搁置板与手机接触的表面相对镜片所在平面倾斜。所述vr眼镜还包括封闭罩,所述封闭罩的底部与所述凸起转动连接,所述封闭罩的顶部与所述显示部分可拆卸连接,所述封闭罩的边缘与所述显示部分完全接触时,所述封闭罩与所述显示部分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手机的封闭容纳腔。上述vr眼镜结构复杂,而且使用时,需要将封闭罩拆卸下来,然后将手机搁置于手机搁置板上,再通过封闭罩将手机封闭,虽然使得手机可以稳固的安放,但是拆装手机时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r眼镜,结构简单,便于手机的安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vr眼镜,包括带有视线通道的壳体,架设于视线通道内的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供人体视线通过的vr目镜,还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并可相对于壳体翻转的夹板,所述视线通道位于vr目镜入射端的一端为图像入射端,所述夹板内侧具有将图像显示器夹设于所述图像入射端端口与夹板之间的夹持位,以及使得图像入射端端口处于打开状态的打开位;所述壳体与夹板之间设置有将夹板保持在夹持位的连接件;所述面板包括遮挡视线通道的遮挡部以及与视线通道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遮挡部与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可供遮挡部在视线通道内翻转的第一折痕,所述壳体与遮挡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遮挡部竖立遮挡于视线通道内的锁紧机构。

本发明将夹板与壳体固定连接并可进行翻转,使用时,将夹板处于打开位,然后将手机安放于图像入射端端口与夹板之间,然后翻转夹板,使得夹板处于夹持位,最后通过连接件将夹板与壳体固定,然后通过图像入射端相对的另一端透过vr目镜进行观看即可。

本发明中图像显示器可以有多种,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本发明中面板与视线通道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本发明中可以通过连接部与视线通道内壁固定连接,例如采用粘黏的方式将连接部与视线通道内壁连接起来,当需要通过vr目镜观看影像时,将遮挡部沿着第一折痕翻转,从而使得遮挡部竖立遮挡于视线通道内,然后通过锁紧机构锁紧即可;当不需要通过vr目镜观看影像时,还可以将锁紧机构打开,使得遮挡部翻转至视线通道一侧,使其处于收纳状态。

本发明中锁紧机构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为了便于拆装,作为优选,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于遮挡部上的凸块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槽口,所述遮挡部竖立遮挡于视线通道内时,所述凸块穿设于槽口内。本发明可以通过凸块与槽口配合的方式使得遮挡部与壳体卡接配合,使得拆卸和安装都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具有使得视线通道处于展开状态的展开位,以及使得视线通道处于收拢状态的收拢位;所述壳体位于第一折痕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上设置有可将壳体在展开位与收拢位之间折叠的第二折痕。不需要使用本发明时,可以通过第二折痕将壳体折叠收拢,折叠的同时使得面板沿着第一折痕翻转至壳体一侧,从而使得壳体处于收拢位,便于存放。本发明中第二折痕可以设置多个,例如在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两个并行布置的第二折痕,当将壳体折叠收拢时,两个折痕之间形成一个折边,使得壳体处于收拢位时,壳体内部存在一定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便于位于壳体内部的结构折叠。

本发明中壳体与夹板之间配合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将夹板与壳体铰接配合,为了使得结构简单,降低成本,作为优选,所述夹板与壳体为一体结构,所述夹板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可供夹板在夹持位以及打开位之间翻折的第三折痕。当需要将夹板处于夹持位或是打开位时,只需将夹板沿着第三折痕翻转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夹板设有可朝向壳体外壁一侧弯折的折边,所述连接件为第一粘扣带,所述第一粘扣带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粘扣母带以及设置于折边内侧的第一粘扣子带,所述夹板处于夹持位时,所述第一粘扣母带与所述第一粘扣子带相粘合。

为了便于收纳,作为优选,所述夹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折痕并行设置的第四折痕,所述夹板内侧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粘扣带,所述第二粘扣带包括设置于夹板内侧的第二粘扣母带以及设置于壳体外壁的第二粘扣子带,所述壳体处于收拢位时,所述夹板沿着第四折痕朝向壳体一侧翻折并使得第二粘扣母带与第二粘扣子带相粘合。翻折时,第三折痕与第四折痕之间形成一个折边,便于夹板的翻折,以及第二粘扣母带与第二粘扣子代的粘合。

作为优选,所述折边内侧设置有收拉带,所述收拉带的一端与折边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壳体并与面板固定连接。当将壳体从收拢位至展开位进行展开时,一只手握住壳体外壁,另一只手使得第二粘扣母带与第二粘扣子带相分离,同时使得夹板沿着第三折痕翻转,在夹板翻转的同时,收拉带带动面板翻转,并可使得面板上的凸块穿设于槽口内,从而使得壳体处于展开位。当将壳体从展开位至收拢位时,将凸块从槽口内取出,并使得面板沿第一折痕翻转,在面板翻转的同时,收拉带带动夹板翻转并覆盖于壳体外壁,最后经由第二粘扣母带与第二粘扣子带相粘合固定。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发明使用和收纳都较为方便快捷,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vr目镜为两个,位于所述面板与图像入射端之间的视线通道内设置有视线分隔板,壳体处于展开位时,所述视线分隔板与面板板面相垂直,所述视线分隔板将视线通道分隔成分别与两个vr目镜位置对应的第一视线通道以及第二视线通道。本发明中视线分隔板的安装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将视线分隔板的两端与壳体内臂之间通过粘黏的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视线分隔板上设置有可使得视线分隔板伴随壳体在展开位与收拢位之间折叠的第五折痕。当将壳体进行收纳时,视线分隔板沿着第五折痕翻折进行折叠收纳。

为了便于使用者观看影像,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与面板上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容鼻槽。本发明还可以根据人体脸部形状,将壳体的观看部位设置成与人脸形状匹配的形状。例如将位于vr目镜反射端一侧的壳体端部设置弧形结构,便于与人脸贴合。

为了便于折叠收纳,本发明可以采用纸板或是弹性塑料等材质制成,为了降低成本,制造方便,同时更加环保,优选采用纸板材质制造。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与夹板连接处的部位延伸出视线通道,形成可搁置图像显示器的搁置部。使用本发明时,将图像显示器,以手机为例,将手机放置于搁置部,并使得手机的显示屏朝向视线通道一侧,然后翻转夹板,通过夹板将手机夹设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将夹板处于打开位,然后将图像显示器安放于图像入射端端口与夹板之间,然后翻转夹板,使得夹板处于夹持位,最后通过连接件将夹板与壳体固定,然后通过图像入射端相对的另一端透过vr目镜进行观看即可,便于手机的安放,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壳体与夹板相配合时(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壳体与夹板相配合时(使用状态)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半使用状态时(夹板处于打开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半使用状态时(夹板处于打开位)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壳体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面板以及视线分隔板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处于非使用状态(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详细说明如下,但不因具体的实施例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带有视线通道21的壳体2,架设于视线通道21内的面板3,面板3上设置有供人体视线通过的vr目镜31,还包括与壳体2固定连接并可相对于壳体2翻转的夹板1,视线通道21位于vr目镜31入射端的一端为图像入射端211,夹板1内侧具有将图像显示器夹设于图像入射端211端口与夹板1之间的夹持位,以及使得图像入射端211端口处于打开状态的打开位;壳体2与夹板1之间设置有将夹板1保持在夹持位的连接件。本实施例中图像显示器可以有多种,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中vr目镜31为两个,位于面板3与图像入射端211之间的视线通道21内设置有视线分隔板7,壳体2处于展开位时,视线分隔板7与面板3板面相垂直,视线分隔板7将视线通道21分隔成分别与两个vr目镜31位置对应的第一视线通道212以及第二视线通道213,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块并列布置的视线分隔板7。

使用时,将夹板1处于打开位,见图5和图6,然后将手机安放于图像入射端端口与夹板1之间,然后翻转夹板1,使得夹板1处于夹持位,见图1,最后通过连接件将夹板1与壳体2固定,然后通过图像入射端211相对的另一端透过vr目镜31进行观看即可。为了便于使用者观看影像,如图1~图4所示,壳体2与面板3上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容鼻槽24和35。本发明还可以根据人体脸部形状,将壳体2的观看部位设置成与人脸形状匹配的形状。例如将位于vr目镜反射端一侧的壳体2端部设置弧形结构,便于与人脸贴合。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2与夹板1连接处的部位延伸出视线通道21,形成可搁置图像显示器的搁置部25。使用本发明时,将图像显示器以手机为例,将手机放置于搁置部,并使得手机的显示屏朝向视线通道21一侧,然后翻转夹板,通过夹板1将手机夹设固定。

为了便于折叠收纳,本发明可以采用纸板或是弹性塑料等材质制成,为了降低成本,制造方便,同时更加环保,本实施例采用纸板材质制造而成。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面板3包括遮挡视线通道21的遮挡部32以及与视线通道21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部33,遮挡部32与连接部33之间设置有可供遮挡部32在视线通道21内翻转的第一折痕34,壳体2与遮挡部3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遮挡部32竖立遮挡于视线通道21内的锁紧机构。本发明中面板与视线通道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本发明中可以通过连接部33与视线通道21内壁固定连接,例如采用粘黏的方式将连接部33与视线通道21内壁连接起来,当需要通过vr目镜观看影像时,将遮挡部32沿着第一折痕34翻转,从而使得遮挡部32竖立遮挡于视线通道21内,然后通过锁紧机构锁紧即可;当不需要通过vr目镜31观看影像时,还可以将锁紧机构打开,使得遮挡部32翻转至视线通道21一侧,使其处于收纳状态,见图8和图9。

本发明中锁紧机构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为了便于拆装,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包括设置于遮挡部32上的凸块321以及设置于壳体2上的槽口22,遮挡部32竖立遮挡于视线通道21内时,凸块321穿设于槽口22内。本发明可以通过凸块321与槽口22配合的方式使得遮挡部32与壳体2卡接配合,使得拆卸和安装都较为方便,为了连接更加紧密,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了两个锁紧机构。

本实施例中壳体2具有使得视线通道21处于展开状态的展开位(可参见见图3),以及使得视线通道21处于收拢状态的收拢位(可参见见图7)。如图1和图7所示,壳体2位于第一折痕34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上设置有可将壳体2在展开位与收拢位之间折叠的第二折痕23。不需要使用本发明时,可以通过第二折痕23将壳体折叠收拢,折叠的同时使得面板沿着第一折痕34翻转至壳体2一侧,从而使得壳体2处于收拢位,便于存放。

本发明中壳体2与夹板1之间配合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将夹板1与壳体2铰接配合,为了使得结构简单,降低成本,如图1、图5、图6、图7以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夹板1与壳体2为一体结构,夹板1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可供夹板1在夹持位以及打开位之间翻折的第三折痕12。当需要将夹板1处于夹持位或是打开位时,只需将夹板1沿着第三折痕12翻转即可。夹板1设有可朝向壳体2外壁一侧弯折的折边11,连接件为第一粘扣带,第一粘扣带包括设置于壳体2上的第一粘扣母带41以及设置于折边11内侧的第一粘扣子带42,夹板1处于夹持位时,第一粘扣母带41与第一粘扣子带42相粘合,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组第一粘扣带。

如图1、图5、图6、图7以及图9所示,为了便于收纳,本实施例中夹板1上设置有与第三折痕12并行设置的第四折痕13,夹板1内侧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第二粘扣带,第二粘扣带包括设置于夹板1内侧的第二粘扣母带61以及设置于壳体2外壁的第二粘扣子带62,壳体2处于收拢位时,夹板1沿着第四折痕13朝向壳体2一侧翻折并使得第二粘扣母带61与第二粘扣子带62相粘合。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组第二粘扣带。视线分隔板7上设置有可使得视线分隔板7伴随壳体2在展开位与收拢位之间折叠的第五折痕71。当将壳体2进行收纳时,视线分隔板7沿着第五折痕71翻折进行折叠收纳。

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折边11内侧设置有收拉带5,收拉带5的一端与折边1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壳体2并与面板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收拉带5的一端与折边11粘黏连接,在面板3上开设通孔36,收拉带5的另一端穿套于通孔36,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收拉带5与壳体2以及面板3的固定连接。当将壳体2从收拢位至展开位进行展开时,一只手握住壳体2外壁,另一只手使得第二粘扣母带61与第二粘扣子带62相分离,同时使得夹板1沿着第三折痕翻转,在夹板翻转的同时,收拉带带动面板3翻转,并可使得面板3上的凸块321穿设于槽口22内,从而使得壳体2处于展开位。当将壳体2从展开位至收拢位时,将凸块321从槽口22内取出,并使得面板3沿第一折痕34翻转,在面板3翻转的同时,收拉带5带动夹板1翻转并覆盖于壳体2外壁,最后经由第二粘扣母带61与第二粘扣子带62相粘合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