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型激光光纤插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352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激光光纤插件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功率型激光光纤插件。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工业加工和医疗微创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发展,促进了各类大功率激光器研究和发展,而使用光纤传导大功率激光技术已形成一种新的途径和趋势。尤其,在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医疗微创技术中,激光传导光纤以其灵活轻便,防磁、防爆、抗震,在曲率半径容许的范围内可以任意弯曲,安全可靠地将大功率激光束灵活精准地传导到物体工件表面和内部,通过它传导输出后的激光束能量集中光斑均匀,有效光透过率比值稳定性明显提高,成为大功率激光发生器的一个关键的传导枢纽。但现有的金属浅孔结构插件(如附图1所示),在大功率激光照射的情况下其金属端面会受热膨胀从而对光纤输入窗口侧面造成应力损坏,造成有效光透过率下降或光纤燃烧。其金属平面会直接将照射在平面上的准直激光反射进入激光发生器光路系统造成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提出一种功率型激光光纤插件。

本发明一种功率型激光光纤插件,由深微小孔斜面插芯与同心金属轴套以嵌入方式构成。

所述深微小孔斜面插芯呈现一斜面角,为一低膨胀系数的材料。

所述同心金属轴套为um级精度金属外套。

所述深微小孔斜面插芯中心定位深孔可以与外径125um~1200um的光纤匹配。

如上所述,本发明采用了深微小孔斜面崁入式结构,定位大芯径光纤,传导大功率激光,达到了与激光准直耦合系统精准同轴重合的目的,提高了大功率激光在光纤输出窗口的有效通过率比值稳定性,并使经光纤输出的激光束光斑得到极大改善。避免了光纤准直耦合结构因素造成的发热自燃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大功率激光反射对激光光源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激光光纤插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功率型激光光纤插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一种功率型激光光纤插件(如附图2所示),其特点,由深微小孔斜面插芯1与同心金属轴套2以嵌入方式构成。

所述深微小孔斜面插芯1斜面角为5-10°,为一低膨胀系数的材料。

进一步,所述低膨胀系数的材料为氧化锆陶瓷。

所述同心金属轴套2为um级精度的金属外套。

所述深微小孔斜面插芯1,其中心定位与外径125um~1200um的光纤匹配。

进一步,所述深微小孔斜面插芯1斜面呈圆锥面。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功率型激光光纤插件,通过其中的深微小孔结构,可以消除激光发生器光路系统与光纤耦合时,因角度偏差引起的光纤输出激光光斑不均及三环效应现象,使有效光透过率比值稳定性明显提高。

进一步,在光纤固件上通过所述深微小孔斜面结构(即受光面)能改变准直激光的反射方向,避免大功率准直激光,在通过平面反射而进入激光发生器光路系统造成的破坏。

同时,采用深微小孔低膨胀系数的材料,替代现有浅孔金属构件,避免了金属固件由于精度配合过高而在受热条件下因热膨胀应力对光纤造成的破坏作用。

所述深微小孔的氧化锆陶瓷插芯,经研磨扩孔后达到深孔配合大芯径光纤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了深微小孔斜面和同心金属轴套以嵌入式结构的插件,定位大芯径光纤,传导大功率激光,达到了与激光准直耦合系统光束精准同轴重合的目的,提高了大功率激光在光纤输出窗口的有效透过率比值稳定性,并使经光纤输出的激光束光斑得到极大改善。避免了光纤准直耦合结构因素造成的发热自燃现象,并且消除了大功率激光反射对激光光源的破坏。为激光切割,焊接,医疗微创,提供一种安全,可靠,高效的光纤传导大功率激光技术,提供坚实的技术物质基础。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功率型激光光纤插件,涉及激光光纤插件技术领域。一种功率型激光光纤插件,由深微小孔斜面插芯(1)与同心金属轴套(2)以嵌入方式构成。所述深微小孔斜面插芯(1)斜面角为5‑10°,为一低膨胀系数的材料。所述深微小孔斜面插芯(1)中心定位与外径125um~1200um的光纤匹配。所述同心金属轴套(2)为um级精度金属外套。本发明定位大芯径光纤,传导大功率激光,使经光纤输出的激光束光斑得到极大改善。避免了光纤准直耦合结构因素造成的发热自燃现象和大功率激光反射对激光光源的破坏。为激光切割,焊接,医疗微创技术中的大功率激光传导光纤的安全、可靠和有效输出功率的提高,提供坚实的技术物质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吕剑雄;贾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9.27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