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及带表面保护膜的光学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0085发布日期:2018-07-10 23:0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及带表面保护膜的光学构件。特别地,上述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或在上述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上还包含其它光学构件的带表面保护膜的光学构件可以适合地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显示器、触控面板显示器等用途,是有用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触控面板显示器等光学显示面板而言,从设计性或便携性方面考虑,薄型化正在取得进展,对上述显示器中使用的偏振膜或其它光学构件要求薄型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通过使用这样的薄型的光学构件或偏振膜,产生制造工序中的操作性的问题,需要采取对其的对策。例如,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中,贴合于液晶单元的偏振膜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先制造成卷筒形态,然后从该卷筒退卷,并切割成与液晶单元的形状相对应的所期望的尺寸,之后,将其贴合于液晶单元。在此,在运送已被切割为所期望的尺寸的偏振膜时,当偏振膜薄时,无刚性,因此偏振膜挠曲,产生无法运送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将偏振膜等光学构件贴合于液晶单元的工序中,偏振膜等较薄时发生挠曲,产生在贴合时偏振膜等发生弯折、或者在裹入气泡而进行贴合等的情况下无法完全贴合的不良情况。作为改善这些不良情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出于防止在偏振膜等光学构件的加工、运送时产生的损伤、污渍的目的而增厚所要贴合的表面保护膜的厚度,由此对偏振膜等光学构件赋予刚性。但是,该表面保护膜是将会在不需要表面保护膜的阶段被剥离除去的材料,表面保护膜厚时,出现以下问题:在剥离时剥离力变重,生产率下降,或在剥离时发生光学构件的破坏等不良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8613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中,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及带表面保护膜的光学构件,所述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通过将表面保护膜的粘合剂层表面粘贴于偏振膜而得到,所述表面保护膜包含粘合剂层及特定厚度的基材膜,所述粘合剂层由含有特定的含氟型低聚物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对于所述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而言,即使在偏振膜为薄型的偏振膜的情况下,偏振膜也不发生挠曲或弯折,另外,通过使用与偏振膜一起粘贴(层叠)于其它光学构件的表面保护膜,可以预防在光学构件的运送时或贴合时的不良情况,进而可以在不需要表面保护膜的阶段容易地将表面保护膜从光学构件上剥离。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即,本发明的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的特征在于,在包含表面保护膜及偏振膜的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中,上述表面保护膜在厚度50μm以上的基材膜的至少一面具有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由含有粘合性聚合物及重均分子量为3500以上的含氟型低聚物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对于本发明的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而言,优选:上述偏振膜包含偏振器,上述偏振膜的厚度为88μm以下,上述偏振器的厚度为8μm以下。

对于本发明的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而言,优选:上述粘合性聚合物为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氨酯类聚合物及聚硅氧烷类聚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对于本发明的带表面保护膜的光学构件而言,优选:通过在上述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中包含的上述偏振膜上层叠选自由反射膜、半透射膜、相位差膜、视角补偿膜及增亮膜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而得到。

发明效果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及带表面保护膜的光学构件,所述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通过将表面保护膜粘贴于偏振膜而得到,所述表面保护膜包含粘合剂层及特定厚度的基材膜,所述粘合剂层由含有特定的含氟型低聚物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通过使用所述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即使在偏振膜为薄型的偏振膜的情况下,偏振膜也不会发生挠曲或弯折,另外,通过使用与偏振膜一起粘贴于其它光学构件的表面保护膜,可以预防在光学构件的运送时或贴合时的不良情况,进而可以在不需要表面保护膜的阶段容易地将表面保护膜从光学构件上剥离,是有用的。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的一个构成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附图标记

1: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

2:表面保护膜

3:偏振膜

10:基材膜

20:粘合剂层

30:透明保护膜

40:偏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的整体结构>

在此公开的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可以列举例如:如图1所示,表面保护膜2为在基材膜10的至少一面层叠有粘合剂层20的构成、并且偏振膜3为在偏振器40的至少一面包含透明保护膜30的构成的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等。另外,可以列举:将上述粘合剂层20的不与基材膜10接触的面与偏振膜3的透明保护膜30的与偏振器40接触的面相反侧的面层叠的构成等。另外,在此所公开的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可以为卷筒状,也可以为纸张状(枚葉状)。

<表面保护膜的基材膜>

本发明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膜的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保护膜具有基材膜。在此所公开的技术中,构成基材膜的树脂材料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但优选使用例如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各向同性、挠性、尺寸稳定性等特性优异的树脂材料。特别地,通过基材膜具有挠性,可以利用辊涂机等涂布粘合剂组合物,并且可以卷绕成卷筒状,是有用的。

作为上述基材膜(基材、支撑体),可以优选使用例如由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类聚合物;二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聚合物;聚碳酸酯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聚合物;等作为主要的树脂成分(树脂成分中的主要成分、典型而言为占50质量%以上的成分)的树脂材料构成的塑料膜作为上述基材膜。作为上述树脂材料的另一个例子而言,可以列举以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苯乙烯类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环状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等烯烃类聚合物;氯乙烯类聚合物;尼龙6、尼龙6,6、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类聚合物;等作为树脂材料的例子。作为上述树脂材料的又一个例子而言,可以列举酰亚胺类聚合物、砜类聚合物、聚醚砜类聚合物、聚醚醚酮类聚合物、聚苯硫醚类聚合物、乙烯醇类聚合物、偏二氯乙烯类聚合物、乙烯醇缩丁醛类聚合物、芳酯类聚合物、聚甲醛类聚合物、环氧类聚合物等。也可以是包含两种以上上述聚合物的共混物的基材膜。

作为上述基材膜而言,可以优选采用包含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材料的塑料膜。在上述塑料膜中,使用聚酯膜的情况为更优选的方式。在此,聚酯膜是指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具有基于酯键的主骨架的聚酯类聚合物材料(聚酯树脂)为主要树脂成分的膜。所述聚酯膜具有光学特性和尺寸稳定性优异等作为表面保护膜的基材膜而优选的特性,另一方面,还原样具有容易带电的性质。

在构成上述基材膜的树脂材料中可以根据需要配合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增塑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等各种添加剂。例如可以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酸处理、碱处理、底涂剂的涂布等公知或惯用的表面处理。这样的表面处理例如可以为用于提高基材膜与粘合剂层的粘附性(粘合剂层的锚固性)的处理。

本发明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膜也可以使用进行了防静电处理的塑料膜作为上述基材膜。通过使用上述基材膜,可以抑制剥离时的表面保护膜本身的带电,因此是优选的。另外,基材膜为塑料膜,通过对上述塑料膜实施防静电处理,可以降低表面保护膜本身的带电且得到对被粘物的防静电能力优异的基材膜。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赋予防静电功能的方法而言,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涂布包含防静电剂和树脂成分的防静电性树脂或含有导电性聚合物、导电性物质的导电性树脂的方法;蒸镀或镀敷导电性物质的方法;以及捏合防静电剂等的方法等。

上述基材膜的厚度为50μm以上,优选为50μm~200μm,更优选为70μm~150μm,进一步优选为75μm~130μm。上述基材膜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时,将表面保护膜贴合于偏振膜或与偏振膜一起贴合于其它光学构件时的贴合作业性、贴合后的运送性变好,因此优选。

在此公开的表面保护膜还可以以除基材膜及粘合剂层以外还包含其它层的方式实施。作为上述其它层而言,可以列举提高防静电层或粘合剂层的锚固性的底涂层(锚固层)等。

<粘合剂组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含有粘合性聚合物。上述粘合性聚合物只要是具有粘合性的聚合物,则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可以由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粘合剂层。作为上述粘合剂组合物而言,也可以使用例如丙烯酸类粘合剂、聚氨酯类粘合剂、合成橡胶类粘合剂、天然橡胶类粘合剂、聚硅氧烷类粘合剂等,其中,更优选上述粘合性聚合物为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氨酯类聚合物及聚硅氧烷类聚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使用(含有)选自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含有聚氨酯类聚合物的聚氨酯类粘合剂及含有聚硅氧烷类聚合物的聚硅氧烷类粘合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特别优选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使用作为上述粘合性聚合物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

在上述粘合剂层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的情况下,对于作为构成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的粘合性聚合物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而言,作为构成其的原料单体,可以使用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作为主单体。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类单体而言,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通过使用上述具有碳原子数为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容易将对被粘物(被保护体)的剥离力(粘合力)控制得较低,可以得到轻剥离性、再剥离性优异的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膜)。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是指丙烯酸类聚合物和/或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另外,(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上述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具体例而言,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等。

其中,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膜)中,对于作为上述粘合性聚合物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而言,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等具有碳原子数4~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作为适合的原料单体。特别地,通过使用具有碳原子数4~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容易将对被粘物的剥离力(粘合力)控制得较低,成为再剥离性优异的粘合剂层。

特别地,相对于构成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质量%,优选含有50质量%以上的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5质量%~99.9质量%,最优选为90质量%~99质量%。小于50质量%时,粘合剂组合物的适当的润湿性或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变差,因此不优选。

另外,优选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含羟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作为原料单体。上述含羟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通过使用上述含羟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容易控制粘合剂组合物的交联等,进而容易控制基于流动的润湿性的改善与剥离时的剥离力(粘合力)的降低的平衡。

作为上述含羟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特别是通过使用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含羟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高速剥离时的轻剥离化变容易,因此优选。

相对于构成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质量%,优选含有25质量%以下的上述含羟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15质量%,最优选为1质量%~10质量%。处于上述范围内时,容易控制粘合剂组合物的润湿性与所得到的粘合剂层的凝聚力的平衡,因此优选。

另外,作为其它聚合性单体成分,从容易取得粘合性能的平衡的理由考虑,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使用用于调节(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剥离性的聚合性单体等,以使得Tg为0℃以下(通常为-100℃以上)。

作为在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使用的除上述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及上述含羟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其它聚合性单体而言,可以使用含羧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通过使用上述含羧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可以抑制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膜)的经时性的粘合力上升,再剥离性、防粘合力上升性及作业性优异。另外,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和剪切力均优异,因此优选。

作为上述含羧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等。

相对于构成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质量%,优选上述含羧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为0~5质量%,更优选为0~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最优选为0~1质量%。处于上述范围内时,容易控制粘合剂组合物的润湿性与所得到的粘合剂层的凝聚力的平衡,因此优选。

另外,在并用上述含羟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和含羧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情况下,相对于构成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质量%,优选含有0.005质量%~0.1质量%的上述含羧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通过调节为上述范围内,得到再剥离性、防粘合力上升性更优异的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膜),是有效的。

此外,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使用的除上述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含羟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及含羧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其它聚合性单体而言,只要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特性的范围内,则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可以适当使用例如:含氰基单体、乙烯基酯单体、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等提高凝聚力·耐热性的成分;含酰胺基单体、含酰亚胺基单体、含氨基单体、含环氧基单体、N-丙烯酰基吗啉、乙烯基醚单体等提高剥离力(粘合力)或具有作为交联化基点起作用的官能团的成分。其中,优选使用含氰基单体、含酰胺基单体、含酰亚胺基单体、含氨基单体及N-丙烯酰基吗啉等含氮单体。通过使用含氮单体,可以确保不产生翘起或剥离等的适当剥离力(粘合力),进而可以得到剪切力优异的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膜),因此有用。这些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上述含氰基单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

作为上述含酰胺基单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二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等。

作为上述含酰亚胺基单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衣康酰亚胺等。

作为上述含氨基单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丙酯等。

作为上述乙烯基酯单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

作为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苯乙烯、氯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和其它取代苯乙烯等。

作为上述含环氧基单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基酯、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等。

作为上述乙烯基醚单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异丁基乙烯基醚等。

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相对于构成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质量%,优选除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含羟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含羧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其它聚合性单体为0~50质量%,更优选为0~20质量%。为了得到所期望的特性,可以适当调节上述其它聚合性单体。

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还含有含亚烷基氧化物基团(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基)的反应性单体作为单体成分。

另外,作为上述含亚烷基氧化物基团的反应性单体的氧亚烷基(オキシアルキレン)单元的平均加成摩尔数而言,从与含氧亚烷基的化合物的相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40,更优选为3~40,进一步优选为4~35,特别优选为5~30。在上述平均加成摩尔数为1以上的情况下,具有高效地获得降低被粘物(被保护体)的污染的效果的倾向。另外,在上述平均加成摩尔数大于40的情况下,与含氧亚烷基的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大,具有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度上升从而难以涂敷的倾向,因此不优选。需要说明的是,氧亚烷基链的末端可以为羟基本身,也可以被其它官能团等取代。

上述含亚烷基氧化物基团的反应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但优选上述含亚烷基氧化物基团的反应性单体整体的含量在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中为0~20质量%,更优选为0~10质量%。含亚烷基氧化物基团的反应性单体的含量超过20质量%时,对被粘物的污染性变差,因此不优选。

作为上述含亚烷基氧化物基团的反应性单体的氧亚烷基单元而言,可以列举具有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的单元,可以列举例如氧亚甲基、氧亚乙基、氧亚丙基、氧亚丁基等。氧亚烷基链的烃基可以为直链,也可以为支链。

另外,更优选上述含亚烷基氧化物基团的反应性单体为具有亚乙基氧化物基团(エチレンオキシド基)的反应性单体。通过使用含有具有亚乙基氧化物基团的反应性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基础聚合物与含氟型低聚物或含氧亚烷基的化合物的相容性提高,适合地抑制向被粘物的渗出,得到低污染性的粘合剂组合物。

作为上述含亚烷基氧化物基团的反应性单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亚烷基氧化物加成物(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付加物)、分子中具有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烯丙基等反应性取代基的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亚烷基氧化物加成物的具体例而言,可以列举例如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聚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丁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辛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月桂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硬脂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辛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

另外,作为上述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而言,可以列举例如具有(甲基)丙烯酰基或烯丙基的阴离子型反应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反应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等。

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万~500万,更优选为20万~400万,进一步优选为30万~300万,最优选为30万~95万。在重均分子量小于10万的情况下,具有由于所得到的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变小而产生胶糊残留的倾向。另一方面,在重均分子量超过500万的情况下,聚合物的流动性降低,具有对被粘物(偏振膜)的润湿不充分、成为在被粘物与表面保护膜的粘合剂层之间产生的隆起的原因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重均分子量是指利用GPC(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得到的重均分子量。

另外,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通常为-100℃以上)。在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0℃的情况下,聚合物不易流动,例如具有对作为光学构件的偏振膜的润湿不充分、成为在偏振膜与表面保护膜的粘合剂层之间产生隆起的原因的倾向。特别地,通过将玻璃化转变温度调节为-61℃以下,容易得到对偏振膜的润湿性和轻剥离性优异的粘合剂层。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通过适当改变所使用的单体成分、组成比而调节至上述范围内。

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利用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悬浮聚合等公知的方法进行聚合,但特别是从作业性的观点、对被粘物(被保护体)的低污染性等特性方面考虑,溶液聚合为更优选的方式。另外,所得到的聚合物可以是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粘合剂层中使用聚氨酯类粘合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合的聚氨酯类粘合剂。作为这样的聚氨酯类粘合剂而言,优选可以列举包含使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粘合性聚合物即聚氨酯类聚合物的聚氨酯类粘合剂。作为多元醇而言,可以列举例如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等。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而言,可以列举例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

在上述粘合剂层中使用聚硅氧烷类粘合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合的聚硅氧烷类粘合剂。作为这样的聚硅氧烷类粘合剂而言,可以优选采用通过使作为粘合性聚合物的聚硅氧烷类聚合物共混或凝聚而得到的聚硅氧烷类粘合剂。

另外,作为上述聚硅氧烷类粘合剂而言,可以列举加成反应固化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过氧化物固化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在这些聚硅氧烷类粘合剂中,从不使用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等)且不产生分解产物的方面考虑,优选加成反应固化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

作为上述加成反应固化型聚硅氧烷类粘合剂的固化反应而言,例如在得到聚烷基聚硅氧烷类粘合剂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可以列举利用铂催化剂使聚烷基氢硅氧烷组合物固化的方法。

<含氟型低聚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含有粘合性聚合物及重均分子量为3500以上的含氟型低聚物。通过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含有重均分子量3500以上的含氟型低聚物,在将所得到的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膜)贴合于偏振膜等光学构件的情况下,发挥由含氟型低聚物中的氟部位的低表面自由能带来的轻剥离效果,另外,含氟型低聚物作为增粘树脂起作用,提高胶粘性,可以抑制表面保护膜的滑动(偏移)、翘起、剥离等,换言之,可以实现轻剥离性(再剥离性)和粘合性的兼顾,为优选的方式。

上述含氟型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3500以上,优选为5000以上,更优选为10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00以上。上述含氟型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500以上时,进一步发挥作为增粘树脂的功能,胶粘性提高,可以抑制表面保护膜的滑动(偏移)、翘起、剥离等。进一步地,重均分子量为20000以上时,可以抑制粘合剂(组合物)配合时的起泡,粘合剂涂敷后的外观优异,因此优选。另外,作为上述含氟型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的上限而言,优选为20万以下,更优选为10万以下。通过为20万以下,含氟型低聚物容易在表面偏析,更容易发挥轻剥离效果,因此优选。

作为上述含氟型低聚物的具体例而言,可以列举例如市售品的商品名Megafac F-251、F-253、F-281、F-410、F-430、F-444、F-477、F-510、F-511、F-551、F-552、F-553、F-554、F-555、F-556、F-557、F-558、F-559、F-560、F-561、F-562、F-563、F-565、F-568、F-569、F-570、F-571、F-572(以上为DIC公司制造)、Surflon S-611、S-651、S-386(以上为AGC SEIMI CHEMICAL公司制造)、Ftergent 610FM、710FL、710FM、710FS、730FL、730LM(以上NEOS公司制造)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相对于构成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性聚合物(为主聚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氨酯类聚合物、聚硅氧烷类聚合物等)100质量份,上述含氟型低聚物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份~10质量份,更优选为0.02质量份~7.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3质量份~5.5质量份,最优选为0.04质量份~4.8质量份。处于上述范围内时,在使本发明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膜贴合于偏振膜后,可以抑制滑动(偏移)、翘起、剥离等,而且轻剥离性优异,因此优选。

<含氧亚烷基的化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组合物也可以含有含氧亚烷基的化合物。通过含有含氧亚烷基的化合物,能够进一步表现出轻剥离性。作为含氧亚烷基的化合物而言,可以列举具有氧亚烷基链的有机聚硅氧烷、不包括有机聚硅氧烷的含氧亚烷基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具有氧亚烷基链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具体例而言,作为在主链中具有氧亚烷基链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作为市售品的商品名X-22-4952、X-22-4272、X-22-6266、KF-6004、KF-889(以上为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BY16-201、SF8427(以上为东丽-道康宁公司制造)、IM22(旭化成瓦克公司制造)等。另外,作为在侧链中具有氧亚烷基链的有机硅氧烷而言,可以列举例如作为市售品的商品名KF-351A、KF-352A、KF-353、KF-354L、KF-355A、KF-615A、KF-945、KF-640、KF-642、KF-643、KF-6022、X-22-6191、X-22-4515、KF-6011、KF-6012、KF-6015、KF-6017、X-22-2516(以上为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SF8428、FZ-2162、SH3749、FZ-77、L-7001、FZ-2104、FZ-2110、L-7002、FZ-2122、FZ-2164、FZ-2203、FZ-7001、SH8400、SH8700、SF8410、SF8422(以上为东丽-道康宁公司制造)、TSF-4440、TSF-4441、TSF-4445、TSF-4450、TSF-4446、TSF-4452、TSF-4460(迈图高新材料(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公司制造)、BYK-333、BYK-307、BYK-377、BYK-UV3500、BYK-UV3570(毕克化学日本(BYK-CHEMIE JAPAN)公司制造)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上述不包括有机聚硅氧烷的含氧亚烷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而言,可以列举例如:聚氧亚烷基烷基胺、聚氧亚烷基二胺、聚氧亚烷基脂肪酸酯、聚氧亚烷基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烯丙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烯丙基醚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聚氧亚烷基烷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亚烷基烷基醚磷酸酯盐、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磷酸酯盐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以及具有聚氧亚烷基链(聚亚烷基氧化物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或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聚氧亚烷基链的聚醚类化合物(以及包含其衍生物)、具有聚氧亚烷基链的丙烯酸类化合物(以及包含其衍生物)等。另外,可以配合含聚氧亚烷基链的单体作为含聚氧亚烷基链的化合物。所述含聚氧亚烷基链的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上述具有聚氧亚烷基链的聚醚类化合物(聚醚成分)的具体例而言,可以列举聚丙二醇(PPG)-聚乙二醇(PEG)的嵌段共聚物、PPG-PEG-PPG的嵌段共聚物、PEG-PPG-PEG的嵌段共聚物等。作为上述具有聚氧亚烷基链的聚醚类化合物的衍生物而言,可以列举末端被醚化后的含氧亚丙基的化合物(PPG单烷基醚、PEG-PPG单烷基醚等)、末端被乙酰化后的含氧亚丙基的化合物(末端乙酰化PPG等)等。

另外,作为上述具有聚氧亚烷基链的丙烯酸类化合物的具体例而言,可以列举具有氧亚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作为上述氧亚烷基而言,氧亚烷基单元的加成摩尔数优选为1~50,更优选为2~30,进一步优选为2~20。另外,上述氧亚烷基链的末端可以为羟基本身或被烷基、苯基等取代。

上述具有氧亚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优选为包含(甲基)丙烯酸亚烷基氧化物作为单体单元(成分)的聚合物,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亚烷基氧化物的具体例而言,作为含乙二醇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而言,可以列举例如:甲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型;乙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乙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型;丁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丁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丁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型;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型;2-乙基己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型;甲氧基二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型等。

另外,作为上述单体单元(成分),也可以使用除上述(甲基)丙烯酸亚烷基氧化物以外的其它单体单元(成分)。作为其它单体成分的具体例而言,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等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

此外,作为除上述(甲基)丙烯酸亚烷基氧化物以外的其它单体单元(成分),也可以适宜使用含羧基(甲基)丙烯酸酯、含磷酸基(甲基)丙烯酸酯、含氰基(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酯类、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含酸酐基(甲基)丙烯酸酯、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含酰胺基(甲基)丙烯酸酯、含氨基(甲基)丙烯酸酯、含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N-丙烯酰基吗啉、乙烯基醚类等。

作为更优选的一个方式而言,上述不包括有机聚硅氧烷的含聚氧亚烷基链的化合物为在至少一部分具有(聚)亚乙基氧化物链的化合物。通过配合上述含(聚)亚乙基氧化物链的化合物,基础聚合物与含氟型低聚物的相容性提高,适合地抑制向被粘物的渗出,得到低污染性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特别是在使用PPG-PEG-PPG的嵌段共聚物的情况下,得到低污染性优异的粘合剂。作为上述含聚亚乙基氧化物链的化合物而言,(聚)亚乙基氧化物链在上述不包括有机聚硅氧烷的含聚氧亚烷基链的化合物整体中所占的重量比率优选为5质量%~90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80质量%,最优选为5质量%~75质量%。

另外,作为上述不包括有机聚硅氧烷的含聚氧亚烷基链的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Adeka Pluronic 17R-4、Adeka Pluronic 25R-2(以上均为艾迪科(ADEKA)公司制造);Latemul PD-420、Latemul PD-420、Latemul PD-450、Emulgen 120(花王公司制造);Aqualon HS-10、KH-10、Noigen EA-87、EA-137、EA-157、EA-167、EA-177(以上为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等。

作为上述含氧亚烷基的化合物的含量而言,相对于构成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性聚合物(为主聚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氨酯类聚合物、聚硅氧烷类聚合物等)100质量份,优选为0.01质量份~5.0质量份,更优选为0.02质量份~2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3质量份~1.6质量份,最优选为0.1质量份~0.8质量份。处于上述范围内时,容易兼顾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膜)的滑动(偏移)与轻剥离性(再剥离性),因此优选。

<交联剂>

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膜)中,优选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含有交联剂。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制成粘合剂层。例如,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为含有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的情况下,通过适当调节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构成单元、构成比率、交联剂的选择及添加比率等并进行交联,可以得到耐热性更优异的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膜)。

作为上述交联剂而言,可以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三聚氰胺类树脂、氮丙啶衍生物及金属螯合化合物等,特别地,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使用为优选的方式。另外,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而言,可以列举例如:三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聚酸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3-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等脂环族异氰酸酯类;2,4-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等芳香族异氰酸酯类;利用脲基甲酸酯键、缩二脲键、异氰脲酸酯键、脲二酮键、脲键、碳二亚胺键、脲酮亚胺键、二嗪三酮键等将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改性后的多异氰酸酯改性体。可以列举例如作为市售品的商品名Takenate 300S、Takenate 500、Takenate 600、Takenate D165N、Takenate D178N(以上为武田药品工业公司制造)、Sumidule T80、Sumidule L、Desmodur N3400(以上、住化拜耳聚氨酯(Sumika Bayer Urethane)公司制造)、Millionate MR、Millionate MT、Coronate L、Coronate HL、Coronate HX(以上为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等。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还可以并用2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3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通过并用交联剂,能够兼顾粘合性和耐回弹性(对曲面的胶粘性),能够得到胶粘可靠性更优异的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膜)。

另外,在并用2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3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使用的情况下,作为两化合物的配合比(质量比)而言,优选以[2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3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质量比)为0.1/99.9~50/50进行配合,更优选为0.1/99.9~20/80,进一步优选为0.1/99.9~10/90,更优选为0.1/99.9~5/95,最优选为0.1/99.9~1/99。通过调节至上述范围内而进行配合,得到粘合性和耐回弹性优异的粘合剂层,为优选的方式。

作为上述环氧化合物而言,可以列举例如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商品名TETRAD-X、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造)、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商品名TETRAD-C、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造)等。

作为上述三聚氰胺类树脂而言,可以列举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等。作为氮丙啶衍生物而言,可以列举例如作为市售品的商品名HDU、TAZM、TAZO(以上为相互药工公司制造)等。

作为上述金属螯合化合物而言,作为金属成分,可以列举铝、铁、锡、钛、镍等,作为螯合成分,可以列举乙炔、乙酰乙酸甲酯、乳酸乙酯等。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交联剂的含量而言,例如相对于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01质量份~20质量份,更优选为0.1质量份~1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份~10质量份,最优选为1质量份~6质量份。在上述含量少于0.01质量份的情况下,利用交联剂的交联形成变得不充分,具有以下倾向:所得到的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变小,有时无法得到充分的耐热性,并且成为胶糊残留的原因。另一方面,在含量超过20质量份的情况下,聚合物的凝聚力大,流动性降低,具有以下倾向:对被粘物(偏振膜)的润湿不充分,成为在被粘物与粘合剂层(粘合剂组合物层)之间产生的隆起的原因。另外,这些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还含有用于使上述任意的交联反应更有效地进行的交联催化剂。作为所述交联催化剂而言,可以使用例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等锡类催化剂;三(乙酰丙酮合)铁、三(己烷-2,4-二酮合)铁、三(庚烷-2,4-二酮合)铁、三(庚烷-3,5-二酮合)铁、三(5-甲基己烷-2,4-二酮合)铁、三(辛烷-2,4-二酮合)铁、三(6-甲基庚烷-2,4-二酮合)铁、三(2,6-二甲基庚烷-3,5-二酮合)铁、三(壬烷-2,4-二酮合)铁、三(壬烷-4,6-二酮合)铁、三(2,2,6,6-四甲基庚烷-3,5-二酮合)铁、三(十三烷-6,8-二酮合)铁、三(1-苯基丁烷-1,3-二酮合)铁、三(六氟乙酰丙酮合)铁、三(乙酰乙酸乙酯)铁、三(乙酰乙酸正丙酯)铁、三(乙酰乙酸异丙酯)铁、三(乙酰乙酸正丁酯)铁、三(乙酰乙酸仲丁酯)铁、三(乙酰乙酸叔丁酯)铁、三(丙酰乙酸甲酯)铁、三(丙酰乙酸乙酯)铁、三(丙酰乙酸正丙酯)铁、三(丙酰乙酸异丙酯)铁、三(丙酰基乙酸正丁酯)铁、三(丙酰基乙酸仲丁酯)铁、三(丙酰基乙酸叔丁酯)铁、三(乙酰乙酸苄酯)铁、三(丙二酸二甲酯)铁、三(丙二酸二乙酯)铁、三甲氧基铁、三乙氧基铁、三异丙氧基铁、氯化铁等铁类催化剂。这些交联催化剂可以为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上述交联催化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相对于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约0.0001质量份~约1质量份,更优选为0.001质量份~0.5质量份。处于上述范围内时,在形成粘合剂层时交联反应的速度快,粘合剂组合物的适用期也变长,为优选的方式。

此外,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产生酮-烯醇互变异构性的化合物。例如,在含有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或能够配合使用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优选采用含有上述产生酮-烯醇互变异构性的化合物的方式。由此,可以抑制交联剂配合后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过度的粘度上升、凝胶化,实现延长粘合剂组合物的适用期的效果。在使用至少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上述交联剂的情况下,含有产生酮-烯醇互变异构性的化合物特别有意义。例如,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为有机溶剂溶液或无溶剂的形态的情况下可优选应用该技术。

作为上述产生酮-烯醇互变异构性的化合物而言,可以使用各种β-二羰基化合物。作为具体例而言,可以列举:乙酰丙酮、2,4-己烷二酮、3,5-庚烷二酮、2-甲基己烷-3,5-二酮、6-甲基庚烷-2,4-二酮、2,6-二甲基庚烷-3,5-二酮等β-二酮类;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异丙酯、乙酰乙酸叔丁酯等乙酰乙酸酯类;丙酰乙酸乙酯、丙酰乙酸异丙酯、丙酰乙酸叔丁酯等丙酰乙酸酯类;异丁酰乙酸乙酯、异丁酰乙酸异丙酯、异丁酰乙酸叔丁酯等异丁酰乙酸酯类;丙二酸甲酯、丙二酸乙酯等丙二酸酯类;等。其中,作为优选的化合物,可以列举乙酰丙酮和乙酰乙酸酯类。所述产生酮-烯醇互变异构性的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相对于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上述产生酮-烯醇互变异构性的化合物的含量例如可以设定为0.1质量份~20质量份,通常设定为0.5质量份~15质量份(例如1质量份~10质量份)是适当的。上述化合物的量过少时,有时难以发挥充分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在超过必要地大量使用上述化合物时,有时会残留在粘合剂层中而使凝聚力降低。

此外,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其它公知的添加剂,例如可以根据所要使用的用途适当添加润滑剂、着色剂、颜料等粉体、增塑剂、增粘剂、低分子量聚合物、表面润滑剂、流平剂、抗氧化剂、缓蚀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阻聚剂、硅烷偶联剂、无机或有机的填充剂、金属粉、粒子状、箔状物等。

<粘合剂层及表面保护膜>

本发明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膜为在上述基材膜的至少一面形成由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而得到的表面保护膜,此时,粘合剂组合物的交联通常在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后进行,也可以将包含交联后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剂层转印到基材膜等上。

另外,在基材膜上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作,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溶液)涂布于基材膜,将聚合溶剂等干燥除去,从而在基材膜上形成粘合剂层。之后,也可以出于调节粘合剂层的成分转移或调节交联反应等目的而进行养护。另外,在将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在基材膜上而制作表面保护膜时,可以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新添加除聚合溶剂以外的一种以上溶剂,以使得能够均匀地涂布在基材膜上。

另外,作为制造本发明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膜时的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而言,使用在粘合带类的制造中使用的公知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辊涂法、凹版涂布法、反向涂布法、辊刷法、喷涂法、气刀涂布法、利用口模式涂布机等的挤出涂布法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膜通常以使得上述粘合剂层的厚度达到约3μm~约100μm、优选达到约5μm~约50μm的方式进行制作。粘合剂层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时,容易得到适当的再剥离性与胶粘性的平衡,因此优选。

另外,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膜而言,优选总厚度为53μm~300μm,更优选为60μm~200μm,最优选为70μm~100μm。处于上述范围内时,粘合特性(再剥离性、胶粘性等)、作业性、外观特性优异,为优选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总厚度是指包括基材膜、粘合剂层、其它层等全部的层的厚度的合计。

<偏振膜>

本发明中使用的偏振膜优选:包含偏振器,且上述偏振膜的厚度为88μm以下,上述偏振器的厚度为8μm以下。另外,可以使用在上述偏振器的至少一面层叠有透明保护膜的构成、且在偏振膜的至少一面层叠有第1粘合剂层的构成的偏振膜,可以在上述第1粘合剂层的与上述偏振膜接触的面的相反侧表面层叠粘合剂层或其它光学构件(例如反射膜或相位差膜等)。需要说明的是,通常为构成上述偏振膜的透明保护膜与构成上述表面保护膜的粘合剂层接触的(层叠的)构成。

<偏振器>

本发明中使用的偏振器使用使用了聚乙烯醇类树脂的偏振器。作为偏振器而言,可以列举例如:使聚乙烯醇类膜、部分甲酰化聚乙烯醇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并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的膜、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产物或聚氯乙烯的脱氯化氢处理产物等多烯类取向膜等。其中,优选为包含聚乙烯醇类膜和碘等二色性物质的偏振器。

将聚乙烯醇类膜用碘染色并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的偏振器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作:通过将聚乙烯醇浸渍到碘的水溶液中而进行染色,并拉伸至原长度的3~7倍。可以根据需要含有硼酸或硫酸锌、氯化锌等,也可以浸渍于碘化钾等的水溶液中。此外,也可根据需要在染色前将聚乙烯醇类膜浸渍于水中进行水洗。通过对聚乙烯醇类膜进行水洗,除了能够清洗聚乙烯醇类膜表面的污垢、防粘连剂以外,还具有通过使聚乙烯醇类膜溶胀而防止染色不均等不均匀的效果。拉伸可以在利用碘进行染色后进行,也可以在进行染色的同时进行拉伸,另外,还可进行拉伸后利用碘进行染色。也可在硼酸或碘化钾等的水溶液或水浴中进行拉伸。

从薄型化的观点考虑,上述偏振器的厚度优选为8μm以下,更优选为7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μm以下。另一方面,偏振器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更优选为3μm以上。这样的薄型的偏振器的厚度不均小,视觉辨认性优异,并且尺寸变化小,因此对热冲击的耐久性优异。作为薄型的偏振器而言,代表性地可以列举日本专利第4751486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4751481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4815544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5048120号说明书、国际公开第2014/077599号单行本、国际公开第2014/077636号单行本等中记载的薄型偏振器或由它们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薄型偏振器。

上述偏振器优选以使得由单片透射率(単体透過率)T及偏光度P表示的光学特性满足下式P>-(100.929T-42.4-1)×100(其中,T<42.3)或P≥99.9(其中,T≥42.3)的条件的方式构成。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构成的偏振器独特地具有作为使用了大型显示元件的液晶电视用显示器所要求的性能。具体而言,对比度为1000:1以上且最大亮度为500cd/m2以上。作为其它用途而言,例如贴合于有机EL单元的视觉辨认侧。

作为上述薄型偏振器而言,从即使在包含以层叠体的状态进行拉伸的工序和进行染色的工序的制造方法中也能以高倍率进行拉伸并能够提高偏光性能的方面出发,优选通过如日本专利第4751486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4751481号说明书、日本专利4815544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包含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的工序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薄型偏振器,特别是优选通过日本专利第4751481号说明书、日本专利4815544号说明书中记载的包含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之前辅助性地进行空气中拉伸的工序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薄型偏振器。这些薄型偏振器可以通过包含将聚乙烯醇类树脂(以下也称为PVA类树脂)层和拉伸用树脂基材以层叠体的状态进行拉伸的工序和进行染色的工序的制造方法得到。如果是该制造方法,则即使PVA类树脂层薄,也可以通过由拉伸用树脂基材支撑而在没有由拉伸导致的断裂等不良状况的情况下进行拉伸。

<透明保护膜>

作为构成上述透明保护膜的材料而言,优选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各向同性等优异的聚合物。可以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聚合物;二乙酰纤维素或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聚合物;聚苯乙烯或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等苯乙烯类聚合物;聚碳酸酯类聚合物等。另外,也可以列举如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环状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之类的聚烯烃类聚合物、氯乙烯类聚合物、尼龙或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类聚合物、酰亚胺类聚合物、砜类聚合物、聚醚砜类聚合物、聚醚醚酮类聚合物、聚苯硫醚类聚合物、乙烯醇类聚合物、偏二氯乙烯类聚合物、乙烯醇缩丁醛类聚合物、芳酯类聚合物、聚甲醛类聚合物、环氧类聚合物或上述聚合物的共混物等作为形成上述保护膜的聚合物的例子。这些保护膜通常通过胶粘剂层贴合于偏振器。

需要说明的是,透明保护膜中可以包含一种以上任意的适合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而言,可以列举例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防着色剂、阻燃剂、成核剂、防静电剂、颜料、着色剂等。保护膜中的上述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100质量%,更优选为50质量%~99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98质量%,特别优选70质量%~97质量%。在保护膜中的上述聚合物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下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充分表现聚合物原本具有的高透明性等。

上述保护膜的厚度可以适当地确定,但是,一般而言,从强度或处理性等作业性、薄层性等方面出发,优选为5μm~50μm,进一步优选为5μm~45μm。

在上述透明保护膜的不胶粘偏振器的面上可以设置硬涂层、减反射层、防粘层、扩散层或防眩层等功能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硬涂层、减反射层、防粘层、扩散层或防眩层等功能层除了可以设置于透明保护膜本身,也可以另行与透明保护膜分开地设置。

上述透明保护膜与偏振器经由胶粘剂层、粘合剂层、底涂层(底漆层)等中间层(介在層)层叠。此时,期望通过中间层将两者无气隙地层叠。

作为上述中间层的胶粘剂层由胶粘剂形成。胶粘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胶粘剂。上述胶粘剂层只要是光学透明的,则没有特别限制,作为胶粘剂而言,可以使用水性、溶剂型、热熔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等各种形态的胶粘剂,优选为水性胶粘剂或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

作为水性胶粘剂而言,可以例示异氰酸酯类胶粘剂、聚乙烯醇类胶粘剂、明胶类胶粘剂、乙烯基类乳胶型、水性聚酯等。水性胶粘剂通常以包含水溶液的胶粘剂的形式使用,通常含有0.5重量%~60重量%的固体成分而得到。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为通过电子射线、紫外线(自由基固化型、阳离子固化型)等活性能量射线进行固化的胶粘剂,例如可以以电子射线固化型、紫外线固化型的方式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例如可以使用光自由基固化型胶粘剂。在使用光自由基固化型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作为紫外线固化型的情况下,该胶粘剂含有可自由基聚合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

胶粘剂的涂敷方式可以根据胶粘剂的粘度、目标厚度来适当选择。作为涂敷方式的例子,可以列举例如反向涂布机、凹版涂布机(直接凹版涂布机、反向凹版涂布机或胶版凹版涂布机)、刮棒反向涂布机、辊涂机、口模涂布机、刮棒涂布机、棒式涂布机等。此外,涂敷中可以适当使用浸渍方式等方式。

另外,对于上述胶粘剂的涂敷而言,在使用水性胶粘剂等的情况下,优选以使得最终形成的胶粘剂层的厚度达到30nm~300nm的方式进行。上述胶粘剂层的厚度进一步优选为60nm~150nm。另一方面,在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的情况下,优选以使得上述胶粘剂层的厚度达到0.2μm~10μm的方式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层叠偏振器与保护膜时,可以在保护膜与胶粘剂层之间设置易胶粘层。易胶粘层例如可以由具有聚酯骨架、聚醚骨架、聚碳酸酯骨架、聚氨酯骨架、聚硅氧烷类、聚酰胺骨架、聚酰亚胺骨架、聚乙烯醇骨架等的各种树脂形成。这些聚合物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另外,形成易胶粘层时,可以添加其它添加剂。具体而言,可以进一步使用增粘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等稳定剂等。

作为上述中间层的粘合剂层由粘合剂(粘合剂组合物)形成。作为粘合剂而言,可以使用各种粘合剂,可以列举例如橡胶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聚硅氧烷类粘合剂、聚氨酯类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类粘合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类粘合剂、聚丙烯酰胺类粘合剂、纤维素类粘合剂等。根据上述粘合剂的种类选择粘合性的基础聚合物。在上述粘合剂中,从光学透明性优异、显示出适当的润湿性、凝聚性和胶粘性等粘合特性且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

为了提高偏振器与保护膜的粘附性,形成作为上述中间层的底涂层(底漆层)。作为构成底漆层的材料而言,只要是对基材膜和聚乙烯醇类树脂层双方发挥一定程度的较强的粘附力的材料,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透明性、热稳定性、拉伸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等。作为热塑性树脂而言,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偏振膜的厚度优选为88μm以下,更优选为8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3μm以下。通过上述偏振膜的厚度为88μm以下,可以应对薄型化的要求,在设计性、便携性、轻质化方面有用。

<第1粘合剂层>

可以使用在上述偏振膜的至少一面层叠有第1粘合剂层的构成的偏振膜。第1粘合剂层中可以使用适当的粘合剂(粘合剂组合物),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作为粘合剂而言,可以列举例如橡胶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聚硅氧烷类粘合剂、聚氨酯类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类粘合剂、聚乙烯醇类粘合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类粘合剂、聚丙烯酰胺类粘合剂、纤维素类粘合剂等。在这些粘合剂(粘合剂组合物)中,优选使用光学透明性优异、显示适宜的润湿性、凝聚性和胶粘性等粘合特性并且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粘合剂。作为显示这样的特征的粘合剂,优选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

作为形成第1粘合剂层的方法而言,例如通过如下方法等进行制作:将上述粘合剂(粘合剂组合物)涂布于经剥离处理的隔片,并将聚合溶剂等干燥除去,从而形成粘合剂层,然后转印至偏振膜的方法;或者,在将上述粘合剂涂布于偏振膜,并将聚合溶剂等干燥除去,从而在偏振器上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涂布粘合剂时,可以适当地新添加除聚合溶剂以外的一种以上溶剂。作为经剥离处理的隔片而言,优选使用聚硅氧烷隔片。

在将上述粘合剂(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这样的隔片上并进行干燥而形成粘合剂层的工序中,作为使粘合剂干燥的方法而言,可以根据目的适宜地采用适当的方法。优选使用将上述涂膜加热干燥的方法。加热干燥温度优选为40℃~200℃,进一步优选为50℃~180℃,特别优选为70℃~170℃。通过将加热温度设定为上述范围,能够得到具有优异粘合特性的粘合剂层。

作为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而言,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辊涂、辊舐涂布、凹版涂布、反向涂布、辊刷、喷涂、浸渍辊涂布、刮棒涂布、刮刀涂布、气刀涂布、幕帘涂布、唇模涂布、利用口模式涂布机等的挤出涂布法等方法。

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为2μm~50μm,更优选为2μm~40μm,进一步优选为5μm~35μm。

隔片可以在直到供于实用之前保护第1粘合剂层。作为隔片的构成材料而言,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膜等塑料膜;纸、布、无纺布等多孔材料;网状物、发泡片材、金属箔以及这些材料的层压体等适当的薄纸状物(薄葉体)等,从表面平滑性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塑料膜。作为该塑料膜而言,只要为能够保护上述粘合剂层的膜,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氯乙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聚氨酯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等。

也可以根据需要对上述隔片进行利用聚硅氧烷类、含氟型、长链烷基类或脂肪酸酰胺类的脱模剂或二氧化硅粉等的脱模和防污处理,或者涂布型、捏合型、蒸镀型等防静电处理。特别是通过对上述脱模膜的表面适当进行聚硅氧烷处理、长链烷基处理、氟处理等剥离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从上述第1粘合剂层的剥离性。

上述隔片的厚度通常优选为5μm~50μm,进一步优选为20μm~40μm。

<光学构件>

本发明的带表面保护膜的光学构件优选通过在上述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中包含的上述偏振膜上层叠选自由反射膜、半透射膜、相位差膜、视角补偿膜及增亮膜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被称为所谓光学功能膜,连同偏振膜而包含于光学构件中)而得到。上述光学功能膜(光学构件)可以使用在层叠上述透明保护膜和偏振器时所使用的作为中间层的胶粘剂层、粘合剂层、底涂层(底漆层)等进行层叠。另外,也可以经由上述第1粘合剂层等中间层进行层叠。

实施例

以下,对与本发明相关的几个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定于所述具体例所示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份”及“%”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为质量基准。另外,示出了表中的配合量(添加量)。

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各特性各自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了测定或评价。

<重均分子量(Mw)的测定>

关于所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使用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GPC装置(HLC-8220GPC)进行了测定。测定条件如下所示。

样品浓度:0.2质量%(四氢呋喃(THF)溶液)

进样量:10μl

洗脱液:THF

流速:0.6ml/分钟

测定温度:40℃

色谱柱:

样品柱:TSKguardcolumn SuperHZ-H(1根)+TSKgel SuperHZM-H(2根)

参比柱:TSKgel SuperH-RC(1根)

检测器:差示折射计(RI)

需要说明的是,重均分子量以聚苯乙烯换算值求出。另外,在测定数均分子量(Mn)时,也与重均分子量(Mw)同样地进行了测定。

<粘合剂组合物(溶液)的起泡>

混合搅拌各例的粘合剂组合物(溶液),然后目视观察了粘合剂组合物(溶液)的起泡。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评价,将未观察到起泡的情况记为“○”,将略微观察到起泡的情况记为“△”,将明显观察到起泡的情况记为“×”。

<偏振膜的制作>

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的非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三菱树脂公司制造的Novaclear)作为树脂基材,在该树脂基材上涂布聚乙烯醇(日本合成化学公司制造的NH26)的水溶液,在60℃的温度下干燥的同时将厚度为10μm的聚乙烯醇(PVA)层成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膜。

将所制作的层叠体膜在液温为30℃的含有碘及碘化钾的染色液中浸渍了任意的时间,以使得最终的偏振膜的单片透射率达到40%~44%。由此,使碘吸附于聚乙烯醇层。染色液的碘含量相对于水100质量份为0.1质量份,碘化钾含量相对于水100质量份为0.7质量份。

使包含树脂基材中吸附有碘的聚乙烯醇层的层叠体膜在液温为60℃的含有硼酸及碘化钾的硼酸水溶液中通过圆周速度不同的多组辊间,将该层叠体膜拉伸至即将沿纵向单轴断裂之前。此时的拉伸倍率(最大拉伸倍率)为5.0倍。硼酸水溶液的硼酸含量相对于水100质量份为4质量份,碘化钾含量相对于水100质量份为5质量份。

将拉伸至5.0倍后的层叠体膜从硼酸水溶液中取出,接着,在60℃的热风中进行干燥。与树脂基材一体拉伸后的聚乙烯醇层的厚度为3μm。以这样的方式在树脂基材上成膜了使碘取向的厚度3μm的聚乙烯醇树脂层。

在成膜于树脂基材上的厚度3μm的聚乙烯醇树脂层(偏振器)的表面涂布胶粘剂的同时贴合作为透明保护膜的厚度80μm的TAC(三乙酰纤维素类)膜,之后,剥离非晶PET基材,将厚度3μm的PVA层转印至厚度80μm的TAC膜,制作了总厚度83μm的偏振膜(TAC膜+胶粘剂+聚乙烯醇树脂层)。

<基材膜的厚度>

基材膜的厚度使用PEACOCK公司制造的1/1000mm千分表进行了测定。

<起始剥离力>

将各例的表面保护膜在0.25MPa的压力、0.3m/分钟的速度的条件下压接到上述偏振膜上,并切割成宽度50mm、长度100mm的尺寸。将单面粘合带(日东电工公司制造、商品名“No.31B(注册商标)”、宽度19mm)切割成50mm的长度,用手动辊将其粘合面以使得端部突出1mm的方式压接于表面保护膜的宽度50mm的背面中心上。将所得物在23℃、50%RH的条件下放置30分钟。之后,将单面粘合带用Autograph沿90°方向以0.3m/分钟的速度剥离时的、剥离开始时所施加的最大应力作为起始剥离力(N/50mm)。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上述起始剥离力而言,优选起始剥离力/基材厚度之比为0.031以下,更优选为0.0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29以下。上述起始剥离力/基材厚度之比超过0.031时,在将表面保护膜从偏振膜剥离时无法剥离,因此不优选。

<剪切力>

将表面保护膜切割成宽度10mm、长度100mm的尺寸,将隔片剥离,然后以使得上述表面保护膜的粘合剂层的胶粘面积为1cm2的方式贴合于上述偏振膜(宽度:25mm、长度:100mm),在23℃下以拉伸速度0.06mm/分钟沿剪切方向拉伸,将此时的最大载荷(N/cm2)作为剪切力。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膜而言,优选上述表面保护膜中使用的粘合剂层对偏振膜的23℃×50%RH下的剪切力为5N/cm2以上,更优选为5N/cm2~50N/cm2,进一步优选为7N/cm2~40N/cm2。通过将上述剪切力调节为5N/cm2以上,在粘贴于被粘物后,可以抑制滑动(偏移)、翘起、剥离等,卷曲调节性优异,为优选的方式。

<丙烯酸类聚合物(1)的制备>

在具有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投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96质量份、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4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2质量份、乙酸乙酯150质量份,在缓慢地搅拌的同时导入氮气,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在约65℃,并进行6小时聚合反应,从而制备了丙烯酸类聚合物(1)溶液(40质量%)。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1)的重均分子量(Mw)为54万。

<丙烯酸类聚合物(2)的制备>

在具有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投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91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9质量份、丙烯酸(AA)0.02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2质量份、乙酸乙酯150质量份,在缓缓地搅拌的同时导入氮气,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在约65℃,并进行6小时聚合反应,从而制备了丙烯酸类聚合物(2)溶液(40质量%)。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2)的重均分子量(Mw)为54万。

<实施例1>

[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的制备]

用乙酸乙酯将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1)溶液(40质量%)稀释成20质量%,在500质量份该溶液(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中加入用乙酸乙酯将含氟型低聚物(Megafac F-563、DIC公司制造)稀释成10%而得到的溶液5质量份(固体成分为0.5质量份)、作为交联剂的、作为3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形式(东曹公司制造、Coronate HX)3质量份(固体成分为3质量份)、作为交联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质量%乙酸乙酯溶液)3质量份(固体成分为0.03质量份),进行混合搅拌,从而制备了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

[防静电处理膜的制作]

通过用包含水30质量份和甲醇70质量份的混合溶剂将防静电剂(SOLVEX公司制造、MICRO SOLVER RMd-142、以氧化锡和聚酯树脂为主要成分)10质量份稀释,从而制备了防静电剂溶液。

使用迈耶棒将所得到的防静电剂溶液涂布在作为基材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厚度:50μm)上,通过在130℃下干燥1分钟,由此除去溶剂而形成防静电层(厚度:0.2μm),从而制作了防静电处理膜。

[表面保护膜的制作]

将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涂布于上述的防静电处理膜的与防静电处理面相反的表面,在130℃下加热2分钟,形成了厚度15μm的粘合剂层。接着,在上述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作为隔片的单面实施了聚硅氧烷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25μm)的聚硅氧烷处理面,从而制作了表面保护膜。

<实施例2~3>

使用厚度75μm、100μm的PET膜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作为基材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厚度:50μm),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表面保护膜。

<实施例4>

使用丙烯酸类聚合物(2)溶液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溶液,使用Megafac F-562代替作为含氟型低聚物的Megafac F-563,并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厚度:75μm),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表面保护膜。

<比较例1~3>

除了未使用含氟型低聚物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3同样的方法制作了表面保护膜。

<比较例4~6>

除了使用222F代替实施例1~3中使用的作为含氟型低聚物的Megafac F-563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3同样的方法制作了表面保护膜。

关于实施例及比较例的表面保护膜,将上述的配合内容、进行各种测定及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中。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配合量表示有效成分。另外,以下对表1中的简称进行说明。

[含氟型低聚物]

F-562:含氟型低聚物、重均分子量27900、DIC公司制造、商品名:Megafac F-562

F-563:含氟型低聚物、重均分子量4330、DIC公司制造、商品名:Megafac F-563

222F:含氟型低聚物、重均分子量2940、NEOS公司制造、商品名:Ftergent 222F

表1

由表1确认到:在全部的实施例中,剪切力及起始剥离力/基材膜厚之比处于所期望的范围内,换言之,确认到:即使在将表面保护膜中的粘合剂层粘贴于偏振膜而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滑动、剥离等,并且可以从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容易地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剥离性优异。另外,在使用了重均分子量为20000以上的含氟型低聚物的实施例中,还确认到能够抑制粘合剂组合物(溶液)的起泡,并且确认到得到作业性优异的偏振膜。

另一方面,由表1可知:在比较例1~3中,由于未使用含氟型低聚物,因此起始剥离力/基材厚之比高,剥离性差,在比较例4~6中,由于使用重均分子量小于3500的含氟型低聚物,因此确认到剪切力差,确认到即使在将表面保护膜中的粘合剂层粘贴于偏振膜而使用的情况下也难以抑制滑动、剥离等。另外,在比较例4~6中,由于使用重均分子量小于20000的含氟型低聚物,因此确认到粘合剂组合物(溶液)的起泡。

产业实用性

构成在此公开的带表面保护膜的偏振膜的表面保护膜也可以应用于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的构成要素而使用的偏振膜、以及除上述偏振膜以外的反射膜、半透射膜、相位差膜、视角补偿膜、增亮膜、波片、光学补偿膜、光扩散片等被称为光学功能膜的光学构件,可以粘贴于用于在光学构件的制造时、运送时等保护这些光学构件的表面保护膜而适当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