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19181阅读:1005来源:国知局
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次分辨率辅助图形(sub-resolutionassistantfeature,sraf)是被放置在稀疏设计图形周围的细小图形,使稀疏图形在光学的角度上看像密集图形,有助于改善稀疏图形在焦深工艺窗口边缘的图像对比度。在曝光时,它们只对光线起散射作用,而不会被曝在光刻胶上形成图形。快速准确确定能提高稀疏图形的工艺窗口又不会被曝出来的sraf类型,是opc建模收集数据时的一个重要参数。

请参阅图4,图4所示为表征sraf和主图形常用的参数。sraf图形类型常用三个参数来描述:sraf的宽度(sbw),sraf与主图形间的距离(sb2m),两个sraf间的距离(sb2sb)。主图形常用线宽(cd)和图形周期(pitch)两个参数来描述。

请参阅图5,图5所示为现有opc建模常用的确定sraf类型的流程图。所述现有opc建模常用的确定sraf类型的流程,包括:根据经验值选择sbw0相同的一系列sraf,先用线宽扫描电子显微镜(cdsem)观察sb2m和sb2sb值最小的sraf能否被曝出来。若不能被曝出来,则此sbw0系列的其它类型sraf均不能被曝出来;若能被曝出来则用cdsem观察sb2m和sb2sb最大的sraf,若仍能被曝出来,则更换到sbw减小的另一组sraf,先观察sb2m和sb2sb最大的sraf能否被曝出来,若能被曝出来则继续更换到sbw更小的一组sraf。按照上述方法继续搜索,若不能被曝出来则可以向sb2m和sb2sb值减小的方向搜索是否存在其它不被曝出来的sraf,最终确定一个最佳的sraf类型。

通常地,这个过程需要搜索4~5种sraf类型,5~6种结构图形,每种图形8~10个不同图形周期的图形,每组图形需要观察35个芯片。则,整个过程需要在cdsem机台端至少观察验证5600个图形,设置量测程序和执行量测共耗时高达24小时。

显然地,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需观察验证的sraf种类和图形多,工作量大,耗时长,效率低;(2)在工艺制程改变较大的情况下,没有经验值可以参考,需要搜索的sraf类型更多,耗时更长,效率更低。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节点不断地减小,工艺窗口也变得越来越小,单一类型的sraf已经不能满足工艺需求。因此,上述问题已严重影响opc建模的效率和准确度。寻求一种快速准确,既能提高稀疏图形工艺窗口又不会曝在晶圆上的sraf类型变得至关重要,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案设计人凭借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经验,积极研究改良,于是有了本发明一种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的opc建模中需观察验证的sraf种类和图形多,工作量大,耗时长,效率低,以及在工艺制程改变较大的情况下,没有经验值可以参考,需要搜索的sraf类型更多,耗时更长,效率更低等缺陷提供一种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

本发明之又一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的opc建模中需观察验证的sraf种类和图形多,工作量大,耗时长,效率低,以及在工艺制程改变较大的情况下,没有经验值可以参考,需要搜索的sraf类型更多,耗时更长,效率更低等缺陷提供一种opc建模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所述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包括:

执行步骤s1:在已有sraf数据库中选择可曝在晶圆上的第一sraf类型;

执行步骤s2:选择具有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并在所述结构图形中选取图形周期恰可加入1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和2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进行cdsem量测,收集数据建立可评估sraf类型是否会曝在晶圆上的模型;

执行步骤s3:通过所述模型模拟具有系列sraf类型的版图数据库,以确定不会曝在晶圆上的sraf类型;

执行步骤s4:在sraf类型中选取第二sraf类型,并在晶圆上进行二次验证,以确定所述第二sraf类型不会曝在晶圆上;

执行步骤s5:基于具有所述第二sraf类型的不同结构图形,收集opc模型数据并开展建模。

可选地,所述第一sraf类型为sraf类型之宽度(sbw)最大、sraf类型与主图形间的距离(sb2m)及sraf类型之间的距离(sb2sb)最小。

可选地,收集数据建立可评估sraf类型是否会曝在晶圆上的模型时,选择3~5种具有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并在所述结构图形中选取图形周期恰可加入1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和2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2~3个结构图形进行cdsem量测。

可选地,所述结构图形为1行ⅹ多列的矩阵式分布线宽图形、1ⅹ3矩阵式分布线宽图形、1ⅹ5矩阵式分布线宽图形、1行ⅹ多列的矩阵式分布反线宽图形、1ⅹ3矩阵式分布反线宽图形、1ⅹ5矩阵式分布反线宽图形中的至少3种。

可选地,恰可加入1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之图形周期为:

pitch=cd+sbw+2×sb2m;

恰可加入2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之图形周期为:

pitch=cd+2×sbw+2×sb2m+sb2sb。

可选地,所述第二sraf类型是在确保不降低工艺窗口的前提下,在不会曝光在晶圆上的sraf类型中选择sraf宽度越大,距主图形距离越近,曝到晶圆上图形形貌好、边缘清晰的sraf类型。

可选地,在sraf类型中选取第二sraf类型,并在晶圆上进行二次验证时,系采用低倍拍图不执行量测的模式。

可选地,采用低倍拍图不执行量测的模式判定所述第二sraf类型是否会曝在晶圆上系选择3~5种具有所述第二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并在所述结构图形中选取图形周期恰可加入1根所述第二sraf类型和2根所述第二sraf类型的2个结构图形进行观察。

可选地,所述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适合多种不同层的opc模型建立过程。

为实现本发明之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opc的建模方法,所述opc的建模方法包括采用所述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采用已知可曝在晶圆上的第一sraf类型建立模型,模拟具有系列sraf类型的数据版图,进而确定sarf类型,不仅有效减少opc建模前期准备工作量,缩短确定sraf类型的时间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提高opc建模效率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之流程图;

图2所示为28nmpoopc建模确定sraf采用的图形种类;

图3所示为sraf类型是否会曝在晶圆上的模拟图;

图4所示为表征sraf和主图形常用的参数;

图5所示为现有opc建模常用的确定sraf类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次分辨率辅助图形(sub-resolutionassistantfeature,sraf)是被放置在稀疏设计图形周围的细小图形,使稀疏图形在光学的角度上看像密集图形,有助于改善稀疏图形在焦深工艺窗口边缘的图像对比度。在曝光时,它们只对光线起散射作用,而不会被曝在光刻胶上形成图形。快速准确确定能提高稀疏图形的工艺窗口又不会被曝出来的sraf类型,是opc建模收集数据时的一个重要参数。

请参阅图4,图4所示为表征sraf和主图形常用的参数。sraf图形类型常用三个参数来描述:sraf的宽度(sbw),sraf与主图形间的距离(sb2m),两个sraf间的距离(sb2sb)。主图形常用线宽(cd)和图形周期(pitch)两个参数来描述。

请参阅图5,图5所示为现有opc建模常用的确定sraf类型的流程图。所述现有opc建模常用的确定sraf类型的流程,包括:根据经验值选择sbw0相同的一系列sraf,先用线宽扫描电子显微镜(cdsem)观察sb2m和sb2sb值最小的sraf能否被曝出来。若不能被曝出来,则此sbw0系列的其它类型sraf均不能被曝出来;若能被曝出来则用cdsem观察sb2m和sb2sb最大的sraf,若仍能被曝出来,则更换到sbw减小的另一组sraf。先观察sb2m和sb2sb最大的sraf能否被曝出来,若能被曝出来则继续更换到sbw更小的一组sraf。按照上述方法继续搜索,若不能被曝出来则可以向sb2m和sb2sb值减小的方向搜索是否存在其它不被曝出来的sraf,最终确定一个最佳的sraf类型。

通常地,这个过程需要搜索4~5种sraf类型,5~6种结构图形,每种图形8-10个不同图形周期的图形,每组图形需要观察35个芯片。则,整个过程需要在cdsem机台端至少观察验证5600个图形,设置量测程序和执行量测共耗时高达24小时。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发明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之流程图。所述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包括:

执行步骤s1:在已有sraf数据库中选择可曝在晶圆上的第一sraf类型;

执行步骤s2:选择具有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并在所述结构图形中选取图形周期(pitch)恰可加入1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和2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进行cdsem量测,收集数据建立可评估sraf类型是否会曝在晶圆上的模型;

执行步骤s3:通过所述模型模拟具有系列sraf类型的版图数据库,以确定不会曝在晶圆上的sraf类型;

执行步骤s4:在sraf类型中选取第二sraf类型,并在晶圆上进行二次验证,以确定所述第二sraf类型不会曝在晶圆上;

执行步骤s5:基于具有所述第二sraf类型的不同结构图形,收集opc模型数据并开展建模。

为了更直观的揭露本发明之技术方案,凸显本发明之有益效果,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为例,对所述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之流程和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建模流程、数据收集数量、sraf类型等仅为列举,不应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明显地,本发明在主张所述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时,同时还主张一种opc的建模方法,所述opc的建模方法包括所述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

请继续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发明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之流程图。所述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包括:

执行步骤s1:在已有sraf数据库中选择可曝在晶圆上的第一sraf类型;

容易理解地,所述sraf类型之宽度(sbw)越大,sraf类型与主图形间的距离(sb2m)及sraf类型之间的距离(sb2sb)越小,越容易曝在晶圆上。则,所述第一sraf类型优选地为sraf类型之宽度(sbw)最大、sraf类型与主图形间的距离(sb2m)及sraf类型之间的距离(sb2sb)最小。

执行步骤s2:选择具有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并在所述结构图形中选取图形周期(pitch)恰可加入1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和2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进行cdsem量测,收集数据建立可评估sraf类型是否会曝在晶圆上的模型;

为了提高所述模型的可靠度和测试有效性,收集数据建立可评估sraf类型是否会曝在晶圆上的模型时,选择3~5种具有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并在所述结构图形中选取图形周期(pitch)恰可加入1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和2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2~3个结构图形进行cdsem量测。更具体地,每个结构图形量测3个点,共计量测90个数据点。

非限制性地,所述3~5种结构图形为1行ⅹ多列的矩阵式分布线宽图形、1ⅹ3矩阵式分布线宽图形、1ⅹ5矩阵式分布线宽图形、1行ⅹ多列的矩阵式分布反线宽图形、1ⅹ3矩阵式分布反线宽图形、1ⅹ5矩阵式分布反线宽图形中的至少3种。

进一步地,恰可加入1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之图形周期为:

pitch=cd+sbw+2×sb2m;

恰可加入2根所述第一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之图形周期为:

pitch=cd+2×sbw+2×sb2m+sb2sb。

执行步骤s3:通过所述模型模拟具有系列sraf类型的版图数据库,以确定不会曝在晶圆上的sraf类型;

执行步骤s4:在sraf类型中选取第二sraf类型,并在晶圆上进行二次验证,以确定所述第二sraf类型不会曝在晶圆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sraf类型是在确保不降低工艺窗口的前提下,在不会曝光在晶圆上的sraf类型中选择sraf宽度越大,距主图形距离越近,曝到晶圆上图形形貌好、边缘清晰的sraf类型。其中,在sraf类型中选取第二sraf类型,并在晶圆上进行二次验证时,系采用低倍拍图不执行量测的模式。即,在晶圆上对所述第二sraf类型是否会曝在晶圆上进行验证时,采用低倍拍图不执行量测的模式判定所述第二sraf类型是否会曝在晶圆上。更具体地,选择3~5种具有所述第二sraf类型的结构图形,并在所述结构图形中选取图形周期(pitch)恰可加入1根所述第二sraf类型和2根所述第二sraf类型的2个结构图形进行观察。例如,每个结构图形观察35个点,共计观察验证350个图形。

执行步骤s5:基于具有所述第二sraf类型的不同结构图形,收集opc模型数据并开展建模。显然地,所述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亦适合多种不同层的opc模型建立过程。

请参阅图2、图3,并结合参阅图1,现以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图2所示为28nmpoopc建模确定sraf采用的图形种类。图3所示为sraf类型是否会曝在晶圆上的模拟图。例如,28nmpoopc模型中sraf类型的确定,包括:

(1)选取参数值分别为:sbw=35,sb2m=70,sb2sb=60的sraf类型,为了便于阐述,在本发明创造中记为sraf35-70-60;选取3种结构图形cd分别为48、100、200,pitch=330、340、350、600、700、800,共计54组图形。具体为:3(图形结构)×3(cd)×6(图形周期)=54。图2所示为包含sraf35-70-60,cd=48,pitch=330、340、350的3种结构图形示意图。

(2)在曝光处理后的晶圆上搜索到包含sraf35-70-60的54组图形,用cdsem量测54组图形曝光显影后的cd值(adi),每组图形量测3个芯片,共量测162个点,耗时约1小时,取平均值后即54个数据点进行建模。

(3)通过所述模型模拟具有系列组合sraf设计的版图,从模拟所产生的opc仿真轮廓图(contour)可知所述sraf是否曝在晶圆上。选择sraf25-120-110、sraf25-55-55、sraf23-90-80三种sraf为代表进行说明。

(4)结合工艺条件确定最佳的sraf类型为sraf23-90-80。

(5)选择包含sraf23-90-80模块的图形收集模型数据,开展建模工作。

明显地,本发明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采用已知可曝在晶圆上的第一sraf类型建立模型,模拟具有系列sraf类型的数据版图,进而确定sarf类型,不仅有效减少opc建模前期准备工作量,缩短确定sraf类型的时间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提高opc建模效率和准确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opc建模中次分辨率辅助图形确定的方法采用已知可曝在晶圆上的第一sraf类型建立模型,模拟具有系列sraf类型的数据版图,进而确定sarf类型,不仅有效减少opc建模前期准备工作量,缩短确定sraf类型的时间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提高opc建模效率和准确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应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而,如果任何修改或变型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的保护范围内时,认为本发明涵盖这些修改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