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5205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光学镜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镜片,尤指一种于镜片内部具有雾化界面的光学镜片。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4,其揭示现有技术的光学镜片90,该光学镜片90具有一光轴91、一光学有效部92以及一外环部93。该光轴91位于该光学镜片90的中心位置,该光学有效部92为该光学镜片90主要用于成像的区域范围,而该外环部93位于该光学有效部92的外周缘,其主要用于将该光学镜片90固设于任一装置,诸如:与另一镜片相互堆叠或是定位相机的镜头框架使用。

在该光学有效部92以及该外环部93的交界面上形成有一边缘光迹94,其中该边缘光迹94为光学镜片90的物像端A的光学有效区边际a以及成像端B的光学有效区边际b的连线,该边缘光迹94为一肉眼无法清楚辨识的一交界面,当一外部光线照射至该边缘光迹94朝向该光学有效部92的一侧时,该光线主要用于成像使用;当一外部光线照射至该边缘光迹94朝向该外环部93的一侧时,该光线主要为杂光,其无法为成像提供帮助,甚至可能影响光学镜片90的成像清晰度,故该边缘光迹94即为一辨别外部光线照射进入光学镜片90之后用于成像与否的临界边际线。

再参考图3所示,由于该边缘光迹94实质为一透明的交界面,因此当一外部光线照射进入该外环部93后,该外部光线会在外环部93中来回反射后再穿射通过该边缘光迹94进入到光学有效部92中,形成光学有效部92中的杂散光,因此会对原本由光学镜片90外部直接照射进入该光学有效部92中用于成像的光线产生干扰,进而对光学镜片90的成像产生负面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以及不足,现阶段需要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光学镜片的外环部中的杂光穿射通过边缘光迹进入到光学有效部中,对光学有效部中用于成像的光产生干扰,进而对光学镜片的成像产生负面影响的光学镜片。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光学镜片,其包括:

一镜片片体,该镜片片体具有:

一光轴,其穿设于该镜片片体的中心位置,并且该光轴与该镜片片体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一光学有效区域,其环设于该光轴的外周缘;

一外环部,其环设于该光学有效区域的外周缘;

一边缘光迹,其设于该光学有效区域与该外环部之间;以及

一雾化界面,其贴设于该边缘光迹。

前述的光学镜片,其中,该雾化界面的光线穿透率小于5%。

前述的光学镜片,其中,该雾化界面呈一环形锥面。

前述的光学镜片,其中,该镜片片体为一凸面镜或一凹面镜。

前述的光学镜片,其中,该镜片片体是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

前述的光学镜片,其中,该镜片片体是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形成。

前述的光学镜片,其中,该雾化界面是由激光雕刻加工形成。

换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镜片,其包括一镜片片体,该镜片片体具有:一光轴、一光学有效区域、一外环部、一边缘光迹以及一雾化界面。其中该光轴穿设于该镜片片体的中心位置,并且该光轴与该镜片片体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该光学有效区域环设于该光轴的外周缘,该外环部环设于该光学有效区域的外周缘,该边缘光迹设于该光学有效区域与该外环部之间,其中该边缘光迹为光学镜片的物像端的光学有效区边际以及成像端的光学有效区边际的连线,而该雾化界面贴设于该边缘光迹,并且该雾化界面利用激光雕刻加工成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在该光学有效区域以及该外环部之间的边缘光迹处贴设该雾化界面,使得由镜片片体外部照射进入该外环部中的光线在外环部中经过多次反射后不会穿射通过该边缘光迹而进入到光学有效区域内,对光学有效区域中的光产生干扰,影响光学镜片的成像品质。

较佳的,雾化界面的光线穿透率小于5%。此技术手段利用该雾化界面的低光线穿透率特性,有效吸收由外环部朝向光学有效区域照射的光线,并且让由外环部朝向光学有效区域照射的光线尽可能的不会穿射通过该雾化界面以及该边缘光迹,对光学有效区域中的光线产生干扰,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的成像品质。

较佳的,该雾化界面呈一环形锥面,该雾化界面的延伸方向与该光轴的延伸方向夹设一锐角设置。

较佳的,该镜片片体可以为一凸面镜或者一凹面镜。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界面的设置并无限定于特定镜片片体,无论是凸面镜或者凹面镜均有光学有效区域以及外环部的设置,因此也同样具有边缘光迹的存在,因此只要沿该边缘光迹设置该雾化界面,即可以达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避免外环部的光线影响光学有效区域的成像品质的功效。

较佳的,该镜片片体是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一般的镜片片体均是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而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界面的设置适用于任何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光学镜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为凸面镜时的侧视图以及外环部的杂光于雾化界面被吸收的光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为凹面镜时的侧视图以及外环部的杂光于雾化界面被吸收的光路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光学镜片的外环部的杂光穿设进入光学有效区域的光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镜片片体 11 光轴

12 光学有效区域 13 外环部

14 边缘光迹 15 雾化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请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包括:一镜片片体10,该镜片片体10进一步包括:一光轴11、一光学有效区域12、一外环部13、一边缘光迹14以及一雾化界面15。

该光轴11穿设于该镜片片体10的中心位置,并且该光轴11与该镜片片体10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该光学有效区域12环设于该光轴11的外周缘,并且该光学有效区域12与该光轴11呈一体成形设置。

该外环部13环设于该光学有效区域12的外周缘,并且该外环部13与该光学有效区域12亦呈一体成形设置。

该边缘光迹14形成于该光学有效区域12与该外环部13之间,其中该边缘光迹14为光学镜片的物像端A的光学有效区边际a以及成像端B的光学有效区边际b的连线,而该雾化界面15是以激光雕刻仪朝向该边缘光迹14的朝向外环部13的一侧进行激光加工形成,并且该雾化界面15的光线穿透率小于5%,使得由该外环部13朝向该雾化界面15进行照射的杂光不会穿射通过该雾化界面15以及边缘光迹14,进而进入到该光学有效区域12,而造成光学有效区域12内的鬼影或是杂散光的产生,影响光学镜片的成像品质。

此外,当该光学镜片为一凸面镜时,该雾化界面15朝向镜片的物像端A的延伸方向与该光轴11的延伸方向夹一锐角α设置,如图2所示,使该雾化界面15呈一环形锥面。

另当该光学镜片为一凹面镜时,该雾化界面15朝向镜片的成像端B的延伸方向与该光轴11的延伸方向夹一锐角β设置,如图3所示,使该雾化界面15同样呈一环形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其是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并且该光学镜片不限于如图1及图2所示的凸面镜,其亦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凹面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其利用该光学有效区域12以及该外环部13之间的边缘光迹14上设置雾化界面15,防止照射进入该外环部13的光线进一步经反射或散射而进入该光学有效区域12形成杂散光,进而干扰该光学有效区域12的成像品质,由此提升光学镜片的成像清晰度,提供成像效果更为优质的光学镜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