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钻孔式LCD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124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易钻孔式LCD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LCD结构设计,特别涉及到一种易钻孔式LCD。



背景技术: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LCD具有驱动电压低、功耗微小、可靠性高、显示信息量大、无闪烁、对人体无危害、生产过程自动化、成本低廉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显示器材,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种仪器仪表上了。

LCD通常主要由盒厚、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上偏振片和下偏振片组成,并由上偏振片、上玻璃基板、盒厚、下玻璃基板和下偏振片依次连接形成。而随着LCD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常常需要在LCD上进行钻孔,来方便LCD的安装和固定,且由于LCD需要配合安装的结构多种多样,所有需要的孔形状也为多种多样,但是,上述结构的LCD如果直接进行钻孔,会损坏盒厚,导致盒厚漏气或者其内部液晶流出,严重影响LCD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根据需要获得不定形孔,且钻孔加工简单可靠的的易钻孔式LCD。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易钻孔式LCD,包括盒厚,其中盒厚包括液晶、上PI(Polyimide的简称,即聚酰亚胺)定向层、下PI定向层、外框胶、上ITO(Indium Tin Oxide的简称,即氧化铟锡)导向层、下ITO导向层和内框胶,外框胶和内框胶均一端与上ITO导向层连接,另一端与下ITO导向层连接,内框胶位于外框胶内,上PI定向层、液晶和下PI定向层依次连接,并均位于外框胶和内框胶之间的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上、下PI定向层是为了让液晶分子有序排列使液晶显示可靠,而上、下ITO导电层能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性,并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外框胶则用于限制液晶的位置,而内框胶则是方便钻孔工作,由于内框胶能将液晶隔绝,以此防止钻孔时液晶的流出或者漏气,因此用户可以直接在内框胶处钻孔,且孔的形状能不受限制,其大小只需要稍小于内框胶即可。本实用新型能简单对其进行钻孔操作,且孔的形状不限,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框胶包括多层框胶层。如果内框胶直接以一体式设计,难以避免内框胶内存在空气,而在盒厚在加工中往往是需要进行加热加压成型的,这样,内框胶在加热加压时,不仅框胶会膨胀,且其空气也会受热受压膨胀,使得盒厚损坏,导致盒厚的失效,而内框胶设置为多层框胶层,由于框胶层较小,其排出空气的难度降低,能便于最终实现内框胶内不存在空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框胶层之间留有空隙。空隙的设置可以留出空间给框胶层进行膨胀,并方便框胶层内的空气可以从空隙中流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层框胶层各设有一个开口。开口的设置能方便框胶内的空气的流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有开口呈一字型排列。由此,空气能顺着一个个开口流出,提高空气的流出效率和流出效果,保证空气能全部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上偏振片和下偏振片,其中上偏振片、上玻璃基板、盒厚、下玻璃基板和下偏振片依次连接。上偏振片、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和下偏振片均为LCD中较常见的结构,且上述结构不会因为钻孔而损坏,其安装在盒厚上,能保证本实用新型显示可靠性和清晰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框胶呈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上述形状的设置较简单,且符合大多数情况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易钻孔式LCD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易钻孔式LCD的盒厚剖视图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易钻孔式LCD的盒厚未加工时剖视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易钻孔式LCD,包括盒厚1、上玻璃基板2、下玻璃基板3、上偏振片4和下偏振片5,其中上偏振片4、上玻璃基板2、盒厚1、下玻璃基板3和下偏振片5依次通过粘合连接。

盒厚1包括液晶11、上PI定向层12、下PI定向层13、外框胶14、上ITO导向层15、下ITO导向层16和内框胶17。外框胶14一端与上ITO导向层15粘接固定,另一端与下ITO导向层16粘接,并形成一个盒子结构,内框胶17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钻孔的大小和形状所设计,内框胶17只需稍大于孔的大小,而其形状则可根据需要设置为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甚至是不定形,内框胶17也一端与上ITO导向层15粘接,另一端与下ITO导向层16粘接固定,且内框胶17位于外框胶14内,上PI定向层12、液晶11和下PI定向层13则依次连接,并均位于外框胶14和内框胶17之间的空间内。

为了方便加工后内框胶17内空气的排净,在加工前的内框胶17可设置为多层框胶层171,相邻所述框胶层171之间预留有空隙172,所预留的空隙172的宽度大小为工艺膨胀系数和框胶层171宽度的乘积,其中工艺膨胀系数指加工后,外框胶14膨胀的比例,例如,框胶层171的宽度为0.6mm,外框胶14的宽度为0.6mm,加工后的外框胶14的宽度为1.25mm,则工艺膨胀系数为1.25mm/0.6mm=2.08,则空隙172预留大小应为工艺膨胀系数和框胶层171宽度的乘积,即为2.08*0.6mm=1.25mm。

框胶层171的材料选用市售的UV胶,其热膨胀系数一般在40ppm/℃到250ppm/℃之间,则空隙172的宽度则设置为80mm到500mm之间。

又为了方便在加工时,内框胶17内空气的排出,每层框胶层172上各设预留有一个开口173,开口173呈一字型排列,以提高空气排出的效率,所预留的开口173的宽度大小也为工艺膨胀系数和框胶层171宽度的乘积。

由此,在本实用新型进行加压加热成型时,内框胶17内的框胶层172会膨胀,而框胶层172内的空气能通过空隙172和开口173流出,最终随着空气的排出,所有框胶层172会膨胀到相互接触,而开口也会被膨胀的框胶层172所封闭,所有框胶层172一体化为内框胶17。

另一方面,为了方便在加工后,外框胶14内的空气能排净,外框胶14的模具的宽度大小应为工艺膨胀系数和外框胶14的宽度的乘积。由此,在本实用新型进行加压加热成型时,外框胶14的材料会膨胀并填满模具,而其空气则可从模具中流出。

外框胶14上还能设有灌晶口,灌晶口能方便液晶11的灌入,并且在加工过程中,灌晶口也可以方便多余液晶的流出,并在加工后,灌晶口能封闭,以防止液晶11的流出。

内框胶17内的框胶层172会膨胀,而框胶层172内的空气能通过空隙172和开口173流出,最终随着空气的排出,所有框胶层172会膨胀到相互接触,而开口也会被膨胀的框胶层172所封闭,所有框胶层172一体化为内框胶17。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超声波切割进行钻孔加工,在进行钻孔加工时,只需要将刀具对准内框胶17部分进行切割,切割后的本实用新型即可进行正常的显示工作,其液晶11不会从盒厚1中流出,而盒厚1也不会发生漏气现象,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切割所得的孔加装在相应设备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