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幕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2798发布日期:2019-01-18 23:04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投影幕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投影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投影幕布。



背景技术:

投影幕布结合投影仪使用,用在电影院、办公区域、家庭影院、大型会议等场合中,用来显示图像和视频。目前常用的幕布,按照颜色可以分为白幕、灰幕、金属幕等,按照材质可分为传统白幕、软幕、玻纤幕、透声幕等,用户可根据不同场合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幕布。例如幕布的使用环境较好时,最传统的白幕即可达到使用要求。

白幕、灰幕在中长焦场景中应用较为普遍,且成本角度,但是这几种幕布的投影亮度低,在环境光较强时,其投影不清晰、对比度较低,玻纤幕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而且成本也较高,金属幕虽然能够克服白幕、灰幕的性能劣势,但是其运输、安装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幕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白/灰幕投影效果较差、金属幕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幕布,包括基材层、用于遮光的遮光层、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层、以及用于增加出射光线亮度的微粒层,所述微粒层、所述反射层、所述基材层、所述遮光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微粒层包括微粒基体以及分布于所述微粒基体中的多个纳米微粒。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微粒为纳米钛微粒,且所述纳米微粒的粒径小于1μm。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包括反射基体、以及混合于所述反射基体中的多个反射粒子。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粒子为二氧化钛粒子或者二氧化硅粒子。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微粒层一侧具有白色涂层或者金属涂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提高出射光线的折射率的折光层,所述折光层设于所述微粒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折光层包括光敏胶基体。

进一步地,所述折光层还包括聚光结构,所述聚光结构包括依次排列于所述反射层的多个三棱镜,所述三棱镜的顶边朝向所述微粒层设置,且所述光敏胶基体填充于相邻所述三棱镜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反射层和所述折光层之间且用于过滤蓝光的滤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或聚碳酸酯层。

本发明提供的投影幕布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投影幕布微粒层、反射层、基材层、遮光层依次层叠设置,基材层为整个投影幕布的支撑部分,遮光层起到阻隔光线的作用,减少光损失,反射层对透射进入投影幕布中的光线进行漫反射,使反射后的出射光线的角度范围增大,微粒层中具有纳米微粒,出射光线经过纳米微粒的球状结构折射,提升了出射光线的亮度,且对入射光线具有一定的扩散性,使入射光线雾化,小角度入射光线集中到正面出射以保证广视角,同时能够减轻光晕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幕布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幕布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投影幕布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遮光层;2-基材层;3-反射层;31-反射基体;32-反射粒子;41-光敏胶基体;42-三棱镜;5-微粒层;51-微粒基体;52-纳米微粒;6-滤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现对本发明提供的投影幕布进行说明。该投影幕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微粒层5、反射层3、基材层2和遮光层1。微粒层5为该投影幕布的正面,投影仪的投射光从微粒层5进入投影幕布内,遮光层1为该投影幕布的背面,遮光层1可由黑色等深色材料组成,可选为遮光油墨,避免投影仪的部分透射光从遮光层1穿过,减少光路损失。基材层2具有一定的硬度,为整个投影幕布的支撑部分,基材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等材料制成。可选地,基材层2由柔性材料制成,使得用户在不需要使用该投影幕布使,通过手动或者电动的方式即可将其卷收,便于收纳。当然,基材层2还可选择现有技术中其他的材料层,如聚乙烯(pe)层等,基材的材料此处不作限定。基材层2的相对两侧分别为遮光层1和反射层3,遮光层1和反射层3均可通过涂覆或者压合的方式设置于基材层2的相对两侧。反射层3可对投射光进行漫反射,经过光照、加热等步骤后成为固体,形成反射层3。经过漫反射的光强更均匀。反射层3的原材料可为液体,涂覆于基材层2上之后,微粒层5包括微粒基体51以及分布于微粒基体51中的多个纳米微粒52,纳米微粒52随机分布于微粒基体51中,纳米微粒52的一侧侵入微粒基体51中,另一侧凸出于微粒基体51的表面,使得微粒层5的入光面一侧凹凸不平,当然,部分纳米微粒52也可完全浸入微粒基体51中。从反射层3中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纳米微粒52的球状结构折射,可增强出光光线,提升投影的亮度。而且纳米微粒52随机分布,对投射的光线具有一定的扩散性,且可雾化光线。微粒基体51为混合纳米微粒52的溶剂,可由胶水等具有粘性的材料组成,也可由没有粘性的材料组成,在初始状态下为液体,涂覆之后,经过光照、加热等步骤后成为固体,附着在其他层的表面。

本发明提供的投影幕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投影幕布微粒层5、反射层3、基材层2、遮光层1依次层叠设置,基材层2为整个投影幕布的支撑部分,遮光层1起到阻隔光线的作用,减少光损失,反射层3对透射进入投影幕布中的光线进行漫反射,使反射后的出射光线的角度范围增大,微粒层5中具有纳米微粒52,出射光线经过纳米微粒52的球状结构折射,提升了出射光线的亮度,且对入射光线具有一定的扩散性,使入射光线雾化,小角度入射光线集中到正面出射以保证广视角,同时能够减轻光晕现象。

请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投影幕布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纳米微粒52为纳米钛微粒,且纳米微粒52的粒径小于1μm。各个纳米微粒52的粒径大小可各不相同,且随机分布,使得微粒层5表面各个部位的凹凸程度不相同,进一步扩散入射光和出射光。具体地,纳米钛微粒为含钛元素的纳米微粒,如纳米二氧化钛微粒,纳米二氧化钛微粒具有高折光性和高活光性,能够减轻光晕现象。纳米微粒52可为粉末状,混合于微粒基体51中。

请继续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投影幕布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反射层3包括反射基体31、以及混合于反射基体31中的多个反射粒子32。反射基体31的原材料可为液态,优选为具有粘性的胶黏剂,反射粒子32混合于胶黏剂中,涂覆于基材层2上之后,固化形成反射层3。反射层3中的反射粒子32对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进行漫反射,使最终的出射光线均匀,且出射角范围较大,保证广视角。反射粒子32可为二氧化钛粒子、二氧化硅粒子等高反射粒子32。反射粒子32在反射基体31中的分布、密度、自身的大小等此处不作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定。

请继续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投影幕布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反射层3靠近所述微粒层5一侧具有白色涂层或者金属涂层。具体地,白色涂层可为白漆,金属涂层可为铝层或者银层,均具有高反射特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白色涂层或者金属涂层也可涂覆于反射层3背向微粒层5一侧,或者反射层3的两侧均涂覆有白色涂层或者金属涂层。更进一步地,反射层3本身即为白色涂层或者金属涂层,或者由其他具有高反射特性的材料制成。优选地,反射层3的表面为平整结构,以保证反射层3可将入射至其中的大部分光线反射出,尽可能地利用光线,从而增加该投影幕布正面的亮度。

请继续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投影幕布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投影幕布还包括用于提高出射光线的折射率的折光层,折光层设于微粒层5和反射层3之间。折光层的设置用于提高出射光线的折射率。更具体地,折光层包括光敏胶(uv胶)基体41a。折光层可由uv胶基体单独组成,在该实施例中,uv胶的作用一是用于提高出射光线的折射率,二是用于连接反射层3和微粒层5。在反射层3的表面涂覆一层uv胶,再涂覆微粒层5后,采用紫外光固化,使uv胶固化形成折光层。

请参阅图2,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投影幕布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折光层还包括聚光结构,聚光结构包括依次排列于反射层3的多个三棱镜42,三棱镜42的顶边朝向微粒层5设置,且光敏胶基体41b填充于相邻三棱镜42之间。更具体地,单个三棱镜42的长度方向为横向,多个三棱镜42沿该投影幕布的长度方向依次相接排列,每个三棱镜4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面设于反射层3上,三角形的顶点朝向微粒层5设置。可选地,每个三棱镜42的尺寸均相同,该尺寸包括横截面的尺寸及三棱镜42的长度。相邻两个三棱镜42的棱距小于100μm,该棱距是指两个相邻三棱镜42三角形横截面的两个顶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在竖直方向上,一方面,投影仪的投影光线入射至三棱镜42朝下的斜面上时,根据反射定律,入射的投影光线的传播路径改变,形成沿水平方向向前射出的出射光线,另一方面,日光灯等从上方入射的环境光线入射至三棱镜42的朝上的斜面上时,该斜面阻挡环境光线,使其反射回去而无法进入人眼,避免环境光对投射光线的干扰。三棱镜42的高度在10μm至100μm之间,其横截面的顶角在60°至150°之间。在该实施例中,相邻三棱镜42之间填充有光敏胶基体41b,使得在聚光后进一步提升折射率,满足投影对光线的需求。

请参阅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投影幕布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投影幕布还包括设于反射层3和折光层之间且用于过滤蓝光的滤光层6,保护用户的眼睛。更具体地,滤光层6包括粘性剂和用于吸收蓝光的吸蓝光助剂,吸蓝光助剂的含量为粘性剂的1%至5%,该百分含量为重量百分含量。粘性剂可选为丙烯酸树脂粘性剂,吸蓝光助剂可为c.i.颜料黄138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