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连接器及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6602发布日期:2018-08-04 17:04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相机连接器及相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相机需要对成像系统、聚焦、快门等进行手动设定和调节,但是,目前的相机连接器结构复杂,各零件间的价值相互利用没有最大化,造成经济成本不合理,且不能实现自动化组装,制约了现有产品在市场上的扩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相机连接器及相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相机连接器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相机连接器,包括壳体、柔性电路板、导电弹簧、和导电顶针,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导电顶针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通孔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到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导电引脚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通孔内还设置有所述导电弹簧,所述导电顶针通过所述导电弹簧支撑在所述导电引脚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相机连接器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安装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背板通过螺钉与所述壳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镜头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台阶孔,所述导电顶针上形成有与所述台阶孔配合的限位台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相机,包括上述的相机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使得成像系统和聚焦有着更精准的效果,拍出的照片影像边缘利索,线条清晰,当升至最大相对孔径拍摄时,影像边缘仍能保持很好的解像力,色彩还原好,饱和度很高,画质和取景范围上更具有优势,优化了相机的内部空间、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用户体验和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壳体;2、柔性电路板;3、导电弹簧;4、导电顶针;5、通孔;6、导电引脚;7、背板;8、螺钉;9、镜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相机连接器,包括壳体1、柔性电路板2、导电弹簧3、和导电顶针4,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通孔5,所述导电顶针4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通孔5中,所述柔性电路板2固定到所述壳体1上,且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的导电引脚6与所述通孔5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通孔5内还设置有所述导电弹簧3,所述导电顶针4通过所述导电弹簧3支撑在所述导电引脚6的表面。

使用时,当用户转动相机上的调节机构(例如成像系统、聚焦、快门调节机构等)时,调节机构会压下相应的导电顶针4,并通过柔性电路板6向相机的控制器发出相应的信号,以使控制器能够从柔性电路板6获得用户选择的档位等信息。当调节机构转离导电顶针4时,在导电弹簧3的作用下,导电顶针4被向上顶出,从而使导电顶针4回复到初始状态。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使得成像系统和聚焦有着更精准的效果,拍出的照片影像边缘利索,线条清晰,当升至最大相对孔径拍摄时,影像边缘仍能保持很好的解像力,色彩还原好,饱和度很高,画质和取景范围上更具有优势,优化了相机的内部空间、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用户体验和设备的可靠性,同时也便于采用自动的方式进行装配,降低了成本。

优选地,所述相机连接器还包括背板7,所述背板7安装在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背板7通过螺钉8与所述壳体1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镜头孔9。

优选地,所述通孔5为台阶孔,所述导电顶针4上形成有与所述台阶孔配合的限位台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相机,包括上述的相机连接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