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尾纤型光分路器及其光缆交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9619发布日期:2018-09-14 22:3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指一种出尾纤型光分路器及其光缆交接箱。



背景技术:

光分路器又称分光器,是光纤链路中重要的无源器件之一,是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的光纤汇接器件;光分路器一般用于光缆交接箱中,其作用是用于将主干光纤分为多条独立的支线光纤;在现有的光分路器产品规格中(可以参见行标YD/T2000.1-2014),有盒式光分路器和插片式光分路器2种常用规格,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该2种光分路器外形尺寸不一致,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互换使用;这样会导致后期使用、维护的不便。承载这2种分路器的设备(光缆交接箱)也不兼容,需要分别购买,从而也会增加设备采购成本;另外,对于盒式光分路器或插片式光分路器均具有光纤输入端及光纤输出端,光纤输入端及光纤输出端一般固定于光分路器的端壁上,且光纤输入端及光纤输出端均通过矩形块状结构的适配器与光分路器的盒体连接,由于行标规定,光分路器盒体的端壁面积尺寸已经固定,即端壁的可安装面积固定,而矩形块状结构的适配器会占用较大面积,导致光分路器无法有效地扩展容量。

光缆交接箱是通信领域常用的一种设备,其主要功能是一种为主干层光缆、配线层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光缆引入光缆交接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以后,使用跳纤将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连通;光缆交接箱主要是用于光缆接入网中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交接处的接口设备。不同的光缆交接箱互相之间因为盒式光分路器和插片式光分路器的安装尺寸不同,而造成光缆交接箱内部的安装结构不同,采用不同光分路器设有对应地光缆交接箱内设计不同的组装部件,各采用不同光分路器的光缆交接箱相互之间不能互换使用,通用性差,在需要不同光分路器的免跳接光缆交接箱时,只能整体替换免跳接光缆交接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输入光纤及输出光纤直接与光分路器盒体端壁连接,有效地节省了连接面积,以提升光分路器容量;将不同的光分路器通过相同的装配方式固定,通过整体替换光分路组件即可满足不同使用需求,拆装方便快捷,有效提高了通用性的出尾纤型光分路器及其光缆交接箱。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出尾纤型光分路器,包括盒体、输入光纤、输出光纤及防脱尼龙铆钉,其中,上述盒体为矩形盒状结构,其内部设有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的顶部开口,并铰接有盒盖,盒体内安装有 PLC或FBT型的光分路器;上述输入光纤直接插设在盒体的端壁上,并与盒体内部的PLC或FBT型光分路器连接;上述输出光纤包括至少二根,输出光纤直接插设在盒体的端壁上,并与盒体内部的PLC或FBT光分路器连接,输入光纤接入PLC或FBT型光分路器后分为至少二条输出光纤,实现光信号分流;上述防脱尼龙铆钉包括二个,防脱尼龙铆钉分别连接于盒体端壁的两侧,以使盒体与外部结构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输入光纤直接经盒体端壁插入盒体内,并与PLC或FBT光分路器连接,输入光纤与盒体端壁接触面积为输入光纤的横截面积。

优选地,所述的输入光纤包括二根;输入光纤的外端向外延伸出盒体,并通过外部的转接头与外设光纤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输出光纤直接经盒体的端壁从盒体内伸出,输出光纤与盒体端壁接触面积为输出光纤的横截面积。

优选地,所述的输出光纤包括八根;输出光纤的外端向外延伸出盒体,并通过外部的转接头与外设光纤连接。

一种采用出尾纤型光分路器的光缆交接箱,包括立板、横板、固定盒、挂纤组件、熔储一体化托盘及光缆开剥保护装置,其中,上述立板包括二块,两立板平行间隔设置,并分别固定于光缆交接箱的箱体内壁上;上述横板包括三块,横板平行间隔地设置于两立板之间,其中两横板分别连接于立板的上下两端,形成矩形支撑框体,另一横板平行间隔地设置于两横板之间,将矩形支撑框体内部空间分隔为上安装空间及下安装空间;上述固定盒固定设置于下安装空间内,固定盒为前侧开口的盒状结构,其内部设有插装空间,以便插装至少二个盒体;上述挂纤组件设置于固定盒的左侧,并与横板固定连接;上述熔储一体化托盘设置于上安装空间内,并与立板及横板固定连接;上述光缆开剥保护装置设置于固定盒的下方,并固定连接于立板及横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立板为横截面为L型的板状体,两立板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前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二个安装孔;上述横板为条型板状结构,横板上间隔设有至少二个安装孔;横板竖直贴附于立板的前侧壁上,且横板的安装孔与立板的安装孔前后对齐,以便通过安装螺钉将横板固定于立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挂纤组件包括挂纤板及挂纤环,其中,上述挂纤板为板状结构,挂纤板上设有至少二个安装孔,挂纤板从前侧贴附在横板上,且挂纤板上的安装孔与横板上的安装孔前后对齐,以便通过安装螺钉将挂纤板固定于横板上;上述挂纤环包括至少二个,挂纤环为圆柱状结构,其垂直连接于挂纤板的前侧壁上,且挂纤环的前端设有挡板;外部的光纤进入光缆开剥保护装置,进行开剥保护,并通过转接头与输出光纤连接,经盒体内的PLC或FBT型分路器进行分路后,经输出光纤导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或缺陷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了一种采用输入光纤及输出光纤直接与光分路器盒体端壁连接,有效地节省了连接面积,以提升光分路器容量;将不同的光分路器通过相同的装配方式固定,通过整体替换光分路组件即可满足不同使用需求,拆装方便快捷,有效提高了通用性的出尾纤型光分路器及其光缆交接箱;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将光分路器的输入光纤及输出光纤采用光纤与盒体的端壁直接连接的结构,省去现有光分路器所采用的矩形块状的适配器,光纤自盒体端壁向外延伸出后,通过外设的转接头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连接,由于光纤的直径面积远小于适配器的面积,从而可使盒体端壁连接更多的光纤,有效提高了光分路器容量;另外,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采用上述出尾纤型光分路器的光缆交接箱,该光缆交接箱设计有固定盒作为光分路器的固定部件,固定盒内可同时固定插装多个光分路器,同时,固定盒与固定于其内的光分路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成整体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不同的光分路器时,仅需将固定盒与其内的光分路器整体拆装替换,无需重新更换光缆交接箱,有效地提高了通用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光缆交接箱以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横截面为L状的两立板作为主要承载部件,两立板分别连接固定于光缆交接箱的左右内侧壁上,实现固定;同时,在两立板之间设有横板,横板通过安装孔及插入安装孔内的安装螺钉从前后方向固定于立板上;固定盒通过连接于其左右两侧的挂板利用前后安装的安装螺钉连接固定于横板上;整体结构部件均采用前后方向安装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因光缆交接箱左右上下侧壁阻挡而导致装配难度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光缆交接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光缆交接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出尾纤型光分路器,包括盒体1、输入光纤2、输出光纤3及防脱尼龙铆钉4,其中,上述盒体1为矩形盒状结构,其内部设有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的顶部开口,并铰接有盒盖,盒体1内安装有 PLC或FBT型的光分路器;上述输入光纤2直接插设在盒体1的端壁上,并与盒体1内部的PLC或FBT型光分路器连接;上述输出光纤3包括至少二根,输出光纤3直接插设在盒体1的端壁上,并与盒体1内部的PLC或FBT光分路器连接,输入光纤2接入PLC或FBT型光分路器后分为至少二条输出光纤3,实现光信号分流;上述防脱尼龙铆钉4包括二个,防脱尼龙铆钉4分别连接于盒体1端壁的两侧,以使盒体1与外部结构固定。

输入光纤2直接经盒体1端壁插入盒体1内,并与PLC或FBT光分路器连接,输入光纤2与盒体1端壁接触面积为输入光纤2的横截面积。

输入光纤2包括二根;输入光纤2的外端向外延伸出盒体1,并通过外部的转接头与外设光纤连接。

输出光纤3直接经盒体1的端壁从盒体1内伸出,输出光纤3与盒体1端壁接触面积为输出光纤3的横截面积。

输出光纤3包括八根;输出光纤3的外端向外延伸出盒体1,并通过外部的转接头与外设光纤连接。

如图9至图10所示,一种采用出尾纤型光分路器的光缆交接箱,包括立板01、横板02、固定盒03、挂纤组件、熔储一体化托盘07及光缆开剥保护装置08,其中,上述立板01包括二块,两立板01平行间隔设置,并分别固定于光缆交接箱的箱体内壁上;上述横板02包括三块,横板02平行间隔地设置于两立板01之间,其中两横板02分别连接于立板01的上下两端,形成矩形支撑框体,另一横板02平行间隔地设置于两横板02之间,将矩形支撑框体内部空间分隔为上安装空间及下安装空间;上述固定盒03固定设置于下安装空间内,固定盒03为前侧开口的盒状结构,其内部设有插装空间A,以便插装至少二个盒体1;上述挂纤组件设置于固定盒03的左侧,并与横板02固定连接;上述熔储一体化托盘07设置于上安装空间内,并与立板01及横板02固定连接;上述光缆开剥保护装置08设置于固定盒03的下方,并固定连接于立板01及横板02上。

立板01为横截面为L型的板状体,两立板01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前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二个安装孔;上述横板02为条型板状结构,横板02上间隔设有至少二个安装孔;横板02竖直贴附于立板01的前侧壁上,且横板02的安装孔与立板01的安装孔前后对齐,以便通过安装螺钉06将横板02固定于立板01上。

挂纤组件包括挂纤板04及挂纤环05,其中,上述挂纤板04为板状结构,挂纤板04上设有至少二个安装孔,挂纤板04从前侧贴附在横板02上,且挂纤板04上的安装孔与横板02上的安装孔前后对齐,以便通过安装螺钉06将挂纤板04固定于横板02上;上述挂纤环05包括至少二个,挂纤环05为圆柱状结构,其垂直连接于挂纤板04的前侧壁上,且挂纤环05的前端设有挡板;外部的光纤进入光缆开剥保护装置08,进行开剥保护,并通过转接头与输入光纤2连接,经盒体1内的PLC或FBT型分路器进行分路后,经输出光纤3导出。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采用输入光纤及输出光纤直接与光分路器盒体端壁连接,有效地节省了连接面积,以提升光分路器容量;将不同的光分路器通过相同的装配方式固定,通过整体替换光分路组件即可满足不同使用需求,拆装方便快捷,有效提高了通用性的出尾纤型光分路器及其光缆交接箱;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将光分路器的输入光纤及输出光纤采用光纤与盒体的端壁直接连接的结构,省去现有光分路器所采用的矩形块状的适配器,光纤自盒体端壁向外延伸出后,通过外设的转接头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连接,由于光纤的直径面积远小于适配器的面积,从而可使盒体端壁连接更多的光纤,有效提高了光分路器容量;另外,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采用上述出尾纤型光分路器的光缆交接箱,该光缆交接箱设计有固定盒作为光分路器的固定部件,固定盒内可同时固定插装多个光分路器,同时,固定盒与固定于其内的光分路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成整体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不同的光分路器时,仅需将固定盒与其内的光分路器整体拆装替换,无需重新更换光缆交接箱,有效地提高了通用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光缆交接箱以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横截面为L状的两立板作为主要承载部件,两立板分别连接固定于光缆交接箱的左右内侧壁上,实现固定;同时,在两立板之间设有横板,横板通过安装孔及插入安装孔内的安装螺钉从前后方向固定于立板上;固定盒通过连接于其左右两侧的挂板利用前后安装的安装螺钉连接固定于横板上;整体结构部件均采用前后方向安装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因光缆交接箱左右上下侧壁阻挡而导致装配难度大的情况。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光分路器,相比于实施例1的2分8型号,本实施例为1分8型号,即输入光纤为1条,输出光纤为8条。

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光分路器,相比于实施例1的2分8型号,本实施例为2分16型号,即输入光纤为2条,输出光纤为16条。

实施例4: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光分路器,相比于实施例1的2分8型号,本实施例为2分32型号,即输入光纤为2条,输出光纤为32条。

实施例5: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光分路器,相比于实施例1的2分8型号,本实施例为1分8型号;且本实施例的光纤输入端采用输入适配器5连接于盒体1的端壁上,其输入适配器5为1个,输出光纤为8条。

实施例6: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光分路器,相比于实施例1的2分8型号,本实施例为1分8型号;且本实施例的光纤输出端采用输出适配器6连接于盒体1的端壁上,其输入光纤为1条,输出适配器6为8个。

实施例7: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方式的光分路器,相比于实施例1的2分8型号,本实施例也为2分8型号;且本实施例的光纤输出端采用输出适配器6与盒体1的端壁连接,其输入光纤为2条,输出适配器6为8个。

实施例8: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八种实施方式的光分路器,相比于实施例1的2分8型号,本实施例相当于将二个光分路器上下叠加设计;本实施例为2分32型号,与实施例4相同,但是本实施例的光纤输入端采用适输入适配器5与盒体1的端壁连接,其输入适配器5为2个,两输入适配器上下排列设置,其输出光纤为32条;有图可知,在容量与实施例4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适配器连接盒体的本实施例实际占用的空间体积是实施例4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