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行程光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6198发布日期:2019-01-25 17:00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行程光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行程光圈。



背景技术: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形、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简单来说,我们把相机镜头前由多片叶片互叠组成的可变孔径的光栅叫做光圈。

然而,在镜头的外直径不变的前提下,如何扩大光圈的可变孔径范围是焏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行程光圈,可扩大光圈的可变孔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行程光圈,包括一呈圆柱形状的光圈安装座、一呈圆形状的活动转轮以及若干光圈叶片,所述光圈安装座的芯部开设有沿着所述光圈安装座的轴线方向完全贯穿的安装座通孔,所述安装座通孔的下端边缘部设置有径向朝内凸出延伸且呈圆环形状的安装座固定环,所述活动转轮设于所述安装座通孔内且位于所述安装座固定环的上端侧,所述活动转轮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转轮通孔,所述光圈叶片装设于所述安装座固定环与所述活动转轮之间,所述光圈叶片呈弯曲的弧形,每一所述光圈叶片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延伸的一上端定位柱,每一所述光圈叶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朝下凸出延伸的一下端定位柱,所述活动转轮对应所述上端定位柱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转轮定位孔,所述光圈安装座的所述安装座固定环对应所述下端定位柱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安装座定位孔,所述上端定位柱嵌插于所述转轮定位孔内,所述下端定位柱嵌插于所述安装座定位孔内,其中,所述转轮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活动转轮的半径成一定角度,从而使得所述转轮定位孔呈倾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转轮定位孔朝所述转轮通孔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通孔的内圆周面于所述活动转轮的上端侧开设有呈圆环形状的卡持槽,所述卡持槽内嵌卡有呈环形状且沿着所述卡持槽延伸的挡圈,所述挡圈凸出于所述安装座通孔的内圆周面且与所述活动转轮的上端边缘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圈叶片为软质胶片,所述上端定位柱、所述下端定位柱及所述光圈叶片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光圈安装座的侧壁开设有沿其圆周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安装座通孔连通的活动槽,所述活动转轮的外圆周面装设有径向朝外凸出延伸的拨杆,所述拨杆的外端部穿过所述光圈安装座的活动槽并延伸至光圈安装座的外端侧。

进一步地,所述拨杆与所述活动转轮为一体结构,所述活动槽朝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端开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大行程光圈的转轮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活动转轮的半径成一定角度,从而使得所述转轮定位孔呈倾斜状态。与沿活动转轮的半径方向延伸的转轮定位孔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轮定位孔呈倾斜状态,使得转轮定位孔的长度更长,从而活动转轮的转动角度更大,光圈叶片随活动转轮转动的角度亦更大,因此,扩大了光圈的可变孔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行程光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行程光圈的第一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行程光圈的第二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大行程光圈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大行程光圈1,可扩大光圈1的可变孔径范围。该大行程光圈1包括一呈圆柱形状的光圈安装座10、一呈圆形状的活动转轮20以及若干光圈叶片30。

光圈安装座10的芯部开设有沿着光圈安装座10的轴线方向完全贯穿的安装座通孔12,安装座通孔12的下端边缘部设置有径向朝内凸出延伸且呈圆环形状的安装座固定环11。

活动转轮20设于安装座通孔12内且位于安装座固定环11的上端侧,活动转轮20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转轮通孔22。于本实施例中,安装座通孔12的内圆周面于安装座固定环11的上端侧开设有一台阶状安置槽14,活动转轮20安置于该安置槽14上。

光圈叶片30装设于安装座固定环11与活动转轮20之间,光圈叶片30呈弯曲的弧形,每一光圈叶片30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延伸的一上端定位柱32,每一光圈叶片30的下表面设置有朝下凸出延伸的一下端定位柱34,光圈叶片30为软质胶片,上端定位柱32、下端定位柱34及光圈叶片30为一体结构。活动转轮20对应上端定位柱32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朝转轮通孔22开口的转轮定位孔24,光圈安装座10的安装座固定环11对应下端定位柱34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安装座定位孔13,上端定位柱32嵌插于转轮定位孔24内,下端定位柱34嵌插于安装座定位孔13内,其中,转轮定位孔24的轴线与活动转轮20的半径成一定角度,从而使得转轮定位孔24呈倾斜状态。于本实施例中,安装座定位孔13的数量为8个,转轮定位孔24为8个,光圈叶片30亦为8个,当然,与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座定位孔13、转轮定位孔24及光圈叶片3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大行程光圈1的固定方式是:安装座通孔12的内圆周面于活动转轮20的上端侧开设有呈圆环形状的卡持槽16,卡持槽16内嵌卡有呈环形状且沿着卡持槽16延伸的挡圈40,挡圈40凸出于安装座通孔12的内圆周面且与活动转轮20的上端边缘部抵接。

光圈安装座10的侧壁开设有沿其圆周方向延伸且与安装座通孔12连通的活动槽17,活动转轮20的外圆周面装设有径向朝外凸出延伸的拨杆26,拨杆26的外端部穿过光圈安装座10的活动槽17并延伸至光圈安装座10的外端侧。拨杆26与活动转轮20为一体结构,活动槽17朝安装座的侧壁上端开口。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活动槽17也可为没有开口的腰型孔。

转轮通孔22与安装座通孔12相对齐且组成大行程光圈1的透光孔结构,在调整透光孔径的过程中,拨杆26驱动活动转轮20转动,活动转轮20带动光圈叶片30移动,移动的光圈叶片30控制透光孔径大小。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大行程光圈1的转轮定位孔24的轴线与活动转轮20的半径成一定角度,从而使得转轮定位孔24呈倾斜状态。与沿活动转轮20的半径方向延伸的转轮定位孔24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轮定位孔24呈倾斜状态,使得转轮定位孔24的长度更长,从而活动转轮20的转动角度更大,光圈叶片30随活动转轮20转动的角度亦更大,因此,扩大了光圈的可变孔径范围。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是用来限制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所申请的保护范围中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