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FT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9152发布日期:2019-05-11 00:3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TFT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TFT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TFT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由于其响应速度慢、对比度低、色彩不够鲜艳等缺陷,逐渐被新兴的OLED显示器取代,但是OLED显示器寿命短、成本高、尺寸不能做到很大。

量子点为一种纳米级的半导体,通过对这种半导体施加一定的光压,使其发出特定波长的光,而发出的光的波长会随着半导体的尺寸的改变而变化,因而通过调节半导体的尺寸就可以控制其发出的光的颜色。且对于施加的光压没有特定的要求,只要能达到量子点的激发能即可。

随着量子点技术的出现提升了TFT显示器的对比度,加大了TFT 显示器的色域,使其色彩更加鲜艳。量子点技术从2000年开始被发现并研究,至2013年sony推出第一款量子点电视,2015年量子点电视被广大电视厂家采用,并与OLED显示器一争高低。

量子点电视只是在正常的TFT显示屏的背光模组中增加一片量子点膜,增加量子点膜后背光源发出的光的色域更加广泛,从而使电视的色彩更加鲜艳。量子点膜被增加到背光模组的下扩散膜和增亮膜之间,背光模组的蓝色LED灯发出的蓝光通过量子点膜激发出色域广泛的光谱。这种色域广泛的光谱,让TFT显示的色彩更加鲜艳。

但是,量子点膜是通过在基材上(如PET、COP等)涂布预先混合好的颗粒大小不一的量子点材料制作而成,但是由于其制作工艺的复杂,目前单位面积的量子点膜价格相对昂贵,基于量子点技术的TFT 显示器的生产成本俨然较高,普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FT显示器,降低TFT显示器的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FT显示器,包括作为TFT显示器的背光源的发光体的量子点线性光源;

所述量子点线性光源包括光线出射体和量子点材料涂覆层,所述量子点材料涂覆层涂覆在所述光线出射体外围,其在所述光线出射体出射的预设波长的光波照射下出射光线。

可选的,所述量子点线性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管;

所述冷阴极荧光管的灯管壁上涂覆有量子点材料层,所述量子点材料层代替荧光粉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输出白光。

可选的,所述量子点线性光源包括冷阴极荧光管和承载所述冷阴极荧光管的灯罩;

所述灯罩的内壁涂覆量子点材料层,所述量子点材料层在所述冷阴极荧光管出射的光线照射下输出白光。

可选的,所述量子点材料涂覆层为CdSe材料涂覆层或者InP材料涂覆层。

可选的,还包括偏光片和液晶模块,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TFT 显示器的顶端;所述液晶模块设置在所述偏光片下方,包括上下ITO 基板、液晶层及上下PI取向层,所述上下ITO基板刻蚀光栅图形。

可选的,所述偏光片的单体透过率范围为44%-45%,偏光度大于 99%。

可选的,所述液晶层由盒内粉和液晶构成,所述盒内粉以预设的密度范围均匀分布在所述液晶层。

可选的,上下ITO基板的厚度为0.68mm。

可选的,所述液晶层的厚度为3微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FT显示器,包括作为其背光源的发光体的量子点线性光源。量子点线性光源包括光线出射体和量子点材料涂覆层,该量子点材料涂覆层涂覆在所述光线出射体外围,其在预设波长的光波照射下出射光线。本申请提供的TFT显示器的发光体为激发量子材料涂覆层输出的光线,相较传统的TFT显示器,其色域更加广泛,从而提升显示器的对比度,使其显示色彩更加鲜艳;相较现有的量子点电视,避免使用价格不菲的量子点膜,有利于降低TFT 显示器的生成成本,有利于推广TFT显示器的使用范围,提升TFT 显示器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线性光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线性光源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线性光源的再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TFT显示器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首先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包括以下内容:

TFT显示器可采用量子点线性光源1组成光源阵列0作为背光光源的发光体,量子点线性光源1如何组合成为TFT显示器的背光光源的发光体,可参见传统的TFT显示器的结构,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TFT显示器的构造、用户需求等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量子点线性光源1可包括光线出射体11和量子点材料涂覆层12,量子点材料涂覆层12涂覆在光线出射体11外围,其在光线出射体11 出射的预设波长的光波照射下出射光线。

光线出射体11为用于发射使量子点材料涂覆层12激发光线的装置,该装置可为出射光线的装置,也可为经过某种原理(例如电离) 激发产生光线的装置,本申请对此均不做任何限定。

量子点材料涂覆层12可为任何一种量子点材料或其组合,或与其他物质颗粒按照预设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基于任何一种涂覆工艺方式(例如丝网印刷、喷墨打印等),按照预设方式(例如涂层厚度、涂层图案等)将配置好的材料涂敷在光线发射体11外围上。

量子点材料可为任何一种量子点材料,例如CdSe(硒化镉)材料或者InP(磷化铟)材料,且量子点材料的颗粒尺寸可为任何尺寸,这均不影响本申请的实现。

具体的,量子点材料如何被光波激发出射何种波长的光波,这均属于基本光学知识,此处,便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TFT显示器的发光体为激发量子材料涂覆层输出的光线,相较传统的TFT显示器,其色域更加广泛,从而提升显示器的对比度,使其显示色彩更加鲜艳;相较现有的量子点电视,避免使用价格不菲的量子点膜,有利于降低TFT显示器的生成成本,有利于推广TFT显示器的使用范围,提升TFT显示器的普适性。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光线发射体11和量子点材料涂覆层12的结构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线性光源在不同具体实施方式下的结构图,具体可包括:

首先,请参阅图2,量子点线性光源1可为冷阴极荧光管,冷阴极荧光管的灯管壁上涂覆有量子点材料层21。

传统的冷阴极荧光管通过在阴极22和阳极23之间施加高压,高压使氩气24发生离解,产生电子e-241和Ar+,在高压的驱动下,Ar+ 向阴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和汞25发生撞击,释放出波长为253nm 的紫外线,紫外线激发涂布在管壁的荧光粉,灯光发出白光。

但是,由于荧光粉发光的色域较窄,整个TFT显示器的色彩不够鲜艳,对比度较低。可利用量子点材料层21代替荧光粉层,涂覆在冷阴极荧光管的灯光管壁上,量子点材料层21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输出白光,以量子点材料的特性使得冷阴极荧光管发出的光的色域更加广泛,该冷阴极荧光管作为TFT背光源的发光体,从而让TFT显示器的对比度提升,色彩更加鲜艳。

至于量子点材料层21在灯管管壁上涂覆的厚度、涂覆的位置,可根据实际用户需求和生产成本来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具体可包括:

量子点线性光源1可包括冷阴极荧光管和承载冷阴极荧光管的灯罩31。

冷阴极荧光管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冷阴极荧光管,也可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冷阴极荧光管,这均不影响本申请的实现。

灯罩31的内壁可涂覆量子点材料层,量子点材料层在冷阴极荧光管出射的光线照射下输出白光。也在发光体的灯罩表面添加一层量子点膜,冷阴极荧光管发出的光线经过量子点材料层,激发量子点材料层发出色域更加广泛的光谱。

以上两种结构相对于现有的量子点膜来讲,制作工艺简单,使用的量子点材料更加节约,可以在不改变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降低成本。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另外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4 所示,具体还可包括偏光片2和液晶模块。

偏光片2设置在TFT显示器的顶端;液晶模块设置在偏光片2的下方。

液晶模块包括上ITO基板31、上PI取向层32、液晶层33、下 PI取向层34及下ITO基板35。

为了更好的实现显示效果,使得高对比度性能和CIE色坐标与 TFT显示器保持一致性,偏光片2可选用的单体透过率范围为 44%-45%,偏光度大于99%的偏光片。

通过计算TFT显示器的图形位置和精度,分别在上ITO基板31 与下ITO基板35上刻蚀光栅图形,上、下ITO玻璃基板可采用ITO 导电膜玻璃材质,其厚度范围可设置为0.68mm,当然,也可设置为其他厚度,其方阻越小越好,具体方阻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例如12Ω/mm2,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可在上ITO基板31与下ITO基板35的光栅表面涂PI取向剂,具体的可用摩擦绒布以特定的方向进行摩擦,使PI取向层形成沟槽,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这均不影响本申请的实现。

液晶层33可由盒内粉和液晶构成,盒内粉以预设的密度范围均匀分布在液晶层33中,周围填充液晶,例如在5.0s-5.5s时间内完成喷盒内粉并由多个灌注口向盒内灌注液晶,可保证了画面的显示均匀性,使画面具有高清晰度。

可选的,盒内粉可以每平方毫米150-180个左右均匀分布,当然,本申请并不限制其密度范围的取值。液晶层的厚度可设置为3微米,以满足响应时间远小于画面切换时间,使画面无拖影现象。

在液晶模块上下ITO基板上的施加有序高低电平信号控制液晶层 33的液晶扭转,进而阻挡部分通过上、下ITO基板的光线,上ITO 基板31和下ITO基板35上刻有细微的条纹状图形,使得透过上ITO 基板31和下ITO基板35透光处的光线不变化,透过上ITO基板31 和下ITO基板35遮光处的光线随着电平的高低来完成遮挡观察者左眼视线和右眼视线的快速转换变化,例如,当高电平时,遮挡观察者左眼视觉光线;当低电平时,遮挡观察者右眼视觉光线,以高速度切换。则可将观察者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分开,从而使观察者在大脑中形成3D图像,加强立体感和真实感。使得观察者无需佩戴专用3D 眼镜就能获得更加全面真实的信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TFT显示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