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443发布日期:2019-04-20 02:5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光纤线,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



背景技术:

由于因特网愈发普及,网络线的使用量越来越高,且网络线的线材比起过去更有技术上的提升。从早期传输速度较慢的电话线,到如今的光纤线材,不但能高速传输信号,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也比过去优良许多,造就了极高的便利性,在一般公司行号,甚至是大型网络公司所设置的主机房中,任何一台主机所使用的线路可能极为可观。

但是传统的光纤导线缺乏辨识功能,当有一大群光纤导线集合在同一主机或是服务器时,由于这些光纤导线往往错综复杂,施工人员很难辨识每条光纤导线及其连接头的对应关系,尤其若有部分光纤因年久失修或是意外而导致瑕疵甚至故障时,使用者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寻找瑕疵或是故障的光纤导线,而在寻找的过程中,为了可能会因拨动其他光纤导线而导致原本正常的光纤导线因弯折而断裂导致故障,不但维修费时,更可能让这条光纤导线传输的信号因此断讯,影响到用户的相关作业。

过去处理故障光纤导线的作法常以重新架设一台新的主机或是服务器作为替代,原本的主机及其连接的光纤导线则直接废弃,但此方法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及金钱成本去重新架设新的主机或服务器,遭废弃的光纤导线中可能依然有许多导线仍具有良好的传输功能,实为可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能在杂乱无章的光纤线群中找出特定的光纤导线,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利用电致变色、热致变色的技术,或是加装侧漏光纤,让该光纤导线具有辨识的效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光纤导线,在该光纤导线的表层形成一外表面;

一披覆层,设置于该光纤导线的外表面;

一第一辨识线,埋设于该披覆层内,且向该光纤导线的两端延伸;

一第二辨识线,埋设于该披覆层内,且向该光纤导线的两端延伸,该第一辨识线及该第二辨识线能以一电压源分别施加相反的电压。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该披覆层完全环绕覆盖该光纤导线。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该披覆层包含一正电披覆层及一负电披覆层,该正电披覆层及该负电披覆层分开设置于该外表面上,其中该正电披覆层包覆该第一辨识线,该负电披覆层包覆该第二辨识线。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该披覆层部分环绕覆盖该光纤导线的该外表面。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其特征在于,该披覆层为一透光披覆层,该电压源为直流电压源或是交流电压源。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该第一辨识线及该第二辨识线都为侧漏光纤导线。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在该第一辨识线上缠绕多个加热组件,该披覆层为热致变色披覆层,该电压源为直流电压源或是交流电压源。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在该第二辨识线上缠绕该多个加热组件。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该多个加热组件在该第一辨识线上分开设置。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该多个加热组件在该第一辨识线上互相连接。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该多个加热组件在该第二辨识线上互相连接。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该多个加热组件在该第二辨识线上分开设置。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该第一辨识线及该第二辨识线都为铜制导线,该披覆层为电致变色披覆层,该电压源为直流电压源或是交流电压源。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八字型电源线,包含两导管;

一光纤导线,埋设于其中一导管中;

一披覆层,埋设于另一导管中;

一第一辨识线,穿设于该披覆层内,且向该导管的两端延伸;

一第二辨识线,穿设于该披覆层内,且与该第一辨识线分隔设置,并向该导管的两端延伸,在该第一辨识线及该第二辨识线能以一电压源分别施加相反的电压。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该两导管的外表面互相接触且结合固定。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该两导管以一连接部相连接,其中该连接部设置于该两导管的外表面。

如所述的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该两导管为透明导管,该电压源为直流电压源或是交流电压源。

本实用新型在光纤导线上设置了两辨识线,且对电致变色的披覆层通以电场,对热致变色的披覆层以通电的方式加热,对电致发光的披覆层通以直流电或交流电,都能让该披覆层变色或是发光,让用户能从多条光纤导线中找到其中一条特定或是故障的光纤导线,能减少寻找光纤导线的时间,且能对该条光纤导线直接进行剪裁或是卸除更换,避免在寻找特定的光纤导线中,因拨动多条光纤导线而导致光纤导线内的信号传输有误,甚至造成光纤导线的断裂。

更进一步,当找到特定的光纤导线时,可以对该光纤导线直接剪裁,同时对该第一辨识线及该第二辨识线的回路依然保持闭路,使得该披覆层能持续变色,增加在施工中的辨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电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分隔设置侧视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连接设置侧视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辨识功能的光纤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光纤导线10、一披覆层20、一第一辨识线30及一第二辨识线40。

该光纤导线10的表层形成一外表面11,该披覆层20设置于该外表面11上,本实施例中,该披覆层20完全环绕包覆该光纤导线10。

请参见图2及图3,该第一辨识线30与该第二辨识线40埋设于该披覆层20中,且该第一辨识线30的两端及该第二辨识线40的两端与该光纤导线10的延伸方向一致,使该第一辨识线30与该第二辨识线40铺设在整条光纤导线10上;该第一辨识线30与该第二辨识线40可以一电压源90分别施加相反的电压,其中该电压源90能为直流电压源或是交流电压源,例如该第一辨识线30施加正电压,该第二辨识线40施加负电压,或是该第一辨识线30通以负电压,该第二辨识线40通以正电压。

请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披覆层20可分为一正电披覆层21及一负电披覆层22。该正电披覆层21与该负电披覆层22分开设置于该光纤导线10的该外表面11上,其中该正电披覆层21包覆该第一辨识线30,该负电披覆层22包覆该第二辨识线40。

请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该披覆层20部分环绕覆盖该光纤导线10的该外表面11,如图所示,该披覆层20覆盖该光纤导线10的一半外表面11,同时,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埋设于该披覆层20相邻该外表面11裸露处的两侧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同披覆层20结构可搭配不同种类的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请参见图1,并以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该披覆层20完全环绕覆盖该光纤导线10为例,首先说明利用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EC)技术所制作的本实用新型。

电致变色的技术是采用电致变色的材料,对此材料通以电场后,电场会使此材料转变成与原本色彩不同的颜色。

在本实施例中,该披覆层20以电致变色的材料所构成,在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上通以40伏特以上的交流电,或是以该电压源90提供直流电压时,该第一辨识线30与该第二辨识线40之间会产生一电场E,该电场E会让该披覆层20变色,进而指示出该披覆层20所对应的该光纤导线10为何;本实施例可采用三氧化钨或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等无机物质作为制作该披覆层20的材料,或是采用紫精(Viologen)或聚乙撑二氧噻吩(Polyethylenedioxythiophene,PEDOT)等有机物质为制作该披覆层20的材料;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可为铜线。

接下来说明利用热致变色技术(Thermochromism)所制作的本实用新型。

热致变色的技术是采用热致变色的材料,对此材料加热后,会使此材料转变成与原本色彩不同的颜色。

请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该披覆层20以热致变色的材料所构成,或是将热致变色的材料填充致该披覆层20中,且在该第一辨识线30上进一步缠绕多个加热组件31。该多个加热组件31可分开设置,或是如图7所示,该多个加热组件31互相连接设置。

当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通以电压电流时,由于该第一辨识线30因电流通过而发热,进而将热能传导至该多个加热组件31,使得该多个加热组件31因受热而对该披覆层20加热,当以热致变色的材料所构成的该披覆层20受热时,即会变色,进而指示出该披覆层20所对应的该光纤导线10为何;本实施例可采用氧化锌(ZnO)填充致该披覆层20内,当该披覆层20受热时,氧化锌会从白色转变为黄色,让用户找出对应的该光纤导线10。

该加热组件31可采用金属钨(W)所制作的钨丝等熔点高且比热低的材质,在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加热该加热组件31时,该加热组件31能快速升温,使该披覆层20能快速变色,减少等待变色的时间。

更进一步,在该第二辨识线40上亦可缠绕该多个加热组件31,该多个加热组件31在该第二辨识线40上同样能间隔设置,或是互相连接;当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通以电压电流时,该第二辨识线40会产生热能而被该多个加热组件31所吸收,该多个加热组件31再对该披覆层20加热,同样会让该披覆层20变色而较容易辨识。

接下来说明利用侧漏光纤所制作的本实用新型。

侧漏光纤是一种部分区域无法全反射的光纤,由于部分区域无法全反射,使得信号在该侧漏光纤中传输时,信号会在部分区域向外射出,使得该侧漏光纤在通电时会有部分区域发亮。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采用侧漏光纤,且该披覆层20为透光披覆层;当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通以电流时,在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的表面会发光,并让光线通过该透光披覆层,进而指示出对应的该光纤导线10。

以下说明利用电致发光技术(Electroluminescence,EL)所制作的本实用新型。

电致发光技术是采用电致发光的材料,并对此材料通以电场后,会让此材料发光,此种光线俗称冷光。电致发光的材料通常掺杂了铜和银的硫化锌、蓝色钻石(含硼)、砷化镓等发光材质。

请参见图8及图9,为本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采用一八字型电源线,其中该八字型电源线包含两导管50,两导管的外表面互相接触且结合固定,其中一导管内放置该光纤导线10,在另一导管内填充该披覆层20,且在该披覆层20中设置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

当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通电时,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之间会产生电场E,该电场E会对该披覆层20产生反应,让该披覆层20光出冷光,进而指示出对应的该光纤导线10。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辨识线30及该第二辨识线40为铜线。

更进一步,请参见图10及图11,为本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差异点在于该八字型电源线50的两导管以一连接部51相连接,其中该连接部设置于该两导管的外表面,同样产生电致发光的效果,指示出对应的该光纤导线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