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砂加微阵列结构的红外激光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6493发布日期:2019-07-17 05:5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砂加微阵列结构的红外激光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镜,尤其涉及一种磨砂加微阵列结构的红外激光透镜。



背景技术:

普通摄像机在有充足可见光的情况下可以观测外部环境,但是当光照条件不好时就不能观测到外部环境。

红外摄像机除了具备普通摄像机功能外,搭配红外光源和红外补光透镜,可实现夜间或光照条件不好时外部环境的观测。

红外线激光穿透性强,可以很好改善普通红外灯珠在夜间或雾天穿透性不强的缺点。

激光的发光角度较小,一般都在30度以内,在搭配大视角镜头的时候光线不能覆盖整个视野。为了使光线适配大视角镜头,必须将发光角度扩大。目前市场上的激光透镜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磨砂面薄板,这种透镜光损耗大,扩散效果差;第二种为磨砂面菲涅尔透镜,这种透镜成本高,且只能搭配多颗灯珠的组合灯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磨砂加微阵列结构的红外激光透镜,其可实现大角度,高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磨砂加微阵列结构的红外激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下部分凸设有圆台,所述圆台内凹设有圆形曲面,所述圆形曲面内通过磨砂处理,所述透镜本体的上部分凸设有球面,所述球面的表面为微结构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本体、圆台、球面采用PC或PMMA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本体的外表面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透镜支架,所述透镜支架的上部分开设有与所述透镜本体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透镜本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球面朝上。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支架的底部间隔设置有柱子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支架采用PC或ABS所构成。

进一步地,该磨砂加微阵列结构的红外激光透镜的颜色为透明、蓝色、紫色或黑色。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一、改变透镜内表面弯曲程度,使激光束折射,角度变大,并在内表面做磨砂处理,使激光束通过内部表面后发生漫反射,柔化其激光光点;二、改变透镜外表面曲面形状,使激光束折射,角度变小至适配摄像机镜头所需的角度,并在外表面做微结构阵列,使光线变杂乱,从而实现光斑的均匀性。加装了本实用新型后的效果,光斑角度可变大至45度,中心暗洞消失,且光斑均匀性得到极大改善,搭配摄像机可以很好的实现夜间监控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采用激光LED直接照射出来的光斑图;

图4为加装本实用新型后光斑的效果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装立体结构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装立体结构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安装立体结构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安装立体结构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砂加微阵列结构的红外激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透镜本体1的下部分凸设有圆台2,圆台2内凹设有圆形曲面21,圆形曲面21内通过磨砂处理,透镜本体1的上部分凸设有球面3,球面3的表面为微结构曲面。

所述透镜本体1、圆台2、球面3采用PC或PMMA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透镜本体1的外表面形状为圆形。

该磨砂加微阵列结构的红外激光透镜的颜色可以设计为透明、蓝色、紫色或黑色等。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式分两步:

第一步:改变透镜内表面弯曲程度,使激光束折射,角度变大,并在内表面做磨砂处理,使激光束通过内部表面后发生漫反射,柔化其激光光点。

第二步:改变透镜外表面曲面形状,使激光束折射,角度变小至适配摄像机镜头所需的角度,并在外表面做微结构阵列,使光线变杂乱,从而实现光斑的均匀性。

由于红外激光LED直接照射出来的光斑大多为环形光斑,这种光斑在红外摄像机上不能直接应用,因为均匀性较差;另外由于激光的指向性较好,发光角度比较小,因此,当用大视角镜头的时候,光斑不能覆盖整个观察区域。

如图3所示,此光斑为激光LED直接照射出来的光斑,光斑发光角度30度,光斑形状为环状,中心有黑洞,这种光斑搭配摄像机有严重缺陷。

如图4所示,为加装了本实用新型后光斑的效果图,光斑角度变大至45度,中心暗洞消失,且光斑均匀性得到极大改善,搭配摄像机可以很好的实现夜间监控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还包括透镜支架4,透镜支架4的上部分开设有与透镜本体1相适配的安装槽,透镜本体1安装于安装槽内,且球面3朝上。

所述透镜支架4采用PC或ABS所构成。

较佳的,为了便于安装,所述透镜支架4的底部间隔设置有柱子结构5。

在另一方案中,如图7、图8所示,也可以不设置柱子结构5,靠打胶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