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窥结构及调节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56200发布日期:2019-03-30 09:22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防窥结构及调节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窥结构及调节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越来越广,目前的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接近180度,用户可以在各个角度观看显示面板显示的内容,基本实现无死角的观看体验,然而,在公共场合,由于可视角度增大,也给用户的隐私泄露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目前为了避免隐私的泄露,往往在显示屏幕上增加防窥膜来实现可视角度的收敛,但是,在有效防窥的同时也带来了显示面板亮度下降、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防窥膜只可以单向防窥,当用户需要将显示内容共享给其他用户时,无法从防窥模式切换回正常模式,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目前的防窥膜价格较高,增加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防窥结构及调节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显示面板无法从防窥模式切换至正常模式,以及显示面板制作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窥结构,该防窥结构包括:防窥基板和中空的支撑结构;

防窥基板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交替分布;

支撑结构内部填充有液晶;

支撑结构位于第一电极远离防窥基板的一侧。

可选地,支撑结构在防窥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小于或等于第一电极在防窥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

可选地,支撑结构的高度为2微米至3微米。

可选地,在垂直于高度方向上,支撑结构的横截面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9微米至10微米。

可选地,在垂直于高度方向上,支撑结构两端的横截面积大于中部的横截面积。

可选地,支撑结构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

可选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材料相同,第一电极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第二电极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及如第一方面提供的防窥结构;

防窥结构位于第一基板远离第二基板的一侧,且支撑结构位于第一基板与防窥基板之间。

可选地,第一基板靠近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黑色矩阵,支撑结构的位置与黑色矩阵的位置对应设置。

可选地,支撑结构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小于黑色矩阵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

或,支撑结构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等于黑色矩阵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第四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窥结构的调节方法,调节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提供的防窥结构,该调节方法包括:

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未施加电场,使得支撑结构中的液晶呈不透明的暗态;

可选地,该调节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设定强度的电场,使得支撑结构中的液晶呈设定透光率的透光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窥结构,由于支撑结构内部填充有液晶;支撑结构位于第一电极远离防窥基板的一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场,并调节电场强度的大小,以调节液晶的偏转角度,从而能够实现防窥功能,且能够实现防窥模式与正常模式的切换,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窥结构可以利用现有工艺和材料进行制作,降低了制作成本。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结构在防窥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结构在正常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结构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窥结构、101-防窥基板、102-支撑结构、1011-第一电极、1012-第二电极、1021-液晶、501-第一基板、502-第二基板、503-黑色矩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介绍和解释:

防窥膜:使屏幕显示出的画面专供用户正面阅读,可视角度固定,任何人在两侧旁观只能看到漆黑画面的一种防止隐私泄露的膜材。

目前,为了防止用户的隐私泄露,往往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上贴附一层防窥膜,防窥膜的可视角度一般为60度,即在显示屏幕正面的左右30度之外只能看到漆黑的画面,以起到保护隐私的效果。然而,由于防窥膜的存在,用户需要将显示内容分享给其他用户时,例如在与朋友共同观看一部电影的共享情景下,由于防窥膜的设置,无法从防窥模式切换回正常模式,不能满足用户共享显示内容的需求;另外,现有的防窥膜价格较高,也增加了制作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防窥结构及调节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防窥结构10包括:防窥基板101和中空的支撑结构102。

防窥基板101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电极1011和多个第二电极1012,第一电极1011与第二电极1012交替分布;支撑结构102内部填充有液晶1021;支撑结构102位于第一电极1011远离防窥基板101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窥结构,由于支撑结构102内部填充有液晶1021;支撑结构102位于第一电极1011远离防窥基板101的一侧,或,也可以位于第二电极1012远离防窥基板101的一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在第一电极1011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场,并调节电场强度的大小,以调节液晶1021的偏转角度,从而能够实现防窥功能,且能够实现防窥模式与正常模式的切换,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窥结构可以利用现有工艺和材料进行制作,降低了制作成本。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结构在防窥模式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1011和第二电极1012可以与外置的电源装置连接。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支撑结构102中填充的液晶1021呈无序排列,光线从防窥结构10的一侧入射时,由于支撑结构102中填充有无序排列的液晶1021,光线不能通过,仅有部分的光线经过无序排列的液晶1021漫反射到显示区域,增强了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光线的具体传播路径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同时,由于支撑结构102的存在,用户仅可以在与防窥结构10垂直的可视角度内观看显示内容,其余视角无法观看显示内容,实现防窥效果。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结构在正常模式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通电情况下,第一电极1011和第二电极1012之间形成电场,在电场的驱动下,液晶1021沿着电场方向呈有序排列,光线从防窥结构10的一侧入射时,在液晶1021的双折射作用下,光线可以透过支撑结构102,光线的具体传播路径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此时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内容,此时,可视角度恢复至接近180度,处于正常显示状态,用户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显示内容,不影响各个角度的观看效果,实现防窥模式与正常模式的切换。

可选地,在防窥模式下,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电极1011和第二电极1012之间的电场强度,调节并控制液晶1021的偏转角度,以控制液晶1021的透过率,达到控制可视角度大小的效果。例如,当支撑结构102中的液晶1021刚开始偏转时,液晶1021从不透光状态逐步对光线进行折射,随着液晶1021的透过率的不断上升,可视角度逐渐增大。当电场强度达到最大时,液晶1021的透过率达到最大,可视角度恢复至接近180度,恢复至正常模式,用户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显示内容。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防窥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防窥结构10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可选地,支撑结构102在防窥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区域小于或等于第一电极1011在防窥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区域,这种设置方式能够保证支撑结构102不影响原有的透光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电极1011和第二电极1012交替分布于防窥基板101上,支撑结构102可以位于第一电极1011上,也可以位于第二电极1012上,保证第一电极1011和第二电极1012之间产生稳定的电场即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支撑结构102不影响原有的透光率,支撑结构102与第一电极1011或第二电极1012接触的面积小于或等于电极的面积。

可选地,支撑结构102的高度为2微米至3微米。在垂直于高度方向上,支撑结构102的横截面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9微米至10微米。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结构102的高度和横截面积,可以影响防窥模式下光线的传播方向,为了保证整个包含防窥结构的显示面板的厚度不至于过厚,并且达到良好的防窥效果,支撑结构102的高度可以为3微米左右,横截面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可以为10微米左右。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在垂直于高度方向上,支撑结构102两端的横截面积大于中部的横截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结构102的形状可以为两端横截面积大于中部横截面积的哑铃状,也可以为两端横截面积和中部横截面积相等的圆柱体或者长方体,为了保证更好的防窥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支撑结构102采用两端横截面积大于中部横截面积的哑铃状。

可选地,支撑结构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在正常模式下支撑结构102中光线的透过率,支撑结构102的材料可以为透明材料。

可选地,第一电极1011与第二电极1012的材料相同,第一电极1011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第二电极1012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降低选材成本,第一电极1011与第二电极1012的材料相同。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电极1011和第二电极1012的材料可以为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中的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窥结构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在此不在一一列举。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501和第二基板502,及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防窥结构10。

防窥结构10位于第一基板501远离第二基板502的一侧,且支撑结构102位于第一基板501与防窥基板101之间。

可选地,第一基板501靠近第二基板50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黑色矩阵503,支撑结构102的位置与黑色矩阵503的位置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正常显示时,黑色矩阵503对光线起到遮挡的作用,为了保证显示效果,支撑结构102的位置与黑色矩阵503的位置对应设置,避免正常模式下支撑结构102对显示内容的遮挡。

可选地,支撑结构102在第一基板501上的正投影区域小于黑色矩阵503在第一基板501上的正投影区域;或,支撑结构102在第一基板501上的正投影区域等于黑色矩阵503在第一基板501上的正投影区域。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防窥结构为中部细两端粗的哑铃状为例,以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为例介绍。

首先,本申请实施例制作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并将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进行对盒,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具体制作过程,以及对盒的具体过程均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接着,在彩膜基板远离阵列基板的表面涂布一层负性光刻胶,经过前烘后,通过曝光形成圆形中空结构,经过显影后形成圆柱状中空的支撑结构;对中空的圆柱状支撑结构中部的表面进行刻蚀,形成哑铃状的支撑结构。

接着,在哑铃状的支撑结构中灌注液晶,使得支撑结构的中空部位填充满液晶;之后,再将制作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防窥基板与彩膜基板对合,形成具有防窥功能的一体化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窥功能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防窥结构10的实现原理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的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防窥结构10的实现原理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等设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窥结构的调节方法,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结构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调节方法包括:

s601,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未施加电场,使得支撑结构中的液晶呈不透明的暗态。

s602,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设定强度的电场,使得支撑结构中的液晶呈设定透光率的透光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601中,在防窥模式下,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未施加电场,支撑结构中的液晶呈无序排列,呈现不透明的暗态,光线不能通过,仅有部分光线经过无序排列的液晶漫反射到显示区域,增强了显示区域的亮度。同时由于支撑结构的存在,用户仅可以在与防窥结构垂直的可视角度内观看显示内容,其余视角无法观看显示内容,实现防窥功能。

上述s602中,在正常模式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在电场的驱动下,液晶沿着电场的方向呈有序排列,呈现透光态,光线从防窥结构的一侧入射时,在液晶的双折射作用下,光线可以透过支撑结构,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内容,此时,可是角度恢复至接近180度,用户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显示内容,不影响观看内容,实现防窥模式与正常模式之间的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s602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可以施加预设强度的电场,电场的强度与液晶的偏转角度对应,可以通过调节电场强度来调节液晶的偏转角度,使得液晶呈设定透光率,实现可视角度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601与s602中,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例如,上述s601可以单独执行,则防窥结构处于防窥模式,上述s602也可以单独执行,则防窥结构可通过调节液晶的透过率实现不同角度的防窥及正常模式。各个步骤顺序执行,则实现防窥模式与正常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窥结构,由于支撑结构内部填充有液晶;支撑结构位于第一电极远离防窥基板的一侧,或,位于第二电极远离防窥基板的一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场,并调节电场强度的大小,以调节液晶的偏转角度,从而能够实现防窥功能,且能够实现防窥模式与正常模式的切换,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窥结构可以利用现有工艺和材料进行制作,降低了制作成本。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