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双彩条光缆及其挤塑机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3402发布日期:2019-03-22 21:0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色双彩条光缆及其挤塑机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缆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色双彩条光缆及其挤塑机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光缆的传输性能、机械力学性能及耐环境性能,需要在光纤外层再护套一层单色聚乙烯、聚氯乙烯或尼龙等护套材料形成光纤光缆。但当多根光缆同管、同槽铺设时不易于辨认,增加了安装、维护及检测的困难。

公告号为cn20694605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双色条的室外光缆,包括:外护套、双面涂塑钢带和缆芯;所述缆芯安装在双面涂塑钢带中,所述外护套包裹在双面涂塑钢带外部,所述外护套用于电气绝缘,所述双面涂塑钢带用于保护缆芯,所述缆芯用于信息传输;所述外护套的左侧设有一红色条,右侧设有一蓝色条,所述红色条、蓝色条与外护套一体成型,分布在外护套的表面。

但是当光缆数量增多时,左右两侧同色的彩条不足以区别所有光缆,此时需要在同一条彩条上增加不同的色彩来区别更多的光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双彩条光缆,其优点在于,外护套外设有双色彩条,利于光缆识别。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色双彩条光缆,包括缆芯以及设置在缆芯外的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外壁上设有若干彩条,所述彩条嵌入外护套内,各个所述彩条均由两条不同颜色的色条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根彩条由2种颜色色条组成,能够快速的识别出光缆,区别于没有标色的光缆以及标了单色的光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上述双色双彩条光缆的挤塑机模具,包括外模套、嵌设在外模套内的外模块、设置在外模块内的内模块,所述外模套、外模块和内模块内分别开设有同轴分布锥形的第一进料孔、第二进料孔、第三进料孔,所述第一进料孔的锥度大于第二进料孔的锥度,所述外模块和内模块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二进料孔和第三进料孔连通的同轴分布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二进料孔和内模块外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

所述外模套上开设有呈90度分布的色条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外模块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对应的第一蓄料槽和第二蓄料槽;

所述外模块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蓄料槽连通的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蓄料槽与第一流道的中间位置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两端均开设有供色条料注入外模块和内模块之间的第一注入孔;

所述外模块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蓄料槽连通的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形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向远离第一蓄料槽的方向延伸且在远离第二蓄料槽的一端连通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截面为半圆形,且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的中间位置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两端均开设有供色条料注入外模块和内模块之间的第二注入孔,所述第二注入孔和第一注入孔错位分布,所述第一注入孔和第二注入孔投影到外模块任一纵截面上时一端相互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颜色的色条通过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分别注入到第一蓄料槽和第二蓄料槽,第一蓄料槽的色条料进入第一流道,并通过第一注入孔到内模块和外模块之间,第二蓄料槽的色条料流到第二流道、第三流道,随后通过第二注入孔进入到内模块和外模块之间,第一注入孔和第二注入孔内的色条料随着内模块和外模块之间的外护套料的流动逐渐包覆在光缆的外侧,此时两种颜色的色条与外护套一体成型制造,减少了生产工序,节约了成本,当需要用到单色的彩条时,只需要将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的物料颜色一致就行,因此也便于制造单色彩条,增加了使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第三流道在第二注入孔的上端开设有尺寸大于第二注入孔的第一集料槽,所述第一流道在第一注入孔的上端开设有尺寸大于第一注入孔尺寸的第二集料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集料槽和第二集料槽的设置分别增大了第二注入孔和第一注入孔内物料的流动速度,且使得流入第二注入孔和第一注入孔内物料充实。

优选的,所述第三流道在开设有第二注入孔的位置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内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二注入孔设置在第一调节块上,所述第三流道上设有将第一调节块固定在第一调节孔内的第一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改变第二注入孔的尺寸时,只需要解除第一限位件对第一调节块的位置的限定,随后更换第一调节块将长度不同的第二注入孔安装到外模块上,即可改变彩条的宽度,满足使用要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调节块朝向第三流道一端周边的固定盘,所述第三流道内开设有供固定盘嵌入的凹槽,所述固定盘上螺纹连接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穿过固定盘并伸入凹槽槽底内,且与凹槽槽底内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调节块进入第一调节孔内时,通过锁紧杆将固定盘固定,进而将第一调节块固定,结构简单。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朝向凹槽槽底的一侧设有伸入凹槽槽底内的若干环形密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板的设置增大了固定盘与凹槽槽底之间的连接,减小物料从密封板与凹槽槽底之间流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在开设有第一注入孔的位置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内设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注入孔设置在第二调节块上,所述第一流道上设有将第二调节块固定在第二调节孔内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和第一限位件结构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调节块的设置使得另一个色条的宽度也可以调节,使得两种颜色的色条宽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蓄料槽和第二蓄料槽均为圆形槽,且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一蓄料槽连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第二流道和第二蓄料槽连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连接处圆弧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过渡减小物料在流动时滞留在转弯处,提高物料的利用率,且便于物料的流动。

优选的,所述外模块在远离内模块的一端外壁开设有环形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外套设有外模盖,所述外模盖外壁与外模套内壁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模盖将外模块的一端固定在外模套上,限制外模块的一端,外模块的另一端在物料流动的压力下,使得外模块被挤压在外模盖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根彩条由2种颜色色条组成,能够快速的识别出光缆,区别于没有标色的光缆以及标了单色的光缆;不同颜色的色条通过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分别注入到第一蓄料槽和第二蓄料槽,第一蓄料槽的色条料进入第一流道,并通过第一注入孔到内模块和外模块之间,第二蓄料槽的色条料流到第二流道、第三流道,随后通过第二注入孔进入到内模块和外模块之间,第一注入孔和第二注入孔内的色条料随着内模块和外模块之间的外护套料的流动逐渐包覆在光缆的外侧,此时两种颜色的色条与外护套一体成型制造,减少了生产工序,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第一进料孔、第二进料孔、第三进料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第一蓄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第二蓄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第三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第一注入孔、第二注入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第二调节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第一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缆芯;11、外护套;12、色条;2、外模套;21、外模块;211、第一蓄料槽;212、第二蓄料槽;213、第一流道;2131、第二调节孔;2132、第二调节块;214、第一注入孔;2141、第二集料槽;215、第二流道;216、第三流道;2161、第一调节孔;2162、第一调节块;2163、第一限位件;2164、固定盘;2165、凹槽;2166、锁紧杆;2167、密封板;217、第二注入孔;2171、第一集料槽;22、内模块;23、第一进料孔;24、第二进料孔;25、第三进料孔;26、第一出料口;27、第二出料口;28、第一进料口;29、第二进料口;3、固定槽;31、外模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双色双彩条光缆,如图1,包括缆芯1以及设置在缆芯1外的外护套11,外护套11外壁上设有两根彩条,彩条嵌入外护套11内,当彩条嵌入外护套11内时,彩条外壁与外护套11外壁在同一圆柱面上,各个彩条均由两条不同颜色的色条12组成。此时一根彩条由2种颜色色条12组成,能够快速的识别出光缆,区别于没有标色的光缆以及标了单色的光缆。

实施例2:

一种制造上述实施例1的挤塑机模具,如图2和图3,包括外模套2、嵌设在外模套2内的外模块21、设置在外模块21内的内模块22,外模套2、外模块21和内模块22内分别开设有同轴分布锥形的第一进料孔23、第二进料孔24、第三进料孔25,第一进料孔23的锥度大于第二进料孔24的锥度,便于外护套11料的进入,外模块21和内模块22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二进料孔24和第三进料孔25连通的同轴分布的第一出料口26和第二出料口27,第一出料口26和第二出料口27之间存在第一间隙,便于外护套11料的移出,第二进料孔24和内模块22外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此时内模块22外壁设有锥面,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

如图2和图3,此时外护套11料和色条12料在第二间隙内流动,缆芯1在第三进料孔25内传输并从第二出料口27移出,在移出的过程中第二间隙内的外护套11料和色条12料逐渐包覆在缆芯1外壁。此外外模块21在远离内模块22的一端外壁开设有环形的固定槽3,固定槽3外套设有外模盖31,外模盖31外壁与外模套2内壁螺纹连接,在外护套11料流动的过程中挤压外模块21,使得外模块21逐渐被挤压在外模盖31上,使得安装和拆卸外模块21方便。

如图2和图3,为了便于将不同颜色的色条12料传输到第二间隙内,因此在外模套2上开设有呈90度分布的色条12第一进料口28和第二进料口29,外模块21为圆柱体,第一进料口28朝上分布,第二进料口29水平分布,外模块21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进料口28和第二进料口29对应的第一蓄料槽211和第二蓄料槽212(如图4)。

如图4和图5,进一步的,外模块21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蓄料槽211连通的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流道213,第一蓄料槽211与第一流道213的中间位置连通,第一流道213的两端均开设有供色条12料注入外模块21和内模块22之间的第一注入孔214。

如图5和图6,外模块21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蓄料槽212连通的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形的第二流道215,此时第二流道215沿外模块21外壁的四分之一分布,第二流道215向远离第一蓄料槽211的方向延伸且在远离第二蓄料槽212的一端连通有第三流道216,第三流道216的截面为半圆形,且第二流道215与第三流道216的中间位置连通,第三流道216的两端均开设有供色条12料注入外模块21和内模块22之间的第二注入孔217。

如图7,第二注入孔217和第一注入孔214错位分布,且第一注入孔214和第二注入孔217投影到外模块21任一纵截面上时一端相互接触,便于两种不同颜色的色条12能够很好的融合,边界清晰,不会造成两种颜色互相混合,导致颜色出现色差。

如图5和图6,在制造生产过程中,不同颜色的色条12通过第一进料口28和第二进料口29分别注入到第一蓄料槽211和第二蓄料槽212,第一蓄料槽211的色条12料进入第一流道213,并通过两个呈180°的第一注入孔214到内模块22和外模块21之间,使得色条12压力分布均匀;第二蓄料槽212的色条12料流到第二流道215、第三流道216,随后通过两个呈180°的第二注入孔217进入到内模块22和外模块21之间,使得色条12压力分布均匀,从而保证了每种颜色的色条12料宽度和厚度均匀,对称分布;如图3,第一注入孔214和第二注入孔217内的色条12料随着内模块22和外模块21之间的外护套11料的流动逐渐包覆在光缆的外侧,第一注入孔214和第二注入孔217没有直接接触,但是第一注入孔214和第二注入孔217内侧接触即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7),通过外护套11料的带动形成2根180°分布的双色双彩条,此时两种颜色的色条12与外护套11一体成型制造,减少了生产工序,节约了成本;当需要用到单色的彩条时,只需要将第一进料口28和第二进料口29的物料颜色调一致就行,因此也便于制造单色彩条,增加了使用范围。

如图5和图6,此外第一蓄料槽211和第二蓄料槽212均为圆形槽,且第一流道213和第一蓄料槽211连接处圆弧过渡,第二流道215和第二蓄料槽212连接处圆弧过渡,第二流道215和第三流道216连接处圆弧过渡。圆弧过渡减小物料在流动时滞留在转弯处,提高物料的利用率,且便于物料的流动。

如图3,第三流道216在第二注入孔217的上端开设有尺寸大于第二注入孔217的第一集料槽2171,第一流道213在第一注入孔214的上端开设有尺寸大于第一注入孔214尺寸的第二集料槽2141。第一集料槽2171和第二集料槽2141的设置分别增大了第二注入孔217和第一注入孔214内物料的流动速度,且使得流入第二注入孔217和第一注入孔214内物料充实。

如图8、图9和图10,当需要改变彩条的宽度时,第三流道216在开设有第二注入孔217的位置设有第一调节孔2161,第一调节孔2161内设有第一调节块2162,第二注入孔217设置在第一调节块2162上,第三流道216上设有将第一调节块2162固定在第一调节孔2161内的第一限位件2163。当需要改变第二注入孔217的尺寸时,只需要解除第一限位件2163对第一调节块2162的位置的限定,随后更换第一调节块2162将长度不同的第二注入孔217安装到外模块21上,即可改变彩条的宽度,满足使用要求。

如图8、图9和图10,第一流道213在开设有第一注入孔214的位置设有第二调节孔2131,第二调节孔2131内设有第二调节块2132,第一注入孔214设置在第二调节块2132上,第一流道213上设有将第二调节块2132固定在第二调节孔2131内的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一限位件2163结构一致,第二调节块2132的设置使得另一个色条12的宽度也可以调节,使得两种颜色的色条12宽度一致。

如图8、图9和图10,第一限位件2163包括设置在第一调节块2162朝向第三流道216一端周边的固定盘2164,即第三流道216内开设有供固定盘2164嵌入的凹槽2165,当固定盘2164嵌入凹槽2165内时,固定盘2164的上端面与第三流道216底面齐平,固定盘2164朝向凹槽2165槽底的一侧设有伸入凹槽2165槽底内的若干环形密封板2167,密封板2167增大了固定盘2164与凹槽2165槽底之间的连接,减小物料从密封板2167与凹槽2165槽底之间流出,固定盘2164上螺纹连接有锁紧杆2166,锁紧杆2166穿过固定盘2164并伸入凹槽2165槽底内,且与凹槽2165槽底内螺纹连接,此时锁紧杆2166也进入固定盘2164内且与固定盘2164上端面齐平,在锁紧杆2166上端面设有十字形的驱动槽,便于将锁紧杆2166从固定盘2164内旋出,进而改变第一调节块2162。

如图3,当需要改变彩条的厚度时,增大外护套11料和色条12的进料压力,使得各个外护套11和彩条的厚度同时增加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