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控制近视发展的多区复合离焦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1275发布日期:2020-09-01 19:2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和控制近视发展的多区复合离焦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眼镜镜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控制近视发展的多区复合离焦镜片。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预控多采用离焦、环焦、渐进等镜片进行干涉,其方法是调节镜片光学中心周边或上下的度数差(减小度数)使物像成像于视网膜上。然而以上几种镜片均采用单一调节手段,对于当今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形成和加深不能达到综合调节的效果。

近视的形成:除了遗传,儿童和青少年的活动或阳光照度少外;现代近视成因,绝大部分是由于学生课业加重,电子产品及内容增多;致使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增多,迫使睫状肌增厚,眼轴变长,这是现代眼科学得出的最多结论。

近视加深:对于已经形成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加深的原因很多,如用眼习惯,近距离用眼时间等;除了这些因素外,对于近视儿童和青少年佩戴的框架镜片的镜源性光学成像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普通的单焦点镜片,物像通过镜片的镜片光学中心调节成像于视网膜上,但对于发育期的儿童和请少年群体,绝大部分孩子在看远或近时,依然会从镜片光学中心外的区域视物,镜片光学中心外的焦点(度数增大)调节不能使物像落于视网膜上而是落于视网膜后,迫使眼轴代偿性生长:该理论源于以澳大利亚视觉合作研究中心霍顿教授(holdenba)、美国休斯顿大学眼科视光学院史密斯教授(smithel)和中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共同领衔,多个国家多家眼视光中心协作,历经8年研究,于2010年4月30日在澳大利亚将其研究结果公开:诱导眼球增长、促进近视度数增加;传统近视眼镜片在矫正视网膜中央近视性离焦的同时,镜片周边部位凹透镜增加度数,促进眼球增长、增加近视度数,这就是近视眼的镜源性因素。

单区离焦镜片:看远时,可通过镜片光学中心周边(以眼睛左右两边为主要调节区)的度数降低,使物像落于视网膜上,控制眼轴变长,预防近视加深。其缺点是:1)传统离焦镜片,近用调节滞后,单区离焦为主:以人眼两旁或以远用区上方为主要离焦范围,但儿童和青少年近距离用眼已经成为常态,用传统离焦镜片在阅读和书写时,眼睛所看镜片区域为下区,此时已经完全离开了镜片的有效离焦区,近距离阅读和书写依然用到的是看远的度数;根据配镜规律,眼镜店通常以看远(5m~6m)的度数为配镜度数,然而阅读和书写时眼睛近距离聚焦到某一点,因使用的镜片度数为远用度数,眼睛调节会出现滞后性,长期近距离用眼,眼睛睫状肌调节力降低,眼轴拉长(未近视人群同理)。因此单一单区离焦镜片不能解决近距离用眼造成调节滞后和视觉疲劳。2)违背人眼垂直视场长于水平视场原则:现有单区离焦镜片的中央光学区垂直径线长度为10mm,垂直半径仅为5mm。无论从人眼睛视近时垂直径线要长于水平径线,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视近学习时的生理光学视野需要;还是从双光眼镜片(远点与近点距离至少8mm~10mm)、渐进多焦点眼镜片(远点与近点距离至少10mm~18mm)的垂直径线长度佐证;还是从人机工程设计导则国家标准(dl/t575.2-1999:视野与视区划分),坐姿视线在水平视线之下约40°标准等综合性判断,现有单区离焦镜片中央光学区的垂直半径设计成5mm,显然是长度设计过于短。周边视网膜近离焦镜片:用中央远用光学区矫正中心屈光度,镜片中周部负度数递减、正度数递增,以此达到减少周边远视性离焦的目的。但框架镜片离眼球光学后节点比较远,由于“钥匙孔”效应的存在,导致中央清晰的视野范围非常小,配戴者需要改变注视方式(佩戴后不舒适感),并需要视觉去适应。

双光镜片:远近两个焦点,但两个焦点间没有过度带或者离焦区,人眼看到两个焦点间时,出现图像扭曲,不清楚,甚至头晕等现象,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渐进多焦点:采用非对称设计,看远看近两个度,可以有效调节近距离用眼的度数(变小),减缓眼疲劳;但不能解决看远、中距离时光学中心外的成像问题。不能解决视远是光学中心区外,视网膜成像靠后的问题;中国的儿童和青少年除了减轻学生课业以外,需要多角度多场景的引导学生科学用眼。对于预防和控制两个概念的产品(以控制加深为主),绝大部分为几家跨国光学公司研发和销售,其专利主要为预控近视加深,对于预防干扰和预控相结合的产品甚少;对于预控近视加深的光学产品,主要体现为:近视离焦(如蔡司),近视渐进多焦点(依视路好学生)多点近视离焦(豪雅);这些产品多为单一解决方案:如解决看远的周边离焦,看近的渐进多焦点(减缓眼疲劳)。其中市场上离焦镜片均为单区离焦镜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眼镜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因用眼习惯和规律,造成近视加深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防和控制近视发展的多区复合离焦镜片,包括远用光区和近用光区,所述远用光区位于装配平行线上部,分为远用光学中心区和周边离焦区;所述近用光区包括纵向离焦区和近用离焦区,镜片为对称结构。

在该镜片中,远用光学中心区为正常看远的度数,此时一般为眼睛正对着看远,当眼睛有一定角度看远时,由于镜片本身的结构特性,势必会使得边缘地区的成像落于视网膜后,造成眼轴向后生长,眼轴变长,因此在周边加入离焦功能,进行度数梯度调整,使得眼镜片周边成像位置也落在视网膜上,有利于眼睛近视的控制。

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用光学中心区为以几何中心为圆心半径为5mm的上半圆区,所述周边离焦区为半圆区以外的区域。

该区域内,当看向正前方的远处时,基本在远用光学中心区,该区域内属于正常近视用眼,当眼球离开光学中心时,眼睛在周边离焦区内,通过离焦的度数变化改变成像位置,使物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阻止眼轴向后生长,做到防止近视加深的情况。

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中心垂直向下10mm为近用光区的光学中心,以几何中心为一边的中点,向下的一个高度25mm、宽度20mm的区间为纵向离焦区,其离焦值设定为25~100⁺,在纵向离焦区以外为近用离焦区。

在近用时,几何中心正下方的一段区域为阅读区的光学中心,即纵向离焦区,正常阅读书写时,在这段区间内用眼根据离焦值进行调整,减少近用调节滞后,而在斜视时,用眼则是在近用离焦区,此时通过离焦手段调整用眼度数,进而实现防止近视加剧。

进一步的改进,(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离焦区的度数由内向外度数逐渐减少。

进一步的改进,(预防)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用离焦区的度数由内向外度数逐渐增加。

该镜片为多区域离焦,在看远时,周边离焦区度数由内向外度数逐渐减少;看近时,在纵向离焦区,由上到下正度数逐渐增加,负度数逐渐降低。

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离焦区的由内向外的离焦值按照25-100⁺梯度增加。

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离焦区内的凸镜值按照25-66⁺增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镜片在光学中心的四个区域(上下、左右)都采用复合离焦技术,能够有效的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的眼睛,使其近视度数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镜片,球光、周边离焦值为25~100⁺度变化曲线图。

图2为镜片,近用阅读区纵向离焦区值为25~66⁺度区域变化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镜片的地形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预防和控制近视发展的多区复合离焦镜片,见图4,包括远用光区和近用光区,所述远用光区位于装配平行线6上部,分为远用光学中心区1和周边离焦区2;所述近用光区包括纵向离焦区3和近用离焦区4,镜片为对称结构,所述远用光学中心区1为以几何中心为圆心半径为5mm(直径10mm)的半圆区,所述周边离焦区2为半圆区以外的区域,所述几何中心垂直向下10mm为近用光区的光学中心,以几何中心为一边的中点,向下的一个高度25mm、宽度20mm的区间为纵向离焦区3,在纵向离焦区以外为近用离焦区4。所述周边离焦区2的度数由内向外度数逐渐减少,所述近用离焦区4的度数由内向外度数逐渐增加。

在50度面型镜片为-400度的镜片中,所述镜片离焦值变化曲线,图1曲线图中横坐标我们定义为-x轴、纵坐标我们定义为-y轴,x轴表示的是镜片结构图中上下部分的距离位置,y轴表示的是镜片从光学中心开始,镜片上半部分的加入正离焦值的变化曲线。x、y轴交接点既是该镜片的区域的离焦值和散光值。

在远用光学中心区,从“0”到向右5mm内,为视力矫正光学区,即相应光度离焦值变化控制在25度以内,从5mm(半径)到向右25mm(半径)的区域内,此区域内为视远离焦区,该区域内正离焦值逐步增大,近视光度逐步减小;加入的正度数随区域变大呈梯度逐步递增;在镜片几何中心向上10mm处,加入正度离焦值+66(变化值)变度,说明在镜片光学中心向上部10mm处,近视度数递减66度:即-400在镜片10mm处度数变为:-400+66=-334度,镜片向上15mm时,近视度数可以变为-400+100=-300度;由此可以看出,眼球离开光学中心一定的区域外,都有不同区域的离焦近视度数与之对应。从而实现了眼球离开镜片有效光学中心外,实现了离焦矫正。在周边离焦区中可以看出,随着加入离焦值增加,其度数相对应减少。

在近用光区中,从“0”向左开始(镜片下区),随着向镜片下方区延伸,离焦凸镜值呈梯度逐步增加,在“0”(几何中心)下5mm处增加凸镜值为24度左右,看近时度数调整为376度,在向下10mm处增加值为66度左右,即为334度,此为纵向离焦,在看远视力矫正度数为-400度,看近阅读、书写时变为-334度,解决了用-400度近用看近造成的滞后性调节,使眼睛看到的图文具有适度的放大效果,眼睛更为舒服轻松。在纵向离焦区之外的近用离焦区,如图1所示,加入的其度数离焦凸镜值逐渐变小,即-15mm之后,其度数逐渐增加。

由于镜片加入各个离焦凸镜值,使得镜片各个位置度数不一,会有对应散光出现。

根据实验测得球光离焦图1,在远用光区的光学中心区,以及离焦区为一个以几何中心为圆心,半径15mm的半圆区,在该区域内,没有出现技术设计出现的高于离焦值的散光,因此,在此范围内均可以获取良好的视力矫正度数和离焦度数。有相对较宽的区域内,其散光值不大,不影响使用,因此不影响看远,保证了佩戴者的用眼舒适性。

到图2,在近用光区中,在配镜十字中心(几何中心)“0”下11mm处,其离焦宽度为(散光线间的距离为)两11.1mm;在配镜十字中心(几何中心)“0”下10mm处,其离焦通道宽度为10.5mm;在配镜十字中心(几何中心)“0”下14mm处其离焦宽度为17.5mm;参见图2,随镜片直径的变大,阅读区可用范围也逐步变大;在近用光区中,其拥有一个很宽松的区域,让人舒适的阅读书写,并且该区域内依然存在离焦凸镜值,对眼睛进行矫正,解决远用近用度数不一的情况,避免了滞后性的调节。

该实施例中,镜片本身度数为-400度,当加入离焦凸镜值之后,形成多区域复合离焦,能够使得在佩戴者在使用眼镜时,正常的看远是一个区域基本维持在400度的环境下,周边则是逐渐度数减小的区域,为一个离焦区域,此时对眼球所处位置始终进行矫正,使其在一个合适的度数下成像;正常看近,正方向时,一段区域内为,度数不断进行调整,而在纵向离焦区,其正度数逐渐增加,负度数逐渐降低,能够对度数进行梯度调整,调节视网膜成像的滞后性,这样使眼睛看到的图文具有适度的放大效果,眼睛更为舒服轻松。进而能够控制青少年或者儿童的近视进一步恶化。图3为该镜片离焦地形图,结合图1,从地形图可以看出,在直径10mm圆形区域内,其度数均为视力矫正度数,在逐步向外看远时,都有相应的离焦度数保护视网膜成像。在近用阅读区随镜片下光区域的距离增加,其度数逐步降低,近用区两旁呈现离焦区域。

本实施例中,在看远时,通过在其周边离焦区进行离焦,使得在每一处的度数都通过离焦设计得到不同的度数,进行度数梯度调整,使得眼镜片周边成像位置也落在视网膜上,有利于眼睛近视的控制;看近时,通过纵向离焦设计,使得近用看近造成的滞后性调节,眼睛看到的图文具有适度的放大效果,让眼睛更为舒服轻松。由此,青少年或儿童在使用该镜片时,在远用和近用都可以得到科学合理的离焦调节,达到有效的视网膜成像保护,使青少年和儿童的近视增加得到有效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