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组件及瞄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86272发布日期:2019-12-21 03:52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物镜组件及瞄准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瞄准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物镜组件及瞄准镜。



背景技术:

现有的瞄准镜中,安装镜片的镜筒具有锥形段,照射至锥形段内壁的光线容易反射传出镜筒并最终通过目镜传出瞄准镜,这导致观察者在通过目镜观察目标时,容易看到锥形段内壁的反光,反光容易对观察者的观察造成干扰,不利于观察者观察瞄准镜正对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消除锥形段内壁反光的物镜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物镜组件包括镜片和镜筒,镜片安装于镜筒中,镜筒的轴线方向沿第一方向,镜筒具有锥形段,沿第一方向,锥形段的直径逐渐减小,镜片位于锥形段的大径端;锥形段的筒内设有多个环形板,环形板的一侧主面朝镜片,各环形板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沿第一方向,各环形板的直径逐渐减小。

由上可见,本发明通过对物镜组件的结构设计,通过设置环形板,透过镜片后向锥形段侧壁方向照射的光线反射后能够由环形板阻挡,因此向锥形段侧壁照射的光线不能反射至锥形段的小圆端,向锥形段侧壁照射的光线也不能传至瞄准镜的目镜,观察者不能通过目镜看到来自锥形段内侧的反射光,避免观察者受锥形段内壁反光的干扰,有利于观察者观察瞄准镜正对的目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同一环形板的两侧主面在内环端邻接于一环形边。

由上可见,如果将环形板设为普通的板体,那么在环形板内环端的两侧主面之间就会形成柱面或锥面,倾斜光照射至该柱面上后容易反射通过镜筒并传至瞄准镜的目镜,观察者就容易观察到该柱面或锥面的反光,因此本发明设置同一环形板的两侧主面在内环端邻接于一环形边,环形边的反光面小,不容易造成大量反射光传送至瞄准镜目镜的现象,进一步有利于增强本发明的消光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环形板的两侧主面分别为朝向镜片的第一主面和背向镜片的第二主面,第一主面的内环端具有环状的倾斜面,同一环形板的倾斜面与第二主面邻接于一环形边。

由上可见,由于加工工具更加容易从大圆端伸入,因此将倾斜面设于朝向大圆端的第一主面上,有利于降低倾斜面的加工难度。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各环形板的内环边缘位于与镜筒同轴的同一锥面上。

由上可见,具体即各环形板内环端的环形边位于同一锥面上,这样有利于在不阻挡瞄准镜正常光路的情况下,将各环形板在镜筒径向上的尺寸设为最大,有利于将环形板阻挡反射光的性能设为最大化,有利于消光性能最大化。

再一优选的方案是,物镜组件还包括消光内衬,消光内衬安装于锥形段内,环形板设于消光内衬的内壁上。

由上可见,镜筒往往与瞄准镜的镜身一体成型,镜身在轴向上的尺寸较大,不利于镜身内部结构的加工,因此本发明专门设置消光内衬,并在消光内衬的内壁上设置环形板,这样有利于在镜筒锥形段的内侧加工形成环形板,有利于简化物镜组件的加工生产,简化瞄准镜的加工生产。

进一步的方案是,消光内衬的内壁为具有多级台阶的阶梯状,每级台阶包括朝向镜片的环形端面和与环形端面邻接的环形侧面,各级台阶的环形侧面上均设有环形板。

由上可见,由于消光内衬阶梯状的设置,使得消光内衬的内壁面分成了主面直接朝向大圆端的环形端面,和主面不朝向大圆端的环形侧面,这样透过镜片后照射至消光内衬上的光线中,一部分照射至环形端面上,一部分照射至环形侧面上,其余的照射至环形板的朝向镜片一侧的主面上,照射至环形端面以及照射至环形板的朝向镜片一侧的主面上的光线经环形端面和环形板主面反射后折回消光内衬的大圆端,照射至环形侧面上的光线经环形侧面反射至邻接的环形端面和环形板主面上,然后经环形端面和环形板主面反射回消光内衬的大圆端,因此照射至消光内衬上的光线均不能反射通过消光内衬的小圆端,照射至消光内衬上的光线不能传至瞄准镜的目镜,观察者不会通过目镜看到来自消光内衬的反射光,有利于观察者观察瞄准镜正对的目标;此外,相较于锥面内壁而言,本发明的环形侧面在受到相同角度入射光线的照射后,本发明环形侧面的反射光角度会明显小于锥面的反射光角度,要实现阻挡消光内衬内壁反光的功能,锥面内壁的方案就需要在镜筒径向上尺寸更大的环形板,或者在镜筒轴向上数量更多更密集的环形板;然而,环形板在镜筒径向上的尺寸加大一方面容易造成消光组件体积增大,另一方面也可能对物镜组件的正常光路造成阻挡,并且环形板在镜筒轴向上的数量越多、分布越密集,环形板的加工难度就越大,因此本发明将消光内衬的内壁设为阶梯状,这样设置在镜筒径向上尺寸更小或在镜筒轴向上间距更大、数量更少的环形板就能实现阻挡环形侧面反光的功能,有利于避免环形板阻挡物镜组件的正常光路,并且有利于降低环形板的加工难度,有利于降低消光内衬的加工难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各环形端面与相邻环形侧面的邻接处设有环形板。

由上可见,这样环形板距离相邻环形端面的距离更远,有利于降低环形板的加工难度。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消光内衬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分段,各分段沿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连接。

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降低消光内衬的加工难度。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消光内衬的内壁及环形板均呈哑黑色。

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减弱消光内衬的反光,进一步有利于提升消光内衬的消光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消除锥形段内壁反光的瞄准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瞄准镜包括前述的物镜组件。

由上可见,本发明由于采用前述的物镜组件,使得观察者不能通过瞄准镜的目镜看到来自锥形段内侧的反射光,有利于观察者观察瞄准镜正对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瞄准镜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物镜组件实施例中消光内衬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瞄准镜采用本实施例的物镜组件,物镜组件包括镜片2和镜筒3,镜筒3具有柱形段32和锥形段31,锥形段31的大圆端与柱形段32邻接,镜片2安装于柱形段32中,射至镜片2的光线通过锥形段31的大圆端进入到锥形段31中,并通过锥形段31的小圆端射出锥形段31,直至通过瞄准镜的目镜传入观察者的眼睛。

然而,一些与镜筒3轴线夹角较小的倾斜光线在透过镜片2后容易照射至锥形段31的内壁上,现有技术中,照射至锥形段31内壁上的光线反射后通过锥形段31的小圆端传出并最终通过瞄准镜的目镜传入观察者的眼睛,此时观察者通过目镜容易观察到锥形段31反光的现象,锥形段31内壁反光容易对观察者的观察造成干扰,不利于观察者观察瞄准镜正对的目标。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物镜组件还包括消光内衬1,消光内衬1安装于锥形段31内,消光内衬1的大圆端13与柱形段32邻接,消光内衬1为具有多级台阶12的阶梯状筒体,消光内衬1的各级台阶12均具有主面朝向镜片2的环形端面121和与环形端面121邻接的环形侧面121,例如环形侧面121为轴线与镜筒3轴线重合的柱面,各环形侧面121的与相邻的环形端面121的邻接处具有环形板11,环形板11的环形中轴线与镜筒3的轴线重合,环形板11的一侧主面朝向镜片2;当然,环形侧面121的不与环形端面122邻接的位置也可以设置环形板1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环形板11的朝向镜片2的主面与环形端面121共面。

通过设置环形板11,透过镜片2后照射至消光内衬1上的光线中,一部分照射至环形端面121上,一部分照射至环形侧面121上,其余的照射至环形板11的朝向镜片2一侧的主面(后述的第一主面111)上,照射至环形端面121以及照射至环形板11的朝向镜片2一侧的主面上的光线反射回消光内衬1的大圆端13,照射至环形侧面121上的光线经环形侧面121反射至邻接的环形端面121和环形板11主面上,然后经环形端面121和环形板11主面反射回消光内衬1的大圆端13,因此照射至消光内衬1上的光线均不能反射通过消光内衬1的小圆端14,照射至消光内衬1上的光线不能传至瞄准镜的目镜,观察者不能通过目镜看到来自消光内衬1的反射光,有利于观察者观察瞄准镜正对的目标。

此外,请参照图3,图中a处虚线代表锥面内壁,b处虚线代表锥面内壁上的环形板,锥面内壁a与镜筒3轴线16方向的夹角为θ,且锥面内壁a的锥度与锥形段31的锥度相同,相较于将消光内衬1的内壁设为锥面内壁a而言,本优选实施例的环形侧面121在受到与镜筒3轴线16方向呈相同夹角α的入射光线照射后,本发明环形侧面121的反射光线(实线)与镜筒3轴线16方向的夹角β会明显小于锥面内壁a反射光线(虚线)与镜筒3轴线16方向的夹角γ,例如本实施例的环形侧面121为柱面时,夹角α与夹角β相等,夹角γ等于夹角α加上锥面与镜筒3轴线夹角θ的两倍,即γ=α+2θ;以上两种情况中,请参照图3,在各环形板11之间轴向间距相等、h1=h2、h3=h4的前提下,环形侧面121未出现反射光线不能被环形板11阻挡时,锥面内壁a反射的光线出现了不能被环形板b阻挡的情况,因此,要实现阻挡消光内衬1内壁反光的功能,锥面内壁a的方案就需要在镜筒3径向上尺寸更大的环形板,或者在镜筒3轴向上数量更多更密集的环形板;然而,环形板在镜筒3径向上的尺寸加大一方面容易造成消光组件体积增大,另一方面也可能对物镜组件的正常光路造成阻挡,并且环形板11在镜筒3轴向上的数量越多、分布越密集,环形板11的加工难度就越大,因此本发明将消光内衬1的内壁设为阶梯状,这样设置在镜筒3径向上尺寸更小或在镜筒3轴向上间距更大、数量更少的环形板11就能实现阻挡环形侧面121反光的功能,有利于避免环形板11阻挡物镜组件的正常光路,并且有利于降低环形板11的加工难度,降低消光内衬1的加工难度。

优选地,环形端面121的法向沿镜筒3的轴线16方向,环形板11的主面法向沿镜筒3的轴线16方向;这样不仅消光效果好,而且便于加工。

可选择地,环形端面121法向以及环形板11的主面法向也可以不沿镜筒3的轴线16方向,例如环形板11从外环端向内环端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向镜片2一侧倾斜,例如倾斜至环形板11的主面法向与镜筒3的轴线呈5°的夹角,同样能实现发明目的,但这样容易增加消光内衬1的加工难度。

请参照图1至图3,镜筒3往往与瞄准镜的镜身一体成型,镜身在轴向上的尺寸较大,不利于镜身内部结构的加工,因此本实施例专门设置消光内衬1,并在消光内衬1的内壁上设置环形板11,这样有利于在镜筒3锥形段31的内侧加工形成环形板11,有利于简化物镜组件的加工生产,简化瞄准镜的加工生产。

请参照图2,环形板11具有朝向镜片2的第一主面111和背向镜片2的第二主面112,优选地,第一主面111的内环端具有环状的倾斜面1111,倾斜面1111与第二主面112邻接于第一环形边113。如果将环形板11设为普通的板体,那么在环形板11内环端的两侧主面之间就会具有柱面,倾斜光照射至该柱面上后容易反射通过消光内衬1并传至瞄准镜的目镜,观察者就容易观察到该柱面的反光,因此本实施例在第一主面111上设置倾斜面1111,并设置倾斜面1111与第二主面112相较于第一环形边113,第一环形边113的反光面小,不容易造成大量反射光传送至瞄准镜目镜的现象,进一步有利于增强本发明的消光效果;此外,由于工具更加容易从消光内衬1的大圆端伸入,因此将倾斜面1111设于朝向大圆端的第一主面111上,有利于降低倾斜面1111的加工难度。

更优选地,请参照图2,各环形板11的第一环形边113位于同一锥面15上,该锥面15的轴线与镜筒3的轴线重合。环形板11在镜筒3径向上的尺寸越大越有利于阻挡照射至消光内衬1上的光线,越有利于提升物镜组件的消光性能,然而,如果环形板11在镜筒3径向上的尺寸过大又容易对瞄准镜的正常光路造成阻挡,因此本实施例将各环形板11的第一环形边113均设于同一锥面15上,这样有利于在不阻挡瞄准镜正常光路的情况下,将各环形板11在镜筒3径向上的尺寸设为最大,有利于将环形板11阻挡反射光的性能设为最大化,有利于消光内衬1的消光性能最大化。

优选地,请参照图2,消光内衬1包括两个分段,两个分段沿镜筒3的轴线16方向分布,两个分段螺纹连接形成整体的消光内衬1,可选择地,消光内衬1也可以由超过两个分段的多个分段连接形成。消光内衬1在镜筒3轴线上的尺寸越大,消光内衬1内部的环形板11加工难度越大,本发明将消光内衬1设为沿镜筒3轴线16方向分布的多段,有利于降低消光内衬1的加工难度。

可选择地,也可以取消消光内衬1,并将环形板11直接设于锥形段31的内侧壁上,同样能实现发明目的,当然,优选将锥形段31的内壁参照本实施例中消光内衬1设为阶梯状。

优选地,消光内衬1的内壁及环形板11均设为哑黑色,具体地,可以通过氧化的方式将消光内衬1的内壁及环形板11设为哑黑色。哑黑色的反光能力较弱,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物镜组件的消光性能。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镜筒3外表面还具有包胶层4。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